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舊雨重逢(五)
第14章 舊雨重逢(五)
周景明在機場候機,是去另一個城市看望江明珠。
沒錯,是江明珠。此事說來話長——
其實早在江明珠大四消失的那一年冬天,周景明就找到她了。
在哪裏呢?在西南地區的一個偏遠村子裏。江明珠前男友的老家。
他也是多方打聽出的地址,想趁寒假去碰碰運氣。當他幾番輾轉到了那個村子,遠遠看見大着肚子不修邊幅的江明珠,他被驚到了。責任太大了,他拿不了主意,在一番深思熟慮後給明珠奶奶去了電話。早先奶奶給他打過兩通,也是尋明珠的下落。
明珠奶奶正在想法跑兒子的事兒,判決書還沒下來,接到電話後連夜坐了火車來縣城,先跟周景明彙合,然後打了輛出租去村裏。
那個鄉路啊,崎岖不平的,明珠奶奶被颠得下來嘔吐,吐過後扶着腰環顧一圈,前不着村後不着店……望不到頭的荒涼地。她上了車,沉默了一路,一直待看見村子了才握住周景明的手,說:“你是個好孩子。”
周景明在電話裏什麽也沒說,只說見到明珠了,在哪哪哪兒的村子裏。這會他穩着情緒,語速平緩地說了他知道的所有情況。包括早先明珠找他借錢,包括暑假他去學校裏教訓了她男朋友的事兒。要照以往,奶奶早罵了,罵她叛逆罵她不争氣罵她是個禍害,但這回她沒有力氣了。
車到了村子,周景明憑着直覺給司機引路,奶奶從随身背包裏拿出小梳子理理頭發,又抽出一張濕巾揉掉滿臉疲态,精神矍铄地下了車。
江明珠呢,原本她和男朋友租住在城裏,這是臨過年了才回來。這會她身上也不曉得穿誰的羽絨服,肥肥大大的剛好遮住孕肚,正端着一大盆衣服站在院裏,表情木然的晾着衣服,臉上還挂了彩。她男朋友搓了一晚的麻将,淩晨四五點輸光了才回來,回來倆人鬥嘴,然後習以為常地動了手。
她倒覺得自己沒吃虧,因為她也拿床頭燈砸他的頭,砸出一個大包。盡管他爹媽沒給自己好臉色,但她也出了氣!不讓她好過,那大家都別好過!
她用力抻着衣服,心裏很痛快,想到吃早飯時他爸媽嫌自己夾菜頻繁,嫌自己沒教養,那就沒教養給你們看,她端着一盤菜全倒了自己碗裏……正憤憤地想着,看見呆站在院門口的奶奶,她手裏的衣服掉在地上,接着就蹲下嚎啕大哭。
奶奶走到她跟前,紅着眼窩戳她額頭,罵她,“你還有臉哭?”
江明珠哭得撕心裂肺,彷佛要把這幾個月的不安和委屈全部哭出來。
奶奶要她回屋收拾東西帶她走,她男朋友父母在一旁唧唧歪歪,說她好吃懶做沒教養,說她肚子裏的丫頭他們才不稀罕等等。奶奶憑他們說,不接一句。
Advertisement
屋裏吵着吵着又打起來了,江明珠要她男朋友還錢,她所有的錢都被他花光了。她男朋友搓了一晚麻将正在補覺,惱火地甩了她一耳光,還是那句話——要滾趕緊滾,老子沒錢!
江明珠魔怔了似的,抄起屋裏東西挨個砸,這世界怎麽不毀滅?怎麽還不毀滅——
這些全部都不夠,她忘了身在何處,全然忘了院子裏還有奶奶和周景明,她嘴裏機械似的念着:還我錢還我錢還我錢——
院裏呼天搶地喊着:殺人啦,兒子快跑啊,殺人啦——
江明珠的整個世界一片霧茫茫,她拎着水果刀死命追,她男朋友拼命跑,她看見男朋友跑着跑着還回頭沖她做鬼臉,譏笑她:哈哈哈……快來追我呀蠢貨!哈哈哈……快來追我呀蠢貨!我偏不還你錢——
她表情麻木,動作敏捷到如有神助,眼見要追上他了,她忽然被人從身後抱住,要搶奪她手裏的水果刀。她憤然扭頭看抱住自己的人,周景明安撫她,說他給錢了他給錢了。剎那間她竟有些恍惚,這才聽見奶奶焦急地呼喚她:明珠啊,明珠啊,快跟奶奶回家了——
之後江明珠什麽行李也沒拿,拿上這三年來借給男朋友的一萬七千塊離開了。
回縣城的路上飄起了大雪,她呆滞地望向車窗外一言不發,奶奶問她肚子有沒有不舒坦?她搖搖頭。
到了縣城奶奶催周景明快買票回家過年,拉着他手只說他是個好孩子。周景明了然她的意思,說他不會出去說的。奶奶直落淚,再不言語,催他快去火車站。
周景明問她們不回嗎?奶奶說她們要去探望一個遠親。
自此一別後,老家有人說奶奶回了鄉下,有說她回了自己娘家,直至明珠父親宣判,也沒見她們祖孫出現過。
也自那以後周景明不時會想到一個畫面,想到西南的某個縣城,一對祖孫步履蹒跚地走在漫天大雪中。他忍不住會想,那年除夕她們是在哪兒過的?又是怎麽過的?
沒想到時隔兩年,他在換所有聯系方式時,給江明珠的郵箱和常年關機的手機發了新的聯系方式。随後奶奶聯系了他,意在報平安,說明珠順利生了一個女孩兒。周景明多問了幾句,打聽出她們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沒多久他就去探望了她們。
他每年去探望兩回,如今已經是第八年了。第一年去江明珠的女兒一歲半,如今已經過九歲了。奶奶說當時明珠都懷六七個月了,而且狀态不好,醫生不建議引産。剛生下來那一年最難捱,孩子嗷嗷哭,明珠不給她喂奶。半夜孩子鬧騰人,她就朝孩子胳膊上狠狠咬了一口,至今孩子胳膊都有圈淡淡的印。
奶奶說明珠那一年跟生病了似的,天天躺床上啥也不幹,原先還有奶水,後來慢慢回了,不得已只能買奶粉喂養。原本祖孫倆手裏就沒什麽錢,直到孩子小半歲了,她去街上給賣燒烤的幹些零碎活,從下午五點忙到夜裏十二點,一個月能發一千六。
奶奶說這些時頗為得意,說當時這家燒烤店是生意最旺的,她考察了很久,他家的烤肉汁都是秘制的。她去幹活的時候跟人燒烤師傅混得很熟,一天偷偷學點,一天偷偷學點,一年後總算學出點名堂。但她心虛又不敢在這個地方幹,只能又換個城市幹。反正對她們祖孫倆來說哪個城市都一樣,沒有熟人就行了。想法活下去,想法把孩子養大才是要緊事兒。
她說那時候明珠可氣人了,她去燒烤店幹活都不安心,總怕她發瘋了把孩子給掐死。她也知道明珠生病了,可是她沒錢呀,她沒辦法。原先她是有點錢,但都跑兒子的事花差不多了,早知道就不管兒子了,該判多少年判去吧。說到兒子的時候奶奶就沒再說了,自從找到明珠後她再沒回去過,自然也再沒見過兒子。
周景明第一回 來的時候:奶奶剛在夜市上租了個攤位,已經開始賣燒烤了。江明珠則在一側沉默地穿串串,孩子坐在學步車裏來回跑着玩兒。
第15回 來的時候:奶奶已經在教江明珠怎麽烤串了,烤糊了奶奶罵她笨腦子,孩子也已經會喊他叔叔,開始趴在餐桌上亂塗亂畫了。
第16回 來的時候:江明珠已經戴着手套烤串了,烤糊了奶奶罵她,她就回嘴說你沒烤糊過?祖孫倆你一句我一句。這時候生意逐漸旺了,門前開始有人排隊了。孩子呢《弟子規》都已經背到:同是人,類不齊;流俗衆,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
第17回 來的時候:江明珠忙完坐下跟他碰兩杯,問幾句萬清和張澍。他知道的寥寥,也是逢年過節回家了母親提幾嘴。奶奶聽說萬清談了個家境優越的對象直咂嘴,說早就看出來了,這丫頭心高眼高,普通人根本不入她眼。
周景明一聲不吭。
也在這一回,江明珠的女兒江芃芃認給了周景明做幹女兒。
第18回 來的時候:那天剛好是奶奶七十六歲生日,奶奶也喝了兩杯,頭一回說到了明珠父親,說她爸今年也五十多了,馬上就出來了,可出來了能幹啥呢?說着說着不禁難過,說她坐月子時受了大寒,生完明珠爸就不能懷了……随後她就轉了話,問老家樓下那誰誰誰咋樣了?周景明說他腦溢血好像前年就離開了。奶奶驚上半天,抿口酒什麽也沒再問了。
這回也許是他喝多了,在後來和江明珠的聊天中,他提到了萬清,也承認了自己喜歡她。他語氣沒什麽波瀾,很淡很淡。江明珠也隐隐猜到了,拍拍他肩,什麽也沒說。
第19回 來的時候:芃芃敢跟江明珠頂嘴了。原先她很怕江明珠,跟她也不親。這小丫頭很機靈,喊周景明“幹爸”的時候故意省略掉那個“幹”,直接喊爸,她說這樣更親。以前在幼兒園她張口就是我太姥姥怎麽怎麽樣,我太姥姥怎麽怎麽樣,好像全世界只有她有太姥姥。如今讀小學了,她張口就是我爸怎麽怎麽樣,我爸怎麽怎麽樣。其實她跟周景明也沒有多親,一年才見兩回,但這樣喊出來就顯得他們特別親。
她還會編故事,她是班裏的故事大王,所有的故事都信手拈來。有一回老師請了江明珠來辦公室,給她看芃芃新編的故事。江明珠掃一眼就懂了,裏面過于成熟的內容是她在燒烤店聽食客講的。老師建議她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好的環境才能塑造好的三觀。
她出來經過教室,看見女兒趴在課桌上,大聲地說着我爸怎麽怎麽樣,我爸怎麽怎麽樣,就在這一瞬間,就在這一瞬間她從女兒身上看見了自己,她難過不已,也自責不已。
在周景明來的時候她把這些事都跟他說了,她說了芃芃胳膊上那一圈淡淡的牙印,說她當年也不知道怎麽了,有一回給芃芃洗澡差點把她淹死。她語氣很輕,沒有悔恨沒有痛哭,像一個旁觀者在闡述事實。
周景明什麽都沒說,關切地抱了抱她。
江明珠已經沉默很多年了,沒什麽好說的,也沒什麽想說的,這回說了許多。說當年謝謝他,要不是他和奶奶找來,她估計早就不在了。
這也是她第一回 正視自己的過往。
第20回 來的時候:倆人像一對摯友了,江明珠會閑話幾句,問如今的他對萬清釋懷了嗎?周景明說以為自己釋懷了,但再次看見她的時候還是有些意難平。他也說到了萬清身上與生俱來的自私虛榮和庸俗……
江明珠不置可否,自私虛榮庸俗……這是她們幾個身上的通病,占多占少罷了。別的不說,萬清确實是她們幾個中最自私的人。但是她的自私遠不及徐佳佳令她生厭。她清楚萬清自私但仍然喜歡她,徐佳佳……她不能原諒徐佳佳在小春出事後,迅速就在學校結交了一幫新朋友。
說到小春倆人心中都隐隐作痛。為了驅散那股痛,江明珠問了她并不關心的話題,“你跟萬清表白過嗎?”
周景明應聲,“沒有。”
“為什麽?”
“沒必要。”
江明珠看他,“你不說她怎麽知道?”
“她知道。”周景明平靜地說:“她就是不甘心。”
“她不甘心什麽?”江明珠費解。
周景明不說。
第十五回來的時候,也就是這一回:周景明說張澍和萬清前後回來了,也讓她看了她們倆在各大平臺發布的“尋友啓事”。
江明珠看完抽了根煙,沒言語。
周景明簡單說了張澍離婚和萬清分手的事兒,他知道的訊息少,也是母親提兩耳朵。
江明珠問:“你提我了嗎?”
“沒有。”周景明說:“我覺得還是你自己說合适。”
也就在這一年,江明珠決意回老家發展。主要是考慮奶奶,這幾回周景明一來,奶奶就拉住他直問老家熟悉的人和事兒,問完徒傷神,但她老人家下回還問。那一天她就同周景明閑聊,說她和父親最大的不孝,就是讓将要耄耋之年的奶奶受背井離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