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屠門

屠門

阮鱗鴻那邊仍自顧自道:“雖然你長得還行,修為也挺高,性格也不錯,我爹娘也很喜歡你……名字也挺好聽的,當然,我還是覺得我的名字更好聽。”

“但是!”阮鱗鴻陡然拔高了聲,忍不住蹙眉,“你要是真的娶了我妹妹,我怎麽還是有種自家大白菜被豬拱了的感覺。其實,你要是真的和我妹妹成親,好像也挺好的,青梅竹馬,彼此都知根知底的,還離得那麽近。這樣的話,我妹妹要是受了委屈,我還能教訓教訓你。”

“你打不過我。”臨倦淡淡道。

“啊——”阮鱗鴻喊道,“這只是現在,以後我肯定能打過你!你等着,等我們回了離宮,我就不眠不休地練它個十天半個月的,我一定會超過你的!”

“嗯,我等着你。”

“不行不行,你不要等着我,我可不想你讓着我。”

“好。”

“哎?我們剛才是不是在說什麽很重要的事?”

“沒有,你記錯了。”

“是不是提到了晴煙?”

“沒有,晴煙已經回卧房了。你再想她,她會打噴嚏的,會影響她休息。”

“是哦,那我不想她了。”

***

離開丹臺城後,蘇璟帶着林安和聞知并未跟着大部隊原路返回仙九峰。難得來一次離宮治下,他們必要去被修真界稱為“修士必去的地方”——鬼城。

這鬼城原先名為慈寧城,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城。然而,四十多年前,城裏一個大戶人家被屠了門,死了一百多人。發生了如此晦氣的事,時間長了,城裏的人也漸漸散了。愈發沒了人氣,那裏就更陰森了。

慈寧城便成了一座空城,逐漸成為了鬼魂和怨氣的溫床。哭嚎聲,慘叫聲,夜夜不絕。普通百姓逃離此處,卻總有膽大的來此冒險,還有修士來此拿城裏的鬼魂怨氣練手。

雖說鬧鬼,卻從來沒有發生傷人的事件。可即便如此,附近城鎮的百姓仍是怕得要死,便希望門派能夠處理此事。鬼城在離宮治下,此事自然便由離宮負責。

當時的宮主還是阮明府的父親阮盛華。

按理說,出了這樣的事,離宮派些修士,費些靈氣清理一下便可。可阮盛華卻是個有主見的,竟派修士在那設了一個巨大的封印,将整個鬼城都籠罩在內。

這封印是專門攔截鬼魂怨氣的,它們出不去,但普通人可以自由進出。照阮盛華的意思,這鬼城既沒人住,又是如此一個環境,不如用來給修士們歷練一番。有時離宮的修士若逮到了鬼魂怨氣之類的東西,還會特地投放到鬼城裏。

這鬼城便也成了個類似璇霄丹臺的地方,只不過一個用來歷練,另一個則用來修行。

這主意确實妙極了,各門派自然都很支持。

前往鬼城的路上,三人不免聊到了此地。

“不過啊……”聞知突然壓低了聲音。

“怎麽了?”林安看向他。

聞知又湊近了他,道:“這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也是聽家裏大人說的。本來各地的修士都樂得借這個鬼城歷練,可誰知現在這個宮主在剛上任那幾年突然說要關了這鬼城,還要派修士來清理。”

林安道:“修真界上下用這個地方好多年了,他突然說要關了,肯定會有很多人反對的。”

“那可不。”聞知道,“他這個消息一放出來,別說是普通修士,就連那些門派的掌門長老也站出來表示反對。最後在各種壓力下,宮主只得棄了這個念頭。鬼城這才保留至今。”

林安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不免有些疑惑:“那他為何要這樣做呢?”

聞知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師尊知道嗎?”說着,聞知又看向一旁的蘇璟。

林安也扭頭看他。

蘇璟擡眼看他們,兩個人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蘇璟輕笑,道:“我也不知。”

“啊……”聞知更困惑了,“也不知道宮主當時是怎麽想的。”

“宮主雖然沒能如願,但他做了另一件事。”蘇璟突然道,“他将鬼城關閉了一段時間,派修士将鬼城上下都淨化了一遍。”

“這得耗費多少靈氣?!”聞知咋舌。

蘇璟道:“确實,當時來來回回共有一兩百位修士被派到那裏。而宮主對外說的是,這些鬼魂被困在鬼城那麽多年,也該讓他們解脫了。

林安又問:“那現在鬼城裏的鬼魂呢?”

蘇璟道:“後來離宮的修士又從其它地方收集,再投放到城裏。”

林安突然笑了一下,但這笑是從鼻腔裏發出來的,更像是哼笑。

“怎麽了?”蘇璟問他。

林安道:“沒怎麽,我只是覺得有些好玩。解脫了一批,卻又将另一批關押在這裏。”

蘇璟搖了搖頭,似是也有些無奈。

聞知又道:“沒辦法,修士們太需要鬼城這個地方了,吃了那麽多年的甜頭,突然說棄了,肯定不願意。”

片刻,林安又問道:“鬼城被屠門的那一家是不是頗有來頭?”

“确實。”聞知回道,“師弟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來了?”

林安道:“只是有些好奇,從前聽說過有關鬼城的事,但知道的不多。”

蘇璟的聲音響起:“被屠門的那一家人姓裴,是瑄朝皇室後人。”

這也是當年屠門案出名的原因之一。

鬼城的那戶裴家人在瑄朝滅亡後,輾轉來到了慈寧城,便定居在此。雖說是逃命的人,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剛到慈寧城沒多久,城裏的人便知道此地來了戶有錢人家。裴家有本錢,又有讀書識字有能力的人,來到城裏沒多久便做起了生意,愈發富裕了。

裴家雖有錢,但不張揚。平日更是樂善好施,在慈寧城又是修路又是建房屋的。城裏難免會有乞丐或流浪者,裴家人便會收留他們,吃飽了飯穿暖了衣,然後讓他們留在裴家做活,每月還會給他們發薪水。

有一年當地因着旱災鬧了饑荒,許多百姓食不果腹,他們心中自然而然便想到了裴家。

果然,饑荒鬧出來沒幾天,裴家人就擺出攤子發放救濟粥,甚至還讓府裏的大夫免費為百姓看病。

百姓得了食物,自是感恩戴德,有的人甚至還跪在裴家門口連磕幾個響頭,直呼什麽“大恩大德……”“在世真人……”

連發了許多日的救濟餐後,百姓感激之餘,心中也不免感慨這家人財力之富裕。普通人家都窮得吃不起飯,他們竟然能供整個城鎮的人吃那麽多天的飯食。

人吃飽了飯,就會想其它的事情。

于是,他們心中也犯起嘀咕。這麽有錢的人家為何不到那富裕之地定居,偏偏來他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鎮。

過些日子,一切都有了答案。

事情的起因出自裴家的一個仆人,他無意間聽到主人的對話。其實,他聽得也是迷迷糊糊,只斷斷續續聽到了什麽“帝王陵”“怨氣”“皇室”“贖罪”之類的詞。

他心中便猜想,難道這家人竟是瑄朝皇室的後人?!

一切都有了解釋。

為何這戶人家這麽有錢,為何他們會突然出現在他們這個小城鎮上,原來是避難來了!為何他們那麽樂善好施,又是修房屋,又是發救濟粥的,敢情是心中有愧,贖罪來了!

這事很快就傳到了其他人耳中,原本的猜想在一次又一次的傳播中變成了衆人心中的事實。有意思的是,在那麽多次的傳播中,城裏的人竟難得的團結,硬是沒有落半點風聲在裴家人耳中。

城裏的百姓看自己家徒四壁,鍋碗裏沒有半點米粒……心中愈發不滿。

最後的導火索是裴家小公子的生辰。

那天是裴家小公子裴君門的八歲生辰,作為裴家上下最寵愛的寶貝,裴家自然不會輕視了他的生辰。不輕視,但也沒有太奢侈,主要還是他們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喝玩樂。裴家當家的老爺子想着有錢大辦宴席,不如将錢財散下去為自家兒孫積積福。是以,白日裏,裴家又搭了攤子布施粥。

城裏的百姓又一次看到了裴家的潑天富貴,更何況,他們這些小老百姓都窮得吃不起飯了,而裴家竟然還有閑錢過生辰!

于是,那晚,一群人湧進了裴家。

其實他們當中也有人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到那裏,只是聽別人要去,他們便也跟着去了。

一群人質問裴家是不是皇室後人,裴家人百口莫辯。然後那群人便開始罵他們,又問他們索要錢財。

誰也不知道事态是怎麽變化的,是誰先動的手,又是誰先抄起了家夥。

他們其實是奔着錢財來的,但搶紅了眼,下手便沒了輕重,內裏的獸性便被激發出來。

那是個恐怖的夜晚。

慈寧城離帝王陵雖遠,但城裏人也确實有親友是帝王陵事件的受害者,或多或少也有人死在了那場災難裏。

他們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

直到天際露出魚白,他們這才驚恐地發現,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竟然殺了人。衆人心中害怕,雖然死的這些人是皇室後人,本就罪孽深重,但到底死的人太多,這事若是鬧出去了,他們誰都別想好過。

思及此,他們又團結了一次,先是一把火點了宅子,然後統一口徑,若是有外人問及裴家,就說裴府突發火災,裏面的人全都被燒死了。

就在衆人的心稍稍放寬松時,不知是誰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哪有發生了火災,死的都是主人家,奴仆肯定也會燒死不少。”

聞言,衆人的目光又都默契地落在逃出裴宅的奴仆身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