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穿進了四大名著合訂本?

第3章 穿進了四大名著合訂本?

見盧植動了真火,學舍裏的弟子們紛紛起身阻攔,不斷勸說。

公孫瓒和劉德然自不必說,那是劉備的鐵哥們兒,義不容辭地站到了第一線。

而其他弟子們平日裏和劉備只能算是關系一般,如今肯冒着被師長斥責的風險出手阻攔,一半是因為害怕氣頭上的盧植下手太重,造成流血事件;另一半則是因為被劉備的那一番言論給震撼到了,心悅誠服地想要幫忙。

最終,在學舍衆弟子的一番勸說下,盧植的怒火稍稍平息,只是用戒尺敲了劉備的手掌三下便作罷。總地算下來,劉備還因禍得福,少挨了兩下打。

此時,盧植見到劉備這個逆徒就來氣,索性直接轉過身、背過手,眼不見為淨:“你自己到外面去站着。今日之內,不許再進學舍。”

公孫瓒、劉德然和一衆同門們都向劉備投去同情、擔憂的目光。

阿備則乖順地領了罰,将書簡卷好揣在袖子裏往外走,一邊偷偷用眼神安撫各位同門,一邊努力地壓制住不斷上翹的嘴角。

在課堂上被老師打三下,打完之後老師還轉過身、背過手——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每一個看過《西游記》的人幾乎都知道這就是一條謎語啊!還是自帶答案的那一種!

果然,四大名著并列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因為生活往往不是哪一種名著能完全概括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是活在四大名著的合訂本裏的。

阿備心裏有了底,心也就安定了下來。對別人來說異常難捱的罰站,對他來說卻多了幾分怡然自得的味道。他站在屋檐下,或側耳傾聽從學舍中飄出來的只言片語,或凝神靜氣閱讀手上的書簡,或眺望遠處的藍天白雲,自有一股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氣派。

一直在暗中觀察劉備的矮個子青年和中年壯漢見了,不由地對他的印象更好了。

學舍裏條件有限,學生們睡的都是大通鋪。阿備躺在公孫瓒和劉德然的中間,閉着眼睛,假裝自己已經熟睡了。

盧植的學舍并沒有修建在城中,而是修建在一座名為“缑氏山”的山中。山中清寂,沒有打更傳箭的,阿備作為一個現代人又沒有古人看天估時的本事,只能數着自己的心跳聲慢慢地熬着。

終于,阿備估摸着已經到了子時前後,便慢慢地從被窩裏鑽出來,穿好衣服,輕手輕腳地出了門,徑直向着盧植所住的別舍走去。

糊着薄紗的窗戶中透出昏黃的燈火,一個低頭閱讀的挺拔身影映照其上。

阿備見了,心裏頓時更加歡喜:這麽晚了,盧植還不睡覺,果然是在等着我,要給我開小竈啊!四大名著合訂本誠不欺我!

阿備腳步輕快地走上前去。他不敢冒然驚動盧植,只是站在窗戶外,低垂着腦袋恭敬地候着。

過了一會兒,盧植讀完了一卷書,擡頭見窗戶外赫然立着一個人影,當即抓起寶劍喝道:“什麽人在那裏!”

阿備應聲道:“師長,備已在此恭候多時了!”

盧植聽到是劉備,便放下寶劍披着衣服打開房門,冰冷的目光如刀子一般直射過去。阿備轉身向着盧植行了一禮,臉上的神色越發恭敬。

盧植喝道:“你這小子,半夜三更的,不在房裏好好睡覺,跑到我這裏來幹什麽?”

阿備笑道:“師長今天在課堂上當衆打了備三下,又轉過身、背過手去,不是正是讓備避開衆人、三更前來,聽師長傳我道理嗎?因此備才大膽侍候在師長窗下。”

盧植當即愣在了原地,一雙略微狹長的鷹眼竟然像小白兔一般瞪得圓圓的。原本時刻蘊藏在那雙鷹眼中的精光此時也消散得無影無蹤,轉而被各種迷茫、疑惑、不解……所取代。

片刻之後,盧植猛地跳起身來,抓過立在牆根處的掃帚就往劉備的身上招呼:“大半夜的,叫你不好好睡覺!叫你東游西逛!……”

阿備見勢不對,一邊以各種靈活的走位躲開盧植的掃帚攻擊,一邊一溜煙跑出了別舍。

“唉,沒想到《西游記》居然騙我!我的童年沒有了!”離開盧植的別舍後,阿備一邊揉着身上的淤青,一邊垂頭喪氣地往學舍的方向走。但身體上的痛苦畢竟有限,真正讓阿備煩惱的是被擺在眼前的現實。

“本來想着試探一下盧植,最好能抱上這條大粗腿、走個捷徑,争取以後借助他的關系當個安分守己的經學家,避開以後三國争霸卻中道崩殂的悲慘命運。但現在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了……”

阿備停下腳步,眺望遠處的景色。

深藍色的夜空中,一彎弦月高高地懸着,明亮的月光溫柔地撒到地面的萬裏河山中,将一切都披上了一層銀白的薄紗。在這朦胧的光芒中,大地上一切的高山、河水、城市、牲畜……都變得安靜可愛了起來,共同構成了一副美好的水墨圖。

但阿備知道,這一切的安靜和平都只是短暫的假象,就在不遠的将來,戰火将席卷所有的山河,整個華夏将再也沒有一寸安靜的土地。

而平行時空裏歷史上的劉備,則會主動投身到這無邊的戰火中,并且最終走向無可挽回的失敗結局。

“如果我注定得代替歷史上的劉備參與諸侯戰亂甚至三國争霸,那我就必須得想辦法改變劉備原本的命運,争取由季漢來統一天下。而我現在手無縛雞之力、學識也不高,更沒有什麽身世背景,唯一能有的優勢就是穿越者的‘先知’,可是……唉!”

想到這裏,阿備不由地長嘆了一口氣,更加發愁了。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比起那些爽文小說中一朝穿越到古代就對自己所處的那段歷史了如指掌、如數家珍的穿越者前輩們,阿備這個“先知”實在是知道得太少了!

作為一個華夏子民,阿備的三國啓蒙理所當然地是央視版的《三國演義》。拜參與央視版《三國演義》的各位優秀老師所賜,阿備從見到央視版《三國演義》第一眼起就喜歡得不得了,看得入了迷——然後,他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感受到了世界深深的惡意。

什麽?我忠勇無雙,威震華夏,把魏軍各路大将打得丢盔棄甲、屁滾尿流的關二爺居然下一集就被小人給害死了?!

什麽?我智計百出算無遺策,搞出木牛流馬、諸葛連弩這種偉大發明,再多他給點時間甚至能手搓高達沖出宇宙,把司馬懿打得跟烏龜一樣縮起來的諸葛丞相居然沒有克複中原而是病死在了五丈原?!

什麽?劉家、曹家、孫家打了幾十年仗相互之間人腦袋都要打成狗腦袋了,結果到最後誰也沒有成為最終贏家,反而是一群姓司馬的家夥靠着能茍和發誓當放屁最終獲得了天下?!

阿備看央視版《三國演義》,兩次氣得棄劇,又再無數的心理建設之下兩次重新看劇。雖然在那之前他的心肝脾肺早就被“敗走麥城”和“秋風五丈原”給虐得百轉千回,但看到最終結局的時候還是不由自主地碎成了一片又一片。

而他的靈魂也在極度的痛苦中自閉了起來。

從那以後,阿備再也沒有看過任何關于三國歷史的作品,無論是藝術演繹還是三國正史。哪怕後來的阿備迷上了歷史爽文小說,看書上千本,看遍華夏歷朝歷代,也再沒有看過哪怕一本涉及三國歷史的小說。

所以,穿越者阿備對漢末三國的歷史了解僅限于央視版《三國演義》以及網絡上各種零碎的三國歷史科普。

要讓阿備靠着這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歷史儲備,在漢末大亂世中打敗一衆英雄豪傑,建立季漢,統一天下,這題屬實有些超綱了。

“既然如此,不如就降低一些難度吧……”阿備默默地盤算着,“最後三國被司馬家奪得天下——這個結局之所以被大家怨念,主要的原因是司馬家太不争氣了,不僅沒有治理好天下,反而開啓了之後近三百年的大亂世,導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華夏民族差一點就此斷絕。

“其實,從一個現代華夏人的角度來講,劉家、曹家、孫家,無論是哪一家奪得天下,都無所謂。只要他們能保住華夏的萬裏山河,讓華夏的子民安居樂業,讓華夏的文明綿延發展,那就是好樣的!

“所以,我就算是不得不以劉備的身份參與到諸侯戰亂三國争霸中,也不一定非要當主公,也不一定非要光複大漢。我只需要想辦法蝴蝶掉該死的九品中正制和五胡亂華,讓華夏人民少受一些苦難,就算是成功了。”

心念一定,阿備的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他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帶着寒意的夜風撲面而來,将他的衣袖吹得獵獵作響,讓那柔軟的布料化作千萬利刃切割他的肌膚,要将他碎屍萬段。

但此時的阿備早已不将這小小的阻攔看在眼裏。他的目光,早已穿透無垠的黑暗和迷霧,看到了遙遠時間之後的光明璀璨,看到了山河城池之上的更加宏大的天下!

他的胸中燃起了一團火焰,一團串聯古今、溝通天地的萬世之火!

他望着天上的明月,他看着腳下的山河,悠悠吟道:

“靈臺無計逃神矢,”

“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阿備以山河為證,暗自立下誓言之後,便回到了學舍,若無其事地繼續睡覺去了。他卻不知道,他的一番舉動和豪氣詩句落入了一個中年壯漢的眼中、耳中,并在那個人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作者有話說】

注1:民國,魯迅,《自提小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