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夏日飲品
夏日飲品
江順的腿又經姜郎中診過一次後,說是恢複了不少,又可以坐着了。床上雖然墊了竹席,可躺着還是熱,半天下來人就馊了,所以只要身體能支撐住,他就時常躺坐在竹椅裏吹風,竹椅有空隙,能稍稍好受些。
他現在慶幸是在春天傷的,現在身上已經沒有傷口了,只剩骨頭沒有長好,要是趕上這炎熱的天氣,外傷口容易發炎化膿,還不知要多受多少罪。
如今天氣太熱,酥餅生意也受影響。想想也是,天幹暴躁的,有幾個人吃得下這燙呼呼的烙餅子呢。現在是寧喝一口水,不吃一碗面。
現在最行銷的吃食大概就是湯飲了。
酥餅攤中午沒啥生意,素花便只擺中午和晚上兩頓了,人好回來歇歇免得中暑,早晚退了涼生意能好些。
地裏的活兒不算多,巧雲現在也空閑了,便專心專意地琢磨起新吃食來。她得弄點應季的東西,不然後頭入了伏,酥餅更是賣不動了。
這天中午吃過午飯後,她喊了素花過來一道商量着琢磨新的吃食。素花吃過飯就跟小壯一道過來了,何二嬸在家歇午覺。
“巧雲姐,今天做啥好吃的?”小壯進門就問。
巧雲正在井裏打水,井裏打起來的水是涼悠悠的,好給她爹擦背降暑。
她臉上有淡淡的笑意,“今兒可沒有吃的,我叫你姐過來是想點子的。”
小壯明顯有點失望,不過很快又好了。既然開始想點子了,那離新吃食還遠嗎?也許是在家被他娘跟姐姐耳提面命了多次,他對江順這個幹爹還是蠻孝順,跑過去幫着擰帕子,然後幫他擦臉擦背。
見他這麽乖巧,江順心中也喜愛,臉上樂呵呵地跟他說話。
巧雲見他接了手,就把素花叫到另一邊坐下,她遞給她一把蒲扇,兩人邊扇邊說話。
“你這些日子可有了想法?”巧雲先問素花。
素花有點羞愧,“我也認真想了,想不出啥新奇的來,但想着夏日綠豆湯是解暑的,便想着我們要不要添個綠豆湯,連帶着酥餅一起賣?”
Advertisement
“我也是這樣想,綠豆湯這東西不金貴,可少了它還真容易生出熱病來,你這個想法很好。”巧雲認同她的提議。
素花沒想到自己能跟巧雲想到一堆去,心裏松快了些,同時悟出個道理:只要腳踏實地的做事,哪怕沒想到正點子上也能摸到點邊兒。
她說完了,巧雲就把自己想的點子說了出來,“我本是想做酸梅湯,可光熬湯的食材就得要五六種,成本太高了,而且街上現在賣酸梅湯的店鋪多,有的店鋪甚至是家傳改良的方子,咱們很難做得出彩。在碼頭幹活的人都不是啥有錢人家,我想着還是走物美價廉的路子好些。”
素花點點頭。
巧雲:“我那天偶然想起來,咱們村裏汪家不是有個大魚塘麽,每年夏天他家都會在魚塘裏種些蓮藕、菱角啥的,我們何不在這上頭想想法子?”
素花:“這話有理,不過這些東西能幹啥?”
“能做的可多了,”巧雲擺着指頭跟她數,“像是蓮子,荷葉,鮮菱角,荸荠......不都是消暑的麽。”
她一樣樣想過了,“荷葉可以煮荷葉粥,早上熬好就帶過去。有了這清涼解暑的粥佐着,餅子也能吃下去了,這樣還更管飽呢。蓮子湯上午就熬好了鎮在井裏,中午拿過去賣,可以一直買到下午,幹活的人累了渴了,歇息的間隙可以買上一碗墊肚子解渴,也能下火。鮮菱角和荸荠更不用說,生吃又甜又脆也解渴,随來随賣就是。”
素花聽着樣樣都好,但提出了一個問題,“蓮子湯就算是在放井裏鎮涼了,這麽熱的天氣搬過去沒多會兒涼氣就散了呀,到時候說不準還會馊。”碼頭大樹下雖然可以遮陰,可外頭總歸是熱的。
巧雲咋會想不到這個問題呢,她輕笑一聲,“這倒不難,你先動腦筋想想看。”
她咂了口菊花茶,有些小興奮地等素花想答案。
素花想了好一陣兒,沒想出來,這能有啥法子嘛,冰可以保涼,可那太貴了,萬萬不是她們能用得起的,說不準買冰的錢比賣蓮子湯的利潤還高得多呢。
“你還是別賣關子了,快快講來。”她苦思冥想沒有結果,催促巧雲。
這确實也有些不易想到,巧雲沒再為難她,“咱們冰鎮好了用木桶裝着,再捂上厚厚的被子,不就能保住冷氣不散了?”
素花感覺腦袋像是被一把看不見的小榔頭輕輕敲了下,恍然大悟,“是哦!天啊,我光想着被子可以保暖,完全沒想到可以保冷!”
她忍不住站起來對着巧雲歪去歪來地看,“你這腦袋瓜咋長的,咋就這麽靈活哩?我看你要是個男人,讀了書準能中狀元!”
“哈哈哈哈......”巧雲被她這誇張的贊語逗得前仰後合。
笑罷了才道:“這麽個事兒你怕是要把我誇上天,哈哈哈。”
小壯蹦跶過來,“狀元,我也要中狀元!”
素花就笑他,“你大字不識一個,數數都數不到一百,還中狀元,中個湯圓還差不多!”
小壯就扯着他姐的手扭啊扭的,不依。
巧雲道:“說起這個,以後掙了錢,你們倒是可以送小壯去念幾年書,考不了狀元,不當睜眼瞎也好。”
小壯現在還不知讀書苦,只覺得是件極光榮的事兒,吵吵着“我要念書”、“我要念書”的話。
村兒裏那幾個上私塾的小娃子平日裏瞅見他們可神氣了,時常在他們面前賣弄,“你知道這個字怎麽念嗎?你曉得山字咋寫嗎?”等他們一個個齊刷刷搖頭後,讀過書的娃子看他們就像是看池塘裏的野泥鳅一樣,高人一等的樣子。
素花把他扯開,自個坐到椅子上,無奈道:“現在哪裏敢想,且掙一年錢再說吧。”她悄悄算過,不算束脩,每月的筆墨紙硯花銷就不小,不是她們這個飄搖之家可以承受的。
把他哄走後,兩人又接着說正事兒。
“那咱們現在就去找汪家?”素花起身要走。
“不成。”巧雲低聲道:“你又不是不曉得,汪家從前來我家求親被拒過的,現在他家兒子成親了,我哪好上門去。”
“噢,我差點搞忘這事兒了。”
那時候巧雲才十五歲,汪家應該是第一波來求親的人。真說起來,汪家的光景也不差,守着個魚塘,一年除了地裏打的糧食還能有不少的收入。可那時候巧雲太小,而且跟她論親的那個汪家小夥個子實在有些矮,她爹就給拒了,直到去年,他才成親。
雖說當時兩家并沒鬧僵,可汪家小子新娶的那媳婦肯定是介意的,她哪好上門去。
那去別處找這些食材?這也行不通,村兒裏就他家有魚塘,其他的魚塘都太遠了,而蓮子、荷葉這些東西又要新鮮,不然就沒有那股子清香味了,味道大打折扣。
還得從汪家身上想法子。
素花道:“要不就我去說,你別出面就是了。”
“你能談下來不?”巧雲問。
素花沒有啥信心,可這種情況也沒有其他辦法,她只能道,“我試試。”
“成,那咱就走。”
兩人起身要出門,小壯也要跟去湊熱鬧,巧雲想單獨跟素花有話說,就對小壯道:“你乖乖在家陪你幹爹,一會兒我們帶蓮蓬回來給你吃。”
得了賄賂,小壯便不攆路了。
午後的太陽很熱,曬在身上飛燙的。有些稻田裏缺水,稻谷葉子都曬耷拉了下去,地裏紅薯葉也曬得有些卷了。兩人在田埂上走着,烤得不行,好在兩人都帶了草帽,手上還捏着把蒲扇,可以帶些一些風,不然還不知多熱呢。
前些日子在苞米地裏,巧雲答應幫她堂哥試探素花的心意,今天這樣的機會倒難得。她狀似随意地提了句,“這麽幹旱的天我伯娘還想着回娘家探親,還硬叫上我堂哥也一起去,真奇怪。”
“你說,會不會是要給我堂哥相親啊?”巧雲真不知道孫氏要回娘家去相看兒媳的事兒,她是瞎猜的,歪打正着。
素花走在前頭,腳步滑了一下,險些滑到下面田裏去。
“小心!”巧雲在後頭拉了她一把,她才站穩。
素花站穩後,“這天兒也太熱了 ,人都給曬暈了。”她說這話時,眼神發虛,臉頰泛紅,一看就曉得是在扯謊。
巧雲不好戳破她的謊話,順着道:“要不咱們回去,等傍晚涼快些再來?”
素花擺手,“我還能行,咱們走吧。”
兩人有前後走着,只是巧雲咋看都覺得她步子有些亂。
汪家池塘裏的水是從上頭河裏引過去的,在杜鵑村靠上的位置,隔着老遠,就聞到了一股清香的荷花香氣,遠遠望去有粉色的花朵伫立在綠田田的荷葉中間,美不勝收。
荷塘不小,圍着池塘有一圈堅實寬闊的塘埂,荷塘右上方隔百十來步有一戶人家,那便是汪家了。汪家門口拴着兩條精瘦大黃狗,只要有人靠近荷塘就汪汪叫個不停,這是為了防着村兒裏調皮的小娃來偷采荷花和蓮蓬。
巧雲怕狗吠聲把人驚出來瞧見她,到時候事情不好說,便沒再過去了,她對素花道:“你過去吧,我去河邊樹蔭下等你。”
“嗯。”素花抛開那些煩雜的思緒,往那邊去。
河邊有涼風,身上的熱意一下退了不少,就是蚊子多,她在河邊樹蔭下不斷地走來走去。這半晌還沒回來,看來是有希望,她腿走酸了找了個幹淨的石頭坐了會兒,蚊子圍着她嗡嗡的,活像是要把人擡走,她無奈地又起身走動。
過了許久,素花才回來了,手裏拿着幾個蓮蓬,她來到這邊,擦擦腦門兒上的汗,“談成了,不過價錢要比我們原先商量的高一點。”
原先兩人商量好的價錢,是每日從汪家買新鮮的嫩荷葉和蓮子,六文錢一斤。這價錢也是兩人經過考量的,汪家把這些鮮活挑到集市上去買,能賣八文錢一斤,可這還得除去辛苦費,以及當天賣不掉丢棄的,利潤不一定有六文錢賣給她們高。
巧雲問,“他們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