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倒V)

第25章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倒V)

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價值判斷标準裏, “談錢”是一件非常沒有品德的事情。清高的上流人,應該視金錢如糞土,而重視清談。

再加上漢武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後,“天人感應”學說影響大漢子民四百餘年,使得在社會的主流文化中, 人們更加将品德放在首位, 而恥于談論金錢。

但俗話說得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偉大的馬姓導師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現代的衆多歷史研究者也提出:“帝國的崩潰就是財政的崩潰。”

因此,穿越而來的阿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說起這番話來毫無壓力。

同時, 漢靈帝那種棺材裏伸手——死要錢的名聲, 在一千八百年後的現代社會也是讓人如雷貫耳。稍微混點歷史圈的人, 都不會錯過這個知識點。因此,阿備非常有信心,自己的這番經過精心準備的話一定可以一舉擊中一心讨好漢靈帝的中常侍張讓的心巴。

“天道何其偉大、何其廣博、何其壯闊, 上能開天辟地, 下能布雨行雲, 其他地動山搖、移山填海、滄海桑田……更是不一而足。

反觀人之一族,又是何其脆弱、何其渺小、何其無力, 比速度比不過駿馬, 比力量比不過驽牛, 比嬌豔比不過鮮花, 比堅韌比不過野草,一點小小的高溫、寒冷、雨水、冰雹就可以造成屍橫片野。

這樣偉大的天道, 真的會時時刻刻關心渺小的人族, 從而為此專門降下警示嗎?

老子曰: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刍狗。荀子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古時的聖人早就告訴我們了,天道不關心人族的行為,天人感應不過是無稽之談。

相反,錢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對一個國家更加重要!

去歲秋天,洛水滿溢。洛水兩岸數以萬計的民衆受災,其慘狀令人不忍直視。天降大雨,乃是天道所為,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但民衆受災,卻真的無法避免嗎?

如果庫府充盈,便可以在洛水兩岸修建牢固的河堤,每年還可以不斷地加固修高。哪怕上天再降下十日、二十日、乃至一月的大雨,只要河堤在,洛水兩岸的民衆便不會受災。

退一步講,如果真的天降百日大雨,河堤被毀,田畝絕收,民衆受災。但只要府庫充盈,便可以像災區調取足夠的錢糧、醫藥。大水退去之後,只要府庫充盈,還可以為災民們重新修繕房屋、清理土地。

洛水之災是如此,由此推導國家中的每一件事也是如此。府庫充盈之後,無論是地震、還是海水滿溢,無論是羌胡叛亂還是鮮卑侵擾,朝廷都能有足夠的力量組織起人民保護家園、抵禦外敵。

由此,備認為,府庫充盈才是國家之本!只要府庫充盈,便可以降低天災對民衆的影響;只要府庫充盈,便可以使百姓們安居樂業;只要府庫充盈,便可以使國家強盛、天下平定、萬邦來朝!”

張讓的眼睛“倏”地一下就亮了起來,臉上滿是興奮之情。

去年洛水之災後,朝廷本來打算向災區調撥糧食、醫藥,但卻因為府庫空虛,而遲遲不能進行。最後,還是皇帝下令讓天下在押囚犯中沒有判決的人用錢糧抵罪,這才籌到了赈災的款子。

因為這件事,不少官吏上書說這一切都是當今陛下不修德行才導致的災禍,讓陛下多多反省。還說用錢糧抵罪,是禍國殃民的行為,不是聖明的君主該做的事情。

這群士族官吏,讓他們拿錢赈災的時候,人人推托敷衍;上書批評聖上宣揚名聲的時候,又個個奮勇争先。把皇帝氣得半死。

經過這件事之後,皇帝對着空虛的府庫越發犯愁,想要做點事情充實國庫,卻又不知該從何下手。聖人的書籍教會人規範的禮儀和美好的品德,卻不教人該怎麽賺錢。天下精通經營之道的人才鳳毛麟角,他們根本就尋不到。

如今,突然跳出一個劉備,開門見山地指出了錢財的重要性,還隐約有管仲那樣的經營之才——這不正是皇帝夢寐以求的人才的嗎?如果他向皇帝成功推薦了劉備,那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不就更穩固了嗎?

“聽君一席話,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張讓立刻正襟跽坐,對着劉備露出和善欣賞的笑容,“君當為漢室棟梁啊!”

……

金秋九月,暑期未消。漢靈帝劉宏側躺在華美的水榭中,一邊納涼,一邊享受着美貌宮女送到嘴邊的葡萄。

片刻後,劉宏半眯着眼伸了個懶腰,嘟囔道:“好無聊啊——!”

一直侍立在一旁的張讓立刻走上前去,笑道:“最近雒陽城裏出了個新鮮故事,陛下不如聽聽?”

“行吧。”劉宏百無聊賴地點了點頭。

張讓拍了拍手,立刻有年輕黃門擡着一個木架走上前來,一副栩栩如生的美女圖正放上面。剛剛加冠的劉宏立刻被那栩栩如生的美女吸引了注意力,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

另一個年輕黃門則站在美女圖旁邊,用充滿感情的聲音念道:“從前有個子虛國,這一日正當六月盛夏,豔陽高照。突然間,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天空中飄落,很快就鋪滿了整個子虛國的都城。而随着雪花飄落的,還有一只血鞋……”

一個時辰之後,《血鞋記》的故事講完了。劉宏抱着《血鞋記》的話本子,搖頭晃腦、半眯着眼,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張父,你說那個曹翁主真的有那麽美嗎,就連天上的月亮見了她,也要羞愧地躲到烏雲後面?她是不是天上的仙女來到了人間?……”

“還有還有,那個劉女俠真的那麽厲害嗎?即使隔着一丈遠,也能憑借劍意傷到對方——這樣強大的劍法真的存在于這個世間嗎?……”

“怎麽最後曹翁主和劉俠女一起浪跡天涯了呢?唉,朕的後宮裏怎麽就沒有這樣兩位有勇有謀又忠肝義膽的美人呢?可惜……”

劉宏回味了半天,忍不住嘆道:“太傅常責怪朕讀書不夠勤勉,可是這能怪朕嗎?要是那些聖賢書能寫得跟這本《血鞋記》一樣生動精彩,朕一定日日翻閱、手不釋卷!”

不能怪漢靈帝劉宏如此大驚小怪,實在是這個時期的小說都太不能打了。

目前的主流書寫載體是竹簡,小小的一卷就又厚又沉。因此,大家寫東西都盡量地言簡意赅,避免給自己和他人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哪怕是娛樂性質的小說也不能例外。

但即使是這樣,人們依舊不滿意。

因為在這個時期,印刷術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文字的傳播主要靠手抄。抄過書的人應該都明白這是一項多麽枯燥乏味的活動,因此抄書人在抄的時候也是盡量能寫一個字的絕對不寫兩個字。

不僅如此,抄書人們還立志化身壓縮機,将文字中所有的水分通通擠幹。什麽環境描寫、容貌描寫、修辭手法,只要是不影響故事邏輯的部分,通通删删删!

于是,在無數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誕生出了《酉陽雜俎》這種兩三百字就講完一個故事的小說集。其幹硬程度,堪稱小說界的壓縮餅幹。

這種情況,随着造紙術的發展和活字印刷術的普及才逐漸改善。到了明清時期,還誕生出了四大名著那種百萬字級別的長篇小說。

而到了阿備所在的現代社會,網絡的興起讓文字的書寫和傳播變得更加簡單便捷。各位網絡文學作家們也紛紛發揮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和不可抑制的水劇情能力,将小說的篇幅不斷地延長,使得三五百萬字、甚至是上千萬字的大長篇比比皆是。

這就是書寫載體和出版技術對文字創作産生影響的典型案例。

而阿備,一個來自二十世紀的現代人,以網絡小說寫作手法創作的《血鞋記》,雖然僅僅只有五萬餘字,但在東漢的人們看來,已經是鴻篇巨制了。

更何況,在這篇小說中,阿備還不自覺地引用了歷朝歷代的美辭麗句,更是讓其文學造詣達到了東漢時期的頂峰。

這樣一部超越時代的小說作品,自然能一夜風靡,讓雒陽城內的百姓們如癡如醉。

劉宏縱使貴為皇帝,見識過無數的奇珍異寶,也不免為之心神搖曳。

不僅如此,阿備為了提高自己計劃的成功率,為了讓《血鞋記》一擊擊中劉宏的心巴,給他安排的還是升級加強版!

阿備特意将話本子的紙張尺寸做成了兩尺長,整體面積比現代的精裝版畫集還要大一圈,力圖将曹不興的畫展現出最為震撼的視覺沖擊。而随着年輕黃門的講述,插圖的畫面不斷地轉變,還硬生生地做出了一種動畫片的效果。

至此,沒有經歷過現代文化娛樂洗禮的漢靈帝徹底被折服,成為了《血鞋記》的鐵杆粉絲。等黃門們講完故事後,劉宏便一把抱住了《血鞋記》話本子,反複觀摩,一刻也不舍得放開。

“作者,劉備……”劉宏看到了封面上的署名,不由地沉思起來,“這個名字,我好像在哪裏聽過?”

“陛下,月初雒陽城北部都尉曹孟德棒殺蹇圖,這個劉備就是幫助了曹都尉的那位義士。”

劉宏恍然大悟,拍手道:“我想起來了,就是那個說人的身高是其腳長七倍的人。”

劉宏整日裏呆在深宮之中,最喜歡聽市井裏的各種新鮮趣聞。曹操棒殺蹇圖的事情在雒陽城內傳為一時之盛談,劉宏自然也第一時間聽說了。

他對其中關于人的身高和腳長的細節最為感興趣,還召集宮內的宦官、婢女們驗證了一番,發現果然準确,為此還驚嘆了好幾天。

如今,劉宏再度聽到劉備的名字,心中不由地升起好感,更生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親近之感。

“曹翁主、劉俠女、簡惡霸、禮亭候……”劉宏多聰明的人啊,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忍不出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好一個劉備,沒想到他竟然能寫出如此動人的小說,真是一種令人驚嘆的才能啊!”

張讓抓住機會進言道:“陛下,這個劉備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老奴和他見過一面,發現這個劉備不僅有審案寫作之才,更有經世濟民之能。”

緊接着,張讓便将阿備關于洛水之災的論述複述了一遍。劉宏聽着,臉上的神情逐漸嚴肅了起來。

等到張讓講完之後,劉宏沉默了許久。張讓和其他侍從們不敢打擾,全都低着頭恭敬地等候在房間中。整個空間安靜得落針可聞。

劉宏的手指在《血鞋記》話本子上反複摩擦。半晌,他終于從沉思中走出,問道:“那個劉備,真的是漢室宗親?”

張讓老實地答道:“他是這樣自稱的,老奴還未去确證。”

劉宏道:“你去大宗正那裏查驗宗譜。如果這個劉備确實是漢室宗親,就帶他來見朕。”

缑氏山的學舍中,阿備久久地望向雒陽城皇宮的方向。那裏,才是他費盡周折後最終的目的地。

【作者有話說】

注1:《後漢書》:(174年)秋,洛水溢。冬十月癸醜,令天下系囚罪未決,入缣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