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自從有了科舉放榜後,官差衙役不再上門報喜的規矩之後,考生們就要親自去或派人去看榜了。

參考會試的考生有七八千之數,再加上比考生幾乎只多不少的陪考人員,以及看熱鬧的人,在貢院外大街上一眼看過去,那真是一片人山人海!

時辰一到,鼓響三聲。

貢院大門打開,會試的三位主考官,一人手持榜單、兩人持答卷卷軸,走出貢院大門。

看榜人群艱難地讓出兩條道後,三位主考官将榜單和答卷,分別張挂到方向相對的高大公示欄中。

張挂完畢,三位主考官也沒多說,直接就退出了人群。

然後,就仿佛開閘洩洪一般,看榜人群‘嘩‘地一下,就向張挂着榜單和答卷的公示欄湧了上去!

貢院外人實在太多,雖有士兵在場維持秩序,場面也還是有些混亂。

黎棋覺得黎池和黎湖是讀書人,他們鑽到人群裏去推擠着看榜的話,有辱斯文,不大體面。于是他叮囑兩人站在原地不要動,他擠進去看榜!

黎池能懂他爹急切的心情,他爹身體還很健朗,也就讓他去了。或者他擠不進去也沒關系,等人散去一些後再去看也是一樣的,不急在這一刻。

于是黎池和黎湖就站在人群外,等着黎棋去看榜。

這時有擠到榜前看熱鬧的閑人,大聲地開始讀榜。也不像黎池前世看過的一些頒獎晚會,還設置懸念,将重量級的獎項放在後面。

他是從榜首開始往後讀的,讀的第一個就是位列榜首的,此次會試的第一名亦即是會元:

“第一名會元!黎池!江淮行省臨淮府浯陽縣黎水村人!”

“第一名會元!黎池!江淮行省臨淮府浯陽縣黎水村人!”

“第一名會元!黎池!江淮行省臨淮府浯陽縣黎水村人!”

Advertisement

高聲連報三遍後,才繼續去報下一個名字。

讀榜的那人,有一副高亢的好嗓子,聲音極具穿透力!報過三遍後,站在人群外的黎池和黎湖也都聽到了。

黎池聽清之後,臉上一貫不深不淺的溫雅笑容,在這一瞬之間開始加深、加大,笑容燦爛得仿佛此刻天空中的正午陽光……

會元,這個名頭有着不一樣的意義……

“和周!你中會元了!!!”黎湖此刻已經激動得顧不上自己身為兄長和童生的身份形象了!一手‘啪啪‘地拍着黎池的肩膀,整個人像個小孩子似的,上下直蹦跶!

黎池正欲和黎湖分享這份喜悅時,一個熟悉的有聲場面,再次重現:

“小池子啊!你中了!小池子!你考中會元了!會元啊!!!”

“小池子!你中會元了!”

這是何其熟悉的一幕啊,曾經與黎池一同參考過府試和院試的,如鐘離書和明晟他們這些人,一聽黎棋這把聲音,和很有特色的‘小池子‘這個小名,就能尋着聲音找過去。

還沒擠到榜單前的黎棋,聽到讀榜內容後,就又逆着人流奮力往外擠!一邊往外擠,嘴裏還一邊喊着:

“小池子!你中會元了!”

等黎棋終于從人群中擠出來時,也已經吸引到不少人的注意了。

終于來到自家兒子身邊時,黎棋才意識到他在這麽多人面前,又叫兒子的小名了,以後兒子怕是要被人取笑的。“和周,爹又叫你小名了……”

黎池本就不在意小名兒大名兒這些的,他理解他爹剛才欣喜若狂,本能地就叫出了他‘小池子‘這個小名兒。

黎池笑得露出了八顆整齊的白牙,笑容燦爛地搖搖頭:“爹,沒事的,小名大名都是叫的我。兒子中會元了,爹您高興激動也是正常。”

“是啊,爹高興!爹的乖兒子中會元了,或許再過不久就是……”

“爹,雖說有人幫忙讀榜,但等人少些之後,我們再親自去看看。”

黎池趕忙截住他爹的話。他爹想說的應該是‘或許再過不久就是狀元了‘,雖然這話很有道理,但卻不好明面上說出來。

黎池已連中五元,最後一場殿試若得了狀元,就是‘六元及第‘。而且只要黎池正常發揮,不出什麽意外的話,這狀元就是穩穩的了。

只因科舉取士以來八九百年間,歷史上只有兩個‘六元及第‘者。如今在位的貞文帝,為了彰顯他在‘文治‘上的功績,也會點黎池為狀元讓他‘六元及第‘。

因此,黎池這個會元的意義尤其重大。有了這個會元,只要之後殿試不出意外,他就已經鎖定狀元了。

對于兒子黎池打斷他的話,黎棋在看到周圍外人衆多時,也就明白了,這種場合說話是要格外注意。“和周,你說得很對,待會兒我們再去親眼瞧瞧那榜單!”

正在這時,閑人的讀榜內容裏,出現了一個黎池很熟悉的名字。

“第二十四名,鐘離書!江淮行省臨淮府浯陰縣衙前坊人!”

然後緊接着,又是一個黎池很熟悉的名字。

“第二十五名,明晟!江淮行省臨淮府浯陰縣衙前坊人!”

“唉呀,是鐘離家和明家的公子!他們也考上了!真是太好了!”黎棋驚喜地說道。

因為鐘離書于黎池算是有救命之恩,鄉試時又與鐘離家和明家的人同住一個小院,相處過後,黎棋就很喜歡兩人。現在聽到兩人也通過會試考取了貢士,他也是由衷地感到高興。

也正巧,鐘離書和明晟循着黎棋的‘小池子考中會元‘的聲音,找了過來。見到黎池後就拱手道喜:“恭喜恭喜!和周會試再下一城!”

“和周,恭喜你喜中會元。”哪怕平日裏有些面癱、看着還有點冷酷的鐘離書,在這種情形下也無法再冷酷,臉上也帶了微笑。

黎池也拱手道喜,“同喜同喜!和周也在此恭喜冠三和竹帛榜上有名,喜中貢士。”

三個年輕人間互相道過喜之後,這才與對方身邊的人打招呼。

“黎伯父好,黎三哥好。”鐘離書和明晟向黎棋和黎湖問好。黎棋和黎湖則也熱情地回應了兩人的問好。

“您四位安好。”黎池和黎湖也向跟過來的,鐘離書和明晟的族人問過好。

自去年八月鄉試結束後,黎池就就沒再與兩人見過面,可此刻見面後倒也不顯生疏。互相道喜問過好之後,就自然地開始聊了起來,聊此次會試、聊鄉試之後各自的情況,總歸是不缺話題的。

而黎棋則與鐘離家和明家的那四位族人聊到一起去了,畢竟鄉試時同住一個小院裏,算是熟人了,同樣不缺話題。況且,就算沒話題,也還能吹自家的孩子呢!

只有黎湖一個人,感覺他兩邊都有些融入不進去。

黎湖看看與人侃侃而談的堂弟黎池,再看看滿面紅光的三叔黎棋,然後想想自家還沒個正行的親弟黎海,以及自家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家勞作的爹娘……

黎湖第一次感覺到了身上的擔子,身為男人、人子和長兄的擔子。

堂弟中了會元,且還是‘連中五元‘,黎湖高興是真正的高興。但感覺到身上的擔子之後,他心裏的滋味就在高興之外,還添了些落寞。

心裏滋味複雜的情況下,黎湖将視線移到了周圍人身上去。

周圍有專注地在圍觀他們的人,也有只是目光不時掃過這邊的人,可他們的眼神中無疑都有着豔羨,以及落寞……

黎湖想一想,這些人定然也豔羨小池子考中會元,可又因為自己或親近之人沒有考中,或名次不如而感到落寞。

這麽一看一想,黎湖心裏瞬間就不感覺沉沉的了!周圍人豔羨的對象,可是他堂弟!他們可是一家人,豔羨他堂弟差不多也就是豔羨他了!

黎湖心情低落才沒一會兒,就又開心起來!

這也就是黎湖了,考到童生就幹脆地決定不再繼續考,然後開一間私塾教教蒙童,娶一個心上人妻子,一輩子就這麽過下去,沒什麽野心、很容易滿足。

榜前百态,有默默豔羨考中之人的,有終于考中後喜極而狂的,也有因未考中而失意痛哭的……

黎池和鐘離書與明晟聊了片刻,就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第二百名,王前愈!江淮行省臨淮府臨濠城百鈞坊人!”

之後直到榜單讀完,他們都沒再聽到熟悉的名字。讀榜的閑人,又開始讀第二遍了……

明晟唏噓道:“想當初府試、院試的諸多同年,我們一起吃酒、作詩和評文,那情景恍如就在昨日,可如今算上王兄,我們臨淮府的竟只有四人了。”

一邊走一邊與同學分別,走到最後偶然向左右一瞥,發現昔日最初的同學竟只有寥寥幾人了。

這種情況黎池深有體會,且已經習慣了這種分別。說不定最後就他們這寥寥四人,也都還要走散。

“唉,人事無常,莫可奈何。但我們與昔日同年,也不是沒有再相見之日,只要我們心念彼此,總能再聚的。”不管黎池心裏怎麽想,嘴上還是說着安慰的話。

鐘離書早已重新變回一張面癱臉,聽了黎池的話,點點頭。

“現在榜前的人少些了,我們去親眼看看榜單?”黎池提議。

“是該去親眼看看。”明晟同意道。

雖說人少些了,卻依舊是要靠擠才能擠進去,黎池他們幾個人花了好些功夫,才終于擠到榜前。

果然榜首寫着黎池的名字,第二十四名和第二十五名分別寫着鐘離書和明晟的名字。讀榜的閑人并沒有讀錯,黎池他們親眼确認過後才心安了。

幾個人又花了好些時間,才逆着人流擠出看榜人群,出來後衣服都被擠出了褶皺。可想而知剛剛放榜時,又得有多擠了!

黎池和鐘離書他們看着張貼答卷的公示欄前,同樣密集的人群……讓人望而卻步。

“今日人多,不如我們改日再來品鑒學習榜上之人的文章?要公示三日呢,也不必急在這一時。”明晟提議道。

黎池點點頭,“冠三說的對,還是改日再來。即使抽不開身再來也沒關系,四寶店到時應該會出《會試合集》的。”

幾人意見達成一致。

“我和冠三一起租了間小院住,和周你呢?你住在哪?”鐘離書出言問道。

黎池回憶起會試結束那天回黎府,在角門處的遭遇,以及等放榜這幾天裏毫無動靜的黎府……“族中有一遠親族人在京城,現任工部右侍郎,我現在住在黎右侍郎府上。”

鐘離書和明晟并不驚訝。雖黎池沒有正式說起過,但他有一門親戚是朝中三品官員這事,大多數人也都知道。

看黎池沒有多說,明晟猜測這其中想必是有什麽隐情,于是他也沒再多問。

鐘離書也沒說出像鄉試時一樣,三人住一個小院裏的話。很顯然,黎池他們現在既已住進黎府,就不方便中途搬出來了。

“和周,那我們就殿試後再敘?”明晟出言道。

“好,三日後保和殿複試之後,第二日就是殿試,待殿試結束後我們再敘。”黎池自然同意。

黎棋見兒子這邊似乎是談完了,于是也與鐘離家和明家的人告了別,回到黎池身邊。

又各自正式道過別後,黎池他們和鐘離書他們就分開,各自回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