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林家嫡長子04
林徽音考中了江南解元,林如海就在遲疑。
說真的,他一點都不希望兒子參加這一次的春闱。因為他知道,兒子實在是太小了,就是來年春闱的時候,兒子也才十五歲,就是考中的會元又如何?就是三元及第又如何?十五歲的狀元郎,最好的結局就是進翰林院。
而三年之後又有新的新科狀元,就是三元及第甚至是六元及第的名頭在那裏擺着又如何?林如海是過來人,他很清楚,很多時候,狀元郎不過是皇帝跟前的擺設,真正有前途的,還是下面的榜眼、探花和二甲頭名傳胪。
可是林徽音想下場試一試,林如海也不會勉強。更重要的是,林如海也知道,江南的局勢一日險過一日,兒子能夠避開也好。
所以,林徽音十四歲這年的冬天,他坐着官船進了京。當然,說他是一個人也是一個人,說他不是一個人,他又不是一個人。
說他是一個人進京的,那是因為林如海和林黛玉都留在了揚州;說他不是一個人的,則是因為他帶了一堆的丫頭婆子小厮長随。
雖然林如海和林徽音都覺得賈家肯定會邀請林徽音去賈家小住,但是林徽音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留在賈家。
看過原著的他自然知道,他要是進了賈家,絕對沒有什麽空餘的時間讀書,不被賈家人當成哄賈寶玉的玩具就好了。因此,他人還沒有進京,就已經先讓林家的二管家莫柏把林家靠近考場的那套小宅子給整理出來了。
這座宅子是當年林如海準備科考的時候,林如海的母親做主買下的,為的就是希望兒子能夠距離考場近一點,不至于臨考的時候一大早就去趕路,然後在路上被堵個一整天。
不得不說,做了林如海的兒子就是便宜。別人為了科舉考試,還要去某些書院泡上一兩年,這樣才能夠在需要作保的時候不至于沒個着落,可是做了林如海的兒子,就是林徽音沒有正經地上過學堂也沒有正經地拜過老師,可是什麽作保、什麽聯合擔保,根本就不需要他操心。林如海當年求學時候留下的人脈足夠為他打開科舉的坦途。
當然,這也跟系統金手指分不開的。如果不是系統金手指開得夠大,如果不是林徽音這五年來夠刻苦,如果不是林徽音先來了個小三元中了案首後來又中了解元,科舉這條路,他也不可能走得那麽順。
雖然賈家人對舉人廪生這些不以為意,畢竟廪生一年才那麽點錢糧,還不夠賈家的小爺奶奶們一頓戲酒的,雖然賈母常常把“我們這樣的人家哪裏需要家裏的孩子去受這樣的苦”挂在嘴邊,可是這不等于說,賈政就不知道讀書人的金貴來了。
賈政自诩甚高,他心中一直以為自己遲遲沒有得到升遷是因為他不是從科舉考場上拼殺過來的,而他沒有上考場拼殺,卻是因為他得到了恩蔭——他父親賈代善臨終前的一本,讓他成為了工部主事。
當然,作為官宦階層的一員,賈政會看不上一個二十歲的秀才,可是他不可能看不上一個十四歲的舉人。因此,哪怕王夫人很不高興,賈政還是要王夫人收拾了一處院落出來,還打發了賈琏親自去碼頭等着。
對于這個結果,林徽音雖然驚詫,卻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慨。
不過,林徽音還是堅定地拒絕了賈琏的一力相邀。
Advertisement
“抱歉,舅舅好意,表哥盛情,論理,推辭本是不恭。不過,來年會試至關重要,不容絲毫的差錯。愚弟賭不起,也浪費不起這段時光。所以,得罪了。”
慌得賈琏連忙阻攔:“表弟竟然如此不顧親戚的情分?”
“情分?”
林徽音似笑非笑地看了賈琏好一陣子,看得賈琏心慌慌的:“表,表弟,請問,我,我有什麽不對嗎?”
林徽音道:“表哥說到情分,那麽,就看在先母的份兒上,愚弟就多舌兩句。”
這裏是林家租的官船,周圍又是他們表兄弟二人的心腹,林徽音自然是不怕的。
聽見林徽音重重地用了先母二字,賈琏不免紅了臉。
他當然知道那年賈敏去世的事兒。不是他說,他真心覺得,在賈敏的喪事上,賈家太過涼薄了。
賈琏本來不過是慚愧,可是聽到林徽音下面的話的時候,他差一點跳了起來。
只聽林徽音道:“表哥,請恕愚弟失禮。請問您在家如何?”
“我?”
“對。對比二舅舅家的表弟,您在家如何?”
“這……。愚兄不知表弟之意,請問……”
“原來表兄不知道?那愚弟今日的确不該說這個。不過,表兄可知道,如今江南早就傳遍了,表哥夫婦二人如今在乃叔家住着,幫着叔父料理庶務。這,是一個叫做冷子興的古董商說的。”
賈琏先沒有聽明白,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林徽音早就走了。
賈琏先是大驚,當時就跳了起來。
“表,表弟?”
偏生這個時候,他的心腹小厮旺兒一臉糾結地上來道:“二爺,表少爺早走了。”
“你!你怎麽不攔着!”
“回,回二爺,表少爺還說,……”
“表弟還說了什麽?”
“表少爺還說,二爺能夠舍了自己的前程和名聲給二老爺做管事的奴才,他卻不願意舍了自己的前程和名聲去給一個纨绔子弟做玩具。表少爺還,還說……”
“還說了什麽?”
“表少爺說了,當年姑太太的事兒,他都記着呢。”
雖然賈家上上下下蠢貨一堆,但是不等于說,旺兒就是一個蠢貨。以前是不知道的,可是旺兒知道,賈家如今的正經爵爺是賈赦,賈琏是賈赦的嫡長子,自然也是賈赦的繼承人。因此,賈琏才是榮國府未來的主人。
賈琏的前程關系到旺兒的前程,這種事情,旺兒當然知道。他跟賈琏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所以,他最不希望看到賈琏壞事兒的人之一。
“二爺,您說,……”
“夠了。這事兒,你給我爛在肚子裏。老太太和二老爺那邊,自有我去說。”
反正林徽音要讀書,這個理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