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會試張榜公示三日之後,衆考生無有異議。
于是禮部組織榜上貢士,于保和殿進行殿試之前的複試。
複試的難度并不大,且幾乎不淘汰考生。之所以說是‘幾乎‘,是因為如果某考生複試時表現出的水平,與他的名次應有水平天差地別,更甚至是大字不識,那就要淘汰他了。
其實說白了,這場殿試前的複試的意義,相當于科舉考試組織部門的最後一次自檢。因為之後這一群考生就要去參加殿試、直面皇帝了,若是有水平極低的,皇帝發現後震怒,那不就得遭殃了?
在黎池前世所在世界的歷史中,就有過這樣的事例。萬歷年間有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一路作弊考中會元後,其他考生憤慨之下,甚至拿泥巴抹皇榜洩憤。
這樣的事爆發後,作弊考生本人遭殃是肯定的,相關組織部門和考官們,當然也不可能讨到好。
保和殿不僅是複試的場合,也是明日三百名貢士進行殿試的地方。
今日就已在殿外的廣場上,擺放好了三百套書案和椅子,排成了一個方陣。
考生們在禮部官員的帶領指示下,按秩序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黎池是這科會元,他的位置在方陣的頂角上,緊挨着保和殿前的雲階盡頭。
一般來說,明日殿試也是一樣的座位。若皇帝親臨殿試站在雲階上向下看,那麽到時離皇帝最近的就是黎池。
這次複試主要是檢查三百名貢士中,有無明顯舞弊的。試題并不難,由禮部一官員高聲口述試題,有經義一道,寫‘制‘公文一道,以及作詩一首。
這些題真的都是很基礎的題,随便拿給一個舉人都能做出來,因此只要在場考生身上的貢士功名是自己考來的,就絕不會做不出。
複試是辰時正式開始的,所有複試的貢士在午時之前就全交卷了。禮部官員現場查看答卷,也沒判改打分,只要确定了這些貢士都能答出來就行。
之後,禮部官員就開始講明天殿試的注意事項,若是聖上問話了該如何對答,以及面見聖上時該如何行禮等等。
并且以防萬一,禮部官員最後還帶着貢士們演練了一遍。
黎池平時被人所稱贊的一個方面,就是他禮儀風姿得體。雖然他平時常用到的禮儀,沒有面見皇帝、官員等的,但《禮記》、《燕律》等書中對于相關禮節都有明确規定,不僅僅是他、在場貢士也都是牢記心中的。
Advertisement
又有禮部的官員帶領演練,黎池記性好一遍就記住了。而能考中貢士的,記性也都不會差到哪去,同樣也都不蠢,因此演練過一遍後,在場貢士們也就都記住了。
至此,太陽早已西斜,時間也不早了。
禮部官員于是宣布複試結束,然後又有官員在前面帶路領他們出宮,這皇宮裏可不是能迷路的地方。
黎池他們出了皇宮,禮部那個領路的官員也就不再管了,貢士們于是各自散去。
黎池這時才和鐘離書與明晟說上話。但因為明日就是殿試了,而殿試又是在辰時正式開始,明早肯定是要起得很早,他們要趕緊回去早早地收拾後睡下,免得明天睡得遲到了或者因睡眠不足影響發揮。所以也就沒時間多說幾句。
黎池和鐘離書兩人說的,無非也就是互相鼓勵和互相祝福罷了,再就是互相提醒不要忘記了應該帶的東西。
因為不像是鄉試時住在一個院裏,所以黎池和鐘離書他們在宮門外就分開走了。
今天只是複試,黎池沒讓他爹和他三堂哥接送。
不過黎池走回黎府時,還是看到黎棋和黎湖等在角門外,翹首以盼。
之後三人一起回到青朱院,黎池就叫來靈仙,讓她去廚房叫一碗面條來。
黎池實在是餓狠了。
這個時代平民大多一日兩餐,富人一日三餐或多餐。黎池這世以前一直是一日兩餐,不過在他科考小有所成後,家人看他讀書廢腦子廢體力,就時不時給他加餐,然後自然而然就給他過渡到了一日三餐。
可黎池今天卻還只在天沒亮之前,吃了一頓早飯。複試時是沒吃午飯的,到現在他已是饑腸辘辘。
反正時間也不早了,黎棋和黎湖也順便叫了一碗面條,三人一起提前吃了晚飯。
所以當黎鏡那邊派人來,喊黎池他們去正廳一起用晚飯時,黎池就婉言謝了。
沒過多久,黎鏡那邊又派一個婢女過來,送來了一支筆和一壺墨。
“老太爺說,這讀書人寫文章,就如同将軍戰場殺敵一樣,将軍需要一把好兵器,讀書人要一支好筆。還有這墨,是善于制墨的塗禦史所制,塗禦史所制之墨,不受季節氣候影響,濃淡相宜,深受衆多讀書人尤其是赴考舉人和貢士的歡迎。
老太爺親自尋來送給池少爺,願您殿試能文思泉湧、順順利利!”
黎池接過包裝得低調奢華的禮盒,“現在時辰不早了,明日殿試又要起得早,我此時怕不能親自過去道謝了。還要煩請你,幫忙謝過鏡四爺爺。”
那婢女自然答應将黎池的謝意轉達到,然後就告退了。
殿試的試期為一天,即是明天辰時開始、酉時結束。約定俗成的,殿試是不帶幹糧的,若是到時聖上賞賜午飯,那考生們就吃。若是聖上不賞賜,那考生們就餓着餓一天。
所以黎池要帶的東西不多,只一套筆墨硯臺,以及一小壺磨墨的清水而已。這些黎池早就準備好了,清水已經已用小瓷瓶裝好,筆墨硯臺也準備好了,是他從家裏帶到京城裏來的用慣了的、半新不舊的。
黎池打開禮盒,拿出盒中的筆,狼毫筆頭、玉石筆杆,不僅看着奢華至極,拿在手裏也很趁手。
黎池又拿出那一壺墨。墨壺的壺身是剔透的玉石材質的,可能是白色冰種翡翠。壺內的墨汁搖晃後流動順暢,壺底沒有沉澱。
這支筆和這壺墨,看上去都價值不菲。只是适合與否、是否能用,尚未可知。
“和周,這墨汁真方便!只要帶上這一壺墨,就可以不用帶硯臺、墨錠和清水了!”黎湖湊過來觀察了之後,感嘆道。
黎池在書案上鋪上一張紙,點點頭贊同:“是很方便。據說很多考生都會買這種墨,既方便省事,寫的字也好看。不如來試試……”
黎池在紙上随意寫了‘和而不同‘四個字,寫完後拿起來近看,“這墨的确好,濃淡相宜。”
“鏡四爺爺有心了,知道我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即使知道這種墨也買不着,于是就買來送給你。”
黎池手中拿着這張紙,最後将它折疊後塞在書案上放着的書本之下。“是有心了。”
黎池沒再多說,也沒将那支筆和那壺墨放到書籃裏去。然後就站起身離了書案,準備洗漱後睡下。
看着還擺在書案上的筆和墨,黎湖沒明白他堂弟的意思。不過沒明白就沒明白,反正都由他堂弟的就行,也不去幹涉他。
……
辰時即早上七點一到,殿試就正式開始。
可殿試之前,還有入場核檢、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昨日複試時,禮部官員已說過,需黎明時候即早上四至六點就入宮。
黎池他們這些考生,算上趕去皇宮路上的時間,那麽就要起得更早些才行。
因為黎右侍郎府就在京城的內城,到宮門口的路程不多遠,于是黎池準備寅時中即早上四點起床。
黎棋想着兒子黎池是年輕人,年輕人覺多,怕他睡過頭起來遲了,愣是一個晚上都沒睡嚴實,等外面更夫報時‘寅時三刻‘時,黎棋就起床了。
等寅時四刻即寅時中時,黎棋就準時去叫黎池起床。
雖然早上四點,比黎池體內的定時生理鐘要早兩個小時,不過黎池到底不是純正的年輕人,晚上入睡前提醒一下自己第二天早起,早上也就按時醒了。
因此他爹黎棋來叫他起床時,黎池也剛好醒來,在床上坐了起來。
“和周,起了啊?來把昨天準備的衣服穿上。”黎棋将昨天就已經找出來檢查過的衣服,遞給黎池。
雖然昨晚已經檢查過這些衣服沒有問題了,可黎池在将衣服穿上身之前,還是最後檢查了一遍,确認沒有問題之後才穿上。
北方農歷二月份的天氣,氣溫還很低,殿試地點又是在沒有遮擋的保和殿前廣場上,要多穿些衣服才能不被凍得拿不穩筆。
最後黎池穿了四條單層褲子,八件單層長衫和一件單層外袍。這麽多層衣服穿下來,即使是身如修竹的黎池,也顯得有些臃腫了。
不過黎池也不能去介意這麽多,風度翩翩固然重要,可殿試和身體也同樣重要。
黎池穿好衣服後,婢女靈仙端來一盆熱水讓他淨面洗漱。
洗漱過後,從廚房回來的蘇葉端上早飯,一碗熱騰騰的瘦肉粥和三塊香甜米糕。
“倒是勞煩府上了,這麽早起來為我準備早飯。”
“正逢今天是每五日一次的上朝之日,老太爺差不多也是這個時辰起了去上朝,廚房裏也要為老太爺準備早點,因此倒也不麻煩。”蘇葉一邊解釋一邊将早飯擺出來。
黎池點點頭理解了,然後坐到桌前開始快速地吃起早飯來。
“老太爺昨晚還有吩咐,讓蘇葉備好一頂小轎,今早送池少爺去參加殿試。蘇葉已經安排妥當,轎子就在停在角門外,等池少爺這裏好了,就能直接上轎出發。”
黎池嘴上動作沒聽,心裏估量過坐轎子去的途中迷路或反而遲到的可能性。這樣的手段過于明顯了,容易授人話柄,想來他背後的人應該不會用的。
“鏡四爺爺想的實在是周到,侄孫先在此謝過,待改日再去當面致謝。”黎池感激地說着。
吃完早飯,黎池就準備出門了。
不過在出門前,黎池走到書案邊,将昨晚塞在書本下的紙抽出來。
紙上的‘和而不同‘四個字,已經暈開,紙面上只有黑乎乎的四個墨團……
黎池沒說什麽,将紙揉成一團扔到書案旁的廢紙缸裏。
又将書案上裝着筆和墨壺的禮盒,塞到床底下,這才提着用布帕蓋着的考籃出門。
黎湖才是真正的年輕人,黎池臨出門前他才醒,整個人迷迷瞪瞪的還沒睡醒。黎池就讓他繼續睡,不用去送他了。
本來黎池是想讓他爹也不去送他的,這二月份天亮前的時候,寒氣格外重。不過黎棋堅持要去送,又說反正是乘轎子去,轎子裏也不多冷。
最後,黎棋和黎池父子兩同乘一頂轎子,在剛剛卯時即五點的時候,到達了宮門口。
因今天正是上朝日,宮門處陸續地有上朝官員進入,一點二月份大清早的冷清氛圍都沒有。
不過參加殿試的貢士與官員們走的通道不一樣,貢士們有專門的門進入,進入之後要在一間房屋裏接受核檢。
這次核檢與之前的幾次考試有些不一樣,之前的核檢更側重是否藏有舞弊的東西,這次的核檢則是更側重檢查考生是否有攜帶違禁物,如匕首利刃之類能傷人的東西。
核檢時,黎池攜帶的一方硯臺,檢查人員就拿在手裏仔細端量了好一會兒,最後又仔細看了黎池的殿試文書,才将他放行。
黎池想着,他能夠被放行且那方硯臺也沒被沒收,可能是因為硯臺的棱角不突出,整方硯臺呈圓潤的圓形。
入場核檢、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都做完之後,時間也就到辰時了,殿試正式開始。
殿試與複試的座位是一樣的,黎池依舊坐在考生方陣的頂角上。
看着懸挂在旗杆上的殿試試題卷軸,黎池覺得是他輕忽了。
原以為如無意外,這個狀元他是穩穩能到手的了。可這殿試的試題,答得稍有不慎,別說狀元了,能否得中進士都不一定。
更甚至說不定,會有禍事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