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雪01
第52章 大雪01
“掌櫃的, 下大雪了,咱們的厚棉布應當更好賣了。”
杜掌櫃嘆息一聲:“誰知道呢?眼下大亂,希望裴知縣能挺住吧, 不然還賣什麽棉布, 整個店都得被那些暴民搶空。”
她叮囑道:“鎖緊門,誰來都不許開,要是真有暴民闖進來,要什麽給什麽!”
杜掌櫃在臨江城經營布行多年,見過不少風雨,可眼下的不安确實實實在在一點也不作假的。
先是前段時間城裏傳來裴知縣病死的消息, 以往的平和不再, 吏卒調任頻繁,官吏盤剝愈發嚴重。
她這件臨江縣最大的布行,生意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普通的棉布幾乎無人問津, 百姓們連飯都吃不上, 哪還有心思買布做衣服呢?
不過,那些貴價的棉料倒是還有些銷路,畢竟富貴人家的需求不會因這一時的動蕩而消失。
可就在昨天, 街上傳來嘈雜的聲音,呼喊聲、打鬥聲不絕于耳。
杜掌櫃當機立斷,吩咐夥計們關上鋪子的大門。她派了一個年輕機靈的小丫頭不時從後院出去偷偷打聽情況,才知道裴知縣活着回來了,在和周家對着幹!
店裏夥計,大多是些年輕的丫頭小厮, 眼中滿是恐懼, 她便安慰道:“都別出去,在鋪子裏待着, 等這陣風頭過了再說。”
到了晚上又有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傳來,周家人倒是被制服了,但門外有成百上千的暴民正在攻城!
街坊一個個都把門關的嚴嚴實實的,甚至有的人幹脆不要店鋪了,跑到家裏躲着的。
杜掌櫃不是臨江縣人,她是杜家的家生子,被派到臨江縣管生意的,住的地方就挨着這間臨街的鋪子,跑都跑不掉。
她反複跟夥計強調:“如果暴民攻進來,要錢要糧,全給她們!保命重要。”
Advertisement
這樣忐忑的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外面傳來一陣喧嘩,接着是大力的敲門聲,杜掌櫃心裏一驚,以為是亂民或者土匪來了。
一個夥計緊張地走到門口,透過門縫看去,只見一隊威風凜凜的衙役站在門外。
“是官府的人!”
“開門,快開門,他們要什麽給什麽”
衙役推門而入,杜掌櫃吓得心跳都快了幾分,正不知如何是好時,卻看到一雙年輕男女走在衙役前面。
是認識的人!
這不是橋頭村的程娘子和她的夫郎嘛!
杜掌櫃激動的上前握住程明月的手,程明月說明來意,她想要借回前些天,由葉雲峥和吳村正一起賣給杜掌櫃的布料。
“不用借太多,一兩匹就行”
“你們來的太巧了!”
杜掌櫃淚流,之前程明月賣給她的棉布到店就裝車運走了!裝車時一車沒裝下,剩下了四五匹,原本昨天杜掌櫃想着裝車給她家小姐運過去呢!
車都已經裝好了,就要出發的時候城裏發生了動蕩,這才沒運出去。
“那太好了,另外還想借用下你家的剪刀。”程明月對跟來的衙役說:“麻煩諸位姐妹幫我将布裁成二指寬,半尺長的布條。”
杜掌櫃連忙說:“哪裏用得着官姥們動手,我來,我來!”
說着就招呼丫頭小厮那剪子裁布,她們都是在布行謀生的,這種活做的非常熟練,程明月也就不再阻攔。
她看着葉雲峥,握住他的手:“接下來,要麻煩你在上面繡上簡單的花紋了。”
葉雲峥淺笑:“這有什麽麻煩的。”
他拿起一只手拿起裁好的一塊布,一只手拿起針線,手指翻飛,寥寥幾針,便在布上繡上了一彎月牙。
有小厮過來幫忙,他指點了下這種繡法的要點,兩個布行小厮埋頭和他一起繡。葉雲峥手指修長,動作很利落,他繡完三個,小厮才能修完一個。
程明月則和杜掌櫃燒燙了一塊鐵板,葉雲峥他們每繡完一個,她們就将這塊布條四邊用火燎封住毛邊。
布店裏靜悄悄,每個人雙手不停,有條不絮的進行着手上的工作。
一個時辰後,一匹布被裁成了一千多條的布條,且每一個上面都繡了一彎明月。
衙役幫着程明月把布條裝好,程明月對葉雲峥說:“我去城牆那兒,你就別過去了,在這兒歇一會吧……去了又要幹活。”
葉雲峥笑了:“你胡說什麽呢!城牆那邊招了好些男子煮粥蒸饅頭一直忙個不停,就吳修哥一個管太辛苦了。”
程明月讪笑:“你手上的傷還沒好呢!又被我使喚來忍着痛繡了這麽半天的繡活!我這不是想讓你休息一會。”
“你去了之後又要被吳修支使着派粥了”
葉雲峥搖了搖頭,他看向程明月,眼睛亮亮的:“我沒事的,我想去幫吳修哥。”
我能幫得上你,已是最大的榮幸。
程明月這才牽着他的手,将他扶上馬,自己則和一個衙役上了另一匹馬,一同向城門趕去。
程明月被颠的聲音都在晃:“等這件事結束……雲峥你一定要教我騎馬!”
葉雲峥微笑着答應,牽着缰繩跟在她的身後。
沒過t多久,程明月帶着這些布條回到城牆上,城下是依舊擠得密密麻麻的饑民。
裴天绫見到程明月如同見了救星:“你回來了!”
程明月問她:“你說會開倉放糧的事了嗎?”
裴天绫欲哭無淚:“說了啊,怎麽沒說!可她們就是不走啊!”
她在這裏口幹舌燥的勸了一個時辰了,可底下的饑民一個都不見少!仿佛是看出了官府不忍心取她們性命,竟然有人圍着縣城支帳子住下了。
程明月深吸一口氣,大聲喊道:“各位鄉親們,聽我說。”
她舉起手中的布條,“我這裏有一些棉布,此布天下僅我能有。現在我給大家一個機會,大家有兩刻鐘的時間考慮。”
“凡是願意拿着棉布回家的人,等到我們發完糧之後,每戶憑借這個棉布可以多領半鬥米。而且我保證,三天之內必定發糧。”
饑民們聽到這話,頓時一陣騷動。
程明月繼續說道:“我事先說清楚,咱們賞罰分明,你們能聽話回去,是服從命令,是對的,半鬥米是賞;可你們試圖聚衆圍攻縣城,是錯的,要罰!因此,到時候拿着布條領米時,每個人都要打屁股板子十下。這是規矩,不能壞。”
裴天绫張大嘴看向她,這個規矩之前商量時她沒說!
程明月堅定的看回去,表情不容置疑,是她剛剛想出來的,怎麽了,有問題嗎?
裴天绫閉上嘴,好像……沒問題,只要到時候打板子的人打輕一點就行,還能加深百姓對遵紀守法的印象。
程明月又強調道:“每個人只準拿一個布條,凡是多拿多占的,一旦被發現,抓起來關大獄!”
饑民們聽了,先是一愣,随後有人喊道:“十下板子換半鬥米,太值了啊!”
其他人也紛紛響應。
甚至有土匪的小妹們都心動不已,她們平日裏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實在過不下去才會铤而走險。
程明月:“一會兒,棉布發完,如果還不走還要留下影響縣城出行的,一律抓起來關大獄!”
半刻鐘後,城牆上用繩子放下來三個簸箕,程明月和祝風以及布條一起被運了下來。
随後城牆上又吊下來一張桌子兩個板凳,以及紙筆,程明月坐下,就地擺攤。
“排隊!”
“不排隊不準領!”
饑民乖乖的排起了隊。
一個民婦站在程明月面前
程明月攤開一個空賬本,拿着炭筆問:“姓名,年齡,籍貫。”
民婦:“啥?”
祝風拿着布條:“問你叫什麽,多大了,哪個村的。”
“俺叫孫六一,三十九嘞,家住擱下河莊,俺家有四畝地,就收上來十七鬥小米子,還叫周家奶奶收走……”
祝風:“行了,說你叫什麽,多大了,哪個村的就行了,其他的家裏幾畝地幾口人這次不問。”
“哦。”民婦将布條拿起來看:“這布真好,真軟和,俺長這樣大從來沒見過這樣好的布,哎呀,這上頭繡了花呢!要是拿去給俺兒紮頭發肯定好看。”
另一個在排隊的說:“老孫,你餓昏了頭吧!這點布值半鬥米!”
饑民們自發的在程明月和祝風的攤子前排起了長隊,拿着布的人生怕一會被收走,都散開了。
見程明月她們已經維持了秩序,裴天绫松了一口氣,派人打開城門。
徭役們躍躍欲試,也想去排隊拿布條,張樹根說:“咱們這批過來幹活的都是都已經登記在冊了,花名冊都到裴知縣手裏頭了,還能找不出來你是徭役不是饑民不成。”
“還有,裴知縣都說了,咱們這些徭役這次捉拿周家反賊時立了功的,個個都有賞,何必惦記那半鬥米!”
徭役們這才背着包袱離開了縣城。
被困在縣城的小商小販也能回家了。
不一會兒,大部分饑民都拿着棉布離開了。程明月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大聲提醒道:“回去之後,讓各村村正統計好村裏的人口戶數,然後過來商議事。”
裴天绫說:“沒事,回頭我再派人去各村再跑一趟。”她嘆氣道:“就只是那幾個混在民衆裏攪事的尚未清算。”
吳老大:“這個好辦!那幾個人我認識,都是黑石寨的,沒少收周家的錢,這次肯定也有周家人在裏面拱火,才讓她們聚了這樣一幫子人來圍攻縣城。”
吳老大站在二人身邊欲言又止,程明月:“大堂姑想說什麽嗎?有話直說。”
吳老大摩拳擦掌:“事情平息了,該去抄周家的宅院,糧倉,商鋪了吧!”跟在她旁邊的吳俏和吳傭兩個族姐妹也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程明月笑了起來。
裴天绫也跟着苦笑,她只顧着忙着安撫饑民,都已經忘了,幾個罪魁禍首雖然都已經被斬,可除了周老太和她的三個女兒,周家還有無數的旁支親戚,但還沒對她們的罪行的所得進行清算。
程明月:“走吧。”
她早就想知道,這種地方大族,到底能聚多少財産。
昨晚大雪紛紛揚揚地下了一夜,此刻的臨江城像是被一層厚厚的白色絨毯覆蓋。
天空依舊陰沉着,大片大片的雪花無休止地飄落,狂風裹挾着雪粒,肆意地飄落在城中的每一個沒有遮擋的物品上。
地上的積雪已經沒過腳面,人們的腳印在雪地上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很快又被新雪填滿。
周家大宅位于縣城最為繁華的地段,曾經是權勢與財富的象征。
此時,那高聳的圍牆和朱紅色的大門在白雪的映襯下,依舊能看出往日的威嚴。大門前的原本威風凜凜的石獅子身上落滿了雪,如今也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裴天绫等人來到門口,周家門口站着一隊吳家的家仆。
如果沒有她們守在門前,周家早就被之前憤怒的民衆翻進去砸個稀巴爛了。
随着裴天绫所帶領的隊伍到來,整齊劃一的步伐聲音在寂靜的雪天裏格外響亮,傳進那深深的宅院裏,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程明月用力地拍打那厚重的門環。很快,門緩緩打開,一個老仆哆哆嗦嗦地探出頭來。她們早就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也從守門的吳家家仆哪裏得知周家老太和三個奶奶都已經下了黃泉。
祝風大聲說道:“我們是來清查周家財産的,所有人都不許輕舉妄動。”
老仆戰戰兢兢地點點頭,縮着身子退到一旁。
衆人踏入周家大宅,出了程明月之外的所有人都波瀾不驚,只有程明月暗自被這個宅子的建築精致程度震驚到。
一個小小的,縣城裏的,鄉紳家族,竟然能蓋出來這麽漂亮的房子!
牆上的積雪偶爾滑落,發出輕微的 “簌簌” 聲。
回廊的欄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紋,只是此刻被雪半掩着,透出幾分落寞。
地上有些淩亂的物品,顯示出昨日的變故曾一度讓這裏陷入了混亂,但即便如此,仍能看出往日的繁華。
裴天绫迅速下令開始清查。
一衆人沒直接進周家正屋,而是繞到後面直奔周家的糧倉。
糧倉的大門緊閉,吳老大用力推開,一股陳舊的氣息夾雜着糧食的香味撲面而來。
裏面的糧食堆積如山,一袋袋整齊地碼放着。
這些糧食在饑荒時期本應是百姓的救命糧,卻被周家貪婪地藏在這裏。已有周家的奴仆戰戰兢兢的遞上了倉簿。
裴天绫大手一揮,下屬們紛紛行動起來,将糧食一袋袋地搬運清點。
程明月簡單翻開倉簿看了看,什麽都有,麥子,粟米,稻谷,大豆,只要是臨江縣産的糧食,這裏全有。從倉簿上看,足足有上百石!
這甚至只是周家的家宅後院一個小小糧倉,還不是周家糧鋪。
吳老大就說:“咱們昨天施粥時查抄的那家糧鋪,後頭的倉房目測有将近兩百石糧食。不過昨天光顧着往外搬了,沒仔細清點。但咱派的有守店的人,不用擔心,等把周家抄完再去清點一遍。”
已有人在裴知縣的安排下支起了一個桌子,擺上賬本,裴天绫道:“吳修公子,麻煩你在這裏幫忙清點糧食,我們去別處看看。”
吳修:“好,不過我一個人清點不過來,還煩請阿峥幫我。”
葉雲峥經常從吳正夫嘴裏聽他說他兒子的事,看到他便很是親切,吳修上次回家也從父親那裏得知如今有個叫阿峥的別家夫郎常常陪他講話做活。兩人雖從未相見,但早已熟識。
加上吳修和葉雲峥從昨天便在一起熬粥蒸馍,現在關系已經非常親密。
因此吳修才會請葉雲峥幫他的忙。
葉雲峥也自是同意。
裴天绫道t:“你們幫我登記造冊即可,祝風你留幾個人幫他們數袋搬糧。”
安排妥當後,衆人離開糧倉來到庫房,庫房的大門上挂着一把巨大而精美的銅鎖,在白雪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刺眼。
吳俏二話不說,舉起斧頭,用力砍向鎖頭。
“铛” 的一聲,鎖頭應聲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