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忠肅王妃

忠肅王妃

昌遠候府同林府隔的不遠,坐車也不過半刻鐘的功夫,比到榮國府近一半。

只是昌遠候府離皇宮更近些。由此可見,皇帝對于長公主這個妹妹真的是相當不錯,哪怕是給公主的婆家封個候府,也挑了離皇宮近的好地方。——李家的老宅子原來離皇宮頗遠,公主下嫁後,天子便賜了這處宅子給李家。

林雲和黛玉到了昌遠候府,李夫人帶着幼女李四姑娘在垂花門來接她們。這一對比,李夫人身上二品的诰命,貨真價實的候夫人、尚書夫人,卻比王夫人待人要熱情多了。旁的不說,林雲黛玉可是連親戚都算不上,人家都到垂花門來接,即便是黛玉,也對李夫人的第一印象極好。

李夫人帶姐妹二人到正房的正堂坐,立刻有丫頭斟茶上來。

李夫人問了幾句家常,外頭有丫頭進來回話,悄聲湊在李夫人耳邊說了之後,李夫人就說:“明明,你帶兩位林姑娘去你院子裏玩。你們小姑娘一塊兒,說話也自在些。”又吩咐人送瓜果點心過去。

李四姑娘單名一個馨,小名叫明明,因出生時正值旭日初升,便取了這麽一個小名,可見李尚書對小女兒的喜歡。

李馨住的院子就在正院後面,中間隔着一個小花園,花園裏有一個秋千架,上面則是木頭搭的镂空屋頂,葡萄藤爬滿了架,垂下一串串葡萄。葡萄還未長大,看着青綠可愛。

征求二人的意見,李馨帶着林雲黛玉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坐下來聊天。

李馨的年紀比黛玉大一歲,一番厮見,李馨便改口,叫林雲“林姐姐,喚黛玉“林妹妹”。

這原也沒錯,只是林雲聽見“林妹妹”,免不了笑了一通。

黛玉和李馨莫名,李馨道:“林姐姐,可是我鬧了笑話不是?”

林雲擺手:“怎麽會。我只是想起來,我與妹妹在外祖母家時,外祖母家有一位借住的親戚,她年紀比我二人都大一些,喚我林大妹妹,稱她林妹妹。”

李馨對此并不知:“我也聽說過,榮國府如今有三位姑娘。宮裏甄貴妃處當女史的,是他們府上的大姑娘,聽說是正月初一生,都說是個極好的命格。”

說到後頭,李馨自己也笑了。

命格好不好的,鮮少有人張揚。這話卻讓黛玉聽得心驚,饒是她年紀小,略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元春一個女史,在宮裏當差,怎麽能傳出命格好的話來,很是不妥。

Advertisement

林雲卻沒想太多:“不過是讨個吉利的話罷了,誰還真相信呢。這天底下,同一天出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要真是這樣,那還了得。”

李馨點頭:“林姐姐說的很是。不過我聽說,賈女史頗有才名,連陛下都盛贊過。想來榮國府裏另外三位姑娘,也必定不俗。”

黛玉:“二姐姐擅棋,三妹妹擅書,四妹妹擅畫。各有所長。”

李馨:“巧了,四個姐妹,全然不同的愛好。不知林妹妹喜歡什麽?”

黛玉搖頭:“喜歡的多,擅長的無。李姐姐呢?”

林雲聽她們聊天,偶爾被問到,才說幾句,畢竟這兩個是貨真價實的小姑娘,她又不是。但聽兩個小姑娘聊天,還挺有趣的。從興趣聊到喜好,從京城聊到江南,投不投緣且不論,李馨給人的感覺挺不錯的,沒有寶釵那種假裝大方的毛病,為人挺真誠的,性子也不沉悶,自信是打心底散發出來的,不像探春,多少還是忌諱自己是庶出的。

她們聊得正高興,談起金陵的玄武湖,論起春秋二季坐船游湖,李馨和黛玉都羨慕林雲,這時李夫人的大丫頭來請,說:“王妃來了,太太讓我來請三位姑娘去見一見。”

黛玉和林雲都很吃驚,她們可沒想過會見到王妃。

李馨體貼地說:“林姐姐,林妹妹,別擔心。王妃人很親切,不會為難你們的。”說罷,自己先笑了,估計怕二人緊張,又說:“她在王府是王妃,回了家來,便只是我姐姐,在家裏,她素來不擺王妃的架子的。”

林雲和黛玉這才反應過來。

林雲笑道:“你當然不緊張了。我和妹妹卻是頭一遭見到王妃,哪裏能不緊張呢。”

“放心吧,沒事的。見了你們就知道了。”

李馨領着二人往正院來,一路上都試圖說點輕松的話題,以免二人緊張。

其實她不知道,林雲是不會緊張的,畢竟在長公主身邊長大,又有前世的經歷與見識,并不真的覺得一個王妃有多了不起。至于黛玉,從小被林如海充作男兒教養,要不是礙于女子身份,都能科舉入仕,又怎麽會真的緊張呢。

不過忠肅王妃給人的感覺的确親切,當然,也有可能因為她這是在娘家,無需擺架子。先是一一問了林雲和黛玉的名字,給了表禮,又問林雲長公主的身體如何,才問黛玉在京裏住的可習慣。

聽了二人的回答,忠肅王妃點頭:“我聽母親說,林大姑娘這次進京,是來接妹妹回揚州去的?”

林雲:“是。父親思念女兒,我也想早點見到妹妹,便磨着父親同意我進京來,正好也見識一番首善之都。”

忠肅王妃又豈會聽不出來她打了官腔,只是笑笑,轉頭問李夫人:“母親,小弟不是要回祖籍參加秋闱?”

并無這宗事,實際上李大人是準備讓兒子明年回鄉的,秋闱在八月底,若要回去,自然是春天或初夏便動身,早些回去,方好準備。此子行三,比李馨長三歲,今年秋便滿十七歲,已是秀才身份,在國子監讀書。

李夫人知道大女兒的性格,尤其是做了王妃之後,更不會無的放矢,道:“是,原打算早些回去,不想端午後傷風了一場,這才推遲了。”

忠肅王妃:“那正好,林大姑娘,你們幾時動身,要是時間合适,便讓小弟送你們一程,順道看一看江南風貌,再回鄉應試。”

林雲和黛玉交換了一個眼神,林雲才說:“我們姐妹并無他務,随時可以動身。”

忠肅王妃這才滿意地笑了:“很好。那母親就讓小弟準備準備,王爺說,父皇那裏有準備給姑母的東西,會派人南下給姑母送東西去,我和王爺也準備了一些小意思的玩意,正好蹭父皇的船和人,到時通知下來,便好動身。”又對林雲和黛玉說:“你們兩個小姑娘獨自回去,別說林大人不放心,就是我與王爺聽了,也不安心,父皇倚重,林大人在江南擔着朝廷重任,差事上我與王爺不便插手,可送你們回去這事,怎麽也得安排妥當的人。你們今兒回去,便收拾起來。到時父皇若是定下人來,我便安排人去通知你們。”

這一通話說的在理又動情,換旁的小姑娘,只怕要感動至極,可林雲和黛玉卻聽得分明,這并不是征求她二人的意見,而是安排。且這通安排,還事涉天子。

說到底,忠肅王妃再怎麽親切,那也是王妃,她二人又不是李四姑娘,毫無情分,當然也沒想過忠肅王妃真的親切了。

再說,這個安排,對她們也并無壞處。當即便答應下來。

忠肅王妃并未留在娘家用午膳,說完正事,略聊了幾句閑話,便走了。

林雲和黛玉有了這一宗事,心裏到底不算痛快,雖然面上帶笑,留在昌遠候府做客,用了午膳,又與李馨一起下棋彈琴,可終歸是以應酬的心态,等到傍晚歸家時,才真正卸下這心上的包袱來。

回到家,兩人把忠肅王妃給的表禮匣子打開一看,林雲得的是一套金鑲白玉雕桃花的頭面,黛玉得的是一套金鑲白玉雕芙蓉的頭面。闊氣是闊氣,可是不是有點禮太重了?

黛玉想了想:“姐姐,這表禮,只怕是看在長公主的面子上給我們的。以前母親在時,我不曾聽說,家裏與忠肅王府有往來。”

林雲也拿不準:“興許是吧。不想了,那是王妃,給我們表禮,說的不好聽一點,我們也不能拒絕不是。”

黛玉:“姐姐,長公主可有說過,忠肅王府與忠定王府,哪一家,更妥當?”

她說的很輕,怕驚擾了什麽一般。誰說不是呢,這其實已經是大不敬了,暗自揣測皇儲。

林雲何嘗不明:“要是這麽說的話,那我們還真不必有心裏負擔。我進京之前,長公主說,要是昌遠候府送東西來,讓我只管收着。”

黛玉也回味過來:“忠肅王妃,也可以算是昌遠候府的人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