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掌權
崔嬷嬷忙伏在地上,“良娣言重了。老奴只是一時心急,才出言冒撞,還請良娣原恕。”
“我饒不饒恕不打緊,但此事關乎我丫頭的名譽,就不能坐視不理。”傅瑤亭亭向皇後施了一禮,“皇後娘娘,既然崔嬷嬷一定要刨根究底,就遣人到秋竹房裏去搜一搜吧,如此才好安心。”
趙皇後颦眉看着底下這個伺候自己多年的老奴婢,崔嬷嬷垂着頭,大氣也不敢喘一聲。
她就是再傻,此刻也明白決計搜不出什麽——傅良娣敢這麽說,自然有了萬全之策。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也只好順其自然走下去了。趙皇後擡手吩咐,“搜吧。”
好在縱搜不出也沒什麽,頂多算崔嬷嬷情急冤枉了人,事出有因,自然也是情有可原。
派去的宮人兩手空空回來。
果然料中了。趙皇後勉力微笑,“傅良娣,看樣子你的丫頭的确冤枉,都是這老奴眼拙,本宮代她在這兒致個歉。”
堂堂皇後話說到這份上,旁人還有什麽可理論的?可傅瑤卻仿佛有些不依不饒,“娘娘,但那镯子的确是不見了呀,總得設法找出來才好,那可是您親自賞的呀!”
她扭頭認真地看着崔嬷嬷,“嬷嬷,镯子果然丢了嗎?還是你記錯了?”
“是啊,嬷嬷,會不會您一直帶在身上,只眼錯沒瞧見?”秋竹也說道。
“不,不是,镯子的确丢了……”崔嬷嬷急忙辯解,順便拎起袖管抖了一抖,誰知就聽咣當一聲,幾樣物事從裏頭掉出來。
崔嬷嬷的臉都綠了。怎麽會,這怎麽會……
地上散落的除了兩枚圓潤光潔的镯子,竟還有一只金光燦爛的步搖。
秋竹彎腰拾起,“镯子可算找到了,不過這步搖……”
她冷冷地逼視着崔嬷嬷,“傅良娣的步搖怎麽會在嬷嬷您這裏?”
Advertisement
恍惚一盆冷水兜頭兜臉澆下,崔嬷嬷立時憶起來——都是那個小香!定是她借更衣之時,将這些東西藏在身上,虧自己居然信了她與秋竹當真有隙,如今瞧來都是串通好的!
她正要為自己辯解,就見傅瑤豎眉叱道:“崔嬷嬷,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竊取我的步搖,你知不知道,這是太子殿下賞的東西!”
“傅良娣,你別心急,其中恐有什麽隐情也說不定。”皇後略略皺眉,“哪個賊偷了東西,還敢明目張膽帶在身上?”
“這可說不準,”傅瑤斜睨着崔嬷嬷,“這老奴的膽子大着呢,您瞧瞧她這身衣裳。”
這衣裳有什麽古怪?皇後眯眼看了片刻,還是不解。
秋竹站出來,肅容說道:“皇後娘娘有所不知,上個月太子殿下才賞了傅良娣兩匹雲錦,可巧就遺失了一匹,良娣反複找尋不到賊人,沒想到卻被崔嬷嬷做成了衣裳,堂而皇之地穿在身上,實在大膽。”
“奴婢……”崔嬷嬷急得滿頭大汗。
郭賢妃在旁幹看了半天,這會子總算找到插話的機會,“你這話無理,既是太子賞的,她偷既偷了,至多私底下偷偷穿試,如何有膽子面見皇後?”
“依賢妃娘娘的意思,這衣裳是別人逼她穿的不成?”傅瑤笑盈盈說道。
賢妃啞口無言。
傅瑤莊重地施禮,“皇後殿下,這奴才膽大至極,非但藐視臣妾,更有辱太子殿下威嚴,還請您秉公處置。”
崔嬷嬷冷汗涔涔而下,卻不敢作聲。事已至此,她清楚申述已是無用,所能指望的,唯有皇後的舊情。
趙皇後對她并無多少舊情,但留着她,好歹也是一雙眼睛,替她看着東宮的一舉一動。
趙皇後遂說道:“傅良娣,崔嬷嬷在此事上的确莽撞了些,但念及她在宮中多年,伺候本宮與太子也并無太大錯處,不如……”
一個清朗的聲音打斷她,“這話有失偏頗,母後常教導兒臣公正無私,怎麽到自己身上就變了呢?”
果然又是元祯。
怎麽哪兒都有他。
趙皇後并不讨厭見到兒子,前提是這個兒子不要處處與她作對。她揚眉說道:“你怎麽又來了?”
“兒臣來給母後請安呀。”太子笑意灼灼,如初升旭日般令人莫敢逼視。
屁話,早上才來請過安,這會子又來,以往倒不見你這般積極。趙皇後不無怨憤的看着座下——元祯正向傅瑤投去一個安撫的眼色,令她放心。
“崔嬷嬷是宮中的老人……”趙皇後放平聲音說道。
元祯認真地打斷她,“母後,有功當賞,有罪當罰,這是宮中一貫的準則。您常說自己身為中宮,理應為嫔妃之表率,那麽兒臣身為天子之後,同樣也是如此。倘若行事偏頗引人猜疑,卻叫您這位皇後如何自處?兒臣這位太子如何自處?”
一頂頂大帽子扣下來,就連趙皇後亦覺得呼吸困難,崔嬷嬷更是聽得呆了——如今求情已是不能,唯有指望主上仁慈,饒過一條性命。
半晌,趙皇後淡淡說道:“依你的意思該如何?”
元祯擡首說道:“自然,法理不外乎人情,崔嬷嬷有功,那是她從前的事,如今既然有罪,東宮自然是待不下去了,否則衆人也不能心服口服。母後若是顧念舊恩,還是将她調往椒房殿來吧,供灑掃之職即可。”
崔嬷嬷本以為自己不死也得脫層皮,沒想到卻只是這樣的懲處,心下大為寬慰,不禁眼淚汪汪地看着太子,恨不能謝他不殺之恩——她倒想不到此事本就是元祯與傅瑤串通好的。
“但這偌大的東宮,總不能無人主事……”皇後凝眸說道。看來自己得再派個人才好。
元祯一舉殲滅她的念頭,“兒臣覺得,傅良娣就很好。”
“她?”郭賢妃先驚叫起來,“她不過是個良娣。”
“娘娘也不過是妃位呀。”元祯笑着說道,“母後從前抱恙之時,不是照樣将宮中庶務委托您管理嗎?”
郭賢妃從來不善于口齒,何況對方有理有據。她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趙皇後,只盼趙皇後能想到辦法,阻止敵人掌權。
趙皇後卻想起舊事。
那回她舊疾發作,不得已讓郭賢妃代掌金印——只為阻止高貴妃乘機攬權,郭賢妃至少對她還是忠心的。
她本以為情勢安穩,加之有許多得力的宮人輔佐,郭賢妃便是再粗蠢也能應付得來。誰承想還是出了岔子,讓高貴妃捏住把柄,到成德帝跟前告了一狀,連趙皇後也險些遭了申斥。
她現在想起來還是一肚子火。
但那是郭賢妃,是與她同氣連枝的人。倘若傅瑤犯了錯……自己非但不會受到牽累,或許還能借機做些文章,至少給她點顏色瞧瞧。
思及此處,趙皇後擡目問道:“這麽看來,你已經下定決心了?”
“是。”元祯朗聲回答。
“也罷,随你去吧。”趙皇後理了理衣襟,漠然靠回到椅背上。
“謝母後,那麽,兒臣與阿瑤就先告退了。”元祯也不避嫌,拉起傅瑤的手就往外走。
傅瑤卻不忘施禮,“臣妾告退。”
她的聲音涼涼軟軟,似黃莺鳴啭一般婉轉清澈,聽在那兩人耳裏卻分外刺耳——簡直是得意的賣弄,宣告自己對太子主權的掌控。
她一走,郭賢妃便憤憤說道:“娘娘,您瞧瞧她那副嬌滴滴的模樣,太子的魂都被她勾去了,這樣一來,太子哪還會再聽您的話?”
這正是趙皇後最擔心的事,可是由郭賢妃這張直白無忌的嘴裏說出來,只會讓人覺得聒噪。
郭賢妃卻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何讨厭之處,依舊絮絮不休,“她如今還是個良娣,就這樣把太子捏在自己手心裏,又是争寵,又是奪權,來日珊兒入了東宮,指不定也被她吃得死死的,骨頭都剩不下。”
說來說去,還是為她們郭家的利益考慮。
趙皇後冷笑道:“太子不喜歡郭叢珊,咱們有什麽辦法。”
“娘娘,這選太子妃可談不上喜不喜歡,那可是以後要做皇後的。”逢到這種事上,郭賢妃總是很有道理,“以珊兒的資質,完全擔當得起,至于喜歡——做皇後的人,還在意這個嗎?”
無形之中又戳中趙皇後的痛腳——趙皇後可是很在意夫妻情分的。
總算這回郭賢妃及時反應過來,讪笑道:“自然,似娘娘這般身居中宮,而又寵遇深厚,可真是古今少有的。”
可惜她亡羊補牢已經晚了,趙皇後臉上的笑容不複存在,只冷然說道:“下個月本宮會舉辦賞花宴,遍邀京中貴女入宮,郭二小姐自然也得來。至于能不能抓住機會扭轉乾坤,就看她的造化了。”
郭賢妃喜上眉梢,連忙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