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
此時聖上昏迷,主事的成了太子,可因着大長公主積威甚重,于是朝臣們分為好幾派。
可如今面臨這軍報,原本還吵着的朝臣們詭異的都安靜了下來。
太子此時也是頭疼得厲害。
本以為邊關的事沒那麽快,待他除去大長公主和聖上,便能好好處理。
可眼下,卻是內外皆亂的形式。
直到回到東宮,太子都是頭疼得要命,那群家夥,平時跳的高,眼下出了這麽大的事情,一個二個倒是成了鋸嘴的葫蘆。
他冷笑一聲,“怎麽,現下一個個倒是話都說不出來,孤平日養着你們是做什麽的!”
門客們面面相觑,有人斟酌片刻上前一步道:“殿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拿到大權,不然若是大長公主掣肘,那咱們就都是一場空啊。”
“廢話,你說的這些孤難不成不知道,可如今玉壺關被破,你說說孤要如何?!”
太子氣得太陽穴隐隐作痛。
下頭有人見狀提議道:“不若,讓溫守成前去,如此也算是分散了大長公主的權利,到時候,若是沒守住,溫守成自然随您處置定罪,且雖說是和離了,可這打斷了骨頭連着筋,大長公主狠心,可她能舍得寶貝女兒喪父?”
“況且即便是守住了,那咱們順勢就讓溫守成駐紮在外,大長公主兵權上無人,也是紙老虎,這于咱們可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啊。”
這話聽着,倒是有意思。
太子當即看向那人,心情也不複方才的不耐煩。
“你叫什麽名字?”
Advertisement
那人心頭一喜,連忙報上名字。
緊接着他就聽見太子殿下讓他入內府。
他心頭大喜,連忙謝恩。
要知道太子的門客也是有尊卑的,外門子都是不入流,唯有進了內府才算是真正的幕僚。
翌日一早,任命溫守成為鎮北大将軍的旨令就下達了。
因着聖人昏迷,太子代行監國,自然旨令也等同于聖人的敕令。
臨走時,溫守成沒有去拜別老夫人,而是去公主府見一見溫黛,他此生顧忌太多,最對不起的就是大長公主母女。
可如今大長公主勢必不會見他,他便想要見見溫黛,聽說她受了傷,那些日子他也曾日日前來。
大長公主雖是不願,可到底讓他見了幾次,只是可惜,見面的時候溫黛都是昏迷的樣子。
此去,不知何時能歸,他這個做父親的到底是虧欠她。
只是可惜,這次不是大長公主不同意,而是溫黛不在。
這幾日為了搞清楚夢裏的情況,溫黛借口着出去散心,常常和伏清二人離府。
今日,兩人一前一後竟是擦肩而過,打了個時辰差,恰好的錯過了。
聽着秋嬷嬷的話,溫守成臉上有過片刻失落。
可他很快抱緊頭盔,在大監的催促下,神情肅然的離開。
男人身穿鐵甲寒衣大步離開,很快騎上不遠處的高頭大馬,下意識的他沖着公主府望了最後一眼,接着便握緊缰繩,調轉馬頭離去。
待溫守成離開後,秋嬷嬷才扭頭看着門後的大長公主,低聲道:“殿下,他走了,您要不再看看...”
大長公主握緊手,眼眸微垂,“沒甚好看的,左右也沒什麽特別的。”
她轉身毫不猶豫的離開,只是步伐之間略有凝滞。
溫守成出征的消息,不僅是周國人盡皆知,連秦軍都得到了消息。
這位溫将軍,當年奪走十六洲,就有他的一半,尤其是戰場之上如羅剎閻王,大刀闊斧,一把長槍耍得虎虎生威。
林振得到消息的時候也是眉頭緊鎖,他同謝淮說的時候面帶難色,有些擔憂。
謝淮将桌上的軍務一一看完,待林振說完後,他才問了一句。
“建康城的那些家夥如今是什麽反應?”
話題轉變得太突兀,林振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愣神片刻才回話。
“如今殿下您短短數月奪回十六洲的消息早就在建康城傳瘋了,如今人人都誇您是不世出的明君呢,都盼着您早些繼位,那群老家夥尤其是左相只怕都氣得牙癢癢。”
說這話的時候,林振話中帶着幾分解氣。
當初那群人咄咄相逼,卻未曾料到今日的局面,如今被打臉的樣子讓人看着就舒服!
謝淮聞言只是點點頭,不鹹不淡道:“那就收拾收拾,班師回朝吧。”
“哦好...啊?!”
林振下意識點頭,可後來聽清楚話,忙瞪大了眼睛。
他十分不理解,“為什麽啊,殿下,如今咱們秦軍可是士氣高漲呢,難不成您顧忌那溫守成,可咱們也不一定會輸啊!”
如今秦國好不容易立了起來,怎麽能放過這種好時機!
謝淮看了他一眼,又擡頭望着外頭滿臉喜色的士兵們。
“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撐下一場,且曾屬于秦國的地方都奪了回來,再打下去,便是師出無名,沒有任何益處。”
他說罷就将手書遞給了林振,上面是司馬越傳來的話。
林振聞言,也知道是自己想得太理所當然,有些得意忘形了。
不過到嘴的肥肉就這麽放過,還真是叫人不甘心。
林振出去傳令的時候,不少士兵也是方才如他一般的想法和神情。
可林振的話不容反駁,且多日來,大家夥早就被謝淮的本事所折服,即便是不明白,也是照做不誤。
很快,秦軍拔營轉道的消息傳到了懸臂城內。
溫守成本一路風塵仆仆而來,原想着連修整的時間都省下,要好好想想懸臂城的部署,不曾想,竟是收到了這個消息。
而不久後,秦軍更是一紙诏書昭告天下。
新帝登基,改國號為建元。
另有诏書言,秦國數月所行只為拿回故土,告慰祖宗,不欲令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
為了促天下太平,兩國民生,秦國欲與周國商讨具體事宜,而為了表示公平。
秦國新帝原親自前往,更是請周國為主人公,促進此事。
古往今來,皇帝都不能輕易離開都城,畢竟茲事體大,若是皇帝被人刺殺成功,于一國而言 都将是毀滅性的打擊。
不止周國震驚,連謝淮提出來的時候,也是震驚了朝野,請求他收回成命的折子如同雪花般不停的堆積在案桌上。
就連向來和他不對付的左相都為此親上了折子,可謝淮是鐵了心要做此事,沒有任何人能阻攔。
如今外人都知道,這位秦國的新帝是個不一樣的,是個為百姓,愛黎明的仁君。
簡直把誠意擺在了明面上。
且話裏話外說得漂亮,既沒有太紮眼,又說至始至終都是尊重周國,并沒有逾矩意思。
可只有林振知道,陛下這哪是表面上那樣,分明是圖謀着更大的事情。
不過歷經此事,倒是把周國架在了火上烤,畢竟人家只是拿回自己的東西,拿到手也沒有貪心繼續下去。
古往今來,多少掠奪城池之事,表面說的光彩,背地一個比一個肮髒。
偏生秦國表裏如一,讓那些個言官們也抓不住把柄。
可誰都知道,秦國,可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了。
這新帝,還真是有些紮手。
太子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半月後了。
他沒想到此次不僅沒有牽制住溫守成,反而被那個什麽不知所謂的秦國新帝架在了火上烤。
他氣得在東宮內發了好大的火。
當初那個出主意的,風光不過半月,今日竟是被太子一道命令下去,直接杖斃了!
餘下的門客們也都見怪不怪,這世道不就是如此,有價值才是風光的底氣。
太子本想着要如何拒絕秦國這事情,畢竟他可不相信那群家夥能有這麽好心。
只是他尚未吩咐下去,宮中就傳了話。
永慶帝醒來,并下達命令,同易秦國提出的建議。
于汴京城內,兩國會晤,共襄盛舉。
...
夜色如被打翻的墨,濃稠漆黑,只餘丁點星子閃爍着微弱的光芒。
邀月閣內只留着幾盞燭火。
外頭起了北風,燭火晃蕩,将人的影子拉長,搖搖欲墜,如同話本子裏的精怪。
又青端了湯藥,是大長公主特意讓伏清開來被溫黛補身子的。
所幸這藥一點都不苦,溫黛才能勉強喝下。
可即便如此,嘴中還是有微弱的藥味,她飲了香茶才将那股味道沖散。
她皺緊了小臉憤憤道:“等下次有機會,我也要讓伏清那家夥喝一大碗,讓他一天開這麽多湯藥。”
眼見着小郡主一天比一天開朗,又有了往日的模樣,又青臉上的笑意也沒停過,聞言也只是笑着哄小郡主。
“是是是,一定得讓好好嘗嘗。”
喝完藥,将小郡主安置好,又青才端着藥碗離開。
許是外頭風大,屋內的燭火竟是直接被吹滅了好幾盞,讓裏屋瞬間陷入黑暗。
不過溫黛倒也沒覺得有什麽,以為是又青忘關了支摘窗,她便起身想要去關上。
下一刻,鼻尖襲來奇怪的香味,小郡主兩眼一黑,整個人軟塌塌的就往身後倒下。
只是沉悶的落地聲并沒有響起,青年在她倒下的瞬間就已經伸出手将她抱入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