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寬容

赫連清氣得跺腳, “三哥, 你這叫什麽話!別人欺侮了我, 你不說幫我出氣, 還在這裏胡言亂語的!”

赫連治忙安撫她, “好好好, 我不鬧了,你且說說, 他到底怎麽欺侮了你?”

“我也不是很小心眼的人,既然說好了較量,自然免不了肢體碰觸。可我到底是個女孩子, 他不但不避諱,有幾回險些戳到我胸上,你說這叫人氣不氣?”赫連清一臉的憤憤不平。

赫連治暗忖:二皇子縱有失禮之舉, 必定也是無心的。只他這位妹妹, 看着大大咧咧,其實最好在細處留心,才大為生氣。

怪只能怪二皇子自己倒黴。

赫連清又說道:“這二皇子空有幾分本領,為人實在不堪, 太子殿下又是個中看不中用的, 看來大歷的皇親不過如此。”

那是人家故意讓着你呢!這話赫連治也不便說出來,他這個妹妹心眼不多,自尊卻極強,犯不着為這個觸怒她。

赫連清随手折下一根粗如兒臂的樹枝,嘆道:“還是北蕃好, 自打來這兒,我就沒痛痛快快打過一場。我讓那些小太監陪我習練,一個個臉都綠了,活像見了妖怪,半點膽氣也沒有。”

誰讓你自己脾氣古怪,只許贏不許敗,別人打了也是白打。赫連治瞅着妹妹不語。

赫連清忽然突發奇想,面向他說道:“三哥,不如你帶我出宮玩吧?”

“你想出宮?”

赫連清忙不疊地點頭,順手牽住他的袖子,“這宮裏呆的我快悶死了,三哥,你若不想我香消玉殒,就帶我出去散散心吧。”

這什麽亂七八糟的成語?赫連治滿臉黑線,只得答應道:“好,我帶你出去,你可別給我惹什麽麻煩。”

赫連清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放心,不會的。”

不會才怪呢。

赫連治嘆口氣,無奈地領着她向蒼震門走去。

Advertisement

誰知卻在宮門口被侍衛攔住,侍衛讓他們出示對牌。

赫連治愕然,“對牌?”

侍衛點頭,“宮中禁衛森嚴,唯有對牌可以作為進出的憑證。二位既無對牌,就請回去領了再來。”

現在折返又得費一番功夫,且趙皇後不見得會給。赫連治沉住氣,“你可認得我們是何人?”

“兩位北蕃來的稀客有誰不認識呢?”侍衛笑道,“但規矩就是規矩,縱然是遠客,來了也得入鄉随俗。”

是個好脾氣的侍衛,說話卻是滴水不漏,難以打發。

赫連治比其妹到底沉穩些,他緊緊盯着那人,“可我記得我進來的時候,并未用到對牌。”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便是這些值守宮門的侍衛,也不可能一點情面不講。

侍衛依舊笑着,“此一時彼一時,貴妃娘娘下了口谕,讓咱們嚴加看守,咱們也沒法子。”

赫連治心中一緊,原來是高貴妃。高貴妃将他們困在宮裏,想必是要為兒子報仇,看樣子這回有麻煩了。

赫連清早已耐不住性子,喊道:“你是什麽東西,敢攔着我們!萬一惹惱了我,一鞭子給你抽的腦袋開花!”

赫連治忙喝止她,“九妹,不得無禮!”

赫連清憤憤地扭過頭不做聲,那侍衛也收起笑容,冷眼擋在他們身前,擺明了不會放他們出去。

他們在此勢單力孤,硬碰硬顯然是不妥的,赫連治正在躊躇,就見元祯悠閑地朝這邊走來,很親切的招呼道:“你們跑這兒來做什麽?”

赫連治吃了一驚,赫連清卻驚喜地喚道:“太子殿下!”

她朝門口努了努嘴,“他們不讓我出去。”

元祯踱着步子過去,皺眉問道:“怎麽回事?”

“回太子的話,是貴妃娘娘的口谕。”侍衛恭敬回道。

元祯略想了想,“貴妃那裏我會交代,你們開門吧。”

侍衛小心地瞟了眼,終不敢違背,打開城門放他們通過。

赫連清樂滋滋地朝元祯施了一禮,“有勞殿下了。”

一面也有些羞愧,“之前的事,是我對不住殿下,還望殿下不要見怪。”

元祯和藹的擺了擺手,“無妨,意外而已,與你不相幹。”

赫連清這才歡喜地抱着赫連治的胳膊,急急邁開步子——赫連治則恍若無意地看了元祯一眼,面色沉郁。

高貴妃來到禦書房時,發現趙皇後也在。她心下微有訝異,也顧不得許多,上前向成德帝陳述始末,要求嚴懲赫連兄妹。

成德帝的目光從高貴妃面上飄過,又從趙皇後面上飄過,最後對着高貴妃笑道:“也是巧了,皇後方才同朕說的也是此事。”

高貴妃更覺詫異,卻不知趙皇後是不是來拆臺的,只能穩住心神說道:“臣妾自知有遠客來此,自當以禮相待,可赫連氏行事實在跋扈,祈兒那般康健的人,被打得身上一塊好肉也無,臣妾見了實在心疼……”

說着就掏出懷中絹子拭淚:方才在漪瀾殿把眼淚流幹了,現在全是硬擠出來的,不過——真真假假,誰又能分得清呢?

趙皇後并不看她,卻亦說道:“赫連兄妹實在無禮,連臣妾這個皇後也看不入眼。太子一向性情和順,赫連清偏與他過不去,硬要來個勞什子比武,所幸太子只是輕微暈厥,不然若真有什麽損傷,這謀害太子的罪名,北蕃如何擔待得起!”

原來她是為太子打抱不平而來。

高貴妃松了一口氣,一面神色複雜地看了趙皇後一眼:想不通她和這個女人也有如此默契的時候,真是稀罕。

兩個女人都護犢心切,成德帝仿佛沒有半點慈父心腸,居然還笑得出來:“朕瞧着根本不算什麽大事,都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意,你們何必小題大做?”

兩個女人齊聲怨道:“皇上!”接着重新展開攻勢。

成德帝被纏得無法,只好叫過近侍楊凡,“去把三皇子和九公主叫來,就說朕想見見他們。”

楊凡答應着正要出去,就見元祯掀簾子進來,“不必,他們已經出宮了。”

高貴妃面色愕然,“他們怎麽出去的?”

元祯瞅了她一眼,向成德帝回道:“兒臣鬥膽,是兒臣許他們出宮的。”

成德帝微微蹙眉,“赫連氏傷了人,怎麽半點愧疚之心也無?你還大大方方放他們出宮?”

元祯執手說道:“本來無錯,自然不必愧疚。”

“他們傷了你弟弟,也差點傷了你,你倒一點也不見怪。”成德帝觑着他。

元祯坦然說道:“既是較量武藝,偶有意外也在所難免,怨不得旁人,只能怨兒臣學藝不精。且北蕃使者本為求和而來,若為此傷了兩方體面,反不值當。父皇氣度恢弘,自能令萬邦臣服,何須為這等微末小事計較。”

成德帝滿意微笑,“難為你有如此胸襟,朕果然沒看錯你。”

說罷瞅着旁邊的一妻一妾,“你們呢,還有什麽話說?”

高貴妃鐵青着臉無言以對,至于趙皇後——她雖不滿于兒子的寬容,但直覺告訴她,此時不便多言。

元祯又說道:“只是有一事兒臣不解,貴妃娘娘為何特意向蒼震門的侍衛下令,不許赫連氏出宮,可有什麽用意麽?”

成德帝眸中一凜,立刻緊緊盯着高貴妃,“你想做什麽?”

高貴妃不禁慌了,饒是她一向老辣,此時竟讷讷難以成句:“臣妾、臣妾只是想……”

她能說什麽,說自己想将那兩個北蕃蠻子關起來痛打一頓麽?照成德帝目前的心思,她的願望定然不會實現了。

成德帝猛然将半盞殘茶潑到地上,“你好大的膽子,竟敢越過朕的旨意私自下令,是覺得朕老了,昏了頭,可以任意作弄了嗎?”

高貴妃未想他撒這樣大的氣,只能顫顫跪在地上。總算她熟知成德帝的性情,最恨旁人狡辯,默然認錯才是道理,等發完這頓火就好了。

元祯分明知道,成德帝在意的并非這個——後宮裏的嫔妃拿着雞毛當令箭也不在少數,只要不觸及根本利益,成德帝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更在意此事會使兩國交惡,這種事即便有氣,拿到明面上來談就是了,高貴妃卻想私設刑堂,無疑是激化矛盾。

高貴妃雖然敏慧,終究被慈母心腸所誤,落了下乘。

成德帝冷冷看着地下,“朕本來想下月複你協理六宮之權,看來是不必了。”

“陛下!”高貴妃猛地擡頭。

成德帝負手行了幾步,向趙皇後說道:“祈兒雖是高氏所出,畢竟你才是他的嫡母,往後你也要多擔些教養之責,不該放任自流。”

竟是有意分隔高貴妃母子。

趙皇後不想有此意外之喜,忙福了福身,“臣妾遵旨。”

“罷了,朕也乏了,你們先下去吧。”

高貴妃恨恨起身,看了他們母子一眼,告辭而去。趙皇後心情正佳,高貴妃的壞臉色只會令她舒服,是而并不計較。

元祯讓兩位長輩先行,自己随後,忽聽成德帝叫住他,“太子。”

元祯忙轉過頭,躬身說道:“父皇還有何吩咐?”

成德帝沉吟了一會,“赫連氏遠道來此,咱們盡些地主之誼也是應該的。只是偌大的京城,若惹出什麽事來,反而不美。”

“父皇放心,兒臣已暗中着人盯着了,不會出亂子的。”元祯恭恭敬敬說道。

成德帝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好容易回過神來,終于笑了一笑,“你做的很好,去吧。”

元祯揭起厚厚的絨簾出去,簾外滞重的氣流伴着行動湧入,帶來微微涼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