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顧雲瑤微微一笑道:“我期待先生的好消息。”
靜靜地看向杜名遠, 杜名遠早就慌了, 臉上露出了驚疑不定的神色,大概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了解到他和江蘇學政之間的關系。
還要感謝杜老先生前世的名氣。
顧雲瑤又靜靜品了一口茶。望着水裏螺旋的茶葉漸漸泡脹開來的樣子,想起前世許多事情。
嘉歡年期間, 嘉歡帝就想做一些功績斐然的事情出來留給後人評說, 他召集了一幫能人賢臣,其中以原首輔林泰為主,說是要編纂一本通曉古今的《大孟文錄》出來。林泰确實有才,這本書傾盡了他畢生的心血,可不等到《大孟文錄》編纂完畢, 嘉歡帝先駕崩了。此事順應落到了隆寶帝手中, 随着林泰被群起而攻之, 各地方官員都彈劾他胡作非為,搜刮民脂民膏, 貪污受賄嚴重, 林泰倒臺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任首輔陶維。
曾經因林泰倒臺而耽擱的《大孟文錄》,也重新開始編纂。
到最後完成之際, 隆寶帝很高興,陶維成了包攬《大孟文錄》的主編修,功勞全部按在了他的身上。直到陶維死後,杜名遠才被正名, 他才是這本書的主編!
杜名遠的生平, 所作作品, 與誰交好等事全部被公開出來。
是以她才能知道杜名遠與江蘇學政之間原來是師出同門的關系。
既然哥哥在南直隸,先從江蘇學政入手豈不是更好?
杜名遠失魂落魄地坐在座位上,連午膳也忘了回去用,日頭漸漸偏向西邊,還是正高的時候,大房裏的兩位少爺,以及二房的一位小少爺全都齊齊來了。顧雲瑤早在與他說過一些話後離開。
這一天下來,杜名遠都是心不在焉的狀态,不僅講錯了一些四書中經典的內容,還總是望着其他的地方發呆。顧鈞書早就看出先生的不對,原先他們大房還有另外一個先生,但因杜名遠講得更好,漸漸地就讓杜名遠代替另外一個先生了。
最後杜名遠實在教不了了,幹脆讓他們自己看一些歷來科考時做得很好的八股文,順便提出了一個策論點讓他們想。
顧鈞書從以前開始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但自從小時候被罰了幾次,都有二妹妹幫忙以後,顧鈞書總想把字練好,來讓二妹妹盡情誇獎誇獎他一番。
顧鈞祁一直低頭看着書,脊背挺得直直的,他今日穿了一身墨色直裰,窗前陽光的直射下,眉頭輕輕一蹙,忽而又笑了,盡顯英氣。
明明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顧鈞書就是覺得不如他那般招女孩子喜歡。趁先生去抱廈裏面換茶水時,顧鈞書用嘴銜住毛筆,回頭看他寫了什麽字。
Advertisement
可能是被曬了,顧鈞祁雪白的皮膚微微發紅,提筆寫了以先生命題的文章出來。字跡工整,頗為娟秀,顧鈞書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桌子,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來,他只能期望于文哥兒那個孩子會比他差勁……結果顧鈞文也洋洋灑灑寫了好多字出來,雖然有點前言不對後語。
因杜老先生快要回來了,顧鈞祁只能又轉過頭來,同為一屆學生,顧鈞書只考了一個秀才回來,後面就落榜了,顧鈞祁已經是舉人,明年也能一道參加春闱。
科考這回事,也要看主考官賞不賞識,有的人七老八十了才只能做個童生,有人才十幾歲可能就中舉。
對于秀才的身份,顧鈞書也不覺得丢臉,他已經盡力而為了,舉人随時能夠再考,倒是明年春闱之際,對弟弟顧鈞祁而言,絕對是關鍵時刻。
顧鈞書可是聽說杜老先生最小的兒子也來府上住下了,明年也要參加春闱,那就是顧鈞祁的競争對手。
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人。
第二日顧雲瑤給顧老太太請過安,看到大伯母肖氏也來了,肖氏好像要和她說話,她稍微留了一會兒。
肖氏看到她的身影,已經有了少女的體态,好像那小荷尖尖初露了花苞,最是驚豔。從眼底都能透出一股子媚來,怎的小時候不見她有這樣的情态?
顧老太太近年身體還算不錯,只是越來越難以入眠,身子容易乏困,便也經常免了肖氏還有幾個孩子們的請安。她正坐在四方椅上聽肖氏說話,顧雲瑤在旁邊也坐了下來,顧老太太房裏的丫頭給她們一一添滿茶,趙媽媽還從後廚那裏剛蒸出來的芝麻餡糕點。
肖氏要和老太太說的話,和兩個兒子有關,顧雲瑤因留了下來,才能聽到她們之間的對話。
肖氏喜歡極了雲瑤這個丫頭,不僅從小看着她長大,更因為這孩子生得讨喜,又慣是個嘴裏塞蜜糖的小丫頭,只要與她說上一會兒話,這一整天心情都和漬了糖霜一樣暢快。
肖氏又看了她一眼,她嬌軟的身子坐在對面,舉手投足間都被養得很有大家風範,為首座的是顧老太太,穿了一件寶藍色葫蘆雙喜紋的褙子,氣色不錯,肖氏看罷以後又回過頭來看顧老太太,笑說道:“母親,書哥兒還有祁哥兒兩個孩子,如今也都虛十六歲了,母親您看看,是不是該為兩個孩子尋門好的親事了?”
顧老太太想了想,點點頭說道:“是該尋門好親事了。”當年顧德彬和顧德珉兄弟兩人的親事,就是她和顧老太爺一起安排的,如今風水輪流轉,又到了要給兩位孫兒看合适的親事的時候了。
顧雲瑤知道會有這麽一天到來,沒想到這一天還是來得這樣快。前世時她等不到兩位哥哥成親的消息,只等來了顧鈞書得罪了地方禦史大人,被活活亂棍打死的結果。
而今伴随顧府的命運被稍稍改變,又是不一樣了。
肖氏對兩個孩子成親一事很是上心,自古婆媳之間容易産生嫌隙,難以相處,但她嫁入顧府以後,和顧老太太之間完全沒有這一回事。感激顧老太太的同時,也希望将來嫁入顧家的兩個兒媳能夠通曉情理,明白家族和睦,妯娌之間要融洽相處一事。
也要謹記顧府家訓,嚴明正身,切不能做了有辱顧府的事情出來。
而因顧鈞書和顧鈞祁兩個孩子在同一天出生,若是同時找到了,可謂雙喜臨門。
顧雲瑤抓緊機會,已經先祝賀上了:“伯母,大哥和二哥兩人定是能找到賢惠淑德的好妻子回來,且二哥如今已是舉人,他才十六歲,就能有如此出衆的才能,便是全京中,都很難再找到第二人。”
說到這個事,肖氏也覺得不假。顧鈞祁剛中舉人那會兒,還是三年前,放榜之時那啰聲喧天,一路敲到了顧府的門口,這才是一報,很快二報、三報的人也趕過來,都是在說“恭喜高中”的話。
起先顧府的人還不相信,誤以為傳錯了,全都捏了一把汗。顧鈞祁站在人群當中,神色倒是淡淡的,好像認定了該來的總會來。之後顧府的人才明白過來,确實是顧鈞祁高中舉人沒有錯。
大爺顧德彬卻是有點意外,他想過兒子厲害,沒想過兒子這麽厲害!這是中舉了,虛十三歲他就中舉了。當年的顧老太爺到了十九歲中舉,二十歲才中進士,放眼整個大孟朝,都很難找出第二個人。真是江山一代傑才出。這件事還驚動了皇上。
鄰居們都來了,還有不少看熱鬧的人,包括京中的一些大人物,就有不少同門登門拜會,京官裏面又有戶部的官員,工部的侍郎,恭賀他們家的二公子才名雙全,舉人身份實至名歸。其中更有不少京中夫人,已經開始打聽顧鈞祁的情況。恨不得立刻把自己的女兒塞到顧府裏面做顧老太太的孫兒媳。
不少人要了喜錢,正是滿城飄着桂香時。
中舉的人參加了鹿鳴宴以後,來年二月便要開始春闱了。
不過因為怕說他這舉人中得名不正言不順,顧德彬再三考慮下,讓他先別參加那一次之後的殿試,時隔三年之後,也就是明年的春闱,再去也不遲。可他還是受到很多矚目,因為他太小了。
雖然恭賀了大伯母一番,她本也不想打擊她,但接下來要說的話才是重點,顧雲瑤想定了片刻還是說道:“伯母,雖然大哥二哥的年紀是到了該尋門好親事的時候了,不過明年春闱在即,二哥應是沒有心思放在兒女情長上面,且雲瑤也在想,若是如今便與他尋到一個好人家的姑娘過來,很有可能會影響二哥春闱上的發揮,不若等到二哥那邊穩定了以後,明年下了榜,到時候以二哥的才名,也許還能尋到更好的。”
對啊,肖氏愣了一下,她怎麽就沒想到呢?若是明年二月春闱之際,顧鈞祁中了個貢士,再萬一在三月份的殿試上中了二三甲,成為庶吉士,被朝廷委任,直接進入翰林做編修,或是填補了其他的空職之類,不僅對仕途有幫助,也對他的婚姻大事很有幫助!
以他們家的家世,确實能娶到京城中的名門貴女回來,但家世這東西是虛的,多少京中名貴人家都被不争氣的兒孫慢慢敗壞了家業,那些纨绔子弟成日只知道飲酒作樂,相比之下她的兒子确實厲害。當真年紀輕輕就能在官場中謀求一官半職,有這份作保,許多好人家的姑娘是任他們來挑。
如今是個關鍵的時刻,還好有雲瑤這丫頭提醒,讓她留下來說話還真的沒錯!
肖氏喜上眉梢,又留着說了好一會兒話,才離開。
看着她走後,顧老太太贊賞的目光才落向顧雲瑤。她很高興,雲瑤這孩子确實想的比許多人明白,是個聰慧人,從小到大雲瑤就明事理,知進退,處人與事張弛有度,許多道理她都沒有教過她,也不知道這孩子都從哪裏悟來的。
可能她天生就有靈性。顧老太太看着這個孫女兒,忽然鼻尖一酸,想起雲瑤的母親走的那樣早,她能依賴的人,在顧府裏其實不多。
往常只盼着她能康健成長,如今是盼着日後的雲瑤,也能有一門值得托付終生的好婚姻。
等顧雲瑤也下去以後,顧老太太傳趙媽媽進來,她要給侯府那裏寫一封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