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章
第零捌章 第 捌 章
淳于越看着自己面前的光幕,試探的伸手去了一下。
一支筆自虛空中凝結,剎那便出現在了他手中。
“這……”他捏了捏手中之物,筆杆堅有形,并非虛無,而是真實的存在于自己手裏之物。
“不知其他人拿着這筆,是否也能書寫。”蒙毅湊近,也跟着琢磨起來。
誰料淳于越大大方方的伸出手腕,将筆遞給蒙毅:“試試?”
蒙毅倒也不推脫,直接接手。
他眼睛微亮,感覺這毛筆較之兄長蒙恬所創作出的毛筆更為精致。正要仔細查探,卻不料短短眨眼之間,手中毛筆便柔光一閃,直接灰飛煙滅矣!
蒙毅愣了一瞬,轉頭看去,就發現淳于越手中,那毛筆再度現身。
“看來,此物不可轉交。”淳于越面上含笑,總結而出。
“寫什麽不如交予陛下定奪。”李斯知道淳于越的脾性,便直接在一旁跟他建議道。
結果淳于越卻朗聲大笑,對秦始皇行禮道:“臣想問問這後世之人,郡縣制是否合理!”
當初李斯力排衆議推出郡縣制時,淳于越并不在朝堂上。他一直覺得此制度不合理,想要回歸最初的分封制。
這次秦始皇又要大動幹戈推行“車同軌”“書同文”以及“行同倫”之事,他心中焦慮,着實不看好。
“你之前還說,一切都是為了陛下聲名。如今卻要将陛下推行的制度,交由後世之人當着全黔首的面來言說……”蒙毅不悅,板着臉說道,“你怕是想滿足自己的私心,根本不是為了陛下。”
“臣,一切只是為了秦朝。臣,一切僅僅為了衆多黔首!”
淳于越朝着秦始皇深深鞠下躬,語言铿锵有力。
李斯與蒙毅臉色都不太好。
王绾內心其實也比較看好分封制,但見淳于越這幅姿态,卻覺得他将陛下直接架起,着實有些過了。
他走到淳于越身邊,示意淳于越往後退。本正開口想緩解一下氣氛,誰料淳于越跟塊石頭似的,推都推不動。
王绾又去拽他寬大的衣袖。淳于越彎着腰,依舊不邁步也不擡頭。
就在他無奈之時,卻聽見上方之首,傳來輕而有節奏的敲擊聲。
秦始皇狀似漫不經心的用指節點着案桌右側,他的眉眼遮掩在冕旒下,看不清什麽神色。
然那薄唇角微揚,發出磁啞之聲。
“可。”
-
在等幸運觀衆留言的時候,江小小把手機放到支架上,自己從床上挪到椅子上端坐着。
先前太興奮了,不顧形象直接就點開了直播。
她順勢将炸毛的長發抹了抹,端着旁邊的保溫杯又灌下幾口溫水。
俗話說得好,保溫杯裏泡枸杞,你能活到九十幾。
她眼睛掃過桌子下面的主機上,白色外殼上面還留着深灰色的灼熱痕跡。
電腦還沒修。
今天直播完可以到手兩千元,如果修電腦不貴的話,明早就找人把電腦修好吧……太貴,就往後延。
她腦子裏想東想西的,那幸運觀衆卻遲遲沒有留言。
怎麽回事?
這平臺其實是沒觀衆的對吧?上次只是個意外對吧?
江小小正在猶豫着自己要不要繼續說,不等留言了,就瞧見屏幕上出現了一句話。
我只是個翻譯:不知秦朝的郡縣制,對後世影響是否極大?
嗯?
怎麽又是這個叫“我只是個翻譯”的觀衆。
這平臺不會就這一個觀衆看吧……
江小小突然為自己的未來賺錢路,感到了深深的不自信與憂慮。
-
秦始皇在統一後,全國實施郡縣制一事,确實對後世影響頗深。
雖然從春秋戰國時期起,就有些國家已經開始施行郡縣制了。但是,沒人像秦始皇那麽霸氣,在七國歸一後即刻全面覆蓋郡縣制來取締分封制!
這一舉措,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據和政治安定以及經濟發展。
在當時那個年代來說,秦始皇的謀略眼光是其他人所不及的。
因為廢除了分封制,所以貴族們的世襲特權沒有後,導致許多貴族儒生不能接受。
特別是以淳于越為首的那派之人。
淳于越萬萬沒想到,這天音不僅說郡縣制比分封制更好,還将自己單獨拎出來說。
他立刻怒喝道:“一派胡言!”
“胡言亂語!”他沒忍住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繼續說道,“前幾郡縣制的實施,并沒有貴族搗亂!不是實施得很是順利嗎?!”
“你怎麽知道他們私下什麽想法。”蒙毅冷哼一聲。
貴族們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心裏十分抗拒。但是秦始皇強勢推行,他們雖面上不顯,暗地裏卻完全不能接受。更有貴族互相聯系,是秦二世時大規模起義爆發的源頭之一。
而且,當時諸子百家百花齊放,所言都自以為有道理,到處宣教。貴族和黔首們也受其影響,導致分封制雖然實施,秦始皇卻落下了個不好的名聲。
而這分明對于當時的帝國而言,是最有利和最有遠見的措施……
淳于越在公元前貳佰壹拾叁年,秦始皇于鹹陽宮置辦酒席宴請群臣與博士時。他直接當着衆人說道:‘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
淳于越認為應該學習古人經驗來長期統治,這種自己想怎麽治理國家就治理國家的君主,他從來沒聽說過。
秦始皇所做郡縣制乃錯誤,其他人都只是溜須拍馬,使其不知錯矣。
所以,他才來勸谏,希望秦始皇廢除郡縣制推行分封制。
對于淳于越,大多數人都是同一個認知……認為他乃自持清高的酸腐儒生,毫無政治頭腦與遠見,還自以為是,更以不給帝王面子為傲。
說實在話,秦始皇對他确實不薄,十分看重于他,更請他當了公子扶蘇的師傅。結果呢?他不僅沒表現出該有的才能,更在重要場合直接下了秦始皇的臉色……着實有點過分哈?
鹹陽宮大殿中,衆臣面上都神色怪異。
淳于越成了諸多人的視線中心。
他胡須被自己抓得淩亂,臉色發青,氣得胸口起伏。
他一把扯過身邊的一位官員:“莫非我所言有錯?郡縣制本就不合乎常理,古時那些長久治理國家的君王,哪一個不是分封制!”
這位官員可不敢開腔,連連扯過自己的衣袖不願摻合。
“一個女子,懂什麽治理國家!”
淳于越一字一頓,大聲喝道。
“淳于越。”李斯皺眉,止住他的話,“古時也沒人像陛下一般,能一統七國成就千秋大業!慎言慎行!”
淳于越與李斯,雖政見不合,私下卻是好友。
他一向知道淳于越是個腦子一根筋的人,所以經常勸解他,沒想到朝那後世之人問一個“郡縣制”,倒把淳于越自己給扯下了水。
李斯拉着淳于越對秦始皇行禮,他想幫着說幾句話,将此事掩過。誰料那天音再度說道
淳于越觸犯了律法,李斯頂着壓力保住他的性命,卻不料在之後的一件事上,二人政治争執達到了頂峰。李斯後面也無法再袒護,最終淳于越因律而死。
衆所周知,秦始皇十分看重李斯與尉缭。許多人認為,淳于越有李斯和尉缭這兩位好友,所以才能成為扶蘇之師。
秦始皇應該是覺得,能成為李斯跟尉缭的好友,淳于越一定可以勝任扶蘇之師。萬萬沒想到啊……
因為選了淳于越,這就導致了扶蘇被教導得與他一般迂腐……所以,也有人說淳于越,應該也算做導致秦朝二世而亡的罪人。
“淳于越!”李斯連忙接住他軟倒的身體。
淳于越急火攻心,竟是噴出一口血直接昏迷了過去!
“這……”李斯慌張的看向秦始皇,“陛下,臣懇求傳太醫來看看!”
秦始皇瘦長的手指慢悠悠的轉着自己的玉扳指:“既然斯如此擔憂,那便傳太醫罷。”
“謝陛下!”李斯跪坐于地面,扶着淳于越不敢晃動,拿自己的袖口去擦拭他胡須旁邊的血跡。
冕旒珠鏈的淺色投影襯在秦始皇高挺的鼻梁上,他垂着纖長的眼睫,心中開始重新思量這所謂主播的作用。
若是每次都能幫着他所實施的政策說話,令七國黔首之心皆歸攏于大秦……
不,不可能。
他薄唇微抿,把玩扳指的指尖停頓下來。
天下有諸多悠悠百姓與黔首,所謂的“幸運觀衆”無法把控在自己手中。
更何況,雖然如今看來是為自己這邊說話,但未來一旦話頭調轉……
被掩蓋在灰塵下的火星,更能起燎原之勢!
此女子,還是不能留。
-
公子扶蘇急急忙忙的出了書房。
他首次沒有案桌上的竹簡與筆墨,甚至起身時因為太着急,手腕都染上了一大坨墨汁。
他原本在書房內心無旁顧的摘抄淳于越所布置的孔子學說,卻不料那久未曾出現的天音,今又再度現身。
原本說的話語,還能令他繼續做着自己的事不被影響。直到,天音說到自己的師傅淳于越身上……
字字句句皆是箭矢利刃。
扶蘇緊抿唇瓣,閉着眼緩了緩變得急促的呼吸。
師傅教他學識,教他為人,介紹百家諸子與自己相見……師傅是腹中詩書才華極其橫溢之人,更是舍生取義的大儒!
天音怎麽能,怎麽可以……!
他想着,自己聽着都如此難受,自己師傅那等心高氣傲之人,怎麽能承受得住。
必須去找師傅。
扶蘇知道,這段時因為有新的政策要出,陛下召集的群臣比以往範圍更廣,自己的師傅也在其中。
所以,他直接朝着鹹陽宮最前方的居中大殿疾步行去。
“公子扶蘇,您這麽慌張去哪裏呀?”扶蘇殿中的打掃宮人第一次見他這麽失态,忍不住問道。他雖然也聽了天音,但是似懂非懂,只知道在誇他們的陛下。
扶蘇性格溫和,對宮人一向平和溫柔,所以他們也都不像在其他地方一樣,說話都那麽戰戰兢兢。
“有點事。”扶蘇雖然心中着急,卻還是依舊聲音柔和的回複了宮人的問話。
宮人見扶蘇确實着急,連忙讓路,還對着他快步離開的背影關切道:“今晨剛下了場小雨,地面滑,公子扶蘇行路且小心。”
-
諸地學宮中。
聚集在一起的學子們都在因為之前的天音所言而争辯。
“女子懂什麽治國安邦,淳于先生乃大才者,竟如此貶低!”
“我認為她所言倒是有幾分道理,你我雖滿腹經綸,在治理國家之上,應是比不上将軍丞相一流的。”
“胡說八道,哪來的道理。這郡縣制本就不合理,我等讀萬卷書,也沒見哪個朝代是靠着郡縣制長盛不衰的!之前有幾國試行郡縣制對吧?然後呢?不被秦國滅了嗎?郡縣制沒有前車之鑒,又不吉利,還是分封制好。”
“我看吶,是因為你乃貴族出生,才這般不支持郡縣制吧?”
“你在亂說什麽……”
“我倒覺得周先生說得有理,雖然學子不論出生,但你貴族出生之人,談論此事定然立場不公。”
學子們尚還在争論不休,那天幕之上的女子再度開口了。
雖然秦二世而亡,但秦始皇所一力主張的郡縣制卻成了之後兩千多年來,幾乎所有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這正是說明了,郡縣制,才是當時那個年代最為優解的制度!
-
各國貴族們氣急敗壞。
他們一直暗地裏在集結兵力,這次秦朝實施郡縣制,正好給了他們去拉攏的機會。
之前各個國家殘餘的大大小小反抗軍,都被王氏軍隊與蒙氏軍隊殲滅。為了複國,他們決定合作,向上迷惑朝臣向下吸收黔首。
然而這天幕女子竟然說郡縣制是重要的措施,是具有長遠的政治制度。
若是郡縣制不被大部分黔首們抵抗,他們又如何從中獲取黔首們的尊敬與加入反抗勢力!
但是……
他們平靜下來後,也都心知肚明郡縣制此事,秦朝之人依舊不好辦。畢竟此時天下統一的時尚短,六國并不會因為天音短短數語而歸心。
而秦始皇為了實施郡縣制,定然廣招賢能之才。既然七國已歸一,當然不會因為對方曾經是其他哪個國的人而罷用。
安插人手進去,便能從內部瓦解秦朝。
只是可惜了黔首們的心,不像之前那般容易收攏了。
畢竟黔首們都是為了能生活得更好而去支持一個國君,天幕之人誇贊秦始皇,便是在告訴他們……跟随始皇帝,便是你們最優的選擇。
-
說到郡縣制,我又不得不提一下秦始皇在郡縣制之後,又做的那幾件無人敢想無人敢做之事……
我曾聽一位老師說過,自秦始皇登帝那年為線,上下一千年,只有三個國家可以為之媲美。分別是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
在秦始皇同一個時代以及前後千年的時光中,這些事都是那些君主們想做而沒有做,亦或是做卻沒徹底做的事。
說到這裏,我很激動……容我先吹一吹秦始皇的彩虹屁。他簡直是萬中無一無人可以比拟的千古一帝!政治眼光與戰略謀劃無一不精!
秦滅六國十年以來,只出了唯一一次敗仗:李信滅楚!
秦始皇:“……”
還在等着太醫來的李斯:“……”
王绾蒙毅等其他諸臣也都緊閉着嘴。
誇着誇着講到了十年唯一敗仗,故意的還是無意的?
他們都不敢擡頭去看一眼秦始皇。
李信滅楚失敗這事,也有兩種說法。
有人說因為李信勇猛卻自信過頭,也有人覺得李信冤枉,當時敗仗是因為有楚國公子昌平君,以秦國大臣的內身份反秦,所以才被楚國将軍項燕所敗。
但無論因為何故,此戰敗了。
這件事裏也能看出,秦始皇與其他皇帝真的很不一樣……他得知敗仗後,雖然震怒,卻是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快馬加鞭趕去見了王翦,并立馬認錯請其出山。
如此頭腦清晰、明辨是非、敢于承認錯誤之君王,着實罕見。誰會不被這般的始皇帝所吸引呢?所以才會有這麽多能人将領聚集在他身邊,奉他為尊啊!
話再說回來,秦始皇做了什麽在當時只有他敢想且敢做的事呢?首先,便是‘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若說先前是無聲,那現在的鹹陽宮大殿中,便是寂靜得好似殿外樹葉窸窣之音都能聽見。
秦始皇輕笑出聲,直接從高處臺階上跨下,長袍輕擺間,他朝着殿門外而去。
“走罷,去瞧瞧這數未見的……後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