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027章 第 27 章
稚陵聽那吆喝的黑衣壯漢說着, 這花燈,乃是他們東家親手畫的,若想要, 只要玩猜燈謎,規矩很簡單——抽若幹個燈謎, 一炷香時間裏,一個不跳猜完且猜對了, 便能挑一盞帶走;但若猜不中,想要買, 得一千兩銀子一盞。
最下面一排的,需猜二十個燈謎, 每往上一行, 多以此類推, 最上面一排的, 要猜五十個。
旁人聽了,紛紛咋舌。
稚陵就見許多人嘗試猜燈謎, 然而嘗試的人無一落敗,不是卡在第一個,就是卡在第二個, 直道這好看的燈委實難拿到,一千兩銀子,也付不起。
這時候,款款來了五六位裝扮華貴的淑女, 見到這些花燈,其中一位, 雪衣藍衫子,裹了一件竹青色氅衣, 眉目姣好,笑說:“我也來猜猜看。”
稚陵本也想去猜,但她們搶先一步,就只得排到後面去了。
起風了,她擡起手縛了縛面紗,瞧着那幾位姑娘,這位藍衫子的姑娘似乎頗具才名,另幾位姑娘紛紛笑說:“周姐姐出馬,定能旗開得勝。”
“周姐姐,我要那盞,——”
“我也要我也要!”
那位周姑娘唇角揚着自信的弧度,眼若明星,眉眼彎彎說:“好了好了,還沒有猜,一會兒再說。”
稚陵悄無聲息站在一邊,這燈牆的附近,也有一顆參天古樹,但葉子全都落盡,和宜陵的草木便大不相同。
擡眼看去,樹杈光禿禿的,零星還覆着雪。
這位周姑娘一連猜對了十幾道燈謎,周圍人紛紛響起喝彩聲:“好!!!”
“不愧是晉陽侯家的女兒,當真才貌雙絕!”
稚陵模模糊糊聽到這句話,心想,原來這位周姑娘是晉陽侯的女兒。晉陽侯祖上有從龍之功,封了侯爵,世襲罔替。只是這一任的晉陽侯沒什麽本事,——偏偏長得好看,被隴西世家的千金看上,生了個寶貝女兒,便是這位周姑娘。
Advertisement
周姑娘繼承了一副好皮囊之外,還十分能幹,把家裏的鋪子、莊子打理得井井有條。
若不是因為晉陽侯他委實沒什麽可用的地方,她本也是要進宮的。
稚陵心道,還是不進宮的好——否則,她哪裏還有今日的自由快活呢……。
誰知,周姑娘竟猜錯了一個,滿場扼腕嘆息。那幾位姑娘紛紛可惜道:“哎呀,周姐姐,只差兩個了!……”
“喂,就不能通融通融嗎?我們都猜對十八題了!”
那大漢撓着頭憨憨說:“姑娘們,不是小的不通融,這,這規矩擺在這,況且這些燈,都是東家繪的燈,小人也做不了主啊……”他笑了笑,“姑娘們要是實在喜歡,……一千兩銀子一盞,不貴的!”
有個姑娘便揚聲道:“哎,你們東家是誰?”
大漢嘿嘿笑了兩聲:“東家不讓說啊,只托小人在這裏擺個攤。”
姑娘們沒轍,那位周姑娘便笑道:“罷了,上元佳節,花點錢也值當。”說着,便準備從袖中掏銀票出來。
一位姑娘忽然指着人群裏誰,說:“周姐姐,你瞧那個,那個是不是薛公子?”
“什麽?”聞言,周姑娘抽銀票的動作頓了頓,連忙回頭看去,稚陵也悄悄看去,倒在這熙熙攘攘人群裏,的确看到一個身姿挺拔清瘦的男人路過。
那人背影風姿筆直,穿一身漆黑的寬袍,一眼望去,頗有一種低調的紮眼感。
周姑娘再顧不得買花燈,立即循着追了過去,餘下的幾位姑娘也笑着跟過去,稚陵隐約聽到幾句低語:“前些時日,聽說周姐姐在晉陽侯壽宴上見到這位薛侍郎,一見鐘情,……”
稚陵遠遠兒望見她們都走遠了,心想,薛侍郎,不就是那位恨不得全年住在文華殿裏理政處理公務的……薛俨薛大人麽。
他今日也會來逛燈會?
大漢說:“姑娘是要猜燈謎嗎?”
稚陵才回過神,微微一笑,輕聲說:“對,我要猜。”
周圍人紛紛打量着這年輕女子,她縛着面紗,遮了大半張臉,只露出一雙黑眸,此時,映着燈火光明,宛若盛有萬頃潋滟波光,萬分動人。
細蛾眉,烏濃眼,雪膚雲鬓,淡淡的月白衫子,攏着一條鵝黃披帛,影子纖瘦。
分明沒有多麽富貴的打扮,卻流露出一身知禮貴氣。
但她也沒有如雲的仆從,奢侈的排場,叫人覺得矛盾。
極清淡的打扮,眉眼極好,連說話都輕聲細語的,四下仿佛都靜了下來。
這黑衣大漢愣了兩刻,才慌慌忙忙端了燈謎的箱子,說:“姑娘請抽題目吧?”他跟前另一個大漢點上了香計時。
第一題,“一月七日,打一字。”
稚陵不假思索,輕聲道:“胭脂的脂字。”
第二題,“十載相思風雨間,打一字。”
相思即有紅豆的典故,在風和雨之間,則為澎湃的澎字。
如是,她一連猜到了四十九題。
第五十題,“寶玉不見且留下,東郊菱角藏藻荇,打一地名。”
香将燃盡,四下噤聲,全都在等她解這一題。圍觀者衆,從起初一小圈,到現在一大圈,男女老少,路過的都駐足停了一步。
稚陵掌心微微沁出汗來,不是不會解,而是她……
她輕聲道:“寶字頭,且字在下,是為‘宜’;郊字留耳,菱字無草,是為‘陵’。這地名,是宜陵。”
香恰好燃到了盡頭,火星熄滅,周圍爆出喝彩聲,她擡頭望着那盞挂在燈牆最上頭一行的花燈,燈上描繪的石灘、角樓、江岸、山形,全然是記憶之中的模樣。滾滾江水,無數将士黑甲紅袍,船只競流,乘風渡江,卻是想象。
那大漢倒全沒想到真的有人能連答對五十道燈謎,畢竟能想出來已經不容易了,何況還限定是一炷香時間。
他笑着說:“姑娘,喜歡哪一盞,自己挑吧!”
稚陵才恍然回了神,輕輕颔首,走到燈牆下,擡手正要去取下她看中的那盞,萬馬渡江的花燈,誰知此時,忽然一道嬌喝:“哎!等等!”
稚陵下意識回頭,卻看到幾位衣着貴氣的男女向這兒走來,那為首的一位,穿着杏花粉長裙,罩一身雪白鑲金邊的狐裘,杏眼圓睜,着急就說:“張四,那盞燈給我取下來——”
稚陵側過頭,蹙了蹙眉,說:“這位姑娘,是我先來的,剛剛已依照這裏的規矩答了五十道題,那盞燈已經歸我了。姑娘不如另外再挑選?”
那姑娘愈發睜大了眼:“你知道我是誰嗎?”
稚陵微微搖頭,“不管姑娘是誰,也不能壞了這先來後到的規矩。”
那姑娘冷哼一聲:“我表哥就是這裏的東家。我早就看中那盞燈了,挂在這兒,不過是因為引人多多來玩兒,誰說就給你了?除非你出五千兩銀子。”
稚陵倒微微一笑:“姑娘的表哥是東家,可姑娘并不是。這五千兩銀,更是無稽之談了。姑娘要想一想,你守規則,別人才會守規則。你若不守,別人也沒有理由守你的規則。”
這姑娘啞了啞,卻蠻不講理,嚷道:“不管不管,表哥說讓我挑的,我今兒就非要拿那盞不可!”
這黑衣大漢左右為難,畢竟得罪了東家的表小姐,跟得罪一個路人,孰輕孰重還是分得清的。
他便湊近稚陵,小聲勸道:“姑娘,我們家表小姐可不好惹呀,姑娘要不換一盞……?”
稚陵淡淡笑說:“除非你們的東家親自說。”
那位小姑娘瞪着眼,說:“你等着。”
她扒開了圍觀的人群,稚陵淡淡望着那盞燈,她實在很喜歡這盞燈,想來畫這盞燈的人,一定去過宜陵。
她擡手想去取下燈,才發現她夠不着,不得已踮起腳,還是夠不到。
這時,旁邊伸過一只骨節分明的手,輕易取下了這盞燈,遞到她手裏,嗓音清冷低沉:“抱歉,家中妹妹無理取鬧。這燈本該屬于姑娘。”
稚陵聞聲,接過花燈的手微微一僵,擡頭看去,那人也正好垂眼看過來。
眉眼清隽,修長的眉,漆黑的眼,見到她的瞬間,肉眼可見地怔住。
好半晌,他怔怔道:“你……”
稚陵萬萬沒有想到他會突然出現,下意識攥緊了花燈的燈柄,如鲠在喉。
她沒想到這賣花燈的東家就是鐘宴,——她早該想到的,那般細膩的筆觸,熟悉不已,那個人名呼之欲出。
幾乎霎時,她垂下眼,立即擡手緊了緊縛面的面紗,低頭欲走,卻被那嬌蠻小姑娘一攔,她堵着氣:“等等,你多少錢賣給我?”
鐘宴側過頭斥道:“其他随你挑,你不準再搶別人東西了。”
稚陵只想低頭快點走,這姑娘跺了跺腳:“表哥,你是我表哥還是別人的表哥!”說着,負氣閃到一邊去,稚陵還要走,卻被那人擡手攔住去路。
“阿陵,……是你麽?”
她聽得出,他嗓音微啞,摻雜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哽咽。
她垂頭只低聲道:“世子認錯人了。”
迎面卻又緩緩走來幾人,稚陵只見一位年輕婦人牽着個小男孩,眉目盈盈:“清介,怎麽了?”
轉而看向了稚陵,稚陵擡起眼,和這個衣着華美的年輕婦人四目相對,霎時間又愣了愣。她走到鐘宴的身旁,笑說:“怎麽攔着人家?”
稚陵心中千回百轉,只想到,莫非這位是他離開宜陵後娶的妻子,牽着的小男孩,是他的孩子?
如今他們各自婚嫁,已經不複當初,所以……還是不必多話的好。
鐘宴卻沒有讓她走的意思,低聲焦切說:“阿陵,我找你找了很久……”
旁邊婦人微微詫異:“清介,她便是你說的,阿陵姑娘?”
鐘宴顧不上解釋,只草草點了點頭,急道:“阿陵,你怎麽不說話,……還有,你,你都知道我是……”
稚陵終于忍不住:“世子不要再問了。”
你我已經見過面,只是你不知。她幽幽地想,不自覺眺望向那座仙客來酒樓,即墨浔正在樓上談事,可不能被他知道。
鐘宴望着眼前人,她衣着素淡,梳着的卻是婦人發式,霎時如遭雷掣:“阿陵,你嫁人了?……”
他不管不顧攥住她的手腕,一直拉她到了參天古樹後的僻靜處,稚陵拗不過他的力氣,被他強行拉過去,一路垂着眼。他的手,溫度還是一如既往的低,骨節分明,修長清瘦;從前沒有繭,現在大約是領兵做将軍了,有了薄薄的繭。
樹影落下參差的月光,拂在他們身上。他不肯松手,啞聲問她:“阿陵,你嫁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