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接風宴

第13章 接風宴

“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宮裏都好些年沒辦宴會了吧?中秋年節,尋常人家都要張羅一桌好吃的,陛下從來不辦。”

“那可不?陛下早些年忙着打仗,清苦慣了,對吃穿住行都不怎麽在意。先前我炖肉忘了下鹽,端上去了才想起來,結果陛下嘗了一口,什麽也沒說。”

“哪兒呢?小祝大人回來以後,陛下吩咐膳房做補品糕點、各色菜肴,就沒斷過。說到底還是因為小祝大人,小祝大人不在,陛下忙着守寡,食不知味……”

膳房裏,兩個宮人蹲在牆角,一邊抱着菜籃子擇菜,一邊交頭接耳,嘀嘀咕咕。

話音未落,總管膳房的宦官從他們身邊經過,雙手同時敲了一下他們的腦袋。

“不要命了?膽敢編排陛下和太子太傅?”

兩個宮人捂着腦袋,笑嘻嘻地看着他。

“好總管,我們就是随口一說,千萬別放在心上。”

“小祝大人回來,陛下高興,在宮裏設宴,宮裏熱鬧,能拿賞錢,我們也高興。”

“再說了,天底下誰不知道陛下對太子太傅情深義重?要是這些話被陛下聽見了,陛下說不準還要賞我們呢。”

總管壓下翹起來的嘴角,板着臉,揚起手,作勢又要打。

“閉上嘴吧,還沒完沒了了。”

兩個宮人相視一笑,随後低下頭,認真擇菜。

總管走到膳房外,背着手,放眼朝外望去。

Advertisement

山還是那樣的山,天還是那樣的天,皇宮還是用石頭壘成的,黑黢黢、烏壓壓一片。

陛下對自己的吃穿用度不甚上心,往往是膳房送什麽,陛下就吃什麽,從來也不多說什麽。

作為在土匪寨就主管膳房的老人,這些年來,他時常感覺自己烹饪跟和尚撞鐘似的,得過且過。

但是現在,小祝大人回來了!

小祝大人對飲食頗有一番見地,喜歡細細品嘗他們做的菜,還喜歡拿着古書菜譜,和他們一起在膳房裏搗鼓。

他可太喜歡小祝大人了!

總管望着遠處,只見原本黑沉沉的天破了個洞,一道金光打了下來,照在牢籠似的皇宮裏。

天光乍破,照徹陰雲。

*

狹長的宮道上,積雪未化。

祝青臣拉着李钺,快步往前走。

“快點,快點,那可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了,不能讓他們久等。”

李钺跟在他身邊,低頭看着他,輕聲道:“祝卿卿,你的手擺得挺快的,就是腳沒跟上。”

祝青臣哽住,扭過頭看他,用威懾質問的目光。

你什麽意思?說我腿短?

李钺收回目光,配合地舉起手:“沖啊!殺啊!”

祝青臣癟了癟嘴,給了他一下:“什麽‘殺呀’,太不吉利了。”

他拽了一下自己身上厚重的禮服:“你還好意思說,都是因為衣裳太重了,我都跑不起來。”

李钺笑了笑,摟住祝青臣的肩膀,直接把他從雪地裏拔起來,帶着往前走:“祝卿卿,沖啊!”

祝青臣抿着唇角,最後還是沒忍住,舉起手,笑出聲來:“沖呀!”

好友們跟在他們身後,望着他們膩膩歪歪、相攜離去的背影。

衛平道:“祝青青一回來,可把陛下落在外面的三魂七魄都帶回來了。”

沈竹碰了他一下:“小聲點吧,‘陛下丢魂’這話你也敢說?”

宮門外,五六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家,拄着拐杖,捧着酒壇,由家裏人陪伴着,站在宮門外,努力朝裏面張望。

忽然,遠處傳來青年幹淨爽朗的聲音:“哈!太子太傅駕到!”

猛然聽見記憶裏塵封多年的熟悉聲音,幾個老人家渾濁的眼睛齊刷刷亮了起來。

純白的雪地上、漆黑的皇宮裏,一個正紅的身影“咻”地一下竄了出來。

“小祝大人駕到!”

祝青臣一個大跳,跳到他們面前,張開雙臂,大聲宣布自己的到來。

他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闖進所有人的視線,讓所有人在一瞬間都紅了眼眶。

祝青臣忙道:“別哭啊,怎麽今日我見到的每個人都哭了?”

老人家顫抖着朝他伸出手:“像,太像了……”

同行的老人糾正他:“什麽像?這就是!”

老人家揩了把老淚,連忙改口:“對對對,說錯了,這就是,這就是。”

老人家們沉浸在震驚與悲痛之中,尚未反應過來。

他們的家人看見陪在祝青臣身後的李钺,連忙要俯身行禮:“陛下……”

李钺直接擡手打斷他們:“不必多禮。”

幾位老人家把祝青臣團團圍住,幹枯衰敗的手緊緊地握着他的手,雖然老淚縱橫,卻仍舊一瞬不瞬地看着他,似乎要将他看得仔仔細細。

“還是十八歲的模樣,一點兒沒變。”

“陛下果然沒說錯,果然是小神仙。”

“小祝大人可還認得我們是誰?”

祝青臣睜圓眼睛,目光挨個兒從他們蒼老的臉上掃過,認真辨認:“我好像……”

老人家們忙打圓場:“不要緊,都這麽多年沒見了,認不出來也……”

下一刻,祝青臣笑嘻嘻地說:“我好像全都認得耶!”

“這位是和我一起登上城樓、打退草原人的十夫長。”

“這位是點心鋪的老許,這位是做青稞飯的老陳。打仗的時候,你們倆還上城樓送飯來了。”

“這是……”

十年過去,他們更老了,彎着腰,佝偻着背。

但祝青臣依舊認得他們,竟然全都說對了。

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從家裏人手裏接過酒壇,遞給祝青臣。

“小祝大人歸來,我們特意帶來了自家釀造的米酒,為小祝大人接風洗塵。糧食是我們用小祝大人帶回來的種子種出來的,釀酒法子也是小祝大人教我們的……”

“既然是好酒,那就大家一起喝!”

祝青臣毫不嫌棄地張開雙臂,攬住他們的肩膀。

祝青臣對他們的家裏人道:“中午是我的,我與陛下留幾位老人家在宮裏用膳,你們可要一同赴宴,還是等晚上再來接他們?”

衆人趕忙推辭:“小祝大人,這可使不得,這……”

祝青臣理直氣壯:“我與幾位老人家是忘年交,請他們吃頓飯罷了,這有什麽使不得的?”

他轉過頭,問幾位老人家:“哪位老友願意出席我的?”

所有老友都站在祝青臣這邊,緊緊摟住祝青臣的胳膊,不肯離開。

他們都願意!

“好!那我們走!”

祝青臣帶着五六個老友回了宮,至于他們的家裏人,有的膽子太小,不敢進宮,有的實在放心不下,便跟着老人家進來了,盯緊他們,讓他們不要多喝酒。

*

大殿之中,溫暖如春。

祝青臣的好友齊聚一堂,有老有少,滿打滿算幾十個人,舉辦宴會的大殿甚至坐不開,要兩個人擠在一張桌案前。

祝青臣活潑有趣、開朗樂觀,多幾個好友,很尋常吧?

當然,案上的菜肴按人頭分配,絕對吃得飽。

除了膳房端上來的飯食菜色,還有好友們從宮外帶來的吃食,開點心鋪的老許帶了祝青臣最愛吃的點心,做青稞飯的老陳也讓家人送了兩大桶飯進來。

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好友們輪番上前,給祝青臣敬酒,恭賀他從神仙洞府歸來,祝賀他從此平安順遂。

祝青臣端起盛着米酒的酒碗,就抿了兩口,剩下的直接遞到李钺面前。

他才十八歲呢,都還沒加冠,不能喝太多酒。

李钺低下頭,就着祝青臣的手,将碗中酒水飲盡。

等他喝完了,祝青臣還要豪氣地将酒碗倒過來,展示給他們看。

看,一滴不剩!全都喝完了!

李钺失笑,在好友們第十二次敬酒、祝青臣第十二次把酒碗遞到他面前的時候,摟着祝青臣的腰,往他身上一靠。

他悶聲道:“祝卿卿,喝醉了。”

“那就沒辦法了。”祝青臣摸摸他的頭發,扭過頭,對好友們說,“李钺……陛下喝醉了,你們別再敬酒了,都回去吃點東西吧。”

“不是……”衛平不可思議地看看碗中酒水,再擡起頭,看看陛下。

只見陛下緊緊地抱着祝青臣,低着頭,把臉埋在祝青臣的肩窩裏,看不清表情。

衛平看着這樣的場景,不由地愣住了。

他越看越覺得,陛下像一頭黑狼,在祝青臣的脖頸上磨牙,準備一口咬斷他的喉嚨。

衛平心中一驚,試圖喚回陛下的理智:“回陛下,這是米酒。”

祝青臣可能會喝米酒喝醉,但是陛下——

絕不可能!

陛下怎麽可能喝米酒喝醉?

“陛下,這是米酒……”

“你可別說了,快走罷。”

衛平話音未落,沈竹和牧英實在看不下去了,起身上前,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胳膊,把他拖走。

“不是,陛下,這真的只是……”

衛平還想說話,被沈竹和牧英一人一巴掌,拍在嘴上。

“閉上嘴。”

“陛下恕罪,他喝醉了。”

衛平轉頭看看同僚,還有些愣愣的。

他喝醉了嗎?好像沒有吧?

就這樣,衛平像一個直言進谏的忠臣,被兩個人拖下去了。

李钺摟着祝青臣,腦袋靠在他的肩膀上,在所有人都看不見的地方,沒忍住勾起唇角,笑了一下。

祝青臣捏起一塊點心,遞到他面前:“醉酒的李钺,要吃一塊綠豆糕嗎?”

“要。”李钺應了一聲,擡起頭,湊近祝青臣伸過來的手,銜走他手裏的點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