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

第 2 章

楊珏琅自幼便承受着異于常人的命運,天生陰陽眼,體質弱不禁風,從小到大,耳畔總是回蕩着那些不祥的預言:“這孩子恐怕難活過二十五歲。”然而,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楊爸楊媽便會默契十足地開啓“護犢子模式”,一邊連聲呸呸呸,驅散晦氣,一邊怒怼那些烏鴉嘴,最後還得賠上點錢,只求個心安。陰命加身,陰陽眼常開,身邊靈氣缭繞,讓楊珏琅成了鬼魂眼中的“香饽饽”。她苦笑,自己簡直是福禍雙至的典型代表,吐槽的力氣都快沒了。

轉折發生在她九歲的那個平靜午後,陽光正好,她正沉浸于書海,卻突感一陣窒息,仿佛有無形的手掐住了她的咽喉,讓她難以呼吸。眼角餘光一閃,果然,一只鬼影正緊緊扼着她的頸部,楊珏琅心中暗罵:又來了,我又不是唐僧肉,吃了我也長不了生不老,這些家夥真是沒完沒了!正當她心中抱怨之際,那窒息感竟瞬間消失無蹤。

此時,背後響起一個蒼勁有力卻又透着滄桑的聲音:“孽障,速速退散,休得傷人!”

她驚詫回頭,只見那鬼魅已無蹤跡,地面上僅留下一張尚未燃盡的黃符,以及一位身穿道袍、滿頭銀絲、面帶稚氣笑容的白胡子老道人。

“孩子,你叫什麽名字?”老人溫和地問道。

“楊珏琅。”

“小娃娃,我觀你命格之中,确有一難,但世間萬物,皆有解法。”老道人眯起眼睛,似乎在審視着她,“你可願意随我上山修行,學道避災?”

楊珏琅愣了愣,心中五味雜陳。她擡頭望向天空,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仿佛是命運給她打開了一扇新的門。她回想起這些年來的種種不幸,又低頭看看那張還冒着煙的符紙,似乎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一種逃離宿命、自我救贖的可能性。

“願意。”她回答得毫不猶豫,眼中閃爍着前所未有的堅決。這一刻,楊珏琅知道,她的命運,即将由自己來書寫。

玉環輕啜一口荔枝香甜的奶茶,嘴角挂着一絲玩味的笑意,眼神裏既有對現代生活的享受,也藏着對過往的淡淡懷念。“那你真的答應了?”她問,言語間帶着些微的驚訝。回憶起前塵舊事,她的心情不禁沉重了幾分。“我那時被選為道長,其實也只是個權宜之計。”言罷,她的目光變得深遠,似乎穿越了時空的界限。

楊珏琅聞言,爽朗一笑,那笑容裏滿是自信和不羁。“是啊,告別了父母後,我在道觀的日子就開始了。每天劈柴、誦經、修煉道法,學習符箓,研究陰陽五行、奇門遁甲、風水堪輿,還有那複雜的八卦陣法,日子充實得讓人喘不過氣。但我明白,僅有這些精神上的修煉是不夠的,身體素質同樣重要。”說到這裏,她的神色變得堅定,“所以我決定挑戰自己,報考了警校。現在,我不僅是道法高深的女道士,還是能獨當一面的女警官。”

她挺直腰板,雙手叉腰,眉宇間洋溢着驕傲和自豪,“我,楊珏琅,絕非溫室裏的花朵,而是風雨中也能傲立的巾帼英雄。”

玉環聽罷,眼中閃過一抹敬佩,又略帶調侃地說:“楊家将的血脈,在你身上展現出了全新的活力,但似乎,楊家人的命運總是伴随着波折和挑戰。”她輕輕嘆了一口氣,又繼續說道,“你這不信命的個性,連鬼魂都要忌憚三分,見鬼殺鬼,何懼之有?”

楊珏琅哈哈一笑,眼裏閃爍着銳利的光芒,“我楊珏琅,從不信命,更不畏鬼神。如今的我,既能物理超度,又能施展法術超度,任何妖魔鬼怪,只要敢來犯界,定叫它有來無回。”她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是向全世界宣告,她,是那個讓所有不潔之物聞風喪膽的存在。

兩人相視一笑,茶香與話語交織,在這個現代與古老交映的時刻,她們仿佛跨越了時間的河流,共同見證了一個新時代女性的崛起。

某日,楊珏琅在執行一次日常的出警任務時,遭遇了一幕她職業生涯中最為奇異的場景——一個抛屍現場,盡管對于她而言,與靈異之事打交道早已是家常便飯,但這次,确實有些出乎意料。一攤肉沫,竟在她眼前蠕動着,發出微弱的聲音,試圖訴說着它的冤屈。楊珏琅的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随即是難以掩飾的不适,“我說,老兄,咱們能不能換個交流方式?你這狀态實在是考驗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她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靜,內心卻是五味雜陳。

鬼魂似乎理解了她的意思,緩緩地嘗試着改變形态,最終在虛空中凝聚成一個較為完整的人形。楊珏琅無奈地嘆了口氣,心裏嘀咕:“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她一邊搖頭,一邊着手處理這樁案件,決心為這不幸的靈魂讨回公道。

就在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讓氣氛更加緊張。一名企圖利用法醫李還君作為人質的兇手,被楊珏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服。她精準地點住了對方的穴道,緊接着一個利落的側踢,那把威脅生命的匕首便飛了出去。李還君得以脫險,一臉錯愕地看着這位身手不凡的女警官,心中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好奇與敬佩。

随着調查深入,真相漸漸浮出水面,原來兇手因貪戀受害者的美貌妻子,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下手,殘忍地殺害了無辜者。楊珏琅成功破案,也為那冤魂伸張了正義。她站在那裏,輕聲對即将超度的靈魂說:“你的冤屈已得雪,現在,我将送你前往彼岸。”那模糊的人影在她的注視下,緩緩恢複了生前的模樣,然後漸漸消散,只留下一句“謝謝”在空氣中回蕩。

楊珏琅凝視着空無一物的虛無,臉上掠過一抹複雜的情緒,既有對逝者終于得到安息的寬慰,也有對人性之惡的深深嘆息。她想起那個刻意以駭人形态出現的鬼魂,不禁苦笑,“你這樣讓我以後如何面對餃子餡呢?”接着,她的思緒轉向李還君,這個名字在她心頭輕輕回響。“李還君,還君明珠雙淚垂,真是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她細細品味着這個名字,仿佛在夢中見過他一般,每個細節都如此契合。

這一刻,楊珏琅意識到,命運的紅線似乎悄然在他們之間牽系,而那些看似偶然的相遇,實則是命運的必然安排。

楊珏琅的心湖在那一刻泛起了層層漣漪,她不禁沉溺于對李還君名字的深思之中。"李還君,還君明珠雙淚垂",這幾個字在她腦海中反複回響,如同遠古的咒語,喚醒了深埋在靈魂深處的記憶。她仿佛看見了自己前世身為玉環,站在馬嵬坡下,遙望着那漸行漸遠的龍攆,心中滿是不甘與哀傷。"還君明珠",那是對着那高高在上的唐明皇,用盡全身力氣的吶喊,是對那段未能圓滿的情緣最深切的呼喚,"把她還給他吧!"這不僅是對過往的告別,更是對未來重逢的希冀。

這樣的聯想讓她的心緒變得複雜,一種超越時空的情感在胸腔中湧動。她望向李還君,眼前這位溫文爾雅的法醫,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似乎在喚醒她內心深處的某種熟悉感。難道,這僅僅是巧合嗎?還是冥冥之中,緣分又将他們牽引到了一起?

她的眼神變得柔和,嘴角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那是一種釋然,也是一種期待。在她看來,李還君不僅是一個名字,更像是一段未完的故事,等待着他們共同書寫。她暗自許願,希望這一次,他們能夠握緊彼此的手,不再重複前世的遺憾,不再讓明珠之淚滑落。

這份思緒在她心中緩緩流淌,如同春日裏細雨滋潤大地,無聲地改變着一切。她決定,要更加珍惜與李還君之間的每一次交集,無論未來如何,都要勇敢地去追求那份屬于他們的幸福。而這一切,都始于那個名字,"還君明珠雙淚垂",仿佛是命運對他們最溫柔的提示,也是最深情的告白。楊珏琅回憶起初遇李還君時的場景,嘴角不由得輕輕一揚,眼中閃過一絲戲谑。“你怎麽還不開竅,那就是阿琩嘛。”這句話裏,藏着她對他的初印象,那時的他還真是個不解風情的呆瓜,盡管外表俊朗得令人移不開眼。玉環在一旁,邊嗑着瓜子邊催促着八卦,一副十足的吃瓜群衆模樣,楊珏琅繼續講述着。

“後來,和這個榆木腦袋成了情侶後,我才發現,他竟是個不折不扣的鐵直男,冷笑話講得比誰都溜,偏偏還對哪吒那小崽子情有獨鐘,自稱逆子,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說到這裏,楊珏琅眼神裏閃爍着一絲無奈卻又寵溺的光芒,仿佛在回味那些日子。

“但有趣的是,我們竟有着相似的夢境。他告訴我,他也常夢到一位身着襦裙的女郎,那是你,玉環,喚着阿琩。他知道,那是前世的糾葛。”楊珏琅的語氣裏充滿了驚奇與感慨,仿佛在講述一段不可思議的奇緣。

玉環聽得入迷,手裏的瓜被輕輕放下,她的臉上寫滿了好奇。她咬了一口瓜,甜意瞬間彌漫開來,“啊,這西瓜真甜,唐朝時哪能嘗到這等美味?”言語間,她的眼神飄忽,仿佛在品味着跨越時空的甜蜜。

“而他還有另一個夢,一個令他困惑不已的夢。他說,夢中有一個長着六個胳膊的古怪神像,緊緊抓着一個哭泣的女孩。那女孩美麗,卻帶着不屬于活人的蒼白,脖子上纏繞着一條絲帶,明顯是缢死的跡象。”楊珏琅說到這裏,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掠過一抹不安,仿佛那些夢境中的畫面也在她心中投下了陰影。

“他作為法醫,自然一眼就能看出這些細節。但最讓他困擾的是,随着我們關系的深入,他開始覺得夢中的女孩越來越像我,這讓他不知所措。”說到這裏,楊珏琅嘴角勾起一抹苦笑,心裏五味雜陳,“這呆子,哪有人這樣說話的,咒我死嗎?想着我若不在了,好另尋新歡嗎?”雖然嘴上抱怨,但她心底明白,那不過是無心之言,李還君的擔憂和緊張,她都感同身受。

“至于那六個胳膊的神像,我也覺得異常熟悉,像是從歷史的塵埃中走出的謎團,等待着我們去揭開。”楊珏琅的目光變得深邃,仿佛在這一刻,她已經準備好面對一切未知,為了李還君,也為了他們之間那份穿越時空的愛戀。

“楊珏琅繼續以她那獨有的生動口吻敘述着,嘴角挂着一抹複雜的微笑,內心深處卻在暗暗責備那個笨拙卻真誠的愛人。“現在,那家夥對我倒是體貼入微,但哥哥那邊卻是一道難過的坎兒。他總是板着臉,一副恨不得立刻拆散我們的模樣,一遍遍提醒我李家可不是輕易就能攀上的枝頭,生怕我會重蹈歷史的覆轍。”

楊玉環搖了搖頭,輕笑出聲,那笑聲中夾雜着一絲無奈和堅定。“【有哥哥的前車之鑒,他又怎會輕易讓我踏入李家的大門?恐怕心裏早已是退避三舍了吧。】”這句未出口的話,在她的心湖裏激起一圈圈漣漪。

忽然,楊珏琅感到一陣倦意襲來,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哈欠,眼眸微閉,似乎在享受片刻的寧靜。“嗯,清明時節,還君和我計劃回他老家走一趟,也是時候見見未來的公婆了。随後,我們會安排兩家人見面,希望能順利得到雙方家長的祝福,然後,就是籌備婚禮的時候了。”

說到這裏,楊珏琅的神情變得柔和而期待,仿佛能看見未來幸福生活的輪廓。“只是,這段歸鄉之旅,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平靜。還君對此渾然不覺,而我,隐隐有種預感,此行或許将成為我命中難以回避的一場考驗。”

夜已深,燭光搖曳,映照在她的臉上,顯得格外溫柔又神秘。“還君,你知道嗎?有些事情,躲不過,也逃不開。但只要我們手牽手,無論前路如何坎坷,我都不懼。”她對着空氣低語,仿佛是在向遠方的愛人傾訴,又像是在給自己打氣。

清明那天,當他們踏上旅程,楊珏琅的心中既有期待,又有莫名的忐忑。旅途中,她試圖與還君分享這份心情:“還君,有時候我真覺得,命運就像是個頑皮的孩子,總愛在我們以為一切順遂時,扔下一顆石子,攪亂一池春水。這次回家,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希望是我多慮了。”

李還君聞言,握緊了她的手,眼神堅定:“不管前路如何,有我在,一切都會好的。我們共同面對,沒有什麽是我們解決不了的。”

于是,這場看似平常的回鄉之旅,就這樣在兩人交織着期待與不安的心情中緩緩拉開序幕,成為了他們人生中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