第54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19
第54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19
一位女史,險些讓犯罪待罰的宮人傷害,出了這樣的大事,作為坤寧宮的大總管,劉婆婆自然要來親自探望。
劉婆婆來的時候正是午膳時分,朱晴受了罪,特許留在房中吃飯。
一進門,就見桌子上擺着四五個碟子,都吃得只剩一個底兒,朱晴手中的飯碗也不是平常宮女用的小碗,反而換成了深碗,能比平時用的多裝一倍的飯。而這飯還剩一小半。宮中女子,哪有吃這麽多的!
這架勢,把進門勸慰安撫的劉婆婆都驚得一呆。
“晴兒,你這是怎麽了?莫不是被吓住了?”劉婆婆趕緊上前摸她的額頭,肯定是被吓得沒有知覺,才多吃了這麽多飯,萬一脹壞肚子怎麽辦?
“婆婆,放心,我沒事兒~”朱晴勉強笑笑,拉下她的手。
“還說沒事,看你這小臉兒白的!拿娘娘的令牌,去太醫院叫個醫女過來看診,我做主!瞧瞧,可憐的……”劉婆婆越發覺得朱晴是受了大罪。
“真沒事兒,婆婆,我就是想着今天太險了。平常我吃的比旁人多些,她們還要笑話我大胃王,書到用時方恨少,力氣也一樣。若是我今天力氣能再大一點,個子再高一點,就不至于被人挾持,險些喪命。”
這個角度太清奇,劉婆婆張口結舌,都不知如何開導。
半響,劉婆婆才找回自己的舌頭,“傻丫頭,瞎說什麽,你比同齡之人高出快三個頭了。再吃,再吃就吃成個巨人,比皇帝都高……”
呸呸,這話不敬,劉婆婆左右看看,“你這樣吃,就不怕胖成球啊。咱們女子,纖瘦窈窕為美,你也不要自毀前程。”
“婆婆放心,肥胖易生痰疾,我聽老翰林講過醫理的。我雖吃的多些,但平日裏多做事、多活動,肯定只長高、不長胖,只豎着長,絕不橫着長!”朱晴比劃着給劉婆婆下保證書,生怕劉婆婆吩咐人限制她的飲食份例。
這幅護食的模樣,看得劉婆婆又是一陣呆愣。心想:什麽都不懂,到底是個孩子呢!
“傻丫頭!你的肉倒是聽你的話,想往哪兒長就往哪兒長。日後要是長成個女壯士,我看誰敢要你?只能配個禁衛!”劉婆婆故意埋汰她。
朱晴也如劉婆婆預想一般大驚失色,驚的重點卻不同。
Advertisement
“嫁人?我才不要嫁人!我和娘娘求了的,日後照看的小爺、皇女,在宮裏服侍一輩子?怎麽現在要趕我走?是不是娘娘讓您來試試我的口風?這回的事情真不是我的錯啊!不是我負責看押人,也不是我負責值夜,我也是受池魚之災,為什麽要趕我走?”朱晴情緒激動,眼看着安穩的工作沒了,誰都要着急的。
“好、好,不嫁、不嫁,不趕、不趕,喲喲,乖了、乖了,婆婆亂說話,打嘴,打嘴!”朱晴這着急的樣子,都顯出崩潰來了,劉婆婆趕緊勸慰,一句玩笑話而已,反應這樣大!
朱晴慢慢平複了情緒,劉婆婆才放開拉着她的手,嘆道:“傻丫頭,真叫人擔心。聽說你剛進宮就和同屋的宮人說,日後要做徐尚宮。難不成在宮裏待了這麽久,都做了女史,志向還沒變?”
“婆婆,若是志向變了,怎麽會做女史;若是輕易會變,又怎麽能叫志向?”朱晴答得斬釘截鐵,一點不意外自己當年一句話,到如今還在有心人耳中、心中。
劉婆婆見她抓不住重點,一心向往徐尚宮,心中也悄悄舒口氣。又看了看桌上菜盤子,“我和膳房的說,這個月,你的飲食份例加一倍,走官賬。你受苦了,娘娘都知道。娘娘寬和,只要咱們好好做事,不會虧待的。”
“是,臣對娘娘一片丹心。”朱晴連忙剖白忠心,送劉婆婆到了門口還依依不舍拉着她的衣袖懇求,“婆婆千萬幫我在娘娘面前分說,我不嫁人,若是有什麽人求道娘娘跟前,還請您千萬幫我拒掉,我不出宮、不嫁人!”
劉婆婆再三保證,并沒有這樣一個人,娘娘也絕不會不經她的同意,就為她許配人家。宮中對待宮人都很寬和,更何況她已經是女官。雖是家臣,官體也不能有辱。
朱晴千恩萬謝得送走了劉婆婆,坐回桌邊,把幾個盤子裏的菜汁倒進飯碗裏,拌勻了,大口大口吃下。吃飯的時候,不用控制臉上的表情。
第二天,皇後自然而然與她說起固寵宮女的煩惱,朱晴知道昨天那一餐飯吃得立竿見影、效果非常。
“唉,哪裏能想到,會出這種事?皇帝心裏會不會怨我?”皇後坐窗邊羅漢床上,一手捏着帕子,仿佛随時準備擦拭眼淚。
“娘娘寬宏,哪裏知道那些人的腌臜心思。一樣米養百樣人,娘娘心思都在大事上,哪裏管得住一個宮人。”朱晴一臉誠懇得勸慰。
皇後不自在的挪了挪身子,才道:“你說的雖有道理,可我心裏還是覺得對不住皇帝。我叫底下人查了查,和那個爬床賤婢一同入我宮中的還有幾人,你說她們該如何處置?”
“但憑娘娘處置。”
“就是一時沒有主意,才問你呢。”皇後又恢複了之前親近倚重的模樣,推心置腹道:“你是我宮中學問最好的,讀書多、見識就廣,且給我出個主意。”
“娘娘垂詢,臣就大膽進言,不妥之處,還望娘娘海涵。”朱晴墊吧一句謙辭,才說;“宮中選人自有制度,同一批進來的,不一定都是同樣的人,牽連全體,倒叫人議論娘娘不體恤。更何況,如今她們正是驚惶的時候,娘娘若能施恩,立刻就能收攏人心。”
皇後不豫,若是這幾個宮人如朱晴所說是按制選出來的,這自然是上上之策。可偏偏不是啊!皇後追問,“我還是過不去心裏這道坎,任她們留在宮裏我膈應,遣返慎行司又覺得不忍,你說……”
聽皇後這口風,是想把另外幾人都送回慎行司,以免引起皇帝的注意啊!
朱晴心裏咯噔一聲,面上卻穩得住,眉頭一皺,仿佛不明白皇後為何不走最好的一條路。
“一切自然以娘娘的心意為主,若是如此,那就遣出宮吧。”
“出宮?”
“是啊,咱們漢家,自有制度,太祖爺在時,世間千百事,全在老人家心中,宮女放歸,不也有制度?咱們放出一批宮人,只說不忍宮人平白蹉跎年華,再賜錦緞布帛,前朝後宮只會稱贊娘娘賢德,皇帝也高看您一眼呢。”
皇後心動,還是拿不定主意,劉婆婆說了,這些人最好自然而然死了,不然哪一天有人在皇帝耳邊嚼舌根,她們拉出來就是現成的證人。可放出宮,一輩子見不着皇帝,和死了又有什麽區別了。
朱晴加大火力,“這也是積福積德,人命是最大的功德。佛家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道家有言,人命勝千金。娘娘積福積德,小爺也能早日投胎到娘娘腹中啊!”
這一句切中要害,皇後求子都求魔怔了,聽聞有利于子嗣,心中天平立刻偏了,四條活生生人命抵不過一個缥缈無蹤的孩子。
“你說的是,那就放她們出宮吧。賜絹十匹給她們,就說是為皇嗣祈福。”皇後下定決心,立刻吩咐:“一事不煩二主,晴兒,你去辦吧。”
朱晴起身,肅然應下:“是!”
兵貴神速,趁着劉婆婆還沒有反應過來,朱晴立刻寫了文書,請皇後過目用印。退出殿門,一邊吩咐人去搬賞賜的絹布,一邊拿着皇後手令去關押剩下五人的地方。
這五人被關在最深處一間小房子裏。原本幾人一人一間小房子,住得還算舒心。可昨天晚上,突然被人從床上揪起來,鬓發散亂得丢在這間屋子裏。每個人都吓壞了,那些宮闱秘聞在腦子裏不停盤旋,生怕從門口進來幾個膀大腰圓的內侍,拖着她們直接去化人廠。此時,人人都在後悔,就不該攀坤寧宮的高枝,榮華富貴哪兒有性命重要啊。
朱晴給看守內侍看過手令,推開房門,那五個人應聲抖動,如同馬上要被宰的鹌鹑,害怕卻無措。
“昨夜,心懷叵測之宮女倩兒冒犯皇帝,爾等本該同罪論處,娘娘寬容,允你們還家,且有賞賜。爾等還不謝恩?”朱晴一句話半文不白,還在驚恐中的五人壓根兒沒聽懂。“爾等還不謝恩?”
重複了兩遍,五人終于哆哆嗦嗦下跪謝恩,雖然她們也不知道謝的什麽恩。
朱晴又道:“娘娘恩德,你們還不趕緊領受,回房間去,你們只有一刻鐘的時間,收拾好儀容和行李,馬上有人送你們從出宮。”
把幾人送回各自房間,朱晴給看守的內侍,一人塞了個小銀珠,“娘娘寬仁,且容她們還家去吧。”
先前還有些小心思的內侍,立刻沒口子稱贊起來,“就是,就是,娘娘寬仁,娘娘寬仁。”
五人穿戴好,不至于讓人看笑話,身上卻只有一個小巧的包袱。宮中一切皆為定制,發給你用,卻不是你的,你要走了,東西留下。剩下的“體己”“細軟”,少的一個包袱就能裝完。
內侍例行檢查的時候,看到明顯值錢的飾品,本想趁勢摸走,又看看立在一旁的朱晴,終究放棄了。唉,這是皇後吩咐,看在朱女史的面子上,打好關系、細水長流、細水長流!
五個人幾乎是渾渾噩噩被打發出宮,朱晴拿着坤寧宮的令牌,也不能把人送到宮門口。待到不得不停步的地方,絮兒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人:“是你救了我們?”
“沒有,快回去吧。日後長個心眼兒,宮裏賜下的東西,咬死了是給你添妝的,體己不要随便交出去,多顧着自己。”朱晴小聲叮囑,她能說的,只有這些。
往日最天真爛漫的絮兒,此時沉默得緊,只是點頭,抱緊自己的小包袱,捧着無妄之災而來的兩匹絹,日後還要憋屈得以此為令箭……慢慢消失在紅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