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第 12 章
直到某日,伴随着嬴政深埋記憶的悄然覺醒,孫策的腦海中忽然湧現出一幕幕震撼心靈的畫面:蒙恬,那位沙丘之變中的英勇烈士,以及另一個時空裏,飽受折磨卻始終矢志不渝的智者,他在冰涼的水中掙紮,又在書案旁與病魔抗争,只為助嬴政穩坐江山。最終,一切定格在他倒下的瞬間,那件标志性的紅衣,那雙逐漸失去光芒的眼睛,和那首戛然而止的秦筝曲,都化作了孫策心中永恒的痛。“蒙恬,你曾兩度為我赴湯蹈火,一次以毒酒訣別,一次則在病痛中默默消逝,阿政我,如何能承受你再次離我而去?”
周瑜的神色在這一刻變得複雜,仿佛有某種力量在體內湧動,将他與蒙恬的過去緊密相連。他記起了那苦澀的毒酒,那漫長的孤寂,以及那無法割舍的深情厚誼,所有的一切都如同洪水決堤,瞬間沖垮了理智的堤壩。
“公瑾,”孫策的誓言堅定而溫暖,“這次,讓我成為你的盾牌,守護你,直到時間的盡頭。”
周瑜輕聲回應,眼中閃爍着堅決與溫柔:“阿策,我同樣不願再讓你消失于我的世界,無論是毒藥的苦澀,還是十年的空守,都已太過漫長。”
夜幕低垂,月光透過窗棂灑在周瑜的病榻上,孫策的身影顯得格外堅定。他緊握周瑜的手,眼中滿是不屈的意志與深切的關懷。在這樣一個靜谧的夜晚,周瑜虛弱卻堅定地說:“此生,無論風雨,我都願與你并肩,再不分離。”
孫策聞言,心中湧動的情感幾近溢出,他俯下身,輕吻周瑜的額頭,低聲呢喃:“那就讓我們共同書寫這段新的篇章,不讓過往的悲劇重演,我們的命運,由我們自己掌握。”
周瑜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是對未來的期許,也是對孫策無聲的信賴。在這份相互守護的承諾中,兩人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慰藉,仿佛連時間都在此刻凝固,見證着他們跨越輪回的深情與決心。
"孫策……"周瑜睜開眼,眼中閃爍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我的記憶,也回來了。作為蒙恬,我曾兩次為你擋下風雨,每一次的隕落,都是為了那個共同的信念。而今,作為周瑜,我願與你再次并肩,不僅是戰友,更是知己。"
兩人之間,仿佛有看不見的紐帶緊緊相連,那些前世的恩怨情仇、生死相托,在這一世化作了更深的理解與信任。他們彼此對視,無需多言,便能感受到對方心中的波瀾壯闊。
"那麽,就讓我們以新的身份,續寫那段未完的傳奇吧。"孫策輕笑,那笑容中既有對過往的釋懷,也有對未來的期許。他伸出手,掌心向上,象征着邀請與承諾。
周瑜欣然一笑,同樣伸出自己的手,與孫策緊緊相握。這一握,仿佛穿越了時間的長廊,将兩個靈魂緊緊綁定,宣告着無論是在亂世還是盛世,他們都将攜手前行,共同面對未來的風雨與挑戰。
在那一刻,壽春城外的桃花仿佛感應到了這份深厚的羁絆,花瓣随風飄舞,為這段跨越時空的友誼添上了最絢爛的一筆。孫策與周瑜,帶着前世的記憶與今生的使命,踏上了新的征途,誓要在這片大地上書寫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
周瑜,智慧與忠誠的化身,他的眼神裏閃爍着關切與堅決,輕聲解釋道:“并非我不信你的堅韌,只是在這動蕩不安的時局中,每一個流言都可能成為一把無形的劍。有言傳,你的那次遇襲,實則并未致命,卻因鏡中所見而心神大亂,終致不治。我,作為你的摯友,必須謹慎行事,哪怕是最微小的隐患,也要盡力排除。這是對你的保護,也是對我自己內心的交代。”
孫策聞言,表情變得複雜,既有感動于周瑜無微不至的關懷,又有些哭笑不得的自嘲:“哎,如此看來,我倒是成了需要被細心呵護的瓷娃娃了。不過,有你這樣的朋友,我心甚慰。好吧,既然如此,這無鏡的日子,就權當是對自我意志的另一番磨砺吧。但願不久之後,我能親手擊碎那些不實的謠言,用行動證明,我孫策,依舊是那個不可動搖的江東小霸王。”
兩人相視而笑,周瑜的眼中滿是溫暖的光芒,他輕拍孫策的肩膀,傳遞着無聲的支持與信任。在這份深厚的友情面前,即便是最幽暗的陰影,似乎也變得無足輕重起來。
周瑜望着孫策,眼中滿是深邃的思考,“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舵手,即便是面對狂風巨浪,也應握緊手中的舵,駛向心中的彼岸。上一世,你我在命運的洪流中各自掙紮,未曾察覺彼此的命運已悄然交纏。而今世,既然我們有幸重逢,又怎能不珍惜這份機緣,共同對抗那些試圖将我們分離的力量呢?”
孫策聞言,嘴角勾勒出一抹釋然的笑,“說得對,公瑾。我孫伯符,怎會輕易向命運低頭。這一世,我要與你一起,不僅是要守護東吳,更要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兄弟之情。荊棘之路,既然已知其險,那便攜手披荊斬棘,共赴前程。”
此時,窗外的天色已漸漸暗淡,室內點起了油燈,昏黃的光暈映照在二人堅毅的臉龐上,顯得格外溫馨而莊重。周瑜從桌邊取來一面銅鏡,小心翼翼地遞給孫策,說道:“看吧,你的臉龐雖暫時被傷痕所累,但你的氣魄與決心,卻比任何時候都要耀眼。”
孫策接過銅鏡,凝視着鏡中的自己,那道傷痕仿佛是他英勇無畏的證明,而非軟弱的标記。他笑了,那笑容中包含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對周瑜無盡的信任。“公瑾,你總是能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自己。有你為伴,我無所畏懼。”
夜幕降臨,屋內燭火搖曳,兩顆年輕而堅定的心,在這一刻緊緊相連。孫策與周瑜,他們不僅是在談論過去與現在,更是在規劃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在這片寧靜之中,他們默默許下了誓言,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以行動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不再讓命運輕易擺布,而是成為自己故事的真正主人。 周瑜望着眼前被繃帶層層包裹的孫策,心中五味雜陳,卻也不乏一絲寬慰。他輕聲笑道:“上一世,荊軻之劍未能奪你性命,這一世,你怎可如此大意?你要小心些,我可不願獨自等待十年。”這話裏,既有對孫策的責備,也有深深的情感與擔憂。他知道,盡管孫策此生性格變得更為灑脫不羁,不再是那塊堅不可摧的頑石,但這份轉變讓他們的命運軌跡更加緊密相連。周瑜心中暗暗祈禱,孫策尚未達到前世的年紀,一切都還來得及,他要守護好這份跨越輪回的友情,不讓悲劇重演。
孫策虛弱地睜開眼,望向周瑜,那雙眸中閃爍着對生的渴望與對未來的堅定。他微微一笑,聲音雖細若游絲,卻充滿了力量:“公瑾,我怎會輕易放手?此生,我還有你,還有未竟的事業。荊棘之路,我必與你同行。”
房間內,夕陽的餘晖透過窗棂,灑在兩人身上,為這沉重的氛圍鍍上了一層淡淡的暖意。周瑜緊握孫策的手,眼中閃爍着不滅的信念與決心,仿佛在無聲地承諾:無論輪回幾何,這一次,他們将共同改寫命運,不再重蹈覆轍。
孫策在迷糊與清醒的邊緣徘徊,意識仿佛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前世蒙恬所承受的苦楚:那雲陽國獄的暗無天日,渭水畔的孤獨身影,從勇猛的少年将軍到深沉的智者,每一個轉變都伴随着難以忍受的痛苦與犧牲。他仿佛能聽到那斷弦之音,看到蒙恬倒在他懷裏,帶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逐漸失去光彩,那一刻,生命的溫度仿佛被寒冰取代,只留下冰冷的回憶。
在這樣的夢境與現實交織中,孫策強忍疼痛,對周瑜展露了一個溫暖而又堅定的笑靥。“公瑾,你放心,我絕不會讓你再次先我而去。”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可動搖的決心,“而我,也不會輕易放棄。無論是在前世,還是今生,無論是面對荊軻的匕首,還是沙丘的陰謀,我都将與你并肩,共同抵禦命運的風暴。”
這份承諾,如同破曉的曙光,穿透了周瑜心中的陰霾,兩人的目光交彙,仿佛在這一刻,他們已不僅僅是孫策與周瑜,更是那超越了生死輪回的深厚情誼,誓要改寫那既定的悲涼結局,共創輝煌的未來。
在那個陽光斑駁的午後,孫策躺在床上,周圍彌漫着淡淡的草藥香,陽光透過窗棂,灑在他被繃帶緊緊包裹的身體上,形成一道道光與影的交界。他的呼吸雖然微弱,但每一次都蘊含着不屈的意志,那是身為王者的驕傲,也是對摯友深沉的承諾。
周瑜站在床邊,眼神複雜地望着這位既是今世摯友,又是前世君臣的孫策。他的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孫策此刻狀況的擔憂,又有對過往記憶的沉思。他記得,作為蒙恬,自己是如何在秦國的權力鬥争中一步步走向深淵,那些在雲陽國獄的漫長夜晚,冰冷的鐵鏈與鞭笞聲交織成的夢魇,至今仍讓他心有餘悸。那時的他,即使身體承受着非人的折磨,心中卻始終懷揣着對大秦、對嬴政的忠誠與信念,那份執着,即便是面對死亡的毒酒,也無法抹去。
此刻,孫策艱難地張開嘴,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來的,卻字字千鈞:“公瑾,你我雖歷經數世,但那份并肩作戰的情誼,早已超越了時間與空間。我曾是那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你是我的肱股之臣,如今,我是江東小霸王,你是我的智囊。無論是荊軻的利刃,還是許貢的門客的陰謀,都無法将我們分割。我誓要守護你,正如你當年對我所做的那樣。”
周瑜聽聞孫策的話,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表。他走到床邊,輕輕撫摸着孫策包紮得嚴嚴實實的手,眼眸中閃爍着堅毅的光芒,“阿策,你忘了我是誰了嗎?我可是周公瑾,既然是我認定的君主,我便會傾盡所有,護你周全。不論是前世的蒙恬,還是今世的我,我的劍,永遠指向你的敵人。”
他停頓了一下,聲音裏帶上了不易察覺的哽咽,“這一次,讓我們一起改變那宿命的軌跡。你不再是那個孤高的始皇帝,我也不再是那孤獨死去的蒙恬。我們會并肩作戰,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歷史。”
周瑜的目光柔和下來,他繼續說道:“至于那些陰影,那些陰謀,我們共同面對,一起驅散。于吉之流,不論真是妖道還是人心作祟,只要我們心志堅定,又何懼之有?”
孫策望着周瑜,眼中閃過一絲感動與欣慰。他知道,這一次,他不再是一個人面對這世間的風雨飄搖。兩人的手緊緊相握,仿佛這樣就能傳遞彼此的決心與力量。
“公瑾,有你這句話,我心甚安。”孫策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充滿了力量,“這一次,讓我們攜手,不僅為了江東,也為了那些未能實現的夢。我們要讓天下知道,即使是命運,也無法束縛住我們前進的腳步。”周瑜聽罷,眼眶微濕,他輕撫過孫策的額頭,動作溫柔而堅定:“伯符,你的決心,我感受到了。這一次,讓我們一同書寫不一樣的歷史,不再讓悲劇重演。無論命運如何安排,我都會伴你左右,直到時間的盡頭。”
周瑜的面容在孫策這一番深情言語中顯得異常柔和,他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是在嘗試驅散那些沉重而悲傷的回憶。他的眼神裏閃爍着複雜的情緒——有感動,有釋懷,更有對未來的期許。
"
周瑜伸出手,輕觸孫策的臉龐,那動作充滿了無限的柔情與堅定:"我答應你,此生我不會再讓過往的悲劇重演。無論前路如何坎坷,無論命運布下何種荊棘,我都會緊握你的手,與你并肩前行。我願做你的盾,也願做你的劍,只求能與你共享這世間的喜怒哀樂,直到時間的盡頭。"
說到這裏,周瑜的眼中閃爍着前所未有的堅決,那是一種超越了前世今生的承諾,是對未來無盡的希冀。他與孫策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信任,仿佛已跨越了千年的時光,證明了他們之間的情誼,早已超脫了生死輪回的束縛。
"策,讓我們共同書寫一個不同的結局吧,一個沒有遺憾,沒有別離的故事。" 周瑜的話語裏充滿了力量,仿佛連同那宿命的枷鎖也在這一刻被悄然打破,兩顆心因這份誓言而更加緊密地相連,誓要在新的輪回中,創造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
在随後的日子裏,周瑜親自督軍,加強了對孫策周圍的安全戒備,同時秘密調查那三名刺客的背景,誓要将所有威脅到孫策安全的因素連根拔除。而孫策在周瑜的精心照料與激勵之下,傷口逐漸愈合,身體也日漸恢複,兩人共同策劃,為江東的未來布下了一盤更大的棋局。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江東局勢逐漸穩定,孫策的威名再次響徹四方,而周瑜的名字,也與之并肩,成為傳奇的一部分。他們的友情與信任,成為了後人口中傳頌的佳話,證明了即使在亂世,真誠與智慧也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窗外,一陣風吹過,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也似乎帶走了幾分沉重。屋內,兩人的眼神交流中,仿佛有了一種無需言語的默契,那是對彼此的信任,也是對未來的期許。在這個瞬間,他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兩個靈魂的共鳴,共同對抗着宿命的枷鎖,誓要以智慧和勇氣,開創一個屬于他們的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