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章
第貳拾肆章 第章
光是看蒙毅周身的氣息, 其他人便能想象得出那些人的下場。
他好似和先前一樣,卻又感覺哪裏都不一樣。
額間垂落的那縷發絲,都仿佛在往外滲血, 帶着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
幾位大臣們看着蒙毅,不由的腦海裏出現了蒙恬的模樣殺伐果斷,剛毅不屈。
蒙毅他與蒙恬長相有四分相似。
但蒙恬平素面對他們就是鐵血将軍的樣子, 而蒙毅總是一身與他們一樣的文官長袍,遮掩着身上強悍的體魄。
看來,即便蒙毅大部分與他們見面時都是風采翩翩的文士, 也不能忘記他乃蒙恬胞弟,也是将軍出身。
幾名朝臣不約而同的想道。
秦始皇此次出行, 帶的除了親衛還有蒙恬帳下的軍士。那些人倒是對蒙毅這副模樣習以為常,之前一聽蒙毅下令,便迅速配合, 才能活捉得如此順利。
随行的宮中侍從卻皆低頭不敢直視蒙毅。他們更熟悉的是平時來宮中時, 常常面帶微笑的文官。而不是現在,一身腥血如此煞人的蒙毅。
“你且說。”秦始皇對蒙毅言道, 又吩咐身邊侍從給他送去布帛。
“多謝陛下。”蒙毅接過後先是感激,然後才邊擦拭手臂邊說道, “臣對着他們挨着示範天幕上之前所言刑法, 仔細教導了七人。在只餘兩人時, 終于有人學會, 便張嘴透露了消息。”
他擡手往後方,揮腕示意,說道:“将車府令帶來!”
兩名士兵聽命壓着一人前來。那人頭發蓬松, 身上的衣服也濺滿斑駁血色。
他被直接扔在地上,匍匐于地, 未能直起身來。
而那衣擺之下,只能瞧見空虛一片,赫然雙腿已不見蹤影!
“賊人透露,陛下消息乃車府令告知。他們推算出行程的時間與距離後,便由車府令把控,看準時辰後駕車來到此地。”
蒙毅面對秦始皇一字一句,認真的說着自己得來的訊息。
“到達此地後,他為防被誤傷,便尋腹中疼痛難耐的借口,去往樹林中。想以此來避過牽連之禍。”
蒙毅拿布帛将已經浸潤的發絲大致擦拭了一番,随即将其疊好,還予了身邊一直等待的侍從。
然後,他一腳踩住趴在地上的車府令,眼中銳利的光,直挺挺的刺下!
“說,為何背叛陛下?!”
蒙毅當然在之前就早已問出原因。只是,既然此人還未死,那他想要此人自己講出來,說給秦始皇聽。
背叛信任他的陛下,令人厭惡至極。
蒙毅眼裏皆是殺意。
而秦始皇,則看着蒙毅腳下的車府令輕笑一聲。
怎麽?來了一個趙高不夠,又來一個?
皆是車府令此位。
“我……我不是自願的……”他擡起頭,被覆蓋着泥血的臉看不清五官,“我若是不同意,我全家都得死啊!”
“那麽,是誰在威脅你?”秦始皇淡漠的看着他,就像在看一具會說話的屍體。
此車府令是在趙高下獄後被提拔上來的,他一直對秦始皇忠心耿耿,辦事仔細牢靠。
王绾與其熟稔,當時還是他推薦的此人。
所以見到這個場景,王绾氣得雙手都開始發顫:“糊塗,糊塗啊!”
他的聲音不大,卻被車府令聽見。
車府令渾身一震,眼淚沖刷過面上的污跡,他不知道是疼的還是受嘴裏血水的湧出而影響,說話語詞含糊。
“陛下,我求你救救我阿翁姊妹和孩兒吧!”
“都做出此等滅族之事了,還有臉求陛下救你家人。”
蒙毅嗤笑一聲,一腳将他踹翻!
那人就地滾動兩圈,停下後衣擺更顯暗。他歪頭慘聲,吐出污血一灘。
“陛下問你話呢。”蒙毅拿腳尖粗魯的将那人腦袋挑起,眼中帶着威懾。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誰……不知他們是如何尋到我的家人!我那幼子,我可憐的孩子才三歲……就被斬去右臂送置我面前……”
秦始皇聞言面上并無波動,指節輕敲自己面前的案桌。
若是真的什麽也沒審問出來,蒙毅是不會将他帶到自己的面前。
果然,蒙毅挑眉冷笑:“一見陛下,你便滿嘴的替自己家人求情之語,是想要陛下心軟?可你所犯之罪,本就該夷三族!”
他長臂一揮,示意士兵一左一右将其提起:“無用之人,拖下去處置幹淨。”
“諾!”
待二人将不停慘叫求饒、痛哭不已的車府令拉走後,蒙毅回身對秦始皇說道:“之前此人透露過一個比較重要的訊息,與他會面之人,曾無意間提過一個姓氏。”
他的聲音透過夜風,傳入在場衆人耳中。
“田。”
_
整個大秦朝,從未有過在夜晚如此喧沸之聲。
使黔首自實田!
天幕所言此話,就連昏昏欲睡的老翁,都瞬間乍然而起!
所有田地不都是掌握在權貴手中嗎?
這、這土地真的會變成自己的嗎?!
所有黔首在激動中,腦海中都浮現了這個問話。
嗯……在說婚姻法之前,我還想再仔細說一說,秦始皇推行的土地私有制。
‘使黔首自實田’,主要是有兩個大的目的。
第一個目的,便是在向官府提交統計田地時,也讓黔首認定自己的國家乃是秦朝,對于進一步籠絡統一人心有着極大的作用。
第二個目的,也是向黔首表明,秦朝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能令黔首們的生活過得更加順意。
這個制度對于黔首來說的确是非常好。但是……卻失敗了。
甚至有人說,推行此制度是導致秦朝民怨紛起,乃至秦朝之後覆滅的原因之一。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而這個政策看起來十分利民,又是怎樣導致這個結果的呢?
只能說,僅僅剛統一五年便推行出這個制度,秦始皇這一步邁得太快、太大。
朝堂之下,暗流湧動。四海之內,皆藏餘孽。
無數貴族餘孽攪亂風波,各地騷亂令許多黔首根本無法靜心下來務農種田。
而下方的官吏們卻非要征收賦稅,導致民心偏向,哀聲怨道。
還有些去官府通報了田地的黔首們,他們的田地卻依舊掌握在當地有權有勢之人手中。
黔首們不僅要繳納官府的稅,乃至于還要再交一份稅收給權貴。
兩份稅收壓在黔首肩上,如何能夠承擔?
因此,分明是好的政策,得到的結果卻不盡如意。甚至,将秦朝推向了危機。
所以我認為,‘使黔首自實田’這個政策,應該在秦朝完全穩固了政權的情況下,再來推行。
畢竟,在大大小小的起義中、戰亂中、以及六國餘孽搞事的情況下、安插在官吏中的間諜陽奉陰違下……提前實施導致的後果,完全違背了秦始皇的本意。
聽到天幕此話,許多原本激動的黔首,都猶如被澆滅了的竈火,呆愣的沒有動靜。
“這……這本來聽起來應該是好事,怎麽這天幕神女要求陛下,不要實施這個政策呢?”
“唉,神女不是說清楚了嗎?我們之前的戰亂才剛剛平複。所以有些人呀,那個心就是不安定的。”
“是呀,若真是有人利用這個政策,讓我們交兩份稅,那我們得多辛苦啊!”
“好不容易天下安定,怎麽總有人想要造反。這種情況下,受苦的總是我們啊……”
“以前的君王們不樂意呀!唉,那些大人物的事咱們也沒有辦法。咱們呀,也只有好生的過着自己提心吊膽的子,能過一天是一天喽!”
黔首們所說之語,秦始皇他們這邊自然聽不見。
但衆人在聽到蒙毅所說對方姓氏為“田”時,天幕之人又同時說起了田地一事。
倒還湊巧,皆是田。
秦始皇聽着天幕之語,若有所思的考慮了幾息時間,然後側頭對李斯說道:“且先記下。”
李斯執着刀筆,颔首而寫。
然後,秦始皇又對着蒙毅說道:“既然為‘田’者,多半乃齊王一脈也。你傳信于蒙恬,讓他再增派人手去查其行蹤。”
蒙毅領命:“諾。”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秦始皇黝黑的鳳眸掃視了一下蒙毅全身,又道:“此事不急,毅可先去淨洗一番。”
“諾。”蒙毅再度應聲。
此次出行是他随身而侍,所以他與秦始皇會同宿于一個營帳之中。即便秦始皇不說,他也絕對會将自己收拾妥當。
周圍的飯食香氣已經傳來,秦始皇聲音難得柔和的催促蒙毅道:“快去,回來與朕一同進食。”
蒙毅聞言,便轉身拿了一束火把,加快腳步離去。
他招呼上同樣渾身血污的士兵:“走!我知道前面有條河!”
_
秦朝的婚姻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商鞅變法,因為在當時男女關系較為混亂,所以商鞅在當時就出臺了一條律令:
無論是父子還是兄弟,在娶妻之後必須分家而居。
若是家中有兩位以上的男子成婚後卻沒有分家,便要繳納雙倍的賦稅。
商鞅是想以此來盡量杜絕兄弟父子之間跟一個女人發生關系、共同生活的情況。
但是即便制定的律令,宣太後卻依舊找情人……
咳,不過呢……總的來說,比沒有這項律法要好一些。
到了秦朝,那麽婚姻法就變得更為具體。
比如兩人若想要在成婚,得去官府中登記。這樣的婚姻,才會受到官方的保護。
然後與刑罰擔責一樣的,要想成婚也有年齡的限制。與前者相同,男子身高需六尺五寸,女子需六尺二寸。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那若是有人天生侏儒矮小,莫非便不能成婚嗎?
我覺得應該是可以成婚的,只是具體如何作,就要看當地的官員是怎麽安排。
而且秦朝的時候,并不像後面其他一些朝代那般,成婚還有身份地位的限制。
秦朝允許良賤通婚。
這一條,在許多朝代可是明令禁止的。
還有一點,可能許多人不知道。
中國古代中,唯有秦朝的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制。
《法經.雜法》中有明确的規定,若男子有一妻二妾,便要用聝刑,也就是割去耳朵。而若是男子有兩位妻子,便直接誅殺。當然後面還有一句,妻子若有另外的夫君,則實施宮刑。
@無限好文,盡在文學城
秦朝的婚姻法,雖然也沒有抹去在古時男尊女卑的思維模式。但是縱向對比幾千年的歷朝歷代來看,秦朝的婚姻法反而是最尊重女性,給予女性極大權利的一個朝代。
我來說幾條與女子有關的婚姻法中,秦始皇所立下的幾條法律令:
第一,秦始皇規定,無論是為妻為夫都必須對彼此忠貞,不管是男子還是女子出軌通,皆屬于犯法,且刑罰嚴苛。
第二,婚後夫不能責備打罵妻,此也屬于犯法。妻可去報官,官府可以根據其妻受傷的程度,來作出相應的懲罰。
家暴男是要被處刑罰的啊!
聽到這裏,是不是廣大女性觀衆都熱血沸騰起來?
這條律令,簡直了!
同為女性,我要怎麽描述自己初次見到這條律令時的感受呢……
或許就是,你我同感。你此時的心情,等同于我此時的心情。
而你們以為,這就是在封建朝代能給女方最大的權利了嗎?
不要慌,我再說一個,還有更絕的一條律令。
這條律令也是以前沒有的,是由秦朝所編纂,且只有秦朝實施了。
後面的朝代皆全部廢止了它!
是什麽呢?
‘夫為寄豭,殺之無罪。’
翻譯過來便是,如果你的丈夫去別的女子家留宿出軌,那麽你有權殺之且無罪。
啊!這這這……
始皇陛下,請收下我的膑骨!
秦始皇原本神情淡漠的聽着天幕女子的話語,突聞最後一句,不由愣怔。
他漆黑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詫異。
朕,在後世有收藏膑骨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