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民國世界(四)
第62章 民國世界(四)
穿越以來的這段時日, 已經足夠蕭函對這個時代有所認知。
權力可能随時處于動蕩傾覆之間,但金錢的力量卻是不變的。哪怕她只是展露了冰山一角的斂財能力, 也足以改變不少事。
比如比起對付丈夫的外室私生女,唐宛卿更熱衷于看到自己的私房錢投在股市中不斷獲得豐厚收*益,就連蕭函提出在滬都買房子有意長住,也一口答應了下來。
***
直到月末的時候,沈秉終于頂不住壓力,主動趕到滬都唐公館登門求見。
誰讓沈家商號的不少貨物運不出去,也沒人願意收, 只得積壓在倉庫, 一天天的虧損越發多, 資金上也越發困難了。
沈氏宗族還以為會和唐氏以及唐家談判呢, 說到底不就是納妾的事, 大不了唐氏出出氣, 該怎樣還是怎樣。可結果連個聲響都沒有, 唐宛卿更是一去不回, 這下急的反倒是他們了。
到了月底就連大到分紅小到工錢都發不出來了。
沈家的族人直接堵在了沈家大宅門口, 還反過來将蘇玉翡母女趕了出去,以此逼迫沈秉必須去唐家賠禮致歉,将唐氏接回來。
還揚言道族人的日子過不下去, 他沈秉也別想當這個家主了。
衆目睽睽之下沈秉可是丢了大臉,卻也不敢公然與宗族撕破臉,否則就真的身敗名裂在江城待不下去了。
這不被逼無奈之下, 只能來滬都同唐家低頭。
唐宛卿倒不知沈秉處境艱難,同樣也是第一次見他這般‘低聲下氣’, 在她以往的印象中沈秉這個丈夫始終是冷淡的,甚至在尋到了蘇玉翡後就不再與她同房。但無論是過往受的傳統思想以夫為天, 還是婦人的羞恥自尊心,讓她有苦也只能自己咽下去。
如今心頭反倒暢快了些,明明當初是沈家求娶的她,到頭來在沈秉口中她唐宛卿卻成了阻礙他們這對真愛的惡人,何其荒唐可笑。
所以依舊沒什麽好臉色,“你不是要為了給她們一個家,寧願與我和離麽?如今又來求我做什麽?”
Advertisement
“當時是我失言,我并未有與你和離的意思。”沈秉讷讷道。
其實沈秉心裏也清楚,即便是與唐宛卿和離了,宗族也不可能容忍他讓阿玉當正妻的。他當日那樣放狠話不過是以此逼迫唐宛卿能接受阿玉母女罷了。
他儒雅英俊的臉龐又顯出了些許難堪,道:“宛卿,千錯萬錯都是我一人之過,你又何必為難其他人?你也在沈家待了這麽多年,難道就要看着沈家垮了麽?”
“你要如何才肯罷休?”
比起唐氏對沈家或是阿玉母女下手,他自然是希望唐宛卿沖着他來,如族老所說的當成夫妻之事來處理,而不是影響到整個沈家。
換做之前,唐宛卿還真有可能被說動,畢竟她是沈家主母,女兒又是沈家大小姐,不可能斷送了沈家家業讓自己和女兒無依無靠。
但現在不同了,因着在娘家待了一段時間,見的人和事多了,加之唐老太爺看在外孫女的面子,肯多指點教教女兒,唐宛卿的腦子也因此清醒了幾分,就連過往想着給女兒纏足一事上也知道了錯處。
且不說如今外界移風易俗,就是女兒的資質禀賦,連昔日位高權重的父親也贊嘆不已。
她不能将女兒困在沈家內宅,同樣也不該将自己完全綁在沈家身上。
如何對待沈秉還有沈家,唐宛卿心中已有了成算,她看向沈秉,目光也帶上了幾分凜冽,
“要麽送蘇玉翡母女離開,永遠不再出現,要麽做公證,沈家所有財産以後由阿秋繼承。”
“若你都不同意,那就是我要和你和離。”
沈秉還沒有從讓長女繼承沈家家業的震驚中反應過來,下一句就是唐宛卿要與他和離。
他簡直不敢相信對方會說出這樣的話,這還是那個始終維持着沈家主母體面的唐宛卿麽。
唐宛卿的确有這個底氣,如今光是靠着女兒的財運,在滬都的股市所獲的利益就已超過了沈記商號這段時日的虧損。
還有唐老太爺聽聞外孫女想要買新房子方便住,不但沒生氣,反而直接以自己的名義送了一座帶花園的洋樓給沈秋,也是記在她名下。
她那位威嚴深重的老父親與沈秋相處才不到一月,就能送出這樣的禮物。
而沈秉這個生身父親,從小到大又曾給予女兒什麽呢。
女兒随她到滬都的這一月來,沈秉連封信都沒來過,只顧着給那個私生女上族譜,還有他們一家三口在沈家大宅裏其樂融融好不幸福了。
要說唐宛卿怎麽知道的,也不難,她在沈家多年也不是沒什麽心腹,而且沈家商號遇上麻煩,連族人都威逼家主了,宅子裏的那些下人還有商號裏的夥計早就知道什麽叫見風使舵了。
其實像唐宛卿這種大家族裏出身的小姐,本就不相信什麽男女之情,尤其是沈秉多年來的表現早已讓她失望透頂,餘下的也就只有她和女兒的利益了。
和離二字依舊是唐宛卿最後的打算,私心來說她沒有善良大方到成全沈秉蘇玉翡一家三口,而且女兒再聰慧再天賦異禀也還尚且年幼,她這個做母親的總得為她多遮風擋雨。
若是有什麽萬一,沈家也能當個退路。
而聽到這些話的沈秉卻是怒不可遏了,他的确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來的,甚至也想過唐宛卿仗着有唐家當靠山,不能讓阿玉母女進門。
但唐宛卿提出的要求遠超出他想象的苛刻,
“唐宛卿,你太過分了,阿玉母女若是被送走了,以後孤苦無依怎麽活得下去。還有沈家家業又怎麽能交到一個才七歲的稚子手上,這絕無可能!”
這裏是唐家的地盤,唐宛卿自然不在乎他的憤怒,同樣她為了女兒也不可能退讓。
她的女兒憑什麽不能接手沈家家業,難不成要讓她幫了沈家後為他人作嫁衣。要真是那樣那她唐宛卿才是死不瞑目,惹人笑話呢。
這一想唐宛卿冷不丁地打了寒顫,對沈秉更沒了什麽情分,直接下了逐客令,
“你決定好了再來找我吧。”
……
蕭函也知道了原主那位便宜爹來到滬都的事,唐宛卿如今知道女兒的聰慧敏銳也不隐瞞什麽,再說了女兒對這個父親是什麽态度,早就一目了然。
以往是生疏還有些許濡慕尊敬,現下連沈家都不願回了,當然唐老太爺越教沈秋就越是滿意,怎麽說也要留在滬都,哪怕不住在唐公館也沒關系,送的那花園洋樓也離唐公館不遠。
蕭函對唐宛卿也放心,以現在的條件,要錢有錢,要房有房,也有唐家這層關系,即便是和離也不會吃虧。
最重要的還是唐宛卿本人的思想觀念,
她這個當女兒說話份量不夠,但還有唐老太爺在麽,總能扳正一些的,而且唐宛卿現在也才二十五六,放在後世也是風華正茂的年齡,與其在江城那樣封建守舊還興纏足的地方待着,倒不如留在滬都多學習多接觸新鮮事物。
目前在這個世界能讓她在意一些的也就唐宛卿這個母親了,其他的聽了便抛之腦後了。
除了平時上上唐家的各門課程,蕭函更多心思放在資本原始積累上了,股市只能算是第一桶金而已。
沒幾天時間,唐宛卿就打理好了新的房子,還安排好了陪嫁下人,一應都是進口家具,論舒适程度不比沈家大宅差。說起來這本是別人送給唐老太爺的禮物,放在滬都這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個十萬拿不下來的。
這般貴重的禮物,唐老太爺一句話就送給了外孫女,也成了不小的新聞,外人都咋舌好奇唐老爺子會這麽寵愛一個外孫女,以前似乎也沒聽過,而與唐家交好的人家卻是知道最近某些傳聞恐怕不假。
而唐家自家人雖然眼紅了些,但知道可以跟着唐宛卿一起賺錢的時候就沒二話說了。
*
另一邊,沈秉也不得不做出了決定,其實他也沒有選擇的餘地,他舍不得送走蘇玉翡母女,又無法承擔與唐宛卿和離所導致的嚴重後果。
也就只有答應唐宛卿提出的第二條,做財産公證由長女沈秋繼承,
唐宛卿會想出這個辦法還是在滬都聽說的,現在不同過去了,各種西方思想進來,就連政府那的法律條文也西化了。不少豪門富貴人家都學着洋人這一套。
加上老七唐逸舟因為女兒的緣故,與她親近不少,還為她專門請了懂這方面的人,也是國外的校友前輩。
按照這種情況,她的女兒沈秋一旦成年便可以立刻當家,而在此之前還由唐宛卿代為打理。
可以說沈秉同意後,就對沈家失去了掌控權。
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難以接受,何況沈秉還正當盛年,他也有試着将消息傳回族裏,以顯示唐氏的跋扈蠻橫,咄咄逼人。
雖說這一要求确實引起了不小非議,也不曾有女兒家繼承家業的。但再死守規矩也得吃飯啊,小到要養家糊口的,大到家中兒孫要讀書上學的,實際利益可比什麽沈家讓女子當家重要。
再者他們就算反對,也沒見沈秉生出個兒子來啊,又有什麽好争論的呢,興許唐氏只是想保證沈家的家業由她正室一脈繼承。
幾位輩分高的族老自以為拿捏準了唐氏的想法,等哪天她和沈秉有了親生的兒子,自然會主動要求改繼承權,反正還早麽。
所以宗族一商量就沒什麽異議了,還讓沈秉速速答應,不然沈家成了破落戶,他沈秉就是沈家的罪人,到九泉之下都得給祖宗磕頭謝罪的。
于是沈秉也只能放棄掙紮了。
……
財産公證一連做了兩次,分別在滬都與江城兩個地方,前者是在市政府,後者是沈氏宗祠。
甚至都不需要沈秋露面,一應都是唐宛卿與唐家人處理好了。
唐宛卿更是說了,“我父親很喜愛阿秋,要将阿秋留在滬都讀書,少則一年半載,多則三年五載。”
沈氏族人本來就不覺得會是那位才七歲的嫡小姐當家,不過唐氏代為掌管也沒什麽問題,只要沈家商號能維持下去,大家能收到工錢和分紅就行了。
而沈秉更沒有在意自己的長女被留在外祖父家的事,他只恨唐家仗勢欺人,不僅是唐宛卿,就連對沈秋這個長女也沒什麽喜歡。
但唐家可不覺得自家有什麽不對的,便是讓外人評判,沈秉不顧正妻的臉面,帶着外室私生女登堂入室,鬧得沸沸揚揚惹人非議,連他的族人都反對不滿,唐家反過來教訓一番,幫着唐宛卿将家業捏在手裏又怎麽了。
……
而更不敢相信這個結果的還有蘇玉翡,自從被沈家族人親手趕出沈家大宅後,她的臉色就一日比一日慘白,只能抱着女兒強撐着。
沈明月也不明白,周圍的下人看她的眼神也不一樣了,娘親也不再讓她出門玩。只因為街頭巷尾玩耍的孩童們見了她,也是各種嘲笑。
幸好她還有長得好看又溫柔的鄰家哥哥許清鶴願意照顧她,陪她玩耍,還會叫她明月,也讓她迅速忘了憂愁,也沒有在意父母的臉色為何會那般難看。
蘇玉翡都做好自盡以保住女兒的準備了,為女兒謀個名分還有沈秉唯一的偏愛,可她還什麽都沒來得及做,沈家已經歸于唐宛卿和她的女兒了。
這下她反而不敢死了,因為她現在的死什麽也換不來。
經歷過坎坷磨難的蘇玉翡,可不是過去在閨中無憂無慮天真單純的千金小姐,唐氏執掌着沈家大權,沈秉沒了錢財和家主的權力,如何護得住她女兒沈明月。
一旦她死了,她的女兒不就是任人磋磨。
而活着也是仰人鼻息,蘇玉翡心中止不住地苦笑,或許當初以外室的身份生下孩子本身就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