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黎家的黎河、黎湖和黎池三兄弟,都是當婚之齡,也都已經基本做好了成親準備。
黎池是三兄弟中年紀小的那個,按照長幼有序的規矩,要等到黎河和黎湖大婚之後,他才好成婚。
又由于黎池的時間緊迫,最後與秦家、孫家和徐家,分別商定下的大婚之期,就顯得很緊湊了。
四月初十、四月十五和四月二十,分別是黎河、黎湖和黎池三人,迎娶新娘的親迎之日,亦即是他們各自的大婚之日。
當初黎池和黎湖去徐家和孫家登門拜訪時,商定了婚期大約定在四月中下旬較為合适。秦家那邊也理解黎家的情況,對婚期沒意見,将就着黎家這邊定吉日。
于是黎镖就去請钊大爺爺,幫忙在四月裏選出三個吉日。
村中據說很會掐算和擅長看風水的钊大爺爺,翻歷書、掐指節、扔龜甲……做完一整套之後,才選出了這三個吉日。
這三個吉日格外湊巧地間隔了五天,湊巧得就像是天定一樣了,村裏人都道這是個好兆頭。
其實間隔如此整齊的三個吉日,更像是‘人定‘的,為圖方便随意選了這三個日子。不過沒人這麽說就是了,再說钊大爺爺的掐算功夫是全村公認了的。相比人定,他們更願意相信是天意如此,是天定良辰吉日。
……
大婚親迎日期就在四月裏,時間一晃也就要到了。于是黎家開始抓緊走禮節,全家出動去準備一應事情。
黎池從縣城回來之後,也開始忙碌起來。
在三月二十二這天,黎家請了四位全福之人的女性親戚,加上媒人一起,帶上聘金、禮金及聘禮和禮書送到了秦家。
黎江、黎湖、黎池和黎海兄弟四人,則在那天負責送聘禮去秦家。當然還請了族中幾個壯年男性親戚,一起去幫忙送聘禮,否則就憑兄弟四人,是擡不完那些聘禮的。
雖黎家如今已然不一樣了,卻也沒在聘禮上講究奢侈排場,只是比照着浯陽縣小富之家下聘時的分量準備的。
黎河的同年秦家長兄雖是廪生秀才,可黎家有黎池這個六元及第狀元上門送聘禮,氣勢上倒也沒輸,反而還是大勝。
Advertisement
黎家的聘禮雖沒多大排場卻也不丢臉,又有六元及第的夫家兄弟來送聘禮,秦家也頗為滿意,就連給夫家的回禮都厚上兩分。
……
緊接着又到了三月二十八這天,當事本人黎湖撤下來,由黎江、黎河、黎池和黎海四人,依舊随着四位全福女性親戚和媒人一起,幫黎湖到孫家去送了聘禮,完成了納征之禮。
在黎家這次三門親家中,雖孫家要顯赫些,不過送去孫家的聘禮并沒有特意加厚。因為黎家為三兄弟備下的娶親聘禮是一樣的分量,即使是黎池也是一視同仁、沒有例外。
孫家雖家底豐厚,可到底在科舉一途上後繼無人。黎家卻不一樣,黎家一門有一秀才、一童生以及一六元及第狀元!
作為姻親的孫家,以後若有什麽事,還指望着黎家的照拂呢。
于是,孫家也沒拿喬,或者嫌棄聘禮不豐厚。熱情有禮地招待了登門送聘禮的黎池一行人,然後按習俗回了一份豐厚的回禮。
……
在四月初四這天,終于輪到黎池留在家裏。
由黎江、黎河、黎湖和黎海四人,跟着媒人和四位全福女性親自,與請來幫忙擡聘禮的族裏親戚一起,幫忙将聘禮送去了徐家,完成了納征之禮。
等三兄弟送了聘禮和禮書去未婚妻家,各自完成納征禮節之後,轉眼就又要到四月初十黎河的大婚之日了。
……
大婚是要宴請賓客的,黎家現下這個情況,到時來道喜祝賀的賓客必然不止黎水村全村族人和姻親。
定然還會有很多縣裏的人家,看在黎池的面子上前來祝賀。
黎家在粗略算過可能會來的賓客數量之後,覺得可能要備上六十桌酒席才足夠。
如此大規模的酒席,完全由自家來準備,雖然有村裏的人幫忙,依舊會很費精力。
現在黎家不缺銀錢,黎池中狀元回來後門庭若市的那段時間裏,收到的祝賀禮金就有三四千兩。
有錢,就能輕松地辦成很多事,既如此又何必讓家人受累。于是黎池說服家裏人,去請一個縣裏專門給人辦喜宴酒席的廚子,将酒席的事全權交給廚子去負責。
考慮到這個四月份,家中要連着操辦三場喜事,如果全讓他們自己操辦,确實會很累人,于是同意了黎池的建議。
雞鴨魚肉這些食材,自家種的養的能有一部分,不夠的就從村裏買些就是了。
大部分食材都能自産供給,可一些調味品如鹽等,卻是要去縣城買的。還有一些裝飾用的喜慶紅紙、燈籠這些小東西,也要一起買。
剛好黎池要到縣城去請上次的那個廚子,于是就列了一張長長的清單,順便一次性買夠辦三場親事的份量。
因為要買的東西太多,除還在上學的黎溏外,黎家五兄弟一起出動,去一趟縣城一次性将東西買齊全了。
四月初十,就是黎河的大婚之日。四月初九這天一大早,馮廚子就帶着他的徒弟和打下手的一整班人到了黎家,立即就開始準備第二天的酒席了。
馮廚子自己有一班人手,完全不用黎家人插手幫忙,他們給人辦酒席的經驗很豐富,方方面面地都考慮得很周全。
都不用黎家多說,已經為黎池在袁家客棧辦過一次酒席的馮廚子,對這次的酒席那是格外用心的。
—‘我可是為出過六元及第狀元的黎家,辦過三場婚宴酒席的廚子!這其中還包括狀元本人的大婚宴席!‘
這可不僅是沒事吹噓時的本錢,還是能讓他臉上長光的大好事!更還是白花花的銀子!等他辦好了黎家這三場婚宴酒席,以後他再出去辦酒席就能漲價了!
……
四月初十,黎河大婚親迎當日。
一大早上,黎河就穿好一身大紅新郎禮服,偕同媒人和親友一起,前往縣城的秦家迎娶新娘。
黎池也算在親友之中,還有黎江、黎池和黎湖及族裏其他親戚一起,随黎河一起前去秦家,在下午黃昏之前迎回了秦家小姐。
一對新人在拜過天地父母之後,便被送入洞房。
随後喜宴開席。在黎河從新房裏出來之前,黎池他們幾個堂兄弟就要一起‘代兄弟喝酒‘,招待着前來參加喜宴的賓客。
新郎官完成了洞房內的禮節,從新房出來親自招待賓客,黎池他們又要一起幫黎河擋酒,以防将新郎官真給灌醉了。
喜宴吃到天黑後才罷。
喜宴散後,黎池也不能立即就空閑下來,他還要安排縣城趕來喝喜酒賓客和廚子們,解決他們今夜的住宿問題。
這些賓客的住宿問題,黎池他們早就考慮到了。在之前已經和村中家裏房間寬裕的親戚族人說好,到時安排這些賓客去他們家住一晚。
黎池終于将賓客們都安排好,讓他們随借住主人家回去之後,鬧洞房的環節都已經結束了。
第二日早上,新婦秦氏起了個大早,下廚為全家做了一頓早飯。
嘗過秦氏的手藝,全家人贊不絕口,好好地誇贊了秦氏一通。
這是黎水村黎家的傳統,新婦進門不立規矩,而是使勁誇贊,讓新婦能卸下心防盡快融入黎家。
飯後就是新婦見禮的環節,秦氏是個很讨喜的媳婦兒,黎家人都很滿意,受過一對新人的禮,然後給秦氏回了見面禮。
因黎池是小叔子,等秦氏先送給黎池一張她自己繡的扇面,付過了‘改口費‘,黎池才改口叫‘二嫂‘,并也回了一根徽墨墨錠。
三日之後秦氏回門,等秦氏回門回來之後,黎家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
四月十五日,黎湖大婚。
黎池又開始了一場忙碌。
起早随黎湖去縣城迎親,迎回新娘之後,又幫忙招呼前來喝喜酒的賓客,席散後又安排遠道而來賓客夜裏的住宿……
雖家裏人多,可大大小小的事情更加多!不僅僅是黎池不得空,家裏所有人都忙得腳打後腦勺。
第二日,新婦孫氏沒能起早,等新婦做的早飯自然也就沒影了。
最後是趙氏将昨晚酒席上的剩菜回鍋熱熱後,解決了一家人的早飯問題。
秦氏和孫氏自小的家境不同,可能孫氏要更加嬌養些。新婚早上起不來也是正常,黎家人倒也沒多在意。
在之後的新婦見禮環節,黎家人并沒為難孫氏,沒擺臉色給她看,和和氣氣地走完了這個環節。
得了孫氏一方端硯的黎池,改口‘三嫂‘後回了一支四寶店出品的高端狼毫筆。
……
十天之內,黎家就辦了兩場喜事。
實在是累人,不過幸好只剩下黎池的一場大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