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呂不韋居然偷偷這樣
第38章 呂不韋居然偷偷這樣
起初, 甘羅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将住在附近的、從戰場上回來的同鄉挨家挨戶都問了一遍,才發現這個噩耗竟然千真萬确。
他六神無主, 還沒有将這件事告訴家裏人,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麽說。
甘羅抹了一把眼淚, 抓住趙琨的手, 嗓音略微沙啞:“我想先弄清楚, 信是誰寄的,錢又是誰給的?”
趙琨感覺到甘羅的指尖冰冰涼,将手輕輕地覆在他的手指上, 想了想, 柔聲問他:“你心中有沒有懷疑的人選?”
甘羅回憶:“幾年前, 跟父親在同一個都尉帳下的親兵,關系比較好的,有李瑤、蒙武、王贲。”
李瑤出自隴西李氏, 是李信的父親, 已經累積軍功被封為狄道侯, 現如今正在南郡當郡守。蒙武是将軍蒙骜的長子,蒙恬和蒙毅的生父,現在已經是副将。王贲是老将王翦的兒子, 目前在宮裏擔任郎衛。
趙琨鄭重道:“蒙副将(蒙武)和王郎君(王贲), 我可以帶你去當面問一問。至于, 隴西李氏的人, 我跟他們不太熟。”
一直安靜旁聽的王绾忽然開口:“我與李府君(李瑤)自幼相識, 總角之交, 他那邊我來打聽。”
王绾蹲下來,平視着他最喜愛的小弟子, 從袖中摸出一方手帕,溫柔地替小弟子擦了擦臉。然後将一包饴糖塞給他,極其溫和地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以後有事沒事的,都可以來找為師。鎬池君也一樣。王氏的族人大多住在鄉野之間,鹹陽城裏總共也沒幾個,你們若是不來,還挺寂寥的。”
甘羅捧着糖點點頭,低低地“嗯”一聲,露出一個含淚的微笑,“先生待我最好了。”
趙琨:險些忘了,王先生當年也是做過郡守的。人脈其實很廣。
王绾和王翦、王贲父子其實是同宗,屬于王氏的不同分支。趙琨就聽見過王贲喊王绾三叔。王氏和其他的名門望族都不同,他們從來不買繁華地段的豪宅,也不搶人人都喜歡的上好的良田,只在偏僻的城郊,或者鄉下,蓋那種比較樸實的大宅子,買一般般的田地。主打一個低調,滿朝文武誰看了王氏的家業都不會眼紅。
據王绾說,這是王氏的現任族長王翦定下的規矩,萬一哪天家族敗落了,也不會有達官貴人盯上王氏的産業,禍及子孫,安全系數非常高。
他們分頭行動。趙琨先進宮一趟,去找王贲和蒙恬,跟他們約好了登門拜訪的時間。
等趙琨考慮到去別人家裏最好不要空手的時候,伯高已經貼心地替他準備了禮物,提前裝在馬車上了。
Advertisement
趙琨抛給伯高一個贊許的眼神,笑吟吟地帶着甘羅上了車,先去蒙恬的家中,蒙武回鹹陽來報信,還沒有返回軍營,正坐在院子裏讀兵書,讀得抓耳撓腮,似乎頗為苦惱,頭發都揪下來好幾根。有些讀不通的地方,竟然需要蒙恬來講解。
聽甘羅說明來意,蒙武如釋重負,把手中的一卷兵法擱在一邊,撓了撓頭,一臉憨相地說:“啊!在下怎麽沒想到?賢侄,你等等!”
他揮揮手,讓親兵裝了滿滿兩大車的東西,絲絹、錦緞、竹簡、筆墨、肉脯、魚幹都有,要送給甘羅。
甘羅:“……”
趙琨:“……”
他們面面相觑片刻,甘羅再次行禮,恭恭敬敬地說:“多謝蒙伯伯,心意領了,但這些東西請恕晚生不能收。”
緊接着,他們去拜訪王贲。王贲生得短小精悍,不似蒙恬那般英俊儒雅,也不像李信這般高大健壯,在一衆郎衛之中很是不起眼。秦王政顯然更喜歡蒙恬和李信。事實上,在這個時期,就連列戰國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也還沒有嶄露頭角,資歷是足夠老了,卻一直沒有機會擔任主帥。
甘羅将事情又說一遍。
王贲似乎回憶起來什麽往事,恍惚了一瞬。他望着甘羅,目光中滿是憐惜之色:“賢侄已經知道了?那些信,是甘兄提前寫好的,由李府君(李瑤)每年寄出一封。甘兄臨終前,最放不下就是賢侄。”當時甘超的斷腿劇痛難忍,寫廢了不少家書,卻還是咬牙堅持寫。
王贲只跟甘羅敘舊,絕口不提錢的事。然而伯高跟他的小厮閑聊,已經打聽清楚了——錢是王贲和李瑤各出一份,每年王贲出三分之二,李瑤出三分之一,加在一起,足夠甘氏一年的日常開銷,原本計劃要給到甘羅成年以後,做官也好,為吏也罷,可以領到俸祿為止。甘超當年也沒有立功,是因為他死了,秦王才額外開恩,讓甘羅入學室,和諸位公子王孫一起讀書。
甘羅再三拜謝王贲,跟趙琨回到鎬池鄉,坐在門檻上,對着一望無際的麥田發呆。第二天,他去求見呂不韋,成了呂不韋的家臣——相府的少庶子,俸祿四百石。
再加上趙琨給他開的俸祿,不需要任何人資助,就可以供養家中的親眷。
呂不韋的權勢在秦王政的繼位典禮上達到了巅峰。六國的使者,都先求見呂不韋,再見秦王。百官都看呂不韋的臉色行事。
然而呂不韋志得意滿之餘,反而驚出了一身冷汗,感覺到危機重重——軍中的将領,無論是老将蒙骜、王翦,還是年輕一輩的将才蒙恬、王贲、李信等人,都只聽從秦王政的命令。
聯想到大秦歷代的丞相,能夠善終的寥寥無幾,呂不韋忽然就害怕了。他不再跟趙姬打情罵俏,還按照趙姬的喜好,給她挑了一個男人,希望和趙姬撇清關系,免得被秦王政記恨,将來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