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赴宴

赴宴

天漸漸熱了起來,李氏給幾個庶女做了幾件春裙,彩鸾領了衣裳回來,嘴裏嘟嘟囔囔的說些什麽。

納珠看她嘴裏嘟嘟囔囔,不動聲色的瞪她一眼,“彩鸾,你嘴裏嘀嘀咕咕說什麽呢?”

彩鸾努了努嘴,“我剛去領六娘過春的衣裳,四娘院子裏的東兒太過分了,竟把好的都挑走了,留給我們六娘的都是料子不好的衣裳。”

“小聲些,別讓姑娘聽到了。”納珠看着料子粗糙的衣裳,想起姑娘那不争不搶的性子就有些擔憂。

姜懷書正坐在湖邊小窗前發呆,門外邊又傳來幾聲彩鸾的抱怨聲和納珠的呵斥聲,她懶懶地聽了幾句。

納珠将衣裳收了起來,這時看到彩繡拿着帖子進來。

彩繡進裏屋沒看見姜懷書,正納悶着,“納珠,六娘在哪兒。”

彩繡看到姜懷書正坐在外頭的回廊裏,她快步走過去,姜懷書有些困乏,準備回去睡午覺,看到彩繡過來打了個哈欠懶懶的問她:“什麽事。”

“今日忠武将軍府遞了帖子來,三日後忠武将軍夫人在府中舉辦春日宴,讓府中的姑娘們都過去呢?”

姜懷書接過婆子遞過來的帖子,緩緩打開一看。

只見上面寫着:“春猶淺,柳初芽,杏出花,府中杏花盛開,特遞此拜帖邀永昌侯府六女,共賞。”

忠武将軍是誰,姜懷書沒有印象,但既然人家遞了拜帖,她自然是要去赴宴的。

古人閑來無事便會舉辦各種宴會,這已經成為一種社交文化。

比如春日宴,大家聚在一起欣賞春天的美景,品嘗美酒;還有飲冰宴,用于消暑解渴;秋菊宴則是欣賞秋天的菊花,品味高雅;圍爐宴則是冬天裏圍着火爐,享受溫暖和美食。

這些宴會不僅僅是為了消遣娛樂,更是朝中官員夫人們的社交場合。她們帶着府中的子女們參加,互相認識交流,也算是一種變相的相親宴。通過這樣的方式,年輕一代有機會結識更多的人,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同時也有可能找到心儀的對象,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緣。

這些貴夫人們,在宴會上精打細算的挑女婿或者挑兒媳。她們的目光銳利而敏銳,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仿佛在尋找一顆珍貴的寶石。

那些夫人們有關系好的,自然是希望能成為兒女親家。她們會在宴會上悄悄地交流,互相打聽對方子女的情況,試圖找到最合适的配對。這種暗中較勁和算計讓人不禁感嘆世情冷暖,人心難測。

楊姨娘聽說府中的姑娘們要參加忠武将軍府舉辦的春日宴,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喜悅。她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女兒展現出風采,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于是,她毫不猶豫地捧起了自己壓箱底的頭面,急匆匆地走向了錦繡閣。

“姨娘怎麽來了?”姜如錦正在專心致志地繡着帕子,突然聽到了腳步聲,擡頭一看,原來是楊姨娘來了。她連忙放下手中的針線,起身迎向楊姨娘。

姜如錦雖然是庶女,但在府中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主子。而楊姨娘盡管在府中備受寵愛,但畢竟只是個妾室,見到這些庶女們也要行禮。所以,當楊姨娘走進房間時,她立刻恭敬地行了一禮:“見過三娘。”

姜如錦将她楊姨娘扶起,淡淡道:“姨娘,不必客氣。”

“三娘,我聽說忠武将軍府遞了帖子來,邀你參加春日宴。”楊姨娘看着姜如錦,一臉欣喜地說道。

姜如錦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楊姨娘身上。

楊姨娘輕輕一笑,将手中的盒子打開,裏面是一套精美的白玉梅花簪。白玉上雕刻着鮮豔欲滴的紅色梅花,顯得格外精致和貴氣。

“這是我攢了好久的頭面,特意留給你的,你看看喜不喜歡?”楊姨娘滿眼期待地看着姜如錦。

姜如錦拿起一支簪子仔細端詳,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這套頭面确實非常漂亮,而且與她的氣質相得益彰。

“謝謝姨娘,這套頭面很漂亮,我很喜歡。”姜如錦微笑着向楊姨娘道謝。

楊姨娘松了口氣,笑着說:“我的兒,你如今已經及笄,估摸着大娘子要替你相看人家了。若是有好人家也可留意一下。”

聽到這句話,姜如錦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眼神也變得冷漠。

“姨娘,我身為庶女,那些好人家可會注意到我?”姜如錦語氣冰冷地反問。

楊姨娘臉上露出尴尬之色,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低微,無法給女兒帶來更好的未來。但她依然希望能為女兒争取一個好的歸宿。

“你放心吧,待我與你父親說說,看能不能替你尋一門好親事。”楊姨娘輕聲安慰道。

姜如錦冷笑一聲,“姨娘,便是替我尋一門好親事,以我的身份也不過只能嫁一些小門小戶的人家。那些高門大戶豈能看上我。”

楊姨娘被姜如錦的話噎住,一時語塞。她知道姜如錦說得沒錯,她們母女倆的地位實在太低,很難攀得上高門大戶。

楊姨娘在後宅待了這麽久,一直都是妾室的身份,心裏總是期望着能給姜如錦找到一個好的親事。

她深知姜如錦的身份,只能找一個小門小戶的人家,高門大戶肯定不會接受像姜如錦這樣出身的人做正妻。

朱門和竹門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姜如錦想要高嫁,但是靠姨娘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且李氏更不會讓她嫁到太好的人家。

“三娘啊,嫁給小門小戶可以做正妻,那些高門大戶我們實在是攀不上啊!姨娘這輩子已經做了妾室,真的不想看到你也落得同樣的下場。“楊姨娘最終還是安慰了她幾句,“姨娘知道你的心思,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好好想想,不要毀了自己的一生。“

姜如錦的臉色悲傷而凄涼,不情願地扭動着手中的手帕,楊姨娘心疼地替她擦幹了淚水。

姜如錦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和決絕,仿佛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緊緊盯着楊姨娘,目光深沉而堅毅,仿佛要看穿對方的心思。

“姨娘,沒人給我争,那我就自己去争取!“姜如錦的聲音中帶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她挺直了背脊,“我姜如錦絕不會做妾室,我要嫁給這世間最優秀、最出色的男兒郎!“

楊姨娘被姜如錦的堅決态度所震撼,一時間竟無言以對。她知道姜如錦一直以來都是個有主見的女子,但此刻她的決心更讓她感到驚訝。

過了一會兒,楊姨娘終于緩緩開口:“好,既然如此,我也不再多說什麽。希望你能找到那個你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楊姨娘行了一禮,然後轉身離去,留下姜如錦獨自站在原地,眼神中閃爍着自信和期待。

三日後,正在洗漱的姜懷書有些昏昏欲睡,想起今日要去赴春日宴,無奈只能掬一捧涼水讓自己清醒。冰涼刺骨的水拍在臉上,涼意順着皮膚滲透到血液裏,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姜懷書望着鏡子中的自己,嘆了口氣:“唉……”

這時,納珠走了進來,看到姜懷書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忍不住笑道:“姑娘,你這是怎麽了?”

姜懷書搖搖頭,道:“我只是有點困罷了。”

納珠笑着說:“那可不行,今日可是春日宴呢!”

身披三千青絲,長發及腰,納珠娴熟地為她裝扮,姜懷書任由她為自己梳篦,上妝,盤發。

姜懷書原本蒼白的面容在納珠的精心打扮下變得紅潤有光澤,眼睛也變得明亮有神。最後,納珠将姜懷書的長發盤成一個優雅的發髻,插上一支珍珠簪子,整個造型顯得高貴而典雅。

梳妝後,納珠十分滿意的看着姜懷書,眉眼間的笑意藏也藏不住。

“小姐,你真美!”納珠由衷地贊嘆道。

她站起身來,走到鏡子前,仔細端詳着自己的妝容和發型。鏡子中的女子美麗動人,宛如仙子下凡。她的肌膚白皙如雪,如同羊脂白玉般溫潤細膩;她的五官精致如畫,眉毛如柳葉般細長,眼睛如秋水般清澈,嘴唇如櫻桃般嬌豔欲滴;她的身材婀娜多姿,曲線玲珑有致,身着一襲粉色羅裙,更顯嬌柔妩媚。

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膚如凝脂,領如蝤蛴,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姑娘,當真是美極了,定能成為宴會明豔奪目的姑娘。”

姜懷書嘴角微抽,納珠把她打扮的太花枝招展了吧,她有些不習慣,平日裏也清冷慣了,如今這麽一打扮倒是讓她有些不适應。

“納珠,還是我自己上妝吧,這裙子也換成那件綠羅裙。”

納珠不情願的翻出她那件了穿了好幾次的綠羅裙。

“姑娘,這件裙子不如你身上這件好看,還是別換了好嗎?”

姜懷書不忍她傷心,點頭同意,“裙子不換,但這妝着實與裙子不配。”

姜懷書上輩子也是個愛美的,自然化了一個很流行的僞素顏妝,等收拾一番後,時間已經不多了。

春日的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帶着些許寒意。納珠擔心姜懷書受了寒,細心地為她披上一件鬥篷。

姜懷書早已提前來到李氏的院子等待,而姜如錦則稍晚一些到達。她身着一襲鮮豔的紅色衣裳,頭上戴着一支白玉梅花簪。原本就白皙的肌膚被紅衣映襯得越發明豔動人。

姜懷書見到姜如錦後,趕忙站起身來行禮,恭敬地稱呼道:“三姐姐。”

姜如錦微笑着向她點點頭,目光落在姜懷書身上時,發現她穿着略顯單薄,不禁關切地詢問:“六妹妹,此時天氣尚冷,你怎不多加幾件衣裳?可要小心別着涼了。”

姜懷書連忙回答道:“多謝三姐姐關懷,我并不覺得冷。”

兩人坐下一同品嘗了一盞茶之後,姜如喜才收拾好。她的相貌随了李氏,并不是太出衆,站在姜如錦和姜懷書身旁倒是把她襯得很是平庸。

姜如喜惡狠狠的瞪着兩人,姜懷書當沒看到低着頭。

姜如錦則是微微的笑着。

氣的姜如喜暴跳如雷。但又無可奈何。

如今,姜如玉已嫁為人婦,府中尚未出閣的姑娘只剩下四位。

姜如嫣這幾日感染了風寒,一直卧病在床,所以這次的宴會她不用參加。

府外停了兩輛馬車,李氏帶着姜如喜上了那輛大的馬車,只留一輛小一些的馬車。

忠武将軍府幾個大字赫然在府邸大門上高高挂起。

兩側有一對石獅子鎮守,足以可見府中主人的氣派與地位。

等姜如錦下馬車後,納珠才扶着姜懷書走下馬車。

李氏已經帶着姜如喜先行進去了,姜懷書和姜如錦落後幾步,但也不遠不近的跟着。

随着小厮帶路,走過幾個弄堂,丫鬟婆子們端着吃食一排排走過,姜懷書看着那食物都有些餓了。

忠武将軍府早已有了座上賓,女眷們都在互相寒暄。

這個朝代雖然對男女大防并不嚴,但所有世家女和公子哥們分成了兩排。

今日的春日宴,盛京許多勳貴世家的公子哥也在。

除了淮南王沒來,太子和承恩侯,還有何行晏和葉元青。這四位,各有千秋。

今日借着春日宴,世家貴女們眸足了勁想要獲得這四位的關注。

韋太尉夫人家的韋青青也到過了及笄,韋太尉在朝為官,韋家也不是什麽小門小戶的人家。

韋太尉夫人想給韋青青尋一門好親事,目光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吏部侍郎夫人身上。

吏部侍郎家的蘇傑在盛京也是頗有盛名,想要攀兒女親家的也不少。

想到這裏,韋太尉夫人揚起一臉笑容,同侍郎夫人親切交流起來。

侍郎夫人看到韋太尉夫人對她如此熱情還有些摸不着頭腦,兩家并無交集,況且兩家老爺同在朝為官,但也不是那麽相熟。看她那架勢侍郎夫人很快反應過來,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笑。

李氏來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官夫人有了中意的兒女親家,只是需要過明路,在需要找媒婆上門探口風,若兩家有意攀親,便可上門提親。

姜懷書跟在李氏身後,視線在那些世家小姐身上略過,除了之前在太傅舉辦的賞花宴上見過之外,還有許多新面孔。

沈氏也早早的就來了,葉家的幾位哥哥姐姐還未說親,葉元青今年過了及冠之年,沈氏對他的親事也是着急的不行。

姜懷書在一衆世家小姐中看到了葉元檀和葉元蔻,兩人年紀相仿,長相也極為出衆,姜懷書剛到葉元蔻就瞧見她了,親切熱絡的拉着她介紹給她的小姐妹們。

“妹妹,這位是中書左散騎常侍家的徐姐姐。”

“徐姐姐好。”姜懷書乖巧的沖徐瑤瑤笑了笑。

徐瑤瑤身着華服,掩面俏笑,沖她點點頭,“妹妹不必客氣,早都聽元蔻說起過你,今日有緣一見,果真是個美人。”

徐瑤瑤與葉元蔻是閨中密友,關系情同姐妹,她經常聽葉元蔻念叨這個妹妹,第一眼她便也喜歡姜懷書。

“徐姐姐,如皎皎兮似輕雲之避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姜懷書絞盡腦汁才想起前世九年義務教育學的詩詞,“妹妹才疏學淺,無法形容出姐姐的美貌。”

徐瑤瑤聽姜懷書如此誇她,臉頰紅的能滴出血。

“姜妹妹,當真是好文采。”

葉元蔻沒想到姜懷書如此有才,眨巴眨巴眼睛問:“妹妹,那你可有沒有詩來誇誇我呀。”

“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姜懷書覺得這首詩倒是與葉元蔻很相符。

原本還聚在一起嬌言私語的世家小姐聽到姜懷書出口成詩,都不由得圍了過來。

“姜妹妹,我叫白佩,是中州刺史府嫡女,不知妹妹能否也誇一誇姐姐呀。”白佩溫潤柔和,纖腰瑩瑩,目光灼灼,看的姜懷書都有些臉紅了。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姜懷書心裏對那些寫出這些千古詩文的大佬們着實佩服,不過她也實在是沒辦法了,也不得以盜用。

真希望那些大佬們千萬別介意。

姜懷書小小年紀便出口成詩,一時間成了宴會的主角,風頭無兩。

太子對于姜懷書吟的那幾首詩很感興趣,他有些想知道完整的詩句是什麽,不僅是他,何行晏也對姜懷書産生了興趣。

在堰州便知道她的學問不低,他想知道這樣的一個人是如何念出那些詩句的。

姜懷書此時并不知道太子一行人的眼神落在她身上。

更沒注意到謝瀾庭對她的幽幽目光。

葉元青倒是注意到了,不過他并不知道謝瀾庭對他這位妹妹存了什麽心思。

宴會上的人心思各異,忠武将軍夫人,看着姜懷書甚是滿意,笑着對李氏說道:“李大娘子,恐怕過了今日你家要熱鬧起來了。”

沈氏一瞧這架勢可不得了,恐怕姜懷書要被人惦記上了。

李氏看到姜懷書出風頭,差點沒吐血,雖然姜如喜已經許配給淮南王,不過那也只是側妃,畢竟以永昌侯府的家世實在是當不得淮南王的正妃,更何況娴貴妃更是不會同意。

沈氏看到李氏那氣成豬肝色的臉,心裏一一陣舒坦,她可沒忘記前段日子姜懷書在永昌府裏遭受的罪。

李氏聽到忠武将軍夫人說的那些話,也不好發作,一直忍着。

“六娘自入府以來,我這個當嫡母的都盡心盡力的照顧,如若六娘以後也能嫁個好人家,我這個做母親的也甚是歡喜。”

李氏想在外博個好名聲,但沈氏卻偏不如她願。

“李大娘子,我可聽我家二叔說,前些日子你府中丫鬟誣陷懷書這丫頭給姨娘下毒,雖說你們永昌侯府将人發賣了,但說來也湊巧,那日我剛好路過,從人伢子手裏将那丫鬟買了下來,好巧不巧,那丫鬟說指示她下毒誣陷懷書丫頭的可是你這侯府主母。”

在場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世家和官夫人。

對于李氏的一些作風也略有了解,不過高門大戶裏都有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手段都差不多,畢竟從小可是在陰司後宅裏耳濡目染。

“你。”李氏顧不得維持面子,指着沈氏說道,“沈馥雅,你平日裏便喜歡與我作對,如今你平白誣陷,你有何證據,證明是我指示那丫鬟下毒害人嫁禍給六娘的。”

沈氏理了理鬓角的碎發,悠悠道:“不如讓連翹那丫鬟來與你說道說道。”

李氏一聽連翹的明細就知事情敗露,她心裏恨的不行。

早知道當時就該一棍子将人打死,也好過讓沈氏抓住把柄。

李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沈氏今日當着這麽多人面說出來就是警醒她。

今日姜懷書顯露頭角,無疑是給她招來很多的麻煩,尤其是李氏更是個難纏的角色。

“我家懷書是個可憐的孩子,若是在你們永昌侯府出了事,我葉家定是不會放過那該死之人。”

李氏憋了一肚子的火沒出發洩,她也不能當着這麽多人的面去跟沈氏争執不休。

兩人之間的火藥又快燃起來了,忠武将軍夫人連忙打圓場:“沈大娘子,不知今日可有看到中意的女子,你家元青也到了娶妻的年紀吧。”

沈氏笑道:“我家元青如今跟在太子身邊,我這個做母親的少不了操心她的婚事,這些姑娘都我瞧着都是極好的,不知姐姐可有中意的。”

忠武将軍夫人看向那些世家小姐們,看着個個都出挑,無論是模樣還是家世都是不錯的。

“我倒是瞧着你那外甥女不錯,與我家談風很是般配。”

沈氏一雙杏眼瞪着忠武将軍夫人,頗為無奈道:“姐姐莫要開玩笑。”

忠武将軍夫人倒也不是真的屬意姜懷書,只是對她的文采很是中意。

“那你家元蔻呢?”

沈氏沒想到忠武将軍夫人拐彎抹角的把主意打到了元蔻身上。

“我家元蔻還不着急,可在留兩年。”

忠武将軍夫人有些失望,葉家與忠武将軍府倒也算是門當戶對,她有意結親,可沈氏倒是很狡猾,把話說的她也沒辦法接。

貴夫人們彼此間三言兩語的交鋒,試探。

貴女們卻歡天喜地的圍在一起。

那些貴女們得到姜懷書的稱贊後熱烈的讨論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