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主子我這臉要不得了
第八章 你主子我這臉要不得了。
“這施大人也是的,主子喝醉了怎麽也不提醒一下奴才,要是主子受了寒,看他怎麽受罰。”
宋拾安被送去榻上睡得昏天黑地,施硯從承風殿出來,就被王奇叫了去。
王奇把玩着手裏的物件,“那邊有什麽動向?”
“回掌印,暫時沒有發現,一切正常。”
王奇嗯了一聲,“你辦事我放心,這興辦民學一事可大可小,你見機行事,反正只要把自己摘幹淨就行。”
施硯還沒說話呢,這王奇突然擡頭看他,“施硯啊,今日我聽說你在承風殿維護了宋拾安,對三皇子不敬?”
施硯心裏一緊,面上不慌不忙,“掌印,既然我要接近這太子,那勢必需要敲門磚,這三皇子不知天高地厚的要去逞口舌之快,我也正好以此來獲得太子的信任。”
王奇對于他的做法是滿意的,但這對三皇子不敬,确實也是要懲罰的。
“記住本掌印的話,你的主子是本掌印,是三皇子。不可不敬,不可怠慢,下去領五十棍。”
施硯抱拳,一臉淡漠一如往常的行禮,“是。”
王奇站隊三皇子,自然是要奪位的,只是那宋策真的值得嗎?他不知道王奇是什麽想法,為什麽這麽多皇子裏專門要站隊三皇子。
難道就因為他和王貴妃是同鄉嗎?
施硯天黑才從承風殿出來的消息自然也送到了坤寧宮,皇後百思不得其解。
“這施硯是王奇的走狗,王奇又是那王氏的走狗,按理來說,是絕對不會和宋拾安有往來的,這到底是為什麽?”
秋嬷嬷想了一會兒後開口,“娘娘,這多半是和皇上有關,皇上吩咐了施硯跟着太子殿下幫忙,多半是因為商議民學的事情。”
不提民學還好,一提皇後就生氣,“這宋拾安是時候收拾一下了,最近這氣焰很是嚣張,連請安都不來了。”
秋嬷嬷趕緊寬慰,“娘娘息怒,這太子殿下現在有了差事,不可懲罰太過。”
“本宮知曉,那就且等他辦完差事,看本宮怎麽折磨他。”
皇後對太子殿下的這厭惡程度她身邊的人都知曉,但真正知道其中緣由的沒有幾人。
“大哥那件事還沒查出誰使壞的嗎?”
秋嬷嬷搖了搖頭。
次日,宋拾安是被強光刺到眼睛才醒過來的,這頭昏昏沉沉的,感覺一個頭兩個大。
太陽穴還突突的直跳,他撐着勉強起身,這才回憶起昨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
他和施硯喝酒了,不僅喝酒了,他還如此的對待施硯。
回憶起昨晚自己的那些不要臉行為,也是施硯沒有動手,不然他指定現在已經成了一縷亡魂了。
酒壯慫人膽,他是真的被酒給壯大了膽子了,竟然敢接近施硯,甚至還對他......
他這臉以後不要了,沒臉見施硯了。
他煩惱的喊了一聲,桑曲趕緊推門進來,“主子,出什麽事兒了?”
他一臉的難過無奈,“桑曲,你主子我這臉要不得了。”
桑曲疑惑,不明所以,“主子,奴才這就去給您端醒酒湯。”
酒,現在他聽到酒這個字就頭皮發麻。
施硯是何許人也,那是無人能接近,武藝又高強的,他竟然依靠着人家說人家身上好香。
他真的......哭死!
本來宋拾安已經計劃好今日和施硯出宮一趟,見一見那些學士,了解一下民間的想法和情況。
但經歷了昨晚上,他現在哪裏還有臉見施硯啊,他只能自己一個人去。
時隔幾年,宋拾安再次踏上這繁華的京城大街,心裏不免感慨,大寧一直都在穩步前行中,因為父皇雖然有時候會有些小癖好,但他是真的想做個好皇帝,也是一直在為國為民的付出着。
京城很是繁華熱鬧,随處可見的商販,沿街追逐的孩童,嘈雜的小販叫賣聲。
這些在宋拾安看來都是生機勃勃的象征,他重生後聽到這樣的繁雜,他心裏很是平靜。
宋拾安沒有忘記自己出來是做什麽的,他尋着記憶先去城北的平民區拜訪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姓黃。
周圍人都尊稱為黃老,黃老是前朝的狀元郎,因為生不逢時,前朝被滅,他也就自然的被排擠,空有一身的學問就這樣被埋沒。
前世的黃老到最後興辦民學了,才陸續的有人來他這裏求學,其實黃老是一個學識淵博,對朝堂也有極大見解的人。
說起興辦民學他最先想到的就是這位黃老。
來到城北平民區,他随便拉着個孩子就問黃老家在哪兒,孩子天真的看着他,“你找黃老頭作甚?”
“自然是拜訪。”
小孩哈哈大笑,“黃老頭現在正在喂豬呢,吶,前面巷子最裏面就是他家。”
他按照小孩指的方向而去,看到一處開着的院門,一老頭已經花白了頭發,此時正在提着木桶給圈養在院子裏的豬喂食呢。
“這位貴客,你是不是走錯道了?這裏面可沒有路了。”黃老提着桶對宋拾安道。
宋拾安很懂禮貌,規矩的行禮,“久仰黃老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
“果然不如傳言是吧。”老頭哈哈一笑,根本沒在意他的那些規矩禮儀。
倒是爽快的把人請進去,指着自己喂養的兩頭豬就開始炫耀起來。
這種感覺很是奇妙,不被人排斥,不被人猜忌的感覺讓溫暖,就算是一個剛認識說過一句話的人,也能随心所欲的談着自己今日的事跡,說着這些他從未體驗過的家長裏短。
等黃老頭說得差不多了,他才上下看了一眼宋拾安,“你是世家子弟?”
“算是吧。”
“前來所為何事?”黃老邊洗手邊道。
“黃老,我乃大寧太子宋拾安,現在朝堂準備興辦民學,我想請您出面,在城北建一座學堂。”
黃老并沒有因為他的身份而驚訝,而是好奇的問,“為什麽找我,還有為什麽要在城北建?”
“城北百姓多,都是勉強糊口的百姓,而把學堂建在此處自然是為了讓這些平民百姓也能上得起學堂,能夠讀書識字。”
“興辦民學,自然就是以民為主,讓百姓能進學堂,擁有學習的機會,将來不說報效國家,至少能夠自給自足,能給自己孩子有個好的教育。”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