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閹豬、臘腸、兒童車
第61章 閹豬、臘腸、兒童車。
竹枝和竹葉将光線分割成一束束、一縷縷, 投射在趙琨俊秀的側臉上,使得他的笑容仿佛在發光。
伯高從未見過鎬池君提起誰的時候是這樣的神态,一下子就記住了“張良”這個名字。幽幽地問:“鎬池君打算讓他們住在哪裏?我好提前将屋子收拾妥當。”伯高現在相當于鎬池君的長史(秘書), 作為鎬池鄉的二把手,這些事情其實不需要他去做。但他還是堅持親自侍奉鎬池君的起居。
趙琨随口道:“與我相鄰的那處新宅。”
那是萱姬和滄海君出資修建的深宅大院, 比較奢華, 是預備給趙琨娶妻用的新房。就這樣安排給別人住了?
伯高看準一處微微隆起的小土包, 土包的頂端有些開裂,隐隐露出一點筍尖。他用小鏟子繞着筍尖挖開疏松的土壤,一枚胖胖的冬筍漸漸現出身形, 他狠狠地用力一鏟, 将竹筍拔起, 扔進半人高的竹簍中。
趙琨直起腰看了看,已經裝了大半簍竹筍,便将小鋤頭交給侍從, 道:“夠用了, 咱們回吧。”
再過半個多月就是冬至, 《周易》上記載:“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秦國也沿用了這種習俗——在每年的冬至日,暫時關閉各處的關隘, 商旅不再通行。公卿百官也開始放長假, 暫時停止辦公, 每個官署、衙門都會留人輪值, 遇到緊急突發事件, 也不會耽誤大事。
所以在冬至日來臨之前, 北方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充足的飲食,盡量減少外出, 開始“窩冬”。
趙琨之前安排了幾十戶人家專門負責養豬、養兔子,但是由于衛生條件差,豬圈總是散發着一股子惡臭,那氣味隔着老遠就把趙琨給熏跑了,所以他只是口頭要求公豬都要閹割——閹過的公豬肉質更好,而且半年就能長得比較肥大。不過秦國本土沒有後世的那種大白豬,只有兩三個品種的小黑豬,養上一整年也長不了太大,但是小黑豬的肉質非常好,做成臘腸香得很。
趙琨指揮着仆從灌了幾百斤的廣式香腸,用細細的竹竿子,在小木樓二樓的陽臺上懸挂了整整兩排。一只小耗子饞得很,在下邊團團轉,就是夠不上。趙琨頭一回知道,原來老鼠爬不上去特別細、特別光滑的竹竿子。
冬日食物匮乏,很多不吃肉的鳥類也會跑來啄繩子,翻動香腸。趙琨憐惜它們,考慮到大雪覆蓋原野,鳥類難以覓食,就經常在院子裏撒些谷物,笑眯眯地望着鳥雀啄食。
這幾天,鎬池鄉的望族紛紛開始殺豬宰羊,分社肉。趙琨也跟風安排下去,大清早就宰了八十幾頭豬,給門客、護衛們分一分。聽着好像挺多的,其實家家戶戶都是聚族而居,還要送親戚,最終每個人只能吃上幾塊。
分肉也是個技術活,這個時代的人很少開葷,都希望多得一些肥肉。因為肥肉可以煉成油脂,用來燒烤、煎炸。
順便說一下,這年頭的食材雖然不多,但烹饪花樣卻不少。就拿秦國宗室來說,食物的加工方式有炙(燒烤)、炮(先裹上一層粉漿再燒烤)、煮、蒸、煎(煎炸)、脍、漬、醢(肉醬)、脯、熬、羹等等。
剛好趙琨和他的家人都不喜歡吃肥肉,就讓負責分肉的侍從給門客、護衛們多分肥肉,瘦肉留着,今日多做一道冬筍木耳炒肉片。另外,豬蹄居然也沒人喜歡,因為豬蹄上的毛發和指甲不好處理,再加上一般人家缺少香料調料,燒出來也難以下咽,于是再加一道醬豬蹄,給每個門客都送一份嘗嘗鮮。他的門客不多,總共不到兩百人。但都是精挑細選的人才,涉及到各行各業,比如甘羅、徐福、徐咨……
趙琨洗了手,去屋裏換上一套嶄新的深衣直裾,剛好宦官也帶着扶蘇到了。扶蘇扒拉着小廚房的門,看廚娘用大銅鍋煉油。剛出鍋的豬油渣香脆酥松,聞着十分誘人,扶蘇好奇地觀望着,下意識舔了舔嘴唇。
趙琨瞧見,就找了雙筷子夾起一小片豬油渣,等溫度稍微降下來,才喂給扶蘇,道:“多嚼幾下,慢點吃。”
扶蘇很快就咽下去,說:“叔公,扶蘇還要!”
扶蘇才三歲,趙琨不敢給他多吃油膩的食物,剛巧另一個廚娘的冬筍木耳炒肉片出鍋了,趙琨就給扶蘇夾了一小片瘦肉。扶蘇嚼了兩下,感覺不如剛才的肥肉渣入口即化,就趁着趙琨不注意,将瘦肉扔在幾案底下。又指着肥肉渣說:“還要那個。”
趙琨又給扶蘇夾起一片,然後直接将他抱出廚房,帶他去院子裏玩耍了大半個時辰。
趙琨以為:他特意讓墨家弟子打造的兒童推車,扶蘇一定會喜歡,結果扶蘇根本不願意上車,趙琨無奈,自己坐上去玩,給他示範。可以前行,也可以後退,座椅還能升降旋轉。
秦王政來接孩子的時候,就看見趙琨坐在一輛小巧精致、漆得花花綠綠的手推車上打瞌睡,扶蘇興奮地推着他在院子裏跑來跑去。孩子老費勁了,推得滿頭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卻笑得無比歡快。
秦王政:“……”
忽然有點想笑,原來小叔父帶娃也不是特別靠譜。畢竟還是少年郎,才十五歲,童心未泯,就成了祖父輩的人。
秦王政和長公子離開以後,趙琨睡了個午覺,把負責配送冬筍木耳炒肉和醬豬蹄的侍從都叫到跟前,詢問各家的境況。尤其是像徐福這樣為他四處奔波,不在家的門客,他們的家人更要重點關照,遇到什麽困難,趙琨都可以幫忙解決,确保為他辦事的人沒有後顧之憂。
哪怕侍從保證各家的生活質量都挺好的,沒有誰家遇到麻煩。趙琨還是帶上各色小點心、以及給孩童的小福袋,親自去了一趟徐福家。
徐咨也在,原來徐福的妻子比較淳樸,生怕給人添麻煩,有時候報喜不報憂。南方的孩子初來北方,沒見過雪,打雪仗受了寒,有點發燒,徐妻就悄悄地請他大伯去醫治,愣是沒有驚動別人。
趙琨陪着坐了一會兒,看徐咨施針用藥,等孩子的燒退了,徐咨獻寶似的從藥箱裏拿出來一把秦椒1,讓弟妹拿去炖菜給孩子吃,據說可以驅寒。
趙琨一直以為古籍中記載的秦椒不是辣椒,沒想到還真是辣椒的一個品種——長得有點像紅線椒,味道香辣。只不過不像後世的辣椒那樣又當蔬菜又當調味料,而是作為一種中草藥,主要用于治病——治療寒痹。
他立即向徐咨收購了一大袋秦椒,第二天又安排殺豬,這次做了五百斤川味臘腸,冬天吃麻辣的更攢勁。
又過了幾天,張氏的車隊進入了鹹陽縣的範圍。趙琨帶着兩隊護衛,冒雪出城去接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