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玉出山(3)

2-金玉出山(3)

奶奶以為她又魔怔了,但劉钰說的煞有介事,聽她提到那個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地名,奶奶呆滞良久,米粥掀了蓋子才回過神。

早飯都顧不上吃,打電話給二姑托付她買火車票,然後牽着劉钰的手直奔老宅倉庫。

由于二姑自立堂口,焚香敬拜也都是在她家裏完成的,這間倉庫已經很久沒人打理了。大門上的鎖都鏽跡斑駁,奶奶用鑰匙費了好半天的工夫才把鎖眼捅開。推開門,頓時塵土飛揚,厚厚的浮灰自頭頂撲簌簌掉落。

劉钰手動扇風掩口随奶奶進了門。剛一站定,奶奶就将懷裏的一沓現買的蓮花香塞她懷裏,要她親自過去上香給狐仙牌位磕頭。

劉钰有點懵,奶奶滿臉嚴肅,唇角皺紋都抿出了深刻的直線。劉钰不敢怠慢,依稀回想起爺爺的樣子,照葫蘆畫瓢,将九根香一塊點燃。

就在她要彎腰鞠躬的時候,奶奶冷不防出聲:“把香根頂在你的天靈蓋兒上。”劉钰撇頭看向奶奶,奶奶目光深邃異常,隐隐的,還能看到淚光。

劉钰驚叫:“奶奶你哭啥呀!”

奶奶抹了把眼淚,顫聲嘆氣:“孫兒,明天是你生日,你是不是忘了?”

還真忘了。光尋思趕緊出發送胡肆臨回家,她可不是把生日忘在腦後了嗎。

再轉念一想,明天何止是她的生日,也是狐仙們的節日——九月初九重陽日,往年到了這一天,前夜裏爺爺就會殺雞殺魚,買果子買糕,起大早把貢品放上供桌,再敬上三盞燒的滾燙的烈酒,足足焚上一整天的清香,以供仙家盛宴享樂。

而今,再次回到這裏,昔日盛景早已成了塵封的過去。思念爺爺,劉钰也不禁熱淚盈眶,便按奶奶的囑咐,将香根頂在頭上,重重俯身鞠躬。

将九柱清香插入香爐碗,奶奶和劉钰一起将水果一一碼放在案,祖孫倆并肩跪在灰塵疊起的蒲團上,帶着各自感懷虔誠的三拜九叩。

劉钰沒說話,靜靜的跪在原地,聽奶奶喃喃自語:

“今有劉門第九代頂香弟子劉玉拜見老仙家!即刻上路,前去接迎老仙家出山濟世,懇請大太爺、二太爺、三太爺是我們東北供奉的狐仙三位老祖宗。保佑我孫女一路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劉門媳婦在此叩謝老仙家大恩大德,請諸位再耐心等待幾天,等我孫女接你們回來,就帶你們離開這棟破屋子,随你們一塊行善積德,救人救世……”

說到最後,奶奶泣不成聲,趴在蒲團上嗚嗚哭個不停。

Advertisement

劉钰掙紮要起想扶住奶奶。奶奶卻轉頭狠狠瞪住她:“跪好了,不許動!”

劉钰趕忙端正姿态,愣愣望着奶奶打開供桌下的櫃門,從裏頭捧出一個上了鎖的木頭盒子。

奶奶不慌不忙從褲子口袋裏掏出一把紅繩穿的鑰匙,快速将盒子上的小銅鎖擰開。她掀開蓋子後,劉钰抻長脖子往裏頭張望。

只見方方正正的盒子裏,放了一本鹿皮包裹的書。厚厚一本,粗黑的線穿過那些七扭八歪的小孔,一看就是自己訂制的。

奶奶将書從盒子裏拿出來,劉钰放眼瞧去,暗暗咋舌:

好家夥,快趕上新華字典那麽厚了!

這到底是什麽奇書啊,咋整這麽大陣仗呢?

奶奶轉手将厚書放在劉钰懷裏,順便解答她的疑惑:“坐車路上,你閑的沒事就翻開看看吧!這是你太爺爺活着時候寫的日記。他沒了就傳給了你爺爺大哥,啊,就是你平爺爺。唉,可惜你平爺爺沒那個仙緣接筆續寫,你爺爺呢,也說自己沒那麽大的本事往上多撂幾個字兒。所以,這日記寫着寫着他就寫不動啦……他走的時候,特別交代我,啥時候你熬出頭了,啥時候轉交給你。玉啊,你仙緣不淺,你爺爺說你們老劉家這一代就指望你了,等到機緣巧合,你看了這日記,就會明白自己以後該怎麽做。”

劉钰頓時有些肝顫,結結巴巴問:“我、我能行嗎?爺爺不是在騙我吧?”

“胡咧咧啥呢,”奶奶噘嘴嗔道,“你爺爺吐口唾沫都是釘!騙你個小屁孩子幹啥?行了,別磨磨唧唧的,你二姑正往這來呢,她陪你走這一趟,回來以後你就啥也不用怕了,咱家從此也就好了……”

嘆息間,劉钰從奶奶的語氣中聽出一種直抒胸臆的快樂,仿佛把憋了十幾年的委屈一口氣吐個幹幹淨淨,人都神清氣爽了不少。

天天看奶奶愁眉不展,難得看她如此高興,劉钰立刻跟着高興起來。等二姑一來,倆人直奔火車站,轉了兩趟火車,耗時 8 小時,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彰縣境內。

一路上,劉钰翻開沉重的日記,從第一頁開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倒也沒覺得旅途有多疲憊,二姑叫她下車的時候,她甚至意猶未盡,久久無法從日記的內容中抽出身。

雖然年代久遠,日記用的紙張一摸就知道是當年最好的材料。太爺爺字跡峰回路轉,自帶一股遒勁蒼涼的氣勢,且還是用鋼筆寫的,墨水也能看出用的是頂好的。

劉钰低頭嗅一嗅,竟還能聞到沉靜悠遠的墨氣。

記錄的內容卻不像她想象的那麽蕩氣回腸。可見,太爺爺是個老實忠厚的脾性,前三分之一本日記,都是他尋常捉鬼、蔔卦、看風水所用的一些手段,以及處理難解的靈異怪事那些應急對策等。說是日記,倒更像是說明書或者秘籍攻略。

直到看到他臨終前寫下的最後一篇,劉钰才發覺——原來他們老劉家曾在那大亂的時年裏,經歷過那麽多驚心動魄的場面。劉钰趕忙掏出手機對照着日記标注的年月查了查老黃歷,頓時滿心震撼。

想不到年過耄耋的太爺爺,竟然到達了靈媒的巅峰境界。未來幾十年發生的種種全然被他推演出來,樁樁件件一字不差,與現實吻合的幾近妖魔化。怪不得爺爺都說自己沒多大本事呢,這樣優秀的先例在前,誰還敢跟太爺爺劉長河比肩啊!

二姑領着劉钰找了家距目的地最近的小旅館住下。見劉钰仍埋頭沉浸式閱讀,深谙情況的二姑也沒打擾她,獨自出去采買臨時用品和吃吃喝喝了,留她一個人繼續津津有味翻爺爺寫的內容。

日記寫到到爺爺這裏,那真是別有洞天。

想起爺爺響亮的名號,劉钰哭笑不得——劉老邪不愧是劉老邪,日記寫的就像志怪小說。開頭,先是感懷了一下作古多年的老父親。憶往昔峥嵘歲月稠,把太爺爺吹得神乎神奇,看得劉钰小臉都有些臊得慌,可沒翻兩頁日記就斷了檔。

再翻新頁,劉钰怎麽都笑不出來了,深鎖眉頭,情不自禁撫上那微微淩亂的筆跡。

仿佛能通過潦草的字句,感受到那些年苦苦熬不出頭的爺爺,心裏究竟有多疼。當她看到爺爺記錄自己尋山拜仙的經歷,不由得瞪大眼睛——

……本來不想讓桂芝陪我走這一趟的。她肚子大了,路途遙遠,我很害怕孩子會在颠簸中下生落地。但桂芝總是那麽堅強執着,哥嫂們都勸過她,她非要跟着我。

沒辦法……我覺得這或許就是我的命,連累妻兒跟着我受罪,那我又能怎麽辦呢?近三個月,半拉身子動彈不了,心髒也不行了,不分時不分晌的說抽就抽,家務農活一樣都幹不了,鋤頭都拿不動,可苦了桂芝,挺着大肚子上地裏頭幫人家挖土豆,供給我們兩口子平常吃喝,入了夜她也閑不下來,黑燈瞎火納鞋底子……苦呵!人活一世,咋就這麽苦呵!

……幸好前半月得到感召,我和桂芝終于跋山涉水來了!不曉得是什麽緣故,天公竟如此不作美,桂芝費力攬住我,我倆頂風頂雨走過蜿蜒的田地到了柳河水岸。說來也是驚奇,當我倆踩着河溝檐子朝着山腳下邁進,漫天大雨竟忽然停了,風也不再嗚嗷刮了,明晃晃的日頭破雲而出,漫山遍野的青蔥綠意好似沐浴在金光之下!

我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不停讓桂芝掐我,想來是不是我病久了眼花,為啥會在蒼翠的綠蔭之中見到了一地金碧輝煌的景象呢?桂芝沒有掐我,還告訴我沒眼花,她也看到了——這滿眼綠葉、青石矮山,全都成了金葉金山,金燦燦的,看得人眼花缭亂!沒敢耽誤太久,我倆互相攙扶爬上山頭,說來也是奇怪,一腳踏上高雲山的青石,我竟健步如飛,沒多大一會兒,遠遠的将桂芝甩在了身後。我心裏忽然暢快不已,連桂芝喊我叫我都聽不見了,耳朵裏,眼睛裏,只剩下面前那方狹窄的古洞,心裏頭更是出現了一種強烈的呼喚……

……他們在叫我,在等我,我終于回來了!回到這蓮臺仙山之上,叩拜等了我二十餘載的老神仙!都跟我走吧!我們一起回家!回到那混沌迷茫的人世間,做我們該做的事,行我們應行的道,踏平四方苦厄困地,渡化所有魑魅魍魉!走吧,一起走!

金玉滿堂結仙緣,三十四載入紅塵。

老仙家,咱們是時候出山了!

原來如此。竟然如此?

劉钰合上日記,內心激蕩不已。

想不到爺爺從上山請神歸府的那一刻,就暗暗感召到了自己的存在。

算了算時間,爺爺請仙那天剛好是時年九月初九。而 34 年後的九月初九她呱呱墜地,她這塊爺爺珍愛的璞玉降臨人間,冥冥中早有天意,她注定要做劉家第九代靈媒,将于 24 年後在同樣的日子,踏上爺爺走過的老路,重複這一場天命所歸的拜仙儀式。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的時候,劉钰先二姑一步醒了。喊醒二姑,異常清醒的告訴她不必跟着自己,劉钰攥緊銅煙鬥背上貢品和香爐,獨自踏上征程。

她甚至不用導航指引,順順利利上了山,也終于在古洞前點燃了銅煙鬥,清晰聽到了大太爺和胡肆臨的對話:

“弟子胡肆臨不辱師命,今日帶弟馬榮歸,跪請大太爺吩咐指教。”

“甚好。此番離家歸去,你定要時時規勸弟馬,助她除惡揚善,蕩平人間悲苦。今,授你二人我門絕學秘法:觀六路,斷陰陽,神算起卦,降妖伏鬼。今時今刻起,弟馬便是劉氏一族第九代靈媒,賜號小盛成,另賜一字為你所用,乃金鑲玉之钰。器之大用,自有緣法,金玉既出山,九九當歸一。下山去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