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面條的制作都大同小異,在壓面機的幫助下更是信手拈來,幾人即使之前沒有做過,此時看起來也很像樣。

廚師長在教他們油炸,而徐雪筠終于想起了自己放在旁邊直播的手機。

她把手機從支架上取下來,讀了幾條彈幕。

“農家樂的門票能不能降價......再降真的就虧本了。”

連飯錢和住宿費都賺不回來了。

“有沒有什麽古代人民不知道但是很好吃也很好獲取的水果?那我覺得是蘋果,古代也有蘋果叫柰子,蘋果屬,但味道更像李子,和我們現在的蘋果一點也不一樣。”

剛好後院就有蘋果樹,徐雪筠帶着遮陽帽,拿着手機慢慢悠悠的晃到後院去:“看我們家的蘋果,又紅又大,而且一點酸味都沒有,特別甜。”

在幼兒園的時候,小朋友最經常畫的樹就是蘋果樹,通常都是高高的樹幹,綠綠的樹葉,還有幾個蘋果點綴其中,但其實蘋果樹大多低矮,蘋果也基本上在人伸手就能夠到的位置。

徐雪筠搬了個凳子,踩着從高處摘了一顆她認為看起來最紅的,也懶得去找水管洗了,在衣服上蹭了兩下就拿起來啃了一口,邊啃邊嚼給直播間的人聽:“是不是很脆?我平時都不喜歡吃外面賣的水果,也不是覺得不好吃,就是沒什麽想吃的點,但是我家裏面的蘋果我一個人一下午的我能啃兩三個。”

她不僅誇自家的蘋果,還要拉踩外面賣的蘋果:“水果店的蘋果有一種水果中的大白饅頭的感覺。”

她一般是在實在不知道吃什麽的時候才會去買蘋果吃,蘋果也只有在學校的時候能變好吃一點。

“小的時候我聽過一首詩,‘悠悠鹿鳴食野之蘋’,我還以為那說的是蘋果呢,長大之後才知道食野之蘋的蘋是蘋草,也就是艾蒿,艾草,我小的時候長個長得快,膝蓋總疼,我奶奶就總用燙燙的艾草團給我敷腿,也不知道是什麽原理,反正每次敷完之後腿就不疼了。”

不過好像也就管那一會,第二天第三天該疼還疼。

她咔嚓咔嚓的,一會蘋果就被她啃下去了半個,看的本來就在等吃飯的各朝代的人忍不住咽口水。

這蘋果看上去真脆,真清甜啊!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在後世的時候就已經嘗了許多水果,現在一看蘋果又回想起了它的味道。

不過他覺得外面的蘋果也很好吃,也不像大白饅頭啊。

在秦朝和漢朝基本上沒什麽水果,只有葡萄,葡萄也不像現在一般皮薄汁水多,還是等到唐朝的時候,水果才慢慢多了起來,而皇帝的飯桌上也出現了飯後水果。

李世民就很喜歡吃冬果梨,這也是當時比較常見的梨的品種之一,不過人們一般不會生吃,而是将它加熱後食用。

徐雪筠現在已經習慣他們問一件物品之後問是什麽朝代傳進來的了,所以即使現在天幕還沒人問,她都已經自發的回憶起來:“我記得蘋果好像是清朝的時候從歐洲傳過來的,因為量大管飽,便宜好活,所以一下子風靡了起來。”

反正她奶奶就很喜歡吃蘋果,好像老一輩的人都比較喜歡吃像蘋果,香蕉或梨這樣味道比較溫和的水果,年輕人反而更喜歡吃西瓜,榴蓮,荔枝,車厘子之類味道比較刺激的。

西瓜能夠擠進這一行列,純粹是因為它太好吃了,并且是夏天的限定食物。

在空調房裏吃一口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西瓜,那真是讓人從頭通泰到腳。

“能不能上鏈接,能啊,不過我家旁邊有個果園,裏面好多果樹,你們到時候買了門票過來想吃多少就行,也不一定非得網購的,網購肯定沒有摘下來就吃的味道好。”

她極力推銷自己的農家樂門票,可這一番話聽在衆人耳朵裏,那真是十分‘何不食肉糜’。

是他們不想去嗎?是他們不想吃好吃的嗎?是他們沒有錢啊!

而且現在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反應過來了,越是去到後世就越是容易觸發任務,獲取更多的獎勵。

可是他們現在的确沒那麽多錢——除非他們半點糧種都不買,全部都用來買門票。

今天上午的時候天很熱,但到中午這一會兒還來了不少雲,反而還沒那麽曬了。

徐雪筠一邊啃蘋果一邊給他們指:“看見那邊的湖了沒?我們這兒再過幾個月雖然沒有東北那邊冷,但也零下十幾度,湖上的冰結的老厚了,我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去上面玩,滑冰之類的——當然小朋友不要模仿啊,我去玩的時候都有大人陪着的。”

每次玩完其實一點也感覺不到冷,因為手腳凍的都發熱,徐雪筠小時候還不明白是什麽原理,每次家長讓她喝姜茶,回來洗熱水澡都很不開心。

她覺得自己一點也不冷啊,為什麽說她會感冒呢?她還出了汗呢。

長大後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後世冰嬉之風已傳入尋常百姓家了嗎?”

趙匡胤很喜歡看徐雪筠聊家長裏短的,這可能也是他願意把皇宮定在鬧市的原因。

冰嬉這項運動在唐宋時期出現,明朝成為宮廷運動,而清朝因是滿族入關,龍興之地為黑龍江,黑龍江地處嚴寒,冰嬉這項娛樂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清朝時期,冰嬉便被當成皇家冬季的消遣,每年冬季都會舉行相關的活動,冰嬉盛行。

“之前在我們這兒當管家的管家爺爺還會掏個洞釣小魚,冬天掏出來的小魚可好吃了,把內髒一扒,用面糊一腌,往油鍋裏一扔,撈出來焦焦脆脆的......不過爺爺年紀大了,幾年前就退休了。”

畢竟在她小的時候,管家爺爺就已經是管家爺爺了,更何況她長大以後呢。

徐雪筠擡頭看向天空,看着被雲遮住的太陽:“我小的時候其實經常想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覺得夏天太熱,冬天太冷,要是能把夏天的空氣儲存起來,在冬天再放出來,把冬天的空氣儲存起來,在夏天放出來,那冬天和夏天不都不冷又不熱了嗎?”

不過她又笑道:“現在好了,基本上每家店裏邊都有空調了,夏天出去玩只要不一直壓馬路也熱不着了。”

只是:“有的時候看哪裏又遭了旱,哪裏又遭了洪,還是忍不住會想要把遭了洪的地方的水,去運往幹旱的地方。”

老話常說,大旱後必有大澇,每次剛看到某些地方幹旱如火,接着就能看到另一些地方洪水肆虐,誰能不覺得天道無情呢——可也只是正常的雨水輪回,地球上的水一共就那麽多,今天不下,明天不下,再下的時候就會格外兇猛,就算想要把洪災之水引向幹旱之地也毫無辦法。

這只是屬于童年時期的願望,天真到極致的,獨屬于小孩子才會出現的想法。

可被她早就放棄,任誰都覺得不可能的願望,系統卻幫她實現了。

【主播觸發關鍵詞,現于商場上架,晴(一日),雨(一日),可自定範圍。】

【只可用于危急時刻,因是主播心願所産生的福利産品,現打零點五折,速來搶購。】

和往常一樣平淡到沒有波瀾的聲音,但卻像是在所有人心中都投下了一枚炮彈一樣,把人炸的神志不清。

即使不用他說速來搶購,所有擁有購買權限的人也都喘息急促,手腳發麻的點開了系統商城。

控制天氣——這是只有上天,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啊!

等再看到價格,并不如他們想象中的天價,反而只需要1399元,更是有無數人跪下感謝天幕的仁慈和徐姑娘的赤子之心。

這價格并不昂貴,可它所承載的意義卻并非金錢能夠衡量的,是對每一位懷質抱真之人的認可與回饋。

徐雪筠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看剛才還刷得起勁的彈幕突然全都沒了,還以為是網卡了,晃了晃手機又起來在蘋果樹旁邊轉悠了幾圈,發現還是沒有彈幕後覺得可能和最近傳的什麽太陽風暴有關。

沒錯,是愛刷視頻,容易被危言聳聽的言論吓到的單純大學生一枚呢。

徐雪筠小的時候,擔心2012年世界末日’長大之後擔心非典再次來襲,再長大之後又聽聞2022年喪屍爆發,好不容易熬過了2022年後,又聽他們說會有隕石來襲撞擊地球。

人家杞人憂天中的杞人起碼還是真的見過隕石落下,徐雪筠連個邊都沒沾到過卻也這麽擔心,可以說是很惜命了。

不過她也不認為自己是封建迷信,反而她是封建迷信的反轉,她是太相信人類科技的破壞力量了。

她也總怕別人投病毒。

沒彈幕她也沒在意,反正她開直播能賣出去多少貨都是随緣,有人和她聊天她就聊聊,沒人和她聊天她就自己講自己的。

“我小的時候出去旅游還去過秦始皇陵,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裏面有許多兵馬俑,我小的時候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可喜歡那個了,非得讓家裏人按照我的樣子也造一個兵馬俑出來擺在卧室裏。”

嬴政恍惚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扭頭看向正在下方被他拎來學習政務的扶蘇:“她說哪?”

扶蘇比他還恍惚:“兒臣,兒臣也并未聽清。”

總不能說的是秦始皇陵吧。

應該是他們聽錯了。

可他們不敢相信,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其他的人卻在互相确認後發現徐雪筠說的的确是秦始皇陵。

“她跑人家陵墓裏面晃悠什麽?”

朱元璋是真的震驚了。

越是文人之風盛行的時期,對秦始皇的貶低就越嚴重,這個風氣在宋朝的時候達到了鼎盛,朱元璋雖然不能說完全相信傳聞,但他心目中對于秦始皇是個暴君這一想法也從小就被刻在心裏。

直到他當了皇帝以後,懂得知識越來越多,才隐隐綽綽明白秦始皇可能并不如文人筆下那般不堪,但也沒有多少要幫他平反的想法。

直到這次去後世。

朱元璋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他覺得秦始皇看起來比他還要平和——襯的他好像是個暴君一樣。

哪裏就像文人罵的那般了。

可,可就算文人再罵,也不能把人家的陵墓給刨了吧,而且徐姑娘不是挺喜歡秦始皇的嗎?怎麽,怎麽也跟着胡鬧。

但因為衆人都知道,秦始皇也在觀看天幕,見秦始皇都沒發言,場上竟然保持住了詭異的沉默。

徐雪筠半點都沒察覺,還在回憶當時的情景。

她每次回憶小的時候感覺到的都沒有悲痛,只感覺到她家裏人的脾氣真的太好了,也再次感嘆她家裏不興打孩子的:“幸好沒造,要不然我現在得被吓死。”

而且造了之後你說放哪,放不好或者不小心壞了還會覺得不吉利。

有的時候風水其實還是有點作用的——這裏不是封建迷信,就比如說風水裏很出名的一條,鏡子不能對着床。

徐雪筠覺得這多有道理,鏡子對着床,晚上起來一坐起來看見鏡子裏面一個穿着睡衣,蓬頭垢面的人盯着你看,那不得吓出來個好歹。

她小的時候半夜上廁所,去衛生間的時候都不敢看鏡子,更別說放在床對面了。

又或者是卧室不能靠近水邊——那自然也是有道理的,靠近水邊濕氣就重,老了容易得風濕。

她自己的兵馬俑沒造還好,要是造了不小心碎了,她肯定心裏邊會覺得膈應,覺得不吉利,給自己誅加心理暗示,那之後摔個杯子摔個腿什麽的都會被她歸結到兵馬俑摔壞了的事情上。

這時間長了,人心裏邊就疑神疑鬼的,還能有自信嗎。

不過一想到這,徐雪筠突然又想起來了一件事,笑着和直播間的人分享。

“網上之前不是很流行說國外的人認為中國人都會巫術會法術也會詛咒人,所以被得罪之後可以盯着人念幾句漢語,然後燒個符嘛。”

這本來一聽就是說說好玩的事情,結果徐雪筠的朋友還真的照做了。

然後就在她的朋友都已經忘記這件事情的時候,一個人高馬大的同學拿着十分貴重的禮品找到了她的門,懇請她撤銷對他的詛咒。

“他,他竟然連自己喝水嗆到了,都覺得是我朋友在詛咒他哈哈哈。”

徐雪筠看到朋友發過來的那個人認為她朋友一系列對他進行的詛咒,包括但不限于喝水嗆到,走路踩到鞋帶,家裏面的狗到處亂拉,燒水的時候總是溢出來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小事的時候就已經笑過一遍了,現在一提到忍不住又笑了一通:“誰要管他家的狗亂不亂拉啊!”

神經啊。

要是真有會詛咒的人,詛咒這種小事都丢份。

剛才還覺得徐姑娘心性質樸,慈悲感人,現在就看到她笑的整個人都要仰過去的衆人:“......”

嗯,心性質樸也沒錯,不成熟也沒錯。

劉徹忍不住了:“萬一你的朋友真的會巫術呢?”

【豬豬陛下:萬一你的朋友真的會巫術呢。】

他堅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會詛咒的人存在,而且湘西地區多有對蠱術的傳聞,更有不少文人異士留下過書籍,怎麽可能不是真的呢?

徐雪筠看他發的一大段話,歪了下腦袋:“先不說別的,就說蠱蟲,你就算被個有毒的蜘蛛咬了,或者被蜈蚣咬了,被毒蛇咬了,被蜱蟲咬了都會死,是不是蠱術有那麽重要嗎?”

其次:“我比較推薦你去看走進科學啊,很好看的,你信我。”

徐雪筠從小就跟着奶奶一塊看今日說法和走進科學,每次看今日說法,被死亡過程吓了一跳後又往往會被人性吓了一跳,但每次看走進科學的時候被吓了一跳氛圍拉滿之後,卻又總是會得知一個無厘頭的結果。

往往氣的她在沙發上跺腳。

就比如那個一小區內小狗每次經過一段路總會狂吠不止不肯過去,并且不是一條狗,是小區內的所有狗都有這個現象,引了無數人好奇恐懼,并且有許多專家過來查看。

最後得出的結果是那一塊路漏電,人穿鞋過去沒事,狗不穿鞋過去就被電。

再再比如,一男子可以通過嘴從皮膚內吸出來血,并且從誰身上都可以吸出來血。

結果是他自己牙龈出血。

再再再比如,有一個村被稱為鬼剃頭村,因為這個村的男女老少,晚上的時候頭發還在,早上醒來的時候頭發就會掉光,像是被鬼剃了頭一樣,讓整個村子的人恐懼不止。

結果是因為他們吃的一種蓮花白裏面含铊......

徐雪筠每次都被開頭吸引的緊張的不得了,甚至自己一個人都不敢看,非得拉着別人一塊看才行,但她開頭的時候有多好奇,結尾的時候就有多氣憤。

這不是在耍人嗎?!

可她長大後才知道走進科學的意義,因為在許多偏遠地方,人們還依舊信奉鬼神,有許多惡俗,走進科學便是要打破封建迷信,讓人們知道那些往往人們以為的鬼或靈異事件,其實并不是鬼或者靈異事件,而是正常的科學現象。

徐雪筠覺得這個【豬豬陛下】小的時候就一定沒看走進科學。

劉徹卻還不服氣:“那鬼火,鬼壓床,鬼打牆,海市蜃樓之事,都是許多人親眼見過經歷過的,又怎麽可能是假的呢?”

徐雪筠本來都打算回去吃飯了,一看這位豬豬陛下竟然半點都不信就和他較上勁了。

完全不知道和她辯論的是才剛回去的‘徹哥’。

“這怎麽不好解釋,鬼火是磷化氫的自燃現象,上化學課的時候不也能看到不同顏色的火焰或溶劑嗎,磷化氫燃燒起來是藍色的,人體骨骼裏面的磷元素會在屍體腐爛的時候釋放出來,和其他物質反應生成磷化氫,總所周知磷的燃點很低,基本上一拿出來就會自己開始燃燒,磷化氫的燃點也很低,所以才會無火自燃。”

想了下,她又補充了一句:“這也是為什麽人們看見的鬼火基本上都是在夏天,因為夏天的溫度高。”

什麽磷化氫,什麽其他物質,觀看天幕的人聽的是暈頭轉向,只知道徐姑娘的意思說這鬼火不是鬼點火,是一種東西在燃燒。

卻還有不少人嘟囔:“那用人的屍骨點的火不還是鬼火嗎?”

不是說是從屍體裏出來的東西,怎麽就不是鬼火了?

劉徹不服。

【可鬼火還會自己主動追人。】

徐雪筠覺得這個【豬豬陛下】不僅沒有看過走進科學,說不定連高中都還沒上呢,應該是個沉迷網絡的小學生。

“因為磷化氫很輕啊,走路的時候有風,在風的帶動下磷化氫就跟着跑了。”

人家才不是在追人呢,人家是在追風。

還有鬼打牆。

“這個就比較少人知道了,不過我在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帶着我們玩過一個游戲,就是蒙住人的眼睛讓人走直線。”

徐雪筠還記得自己當時的感覺,她感覺自己明明是沿着一條直線走的,走的筆直筆直的,結果再一睜眼看自己差不多都快轉了半個操場了。

後來她還特地去查了資料才知道:“因為我們在行走的時候,因為雙腿的長度力量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有左撇子有右撇子一樣,如果看見就可以自動糾正這種差異,但因為看不見,我們就會因為這種力量做圓圈運動。”

古代的鬼打牆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當時的光線不足——是真的非常不足,野外別說燈了,連個燭火都沒有:“所以才會在原地打轉。”

海市蜃樓更不用說了,從徐雪筠小的時候,電視上就在不斷的辟謠:“是一種折射和反射現象啦,當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時,就會将遠處的景象投射到眼前,而且因為空氣密度的變化往往與濕度溫度等因素有關聯,所以海市蜃樓的出現經常和特定的氣象條件相關聯。”

才不是什麽天宮出現了,這飛機都往天上飛千八百回了,如果有天宮誰還敢飛啊,一不小心就撞機了。

剛好李清照來喊徐雪筠吃飯,徐雪筠就沒再看屏幕了,一路和李清照說說笑笑的回家。

回到家後就看到一袋袋被分裝好的醬包,還有菜包以及油炸後定型的面餅。

徐雪筠哇了一聲。

她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的食堂飯菜可難吃了,她又不想讓家裏面送飯,就經常去小賣部買泡面吃。

要是早知道自己就可以做泡面,那個時候她哪裏還用加雞蛋加火腿啊,直接從家裏背一筐的牛肉醬包。

徐雪筠覺得自己要是真背了,她當時就是整個班的老大。

拜托,連她在家裏面從來不吃的壓縮餅幹,帶到學校裏面都得五六個人一塊争着搶着吃好嗎,尤其是還沒到放學吃飯的時候,連饅頭蘸老幹媽都是麟肝鳳髓。

一碗熱乎乎的,冒着熱氣的泡面,大把大把的蔬菜,能把整個面碗都蓋滿的肉塊。

連誰喝最後一口湯都能搶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