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第 13 章
在嬴稷重獲新生的紀元裏,白起得以逃脫那賜劍自裁的命運,卻不得不直面摯友範雎的驟然隕落。這背後,魏國的險惡用心如陰影般顯現——表面上放手讓範雎前往秦國,實則在離別的酒中暗藏黑鸩,一劑慢性毒藥,悄無聲息地侵蝕着範雎的生命,直至其光輝熄滅。魏國的算計,既冷酷又決絕,揭示了一個令人心寒的真相:對人才,用之則禮遇有加,不可用,則寧可毀之,也不容許其成為威脅。
那一日,當白起跪坐在範雎床邊,望着曾經機敏過人的青年如今平靜地閉上了雙眼,他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喻。範雎的眼眸,曾經如星辰般明亮,洞悉世間萬物,如今卻永遠失去了光芒。他的嘴角似乎還挂着一抹淡笑,那是一種對命運無奈的接受,也是對過往無悔的堅持,這笑容在白起心中烙下了永恒的印記,卻也留下了無盡的哀傷。
時移世易,白起獨自來到了芷陽,範雎最終的歸宿之地。秋風瑟瑟,黃葉飄零,為這份哀悼添了幾分凄涼。他矗立在墓碑前,目光穿透歲月,似乎想要再次捕捉到範雎的身影。手緩緩握拳,那一刻,憤怒與不甘如同火山般在胸中沸騰,最終化作一聲低沉的怒吼,拳頭狠狠擊打在那冰冷的石碑上,仿佛要擊碎生死之間的隔閡,卻又無力改變已成的事實。
身旁,一壇鳳酒靜靜地立着,那是他們昔日共享的佳釀。白起緩緩揭開泥封,鳳酒的香氣瞬間彌漫開來,冷冽而純粹,卻也透着一股難以言喻的寂寞。他輕輕傾斜酒瓶,将酒灑向範雎的墓碑,酒液在石面上濺起細小的水花,仿佛是無聲的祭奠。範兄,願你在另一個世界,得以安息,不再被這世俗的陰謀所累。他低聲呢喃,眼眶微紅,淚水在眼角徘徊,卻始終沒有落下。
夕陽斜照,将白起孤獨的身影拉得老長,他仍舊站在那裏,直到夜幕降臨,星辰閃爍。在這一刻,他不僅是在悼念範雎,更是在心中種下了複仇的火種,誓要讓那些在暗處策劃陰謀之人付出代價,以告慰範雎在天之靈。
白起站在範雎的墓前,思緒萬千。他想起了範雎生前的種種,尤其是面對魏國毒計時的堅韌不拔。白起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對範雎的敬佩,也有對人性之惡的深深反思。
範雎,你雖去,但你的精神永存。白起低語,将手中的鳳酒緩緩傾灑在墓碑前,你讓我看到了,真正的英雄,不是戰場上的勝利者,而是能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德的人。歲月流轉,嬴稷坐在空蕩蕩的相府中,回想着與範雎的點點滴滴。他痛悔自己未能及早察覺魏國的陰謀,未能保護好範雎。每當夜深人靜,他總會想起範雎那雙明亮的眼睛,心中滿是哀傷。範雎,你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存在。嬴稷低聲道,淚水滑落,我将用餘生,完成你未竟的事業,讓秦國強大,讓天下太平。
多年後,荀子撰寫的《入秦所見》,成為了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書中不僅記錄了範雎的智慧與風骨,也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善惡。
在範雎離世的陰霾之下,上大夫王稽與上将軍白起,成為了嬴稷複仇之心的堅實臂膀。面對魏國的狡詐與狠辣,秦國在他們的輔佐下,開啓了連年征伐的序幕,長平之戰的輝煌勝利,不再是史書中的偶然,而是發生在嬴稷駕崩前夕的壯舉,改寫了歷史的軌跡。這場戰争,不再是單純的疆域争奪,而是對逝去智者的一份悼念與證明。
勝利的夜晚,長平之戰的篝火映照着每一位戰士的笑臉,卻在王稽與白起心中投下了不可名狀的陰影。二人對視,眼神中交織着複雜的情緒,白起輕聲說道:今日之勝,範兄若能親眼目睹,該有多好。王稽苦笑回應:“是啊,我們慶祝之時,卻遍尋不着他的身影,仿佛他從未離開,又好像,他一直都在。
而在遙遠的鹹陽宮,嬴稷獨自站在月光下,凝視着下方歡騰的群臣,眼中卻難掩孤寂。他的心聲,似乎只有清冷的夜風能聽見:範雎,我的謀士,我的朋友,你是否也在某處,與我一同分享這份勝利的喜悅?如今,權柄在握,卻再無你與我并肩作戰。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微笑,那是對過往的懷念,也是對現實的無奈接納。
王稽摩挲着手中的竹簡,那上面記錄着他們共同度過的歲月,還有範雎那些閃耀着智慧光芒的策略。範雎啊,你瞧,我們真的成了老頭子了,可你的樣子在我心裏,還依舊是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他的話語裏帶着幾分懷念,幾分苦笑,你總是那樣,不管何時何地,總能保持那份從容不迫,好像世間萬物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白起輕輕拍打着膝蓋上的舊戰袍,目光悠遠,是啊,你倒是一點沒變,哪怕是在最後的時刻,依然是那般冷靜,那般超然。他的聲音沉穩,藏着不易察覺的溫情,我們在這塵世中拼殺了一輩子,到頭來,最懷念的還是與你并肩作戰的日子。若你在,怕是這天下,早已大不同。
兩人的回憶中,範雎的形象愈發鮮明,仿佛他從未離開,那溫和的笑容,那洞悉一切的目光,還有那不屈不撓的精神,都成了他們心靈深處最溫暖的慰藉。
範雎,王稽輕聲說道,眼眶泛起了淚花,你若能看見,定會笑話我們,連老去都這麽不甘心。
白起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釋然,也有不舍,或許吧,但我想,他會在某個地方,看着我們,欣慰于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我們最後的平靜。
某天深夜,燭光搖曳的書房中,王稽伏案工作,手中緊握着尚未完成的竹簡,字跡剛勁有力,卻戛然而止。他的身體緩緩傾倒,竹簡滑落,與桌面輕碰發出沉悶的聲響,像是歷史沉重的嘆息。王稽臉上挂着一絲未竟事業的遺憾,但更多的是對國家未來的欣慰與釋然。
至于白起,這位戰功赫赫的上将軍,終于在馬背上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不同于歷史中的悲劇結局,他有幸在軍旅生涯中安然度過晚年,最終在一片寧靜中無疾而終,枕戈待旦的一生得以圓滿落幕。他的離去,雖有不舍,卻也滿載着榮耀與敬仰,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