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黎池将趙儉帶進了他在前院的書房。

“和周這書房,甚是大方實用。”趙儉進入黎池的書房後環視四周,感嘆道。

對自己書房的布置陳設,黎池有自知之明得很,“哈哈,趙兄為誇贊我這書房一句,搜刮詞句怕是辛苦了!”

“趙兄請坐,谌公子也請坐。”黎池招呼着兩人坐下。

谌青跟着坐下後,打量起黎池書房內的布置來。

靠牆一排朱紅漆書架,靠窗一張黑漆書案、案後一把圈椅,案頭一個書畫缸,再就是屋正中的一張朱紅漆圓桌及配套圓凳。

屋中除這些必要陳設外,再無其他。要不是書架和書案上該有的書冊和文房四寶都有,書畫缸裏也放有不少字紙,否則谌青甚至要懷疑這個書房,是否有常被用過了。

如此簡單到可說簡陋的書房,與谌青想象中六元及第狀元的書房不一樣,簡陋與風雅之間,隔了十萬八千裏。

“和周這書房布置雖簡單,但必需的陳設都有,可不就是簡單且實用?”趙儉并不承認他為稱贊一句黎池的書房,絞盡了腦汁,“也不必去附庸風雅,不必去添那些精巧古玩、名人字畫,用來增添門面,如此就很好。”

“哈哈,趙兄你啊!誇起人來實在是努力且認真。”黎池哈哈大笑道。“可趙兄啊,你以為我為何将書房布置成這樣?”

“為何?”趙儉是真的有些好奇。

黎池指指空蕩蕩的牆壁,再點點只放了書冊的樸素書架,“還不是因為囊中羞澀。若是我手頭寬裕,我還是很樂意去淘買些精巧古玩和名人字畫,附庸一番風雅、裝點一下門面的!”

“哈哈哈!和周你啊!調侃起你自己來,也是這樣不遺餘力。”趙儉好笑地搖搖頭。

此時徐素親自前來上茶,黎池接過茶盤,拿出茶壺和茶杯開始給趙儉倒茶。

一邊倒茶一邊對徐素說:“中午的飯菜你多費些心,雖我們家中并無珍馐美味,卻也要拿出最好的來款待趙兄和谌公子。”

今天的飯菜和茶水款待等,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徐素也明白黎池這麽說,不過是在客人面前表示一下他們的待客至誠。“好,我稍後就去廚房盯着,再親手做兩道拿手菜。”

Advertisement

“早就聽說翰林院中,就數你黎和周每日上衙帶的點心,最是精致美味。中午就有幸品嘗到這份傳說中的手藝,今日真是來得值了!”

“儉王殿下謬贊了。”徐素屈膝謝過趙儉的誇贊。

黎池倒好了茶,對身邊的徐素笑笑,“你去,拿出你最好的手藝來。”

“好。”徐素笑着對黎池點點頭,就轉身出去了。

寒暄過了,談話氣氛也營造起來了,接下來就該進入此次談話的主題了。

趙儉接着剛才的話繼續說到:“和周你說囊中羞澀,那你可是忘了你還有一個賺錢的絕妙法子?”

黎池狀似疑惑地問到:“哦?趙兄所說的是?”

“就是你在鄉試鹿鳴宴上所說的水……治水良物啊。”趙儉繼續說道,“若和周你能将那治水良物燒制出來,真是水滲不透、百年不朽的話,何愁沒有金銀賞賜?到時你不再囊中羞澀了,也就能附庸風雅一回,将這書房好好布置一下了。”

黎池恍然大悟般,“原來趙兄所說是這事。自鹿鳴宴上趙兄叮囑過之後,我就一直沒敢忘,最近閑暇了也一直有在琢磨這事。”

“琢磨得如何?”

“不談是否為治水良物,歸根究底,那就只是一種黏合加固的東西而已,我先姑且将之稱為‘石泥‘。其實這種‘石泥‘早已有之、并不稀罕,所以或許并沒有繼續研究和燒制的必要。

這都是我在查閱了一些史料後,方才得知的。”

聽了黎池這話,趙儉驚詫不已!“你不是說水滲不透、百年不朽,是治水良物?怎麽就沒有研究和燒制的必要了?”

黎池有些疑惑,雖然水泥和着石子而成的混凝土,确實可百年不朽,但他說過‘百年不朽‘這話嗎?

将疑惑丢一邊,針對趙儉的問題,黎池解釋到:“一個多月前返京途中,在經過一段河道時,我發現那一段河道的兩岸堤壩,與其他河段不同。問過之後才知道,那是用‘糯米灰漿‘澆築的河堤,可保千百年不朽、不決堤。

我回京之後又查閱過一些史料,才知道如石泥這樣的東西早已有之。”

稍作停頓之後,黎池繼續說到:

“先秦之前,有人發現蛤殼燒制而成的蜃灰加黃黏土混合,攪拌而成的混合物黏合加固的效果很顯著,于是之後周王就用‘蜃灰’來修建宮殿陵墓。

及至兩漢時,又出現了一種黏合加固效果更加顯著的‘三合土‘,即石灰、黏土和沙子按一定比例加水攪拌。當下民間建房子、砌牆等,就多是用的這種三合土來黏合加固。

而在南北朝時,‘糯米灰漿‘出現,将糯米煮爛後将漿汁倒入三合土,加羊桃藤汁和勻即成。它的黏合加固效果,較三合土更強。

這種‘糯米灰漿‘不僅黏合加固效果奇絕,且可保千百年不朽。如今官家修建城牆、宮殿、塔寺和皇陵等,用的皆是‘糯米灰漿‘。

所以,其實現在就已經有治水良物了。我們之前所說的‘石泥‘,其實并無必要去研究燒制。”

黎池這一段介紹從古至今的黏合加固混合物的話說完,趙儉就懵了!

這和他想象中的場景不一樣,他們今日應該是要探讨如何燒制水泥的。結果黎池現在居然覺得,沒有必要去研究和燒制水泥?

“和周,你沒試過,怎就知沒有必要呢?”

趙儉現在這樣一臉驚愕的神情,讓黎池有些疑惑:趙儉作為王爺,表情管理向來優秀,不至于這樣一驚一乍啊……

黎池解釋道:“民間普通民衆用‘三合土‘,官家或富人有‘糯米灰漿‘可用,很顯然沒有必要再去研究‘石泥‘。

而‘石泥‘只不過是我一個不成熟的小發現而已,去試着燒制也可能只是在浪費錢財。”

真如黎池所說那樣,他不準備研究燒制水泥了?當然不是,他只是在掩飾而已。

若是直接侃侃而談如何燒制水泥,在此之前竟沒有一個猶豫、試探和試驗過程,不就太不合常理了嗎?

只是,黎池先前沒有料到,他在走着這個‘猶豫‘過程時,趙儉會是這樣的反應……

“和周,若是水…石泥的造價更加廉價,卻又有與‘糯米灰漿‘一樣、甚至更強的黏合加固效果,那就可以推而廣之了!

若是如此,它就能廣泛運用于修橋鋪路、防洪築堤、堅固城牆,不僅可以造福于民間,還可拒敵于城外。

所以,和周你何不試試?”趙儉心裏确實是亂了。

先有黎池在鄉試時的風寒喪命之險,後有殿試時的‘秘密立儲制‘,再有黎池娶妻徐氏,現在又有他竟想放棄試驗燒制水泥!

這些事在趙儉的上輩子裏,都是沒有發生過的。因為他重來一次,就已經有這許多事情被改變了,那之後還會不會有更多事情被改變呢?

若是如此,那上輩子時黎池所做的那些意義深遠的改變,他還會繼續做嗎?

趙儉只知黎池做了哪幾件大事,卻無法代替他去做。就如這水泥,他只知道水泥用處巨大,卻不知如何燒制,這還得黎池去做啊……

一旁的幕僚谌青,看出來趙儉的異樣了,黎池自然也不例外。

“趙兄?你為何覺得石泥的造價會更廉價?真能廉價到推而廣之的程度?”從原材料價格來看,水泥的造價會更廉價是毋庸置疑的。

但黎池比較好奇的是,趙儉是如何未蔔先知的,以及他又是從何聯想到水泥的多種用法的……

趙儉也發現自己的話過于篤定了。雖然日後事實确是如此,可現在黎池甚至都覺得沒有研究燒制水泥的必要,他的話就顯得過于自信了。

“因為我對和周有信心!”說這話時的趙儉,語氣和神态真誠且堅定,“和周既然都能六元及第了,就總覺得不管你做什麽,或許都能成功。”

結合談話開始時及剛才的趙儉一共兩次的口誤,黎池覺得他也不用問‘你為何對我這樣有信心‘了……

黎池深受感動的樣子,“既然趙兄對我如此有信心,那我再如何也要先試試才行!”

見黎池終于決定去試試燒制水泥了,趙儉也很高興。“哈哈哈,和周願意去嘗試是再好不過了。既然和周你囊中羞澀,嘗試燒制水泥的花費,就由我來支付。”

黎池非常樂意地答應下來,“既然趙兄慷慨解囊,我也就不推辭了。雖然現在說這些還太早,不過若是果真嘗試成功了,我就和趙兄平分成果,到時我們一起賺錢!”

水泥的面世和推廣,黎池打算将動靜鬧大一些。到時就需要一個趙儉這樣的人,在前面替他擋擋風,為此他願意将利益分他一半。

“對半分是不成的,那樣我就占和周的大便宜了!”在水泥這事上,趙儉并不圖錢——錢他多的是,他圖謀的是聲望,圖謀的是大燕的強盛。“到時我們二八分賬,我二你八。”

黎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趙兄真是仁義!不過事情還八字未有一撇呢,我們就已經在想着分利了,哈哈哈。”

“哈哈,想想而已,無妨的。”

……

還未嘗試過燒制水泥,現在談如何燒制、水泥配方這些都還太早,一切都要等燒制過之後才能再說。

于是,确定了會去嘗試燒制水泥之後,今天關于水泥的話題也就結束了。

不過黎池和趙儉都是會聊天的人,水泥的話題結束後也并未冷場,之後将谌青也拉進來,三人從翰林院聊到民間士林,再聊到皇室成員間的趣事……

徐素來上過一次點心,換過三道茶之後,也就到午飯時間了。

徐素提前兩天就在開始準備的這頓午飯,雖不及禦膳的奢華,但也算得上精致,尤其是味道很好。

趙儉吃過的山珍海味多了去,這頓午飯竟也吃得很飽。

身為皇子王爺,趙儉每天過得并不閑,要做的事也不少。因此趙儉吃過午飯後又坐了一會兒,也就告辭離開了。

黎池将趙儉他們送到大門外之後,方才轉身回來,走到二門處時腳跟一轉,往前院的書房而去。

等徐素收拾妥當後,進到黎池的書房,就看見他正坐在書案後的圈椅中,靠在椅背上,手在椅子扶手上摩挲着,正在沉思……

“你在想什麽呢?”徐素輕聲問道。

“嗯,我在想,我曾經看過的一本……話本。”

徐素見黎池并未多說,也就沒再打擾他,“那我先出去,不打擾你了。”

“嗯。”黎池摩挲扶手的動作停下,改為指尖一下一下地敲擊……

黎池在想他前世大學時看過的一本,一本網絡玄幻,裏面的主角是重生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