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周瑜的話語裏藏着深深的關切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玩笑,他試圖以此減輕房間裏的凝重氛圍。孫策聞言,嘴角勉強勾起一抹苦笑,眼中閃過一絲堅韌與不甘。他深知,歷史的軌跡并非不可改變,既然上天給了他重來的機會,他就絕不會輕易放棄。

“公瑾,這一次,我不會再讓自己輕易倒下。荊軻的劍、許貢門客的箭,乃至任何暗處的陰影,都不能阻止我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不僅要改寫我的命運,更要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遠離戰火,享受到真正的安寧。”聽聞孫策(其魂魄烙印着前世嬴政的記憶)言及守護與自保,周瑜(其身份跨越時空,與蒙恬共鳴)嘴角浮現出一抹略帶苦澀的微笑:“我已不願再次成為那空守歲月、孤影自憐的主人。沙丘之殇,毒酒穿腸,至今胸臆間猶存錐心之痛……”

孫策的神色在玩笑話中變得嚴肅起來,他的目光深邃而誠摯,聲音中帶着不可動搖的決心:“然則,公瑾,你今世所承受的寒病與心疾,日複一日,咳血不止,那錐心刺骨的痛楚,難道不比那一次的劇痛更為漫長與殘酷?你在青春盛年,僅僅二十多歲的韶華便被病魔無情地帶走,而我,作為前世的嬴政,還有你的弟弟蒙毅、扶蘇,盡管歷盡滄桑,卻依舊茍活于世。你的離去,那份痛失至親的哀傷,如何能讓尚存的人承載得起……”周瑜的面容在孫策這一番深情言語中顯得異常柔和,他輕輕地搖了搖頭,似乎是在嘗試驅散那些沉重而悲傷的回憶。他的眼神裏閃爍着複雜的情緒——有感動,有釋懷,更有對未來的期許。

"策,你的話讓我想起了許多。" 周瑜的聲音低沉而溫潤,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緩緩流出,"曾經,我是那孤寂夜空中的一輪冷月,獨自承載着無盡的寒意與寂寞。但如今,我身邊有了你,這世間最熾熱的太陽。你的光芒,足以驅散所有陰霾,溫暖我內心最深處的寒冰。"

孫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情感,仿佛在訴說着一個古老而又哀傷的故事,他的眼神溫柔而痛楚,凝視着周瑜,緩緩道來:“公瑾,你可還記得,在那漫長的前塵往事裏,身為嬴政與蒙恬的我們,你正撫弄着秦筝,曲未終而弦已斷,那一刻,如命運的谶言,預示着不祥。你身形微晃,緩緩向後倒下,最終頹然落入我的懷抱,那一刻,時間似乎凝滞,你的目光逐漸柔和,帶着恬淡與釋然的微笑,緩緩閉上了那雙總是閃爍着智謀與光芒的眼睛,只留下無盡的寂靜與空曠。”

“你說有蒙毅,他能繼續站在我的身旁,助我一臂之力,延續未竟的霸業。然而,在你氣息漸弱,最終在我懷中歸于沉寂的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鈍刀切割,痛楚深入骨髓,那種痛,不是利刃穿心的劇痛,而是細水長流、綿延不絕的煎熬。你的離去,在我心中挖出了一片無法填補的空白,那裏曾是你存在的位置,現在卻成了無邊的空洞與寂寞。”

“你,周瑜,不僅僅是我的戰友、我的智囊,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這廣闊天地間,雖有萬千英傑,但在我孫策的心中,你是唯一的,無可替代。沒有了你,縱使江山如畫,也失去了最絢爛的色彩。我誓要将這份懷念化作力量,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夢想,直到有一天,我們再次并肩,無論是人間還是星辰大海,都不再有遺憾。”孫策的話語如同沉重的誓言,每一個字都承載着他對周瑜深沉的思念與不渝的承諾,那份痛失摯友的悲傷,以及對未來的堅定信念,交織成一首悲壯而美麗的歌。周瑜聽罷,目光溫柔而深遠,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夢境。他輕嘆一聲,聲音中既有對過往的不舍,也有對現世的珍惜:“伯符,那世的記憶對我而言,亦如烙印般深刻。筝弦斷裂的瞬間,我仿佛聽見了命運的召喚,那一刻,我心中雖有萬般不舍,卻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我看見了你眼中的驚慌與絕望,感受到了你懷抱中的溫暖與堅定,那是我此生最大的慰藉。”

“我知你有千鈞之重的擔子,肩扛家國天下,而我所能做的最後一件事,便是給予你信任與托付。蒙毅,他是我信任之人,亦是我認為能夠繼續照亮你前行道路的光。在我閉上眼的剎那,心中所念并非遺憾,而是欣慰,因為我知道,有你,這天下終會如你所願。”

“如今,作為周瑜,站在這裏與你并肩,我更加珍惜這份超越輪回的情誼。我願以我的才智、我的忠誠,乃至我的生命,繼續輔佐你,直至我們的理想達成。請相信,無論輪回幾轉,我始終與你同在,你心中的那片空白,讓我用行動來填滿。讓我們攜手,共創輝煌,讓這段歷史成為傳唱千古的佳話。”

周瑜的話語中飽含深情與決絕,他的眼神堅定而溫暖,仿佛在告訴孫策,無論過去如何,他們都将共同面對未來的一切挑戰,續寫屬于他們的傳奇。

周瑜伸出手,輕觸孫策的臉龐,那動作充滿了無限的柔情與堅定:"我答應你,此生我不會再讓過往的悲劇重演。無論前路如何坎坷,無論命運布下何種荊棘,我都會緊握你的手,與你并肩前行。我願做你的盾,也願做你的劍,只求能與你共享這世間的喜怒哀樂,直到時間的盡頭。"

說到這裏,周瑜的眼中閃爍着前所未有的堅決,那是一種超越了前世今生的承諾,是對未來無盡的希冀。他與孫策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信任,仿佛已跨越了千年的時光,證明了他們之間的情誼,早已超脫了生死輪回的束縛。

"策,讓我們共同書寫一個不同的結局吧,一個沒有遺憾,沒有別離的故事。" 周瑜的話語裏充滿了力量,仿佛連同那宿命的枷鎖也在這一刻被悄然打破,兩顆心因這份誓言而更加緊密地相連,誓要在新的輪回中,創造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

孫策的話語中蘊含着無法抑制的情感波動,他輕輕握住周瑜的手,眼中滿是不舍與懇求:“故此,公瑾,這一次,請你務必伴我左右,莫讓我再次面對那冰冷而溫柔的月光,那是你上一世留給我的唯一印象,孤獨且遙遠。我渴望的是,與你并肩同行,在陽光下共享溫暖,不再讓任何遺憾重演。”

孫策凝視着周瑜,眼中滿是對過往謎團的探詢與對摯友深深的不解,緩緩開口道:“公瑾,回溯至前世的那段歲月,在那風起雲湧的沙丘之時,你選擇自行了斷,此舉令世人愕然。我深知,你絕非愚鈍之輩,你的智慧如利劍般鋒銳,精明更是超乎常人所能及。因此,我內心深處始終萦繞着一個未解之謎——究竟是什麽樣的考量,讓智計無雙的你,甘願步入那條不歸之路?”

周瑜聞言,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苦笑,仿佛是回憶起了那些沉重而複雜的往事,他輕聲回答:“在那風雨交加的歷史轉折點,我的選擇,實則是權衡之後的無奈之舉。作為蒙恬,我清楚地看見了帝國行将崩潰的裂痕,以及那背後錯綜複雜的政治博弈。扶蘇之殇,已預示着帝國未來的動蕩不安,而我若繼續存活,不僅會成為各方勢力競相争奪的棋子,更可能成為加劇動蕩的因子。我的自絕,并非出于盲目的忠誠,亦非心智迷失,而是出于對大局的深遠考慮,意在避免因我一人而起的更多無辜犧牲,以及為那即将傾頹的帝國,留下最後一抹寧靜。”

“然而,時至今日,輪回轉世,我們有幸再次并肩。這一次,我誓不再輕易放手,我們要攜手,用我們的智慧與力量,去改寫宿命,守護彼此,以及我們共同的願景。讓那曾經的遺憾,成為推動我們前行的力量。”孫策聞言,深切感受到周瑜話語中的決絕與溫情,兩人相視一笑,過往的陰霾似乎在這一刻被溫暖的光芒所驅散,共同踏上了一段嶄新的旅程,誓要在這輩子書寫一篇沒有遺憾的傳奇。

此刻,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唯有兩人的心跳聲與窗外細雨輕敲窗棂的韻律相互呼應。周瑜望着孫策,眼底的光芒漸漸柔和,仿佛兩顆歷經風雨的靈魂,在這一刻找到了彼此的港灣,誓要共度此生,不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孫策的話語中充滿了決心,他開始與周瑜商讨起如何加強安全措施,不僅要在外出時增加護衛,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布下嚴密的監視網,确保沒有遺漏的隐患。同時,他們決定秘密調查許貢門客的背景,斬斷所有可能的報複鏈條,從根本上消除威脅。

此外,周瑜還提議孫策應該學習醫術,至少要了解基本的療傷知識,以防萬一再次遇襲時能自我急救。孫策欣然接受,認為這是保護自己和身邊人的重要手段,便請來了當時最有名的醫師,日夜苦學,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關鍵的醫術技巧。

另一方面,孫策也意識到,單靠武力和防備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于是他開始更加重視政治策略,努力改善與地方勢力的關系,減少不必要的敵對,同時強化內部團結,确保江東基業的穩固。

在這一系列精心布置與不懈努力下,建安五年四月四日的那場狩獵,不再是一次致命的遭遇。當天,孫策一行人在山中依然遇到了許貢的門客,但這次,由于提前得到了情報并做了充分準備,孫策的衛隊迅速包圍了刺客,不給對方任何機會。而孫策本人,因學會了自保之術,及時處理了輕微的擦傷,化險為夷。

回到府邸,孫策與周瑜相對而坐,兩人都松了一口氣,眼中閃爍着對未來無限的期許。“看來,我們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孫策感慨地說,“只要有你在,公瑾,我便無所畏懼。”

周瑜微笑着,眼中滿是欣慰:“不僅僅是我在,伯符,是我們一起,用智慧和勇氣,改寫歷史,創造未來。”

就這樣,兩位好友攜手,不僅避開了孫策的死厄,更是在江東大地上播下了和平與繁榮的種子,他們的名字,終将成為後人口中傳唱的佳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