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醫妖道16

第16章 神醫妖道16

小小的寧縣只是一處縮影。

劄縣、榆縣、西河郡……清虛道人一行所至之處,逃難的流民等來了一場又一場義診。

作為獻策者、也是幕後推動者的越殊雖不曾與他們同行,看見光幕中不斷上漲的功德值,便能推斷出此行應是順風順水。

至少,不少本該死在病痛中的人活了下來。

這個結果離不開州牧常玉山的統籌,離不開每一個為此忙碌的官吏與大夫,離不開奔走在外的清虛道人與常以信一行人……更離不開作為“發起人”的越殊。

此番之所以順利說服衆多醫館、藥鋪聯合義診,固然有州牧府的威懾與部分大夫醫德高尚的緣故,更是因為越殊拿出的報酬委實誘人,但凡醫者很難不動心。

——那是聞所未聞的醫學知識與方向。哪怕所謂的藥方殘缺不全、思路未必可行,聽在一衆醫者耳中,卻是“如雷貫耳”。

——宛如“一葉障目”之人,眼前突現光明。新世界的大門向他們敞開。

故而越殊只是給出一個“引子”,便如同魚餌一般牢牢吸引了衆多醫者。從前在百姓眼中有着“黑心”之稱的某些藥鋪、醫館,都被越殊釣成了菩薩廟;一個個只認衣衫不認人的大夫更是化身大慈大悲的“活菩薩”。

事後,他們如願獲得了回報。

越殊不曾虛言诓騙他們。行醫愈久鑽研愈深之人愈能體會他所分享的知識的分量。

某些在時人眼中無藥可救的絕症,照越殊提出的思路來看,竟然隐隐有解救之法!

一時間,一幫須發花白的老大夫捧着由清虛道人代為轉交的知識手冊如獲至寶,其中隐約超越時代的理念令他們驚為天人。

令他們深受震撼的,不僅是手冊中的內容,更是将這一切無私分享的少年人。試問換作他們,又有幾人能做到如此慷慨?

足以傳之子孫、令後代無憂的寶貴醫書,只為一群無關緊要的難民,竟公之于衆!

毫無疑問,在大部分人看來,即便越殊天資再高,以他的年齡也不可能在醫學一道有如此渾厚的積累,提出種種看似不可思議卻又令人耳目一新的理念,最大的解釋便是他不知如何得來前人的秘傳醫書。正因如此,即便其恩師也無權阻止他外傳。

大受震撼之餘,稍稍代入清虛道人的視角,他們只覺心疼:有了好東西不上交師父而是免費大甩賣,這是什麽敗家子啊!

不,從清虛道人為徒弟的建議不惜四處奔走,說服衆多醫館、藥鋪,又在事後美滋滋替徒弟轉交報酬,絲毫不像是不甘不願的樣子看來,此事他顯然也是樂見其成。

得出這個結論的人陷入沉默。

莫非這就是一脈相承的冤大頭?

此番聯合義診的結果,越殊十分滿意。至于旁人的想法,他并不知曉,也不在乎。

高度不同決定了眼界的不同。

固然,州牧府一聲令下,大部分醫館、藥鋪都不敢反抗,可效率與用心程度卻難保證。

用一份可複制的知識換來衆多醫者心甘情願、積極主動地救助難民,何樂而不為?

畢竟知識不會因分享而消失,恰恰相反,分享的人越多,越有利于集衆之智。任何一條道路,都絕非閉門造車所能成就。

醫學之道亦是如此。

縱然沒有這一場義診,越殊将來也會主動将前世所知的醫學知識公諸天下。哪怕他所知淺薄,至少能予人以新的思考方向。

如此想來,他豈不是等于用未來注定會公之于衆的醫理藥理白嫖了衆多醫者的勞動力?

義診的順利進行是一份快樂,白嫖又是另一份快樂,雙倍的快樂令越殊嘴角上揚。

“咳咳!長生你注意一點。”一旁傳來常以周的聲音,“葬禮上要莊重,莊重!”

“……我只是想起了開心的事。”越殊默默将上揚的嘴角壓下去,神色恢複平靜。

“哦?是什麽好事?”

常以周忍不住問了一句,卻只得到一句幾乎一模一樣的回複:“葬禮上要莊重。”

“好吧好吧。”被自己的話噎回來的常以周嘀咕幾句,手上鏟土的動作加快幾分。

揮起最後一鏟土,堆出一個小小的墳丘,他一本正經地對着墳丘拜了一拜:“長安,一路走好。下輩子放機靈點,再被人逮到,可沒人像我這麽好心養着不吃你。”

說完,他變戲法般掏出一塊刻有字跡的木牌,往墳頭上一插,就成了簡易的墓碑:

[——長安之墓]

常以周擺弄一陣,确定這塊簡易的墓碑擺在正中不偏不倚,這才滿意地站起身來。

他雙手一拍:“大功告成!”

所謂“長安”,其實便是當年常以周初次狩獵時瞎貓撞死耗子捉到的那只兔子。事後為了留作紀念便養在了歸一觀。從此開始在越殊手下為醫學事業做貢獻。

什麽土法提取的大蒜素、青黴素之流,越殊多次嘗試過後,都在它身上做過實驗。

時日一長,倒也養出了幾份感情。至少時不時上山串門的常以周很是喜歡逗弄它。

常以周甚至從兩人的小名中各自截取一個字,給這只不知幸運還是不幸的兔子命名為長安,代表着兩人各有一半的所屬權。

直至一個時辰前,“長安兔”壽終正寝。于是,恰逢其會的常以周提議将這位做出傑出貢獻的“功臣”安葬在歸一觀後山。

越殊思考一秒,點了點頭。

從挖坑到填土,葬禮簡單粗暴。

唯一沒想到的大概就是常以周竟然如此煞有介事,連墓碑都像模像樣地準備好了。

真是越活越幼稚啊……對此,從始至終“同流合污”的越殊,發出毫無自知之明的評價。

這般想着,又聽常以周慫恿道:“有墓碑怎麽能沒有墓志銘?不如長生你來寫兩筆?”

“……”

半個時辰後。

一抹杏黃色的身影從後山的方向緩緩走上來,看見墳丘,頓時一愣。

[這裏埋葬着一只名叫長安的兔子,它生得平凡,死得偉大——它死得其所。]

待得大步走到近前,看見正經中透着一絲離譜的墓志銘與最下方兩個人的落款,奔走一圈終于歸山的清虛道人長舒一口氣。

他好笑地搖了搖頭,喃喃道:“小長生倒是頗有童心嘛……”

……嗯,小小年紀,天真活潑些沒什麽不好。沉重的問題交給大人來扛就是了。

·

為醫學事業奉獻一生的長安兔死亡之際,無數徘徊于死亡邊緣的流民迎來新生。

收容流民的諸多郡縣暫時解除危機。至少一時半刻不必擔心夢中的混亂降臨現實。

直屬州牧管轄的薊城尤其如此。

九月初一,雲隐山下,義診又啓。

越殊一如從前,把脈,開方,抓藥。無論病人是誰。頗有幾分風雨不動的從容。

而少年一襲青色道袍的身影如松如柏,令每一個看見他的人發自心底地感覺安心。

——小道長在,希望就在。

這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帶給他們的。

縱使薊城中數家醫館、藥鋪都響應號召開設了義診,往雲隐山而來的人依舊最多。

“你們怎麽又來了?”越殊方才坐定,便聽随行護衛他的張重光發出無奈的吶喊。

循聲望去,一行十餘人皆是熟悉的面孔。為首者不是當初的流民首領向豹又是誰?

“……都說了少東家有我們守着,就在這雲隐山腳下,能有什麽事?”面對這幫每次義診都不請自來“保護小道長”的流民,張重光着實無奈,他苦笑道,“這樣下去,兄弟我的飯碗都得被你們搶了!”

“嗐!張兄弟你守你的,咱們來守咱們的。又不要工錢,咋能搶了你的飯碗?”向豹将手一揮,黝黑的臉上浮現笑容,“上回張兄弟你嫌咱們一堆人亂糟糟的,我尋思着有道理,以後咱們分批來,反正沒活幹,這一把子力氣總不能浪費了。”

被他代表的其他人紛紛點頭。

不能浪費,所以就來守衛小道長?張重光簡直有一肚子的槽想吐,都被他憋住了。

倒是一旁的越殊聽得若有所思。

“州牧府依舊是每日施粥麽?”他突然開口問道,“可有什麽安置流民的章程?”

畢竟總靠官府赈濟是不現實的。先不說天天喝粥不頂餓,府庫也撐不住,只說這麽多流民一直無所事事,遲早生出事端來。

見越殊發話,向豹實話實說:“粥水每日都是有的,就是越來越少了。大夥尋思找些活計糊口,只是人多活少,搶不過來,有些個無良奸商,拿人當牲口使,幹一天活領的口糧還不夠貼補損耗的力氣哩。”

說到此處,他撇了撇嘴。

越殊微微點頭:“這樣啊。”

向豹所言并不難猜。

封建社會人力本就不值錢。何況是當下這個時節,遍地都是讨生活的流民,人力自然就更賤了。給兩口吃食,就能将人當牲畜一般使喚。

眼下的境況應該是暫時的。

想必常州牧不會放任不管。

一念即此,卻聽向豹鬼鬼祟祟地壓低聲音:“小道長有所不知,不知哪裏傳的小道消息,說是官府存糧将盡,有些不安分的家夥已經動了心思,指不定哪天就搶了大戶、嘯聚山林成了盜匪。歸一觀身處山間勢單力薄,小道長平日裏可要當心!”

“……”

越殊沉默一瞬,謝過這份好意。

望着面前這張憂心忡忡的面孔,他腦海中浮現出的卻是夢中另一張一模一樣的面孔。只是後者臉上唯有焚盡一切的憤怒。

……夢中嘯聚山林、縱橫一時的盜匪頭子,此時卻在提醒他小心盜匪,什麽黑色幽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