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97
“這……”
劉池瑞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 面色赧然的看着常國公。
不提劉池瑞和勇毅侯早有約定, 今日許宜華之事後若他放棄娶許宜華了, 那麽勇毅侯那邊也就等于得罪了,并且常國公這邊, 也未必會領自己的情。
極短的時間內, 劉池瑞把一切優劣都在腦子裏衡量了個清楚,然後決定還是按照原先的計劃來吧,自己臨時為了別人的算計改變了想法, 其實也于事無補,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這方。
常國公看着劉池瑞的态度, 心裏明白了泰半,冷笑了一聲。
“四皇子好算計啊……看來我們常國公府還不那麽讓殿下放心啊, 是我無能, 不堪殿下岳父之名。”
就算常國公本來就沒有打算要舉全族之力傾力扶持劉池瑞,但是之前常國公也早就視劉池瑞為自己的女婿看待了,在幾方勢力中登上了劉池瑞這條船。
現在劉池瑞的表現,卻表明了自己并不是劉池瑞最看重的,他始終勾着勇毅侯府不松手, 是覺得自己不如勇毅侯得力嗎?
感覺自己被勇毅侯無端壓了一頭, 四皇子更看重勇毅侯而小看了他們常國公府, 常國公着實很不高興。
常國公的臉色不佳,書房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劉池瑞見勢不對,他根本沒想這麽早就和常國公翻臉的, 現下五皇子有顧家和皇後那邊的人手和勢力,本來就及不上他的劉池瑞,是萬萬少不得常國公的支持。
“還望國公大人海涵……此事說來便話長了……”
劉池瑞為了挽回在常國公那裏的印象,三言兩語解釋了一番自己和許宜華的情況,劉池瑞無疑是很會說話的,在他決意讨好人時,更是嘴上功夫十分的厲害。
在劉池瑞的話語中,他和許宜華的關系,俨然變成了道義上的可憐和情理上的負責任。
幼時許宜華身份還是他的表妹,那時候勇毅侯和良妃暗暗有過那麽一點撮合二人的意思,許宜華就一直拿這個當真了,後來一朝身份變了,許宜華在侯府過得很可憐,被許顏華欺負,被侯府下人疏忽,許宜華是真的處境可憐,本身又很善良軟弱。
而他劉池瑞,為了幼時的承諾,還有可憐的意思,剛好勇毅侯也有這方面的意思,本着照顧一下表妹,以及不好推堂舅舅的意思,劉池瑞只能無奈之下答應了。
“但是國公大人請放心……我當日的承諾還是有效的……待月姐兒将來生下嫡長子後,宜姐兒方可入我府中,說到底,我也是不好拂了舅舅的一番心意罷了,我自然清楚大人您這邊才是我真正的岳家。況且我與宜姐兒,實無男女之情,更加謹慎守禮,私下根本一點聯系都無,根本不像他們設計好的那樣,全都是沒有的事兒……”
劉池瑞針對常國公的疑慮,态度真誠的一一耐心解釋着,雖然常國公不一定全部相信他說的話,但是起碼劉池瑞的态度讓常國公還算是滿意。
“哼……勇毅侯縱然是你的舅舅,但是這手可也伸的太長了些吧?”
勇毅侯想腳踏四皇子和六皇子這兩條船撿便宜,也不怕兩邊都圓不了到頭來兩頭空,閃了老腰,常國公能猜測到勇毅侯的想法,不屑之餘不免有所抱怨。
這事兒其實也不怪勇毅侯想撿便宜,實因劉池瑞也不舍得丢下勇毅侯這邊的扶持讓六皇子得益,所以就弄出了許宜華這麽回事兒,無非是作為四皇子和勇毅侯之間的一個借口罷了。
常國公自以為看透了全部,對于四皇子将來可能娶其他背景有所助力的女子做側妃也算是早有心理預期,想通透後倒也不見得多失望了,只是不滿勇毅侯和四皇子走的太近了。
“你既然是真心求娶我們月姐兒,将來就得好好對她,我雖無能,不忝為殿下岳父,也會以殿下馬首是瞻。那孩子不是我自誇,實是相貌才學都無有輸人之處,人也善良賢惠,是我掌上明珠,諸兒女中我最喜歡她。若你将來為了其他女人輕負與她,我可不能坐視不理。”
雖然沒有直說,可是常國公的意思卻很明顯,以後四皇子的後院必須要保證李如月的位置穩固,那麽相應的,他也會站在劉池瑞那邊為他出力的。
“自然該如此,能娶得國公大人的愛女,也是瑞之幸……”
劉池瑞看着常國公态度松動下來,立馬跟着點頭,他在外臣中出了名的好風度,一向不端架子,尤其是現在能用得着常國公,更是溫文和雅,謙煦如君子般。
常國公縷着胡須笑了一下,年輕人風流不是大毛病,曉得厲害做事講章法就夠了,尤其是四皇子也是想做大事的人,常國公這一方面,倒不是很擔心劉池瑞會犯糊塗。
不提劉池瑞從常國公府回去後,細查當日玉佩丢失的全部細節,懷疑自己身邊有其他兄弟埋下的釘子,如臨大敵般一一過濾身邊的人,常國公那邊待劉池瑞走後,便叫來了妻女一同商量。
“今日這勇毅侯府的養女,将來許是要入四皇子的後院,你當心裏有些堤防才好。但是此女出身低劣,全靠了勇毅侯府罷了,也不足為俱,無需做的太過了,倒顯得你不能容人。”
常國公是真的最愛小女兒,因而耐着性子細細的囑咐着女兒。
一聽常國公的話,小寧氏那裏就有些炸了,這勇毅侯養女還真的不要臉的和四皇子勾搭上了?女兒還沒過門就得堤防着糟心的賤人,這往後的日子能過好嗎?
“婦人短見!”
見女兒委屈的抹着眼淚,小寧氏氣咻咻的一副要去勇毅侯府讨公道的架勢,常國公不得不厲聲喝道。
随後常國公又解釋着,四皇子将來必要娶側妃的,他本身就比五皇子和六皇子顯得勢單力薄些,自然不想錯過納側妃而獲得的人脈。
勇毅侯本就是四皇子的舅舅,有這層天然的聯系,哪怕許宜華不入四皇子的後院,也能夠對四皇子有所影響。
與其讓四皇子再娶不知根底,身家頗高的女子做側妃,許宜華占去一個位置不也挺好嗎?
許宜華縱然有勇毅侯府支持,但是侯府嫡女要嫁的卻是六皇子,就算許宜華是侯府嫡女,勇毅侯也不會以全部身家站在她後面支持,所以許宜華其實背景很單薄的,這樣的女人,憑什麽與自家女兒相抗衡,就算進了四皇子的後院裏,也得在李如月手下讨生活。
常國公詳細的分析着,倒是也讓李如月和小寧氏冷靜下來,男女之間關心的事是不一樣的,常國公以自身實力保證了女兒的地位,可是小寧氏和李如月更加關注四皇子的心意。
在又重複了一番四皇子的話後,小寧氏這才有幾許放下心來,雖然四皇子說的不知真假,可是态度好歹還算誠懇,這樣女兒進門後的日子,也能好過些。
“你放心,為父自然不會讓你吃虧的,不會那麽輕易就讓勇毅侯如願……”
看着李如月還是委屈的兩眼通紅,常國公撫了一下她的肩頭,從容的笑道。
發生了這等事,四皇子自然不會不與勇毅侯通氣,實際上第二日下朝後,就趕緊又尋機會與勇毅侯解釋。
皇子們之間的內鬥,外臣也沒法評論什麽,尤其是可能還涉及自己的準女婿六皇子,勇毅侯打量了四皇子片刻,确定劉池瑞的心意未改後,也就可有可無的接受了他的解釋。
只是許宜華到底是自己府上出來的,他願意把許宜華嫁給劉池瑞,是為了兩好合一好,若是到時候鬧得太沒臉了,許宜華弄得太卑微,活生生就是打了侯府的臉,他是不會同意許宜華給四皇子做側室的。
劉池瑞夾在勇毅侯和常國公中間,着實是煩惱了一通,偏偏兩邊都不能得罪,只能硬着頭皮想法子進行調和,不由的暗罵當初設計他的人實在太缺德,一下子打亂了他原本的計劃不說,還把他置于一個兩面不讨好的尴尬位置。
後來劉池瑞使人好不容易接觸到了許宜華那邊,得到的消息竟然是玉佩是許宜華身邊的人撿來的,有人冒充了劉池瑞身邊的內侍,接觸了許宜華身邊的下人。
因內侍都是長得白白淨淨,清秀瘦弱,從小淨身的男子,所以大抵上有些像的,後來劉池瑞也沒有查清楚到底是誰裝作自己的內侍。
但是玉佩之事到底傳了出去,在外人看來,一向端方的劉池瑞竟然也是個多情的,也讓人有些吃驚,人不風流枉少年,雖然不至于讓他身上沾多少壞名聲,但是明面上君子,實際上風流,在擅長由小見大的人看來,足見之前的形象都是裝出來的,光一個表裏不一就夠讓人置喙了。
就連一向不着調的二皇子,都要勾肩搭背的對劉池瑞嘆上一句聽說你與人私定終身,想悔婚了?
各種流言更加劇了劉池瑞勸說兩邊的難度,被鬧得一個頭兩個大,花了全部的心力經營的形象,終是被潑上了污跡。
最終在劉池瑞的努力下,終于常國公和勇毅侯府達成了和解,還是李如月生下嫡子後,許宜華才能入門,但是時間不超過三年,也就是若李如月三年後還沒有生下嫡子,那麽許宜華就得入門了。
而許宜華那邊,到時候也是正經的風風光光下聘進入王府,但是因玉佩這段公案鬧出些不太好的名聲,讓常國公府也跟着沒臉,所以在入劉池瑞府中前,不能再和劉池瑞有所聯系。
周氏本來就一直以為許宜華與四皇子私定終身了,才拿了四皇子的随身玉佩,對她又氣又惱,不齒自己多年的教養全都成了空,許宜華如此不自愛,自甘堕落。
等到勇毅侯和四皇子将此次風波全部處理好後,正好周家老太太病危,周氏只能匆匆帶着許顏華回到周家,臨走前打發許宜華去了周家的家廟,打着為周家老太太祈福的旗號,實際上則是變相的懲罰。
勇毅侯對于周氏的做法也沒有幹涉,畢竟周氏的做法也沒有太出格,許宜華只能心灰意冷的帶着兩個随身丫鬟去了家廟。
作者有話要說: 仙女們,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