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小暑03
第76章 小暑03
臨江縣縣衙之人, 多為草根出身,要不就是大家族分了好幾岔子的旁支,秀才寥寥無幾, 既無豐厚家底, 亦缺底蘊文化。
家中家財也參差不齊,有像吳老大這樣家族産業頗為可觀的大戶族長,也有剛吃飽飯沒幾天的貧農,但大家都有個共通點,就是去年臨江縣饑民圍城的時候都在臨江縣裏。
都知道糧食有多重要。
所以,戶房的大娘率先說:“借糧, 上哪借, 臨江縣才吃幾天飽飯。”
她是祝風手下管田賦征收的,祝風走後,原是程明月代管戶房, 等裴天绫也去州府了, 程明月要代管裴天绫的位置,就讓她來暫時管着戶房。
因供職在戶房,她之前和程明月打交道的次數很多, 也承這位程娘子的情,知道臨江縣這次豐收全靠了程娘子。
她說:“明月,別人不清楚,你我也該清楚。才豐收了一季子,又剛交了今年的春稅和去年的秋稅,庫房裏頭剩的那點也就夠大家撐到收秋糧。”
“要是有家底有算了, 現在大家都是種一季子米, 吃一季子的糧,好不容易攢下來這麽點餘糧, 還等着萬一遇到大災小難拿出來度過難關呢,拿出去借人怎麽行!”
吳老大想的更遠,她說:“人家可是帶兵的,要是咱不借,他們派兵攻過來怎麽辦?”
張樹根哼了一聲,道:“連嘉谷縣那幫子泥腿子,他們都收拾這麽久收拾不來,老娘還不信,她們能把臨江縣打下來。”
她猛地站起來,對坐在匾額下面的程明月說:“明月,防禦工事是我修的,你總該信得過我,那黃将軍就算帶十萬大軍,也休想輕松攻進臨江城。”
不怪黃将軍打不下來,實在是後方吃緊。嘉谷縣往西,災情愈發嚴重,各地哪兒沒有占山為王的土匪路霸,一聽朝廷要來剿他們了,便迅速聯合起來,紛紛揭竿而起。
哪裏光有土匪路霸呢,還有各地的諸侯王室興風作浪,都想趁亂分一杯羹。
而黃将軍只帶了一路大軍,兵力是越打越少的,朝廷還不給補給。
不光不給補給,還有想趁機肅清政敵,故意調換軍糧,使得軍隊的處境雪上加霜。
Advertisement
清平郡山多水多,地形複雜,也就是黃将軍能力出衆,是個平叛回來有作戰經驗的将軍,換其他将軍早敗了。
但百姓們不懂啊,百姓們只知道,平叛大軍開拔幾個月了,才打到嘉谷縣。
吳傭說:“吳家莊的民兵也不是吃素的,真想來臨江城,也得問問我們的姐妹兵答不答應。”
吳老大氣不打一處來,狠狠地踢了閨女一腳,呵斥道:“說的什麽屁話,那是朝廷的兵!”
“朝廷?連個匪亂都收拾不了的還叫朝廷?嘉谷縣亂多久了,臨江縣當初饑荒,饑民造反,怎麽不見朝廷派兵?借糧的時候想起我們來了,那我們借的糧,算是給朝廷的還是給黃将軍的,這次給了,明年秋收能少交糧賦嗎?”
“說是一千石,一千石夠她們吃幾天,等這一千石吃完了,會不會再要來借兩千石,三千石?”
年輕人大部分都不同意借糧,一個個義憤填膺,像是糧食已經被搶了似得。年老者則覺得,不是想不想借的問題,而是必須得借,不借的話這個屋子裏的所有人都得倒黴。
“你們說不借容易,到時候大将軍吃了敗仗,對咱們怨恨在心,僞裝成流寇洗劫臨江城,就算城內布防嚴守得住,那鄉下呢?這麽大片地方,她們有心報複,只需要過路的時候只要點一把火,你說咱們能怎麽辦?”
葉雲峥聽的心裏難受,母親不是這樣的人。
可是……他沒有立場,說任何話。
他不是臨江縣的人,他是借糧大軍參将的兒子。
忽然,一雙大手安撫似的拍了怕他的腿,他轉過頭,是吳修。
在場的除了吳村正一家,目前沒人知道葉雲峥和葉參将的關系。
準确來說,他們都不知道葉參将是誰,只知道黃将軍去嘉谷縣打仗,糧食沒了,要管他們借糧。
一千石。
将近五百畝良田的收成啊。
要是旱田,那得一千多畝。
是,現在是收成好一點了,但種地是要看老天爺臉色的,誰能知道下一季的糧能不能收上來呢。
眼看兩邊越吵越兇,吳老大這樣的老婆子們占着長輩身份,憑借着豐富的閱歷,動則就是‘你們不懂,不借糧那是要賠上身家性命的’,慢慢的,不願意借糧的一方逐漸勢弱。
忽然,戶房代管的大娘說:“你們別忘了,程明月也不過是和我一樣是代管的縣官,裴知縣不在,她憑什麽做主把臨江縣的糧食借出去。”
她哼了一聲,說:“說是借,實際上誰不知道這是送,我不信那什麽将軍打勝仗之後還能給送回來。”
以往她都是喊程娘子,如今見要平白無故借出去上千石的糧,變成程明月了。
四周安靜下來,衆人皆看向程明月。
吳老大說:“明月,我們也聊半天了,你一直都沒說話,你要不也說兩句?”
程明月的兩根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擊。
戶房代管的大娘說的對,裴知縣不在,她只是代管的縣官。
臨江縣實際上不歸她管,臨江縣的糧食也不在她的口袋裏。
很麻煩。
其實葉玖找她的時候,她已經決定要借了。如果裴天绫回來要她給個交代,她也能講明白。
問題就出在葉玖是葉雲峥的媽。
就……這個借糧的參軍,怎麽能是她程明月的丈母娘呢?
原本借糧的事情是公事,她只能看哪邊有好處站在哪邊就行了,現在她站在利益兩端了。借,有徇私的嫌疑;不借,萬一黃将軍真的打不過,臨江縣怎麽辦?
叛軍要是真的厲害到朝廷大軍都打不過,她們一個小縣城的民兵真的能扛得住嗎?
臨江縣如果沒了,田屋都歸了叛匪,她家,吳家,還有全城這麽多的百姓都上哪去刨食?到哪裏安家。
可如果借糧,假如上頭不承認,秋稅該交還是得交,那這一千石糧食不就全打了水漂。
怪不得聖人說要舉賢不避親。
她之前覺得這就是句屁話,誰有錢有權不想着拉扯身邊人,如今才知道,真能做到不避的果真都是聖人。
程明月蹙起眉毛,問吳俏:“裴知縣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嗎?”
如果裴天绫在就好了。
裴天绫在的話,別說一千石,就是拿出來三千石接濟黃将軍,也沒人能說的了她什麽。
吳俏搖頭:“自從裴知縣去了州府,她跟祝風兩個人都跟泥牛入了水一樣,一點消息都沒有。”
之前祝風一個人過去的時候,偶爾還能傳封信回來呢?
現在倒好,兩個人都沒信了,讓人幹着急。
程明月低頭沉思不答話,葉雲峥看着她眼下的烏痕,覺得心裏像是壓了千斤重的石頭,讓人喘不過來氣來。
程明月盯着燃燒着的燭臺,說:“黃将軍打的是叛匪,那群人本來就是為非作歹的惡霸,任由她們占據嘉谷縣做大,只會讓臨江縣陷入兩難。”
“嘉谷縣距離臨江縣太近了,一旦這群人真的形成勢力,臨江縣就必須面臨着投降和成為戰場的選擇。”
她看向吳傭等年輕人:“我知道你們不想借,突然來了一批陌生人過來讓我把一年的成果拿出來,我也不願意。”
“問題是,她們打的是臨江縣周圍的叛匪,守護的是臨江縣的平安。”
“便是黃将軍不來,叛匪來臨江縣劫掠,我們難道不打?”
“屆時,兵力、軍備、糧草、謀略全要我們自己出。黃将軍打仗,用的是朝廷的兵,是天下的姐妹,如果我們自己打,死的就全是臨江縣的姐妹了。”
周圍人被程明月一番話說的得心頭微震,是啊,太近了,就隔了兩個縣。
黃t将軍來之前,孟縣也差不多是叛匪的了,那就是臨江縣接壤的土地。
是黃将軍帶着兵打了過去,把戰線推到了兩縣之外的嘉谷縣,臨江縣才能有這兩個月的平安。
在場的人沒有傻子,程明月點明了這個關節,其他人也能想的通。
那就借。
所有人都同意了這個決定。
戶房的代管大娘憂心忡忡:“等裴知縣回來可怎麽辦?”
程明月道:“等她回來,我跟她解釋。”
她思索了一下,說:“我覺得,不光要出糧,我們還得出人。”
吳傭瞪大眼,望向程明月。
程明月說:“如果我們只出糧,将來真打了勝仗,臨江可一點好處都沒有。”
“臨江的民兵沒實戰過,一點經驗也沒有,如果将來真的天下大亂,周圍都是身經百戰的叛匪,那我們就是待宰的羔羊。”
朝廷享天下供奉,需要的時候從不出現,征糧的時候來的及時。
春收時,裴天绫滿心以為朝廷能免了去年欠的秋稅,可征稅官嚴苛,一石也不肯相讓。
寧可收了糧後,再賞金銀給裴天绫,都不願意減免哪怕一石的稅糧。
非要等到民怨迸發,揭竿而起的時候再派大軍過來剿滅。
程明月前世只是個農學生,是潛心專研的研究員,對歷史研究不深,對政治也不怎麽懂,但她知道,如今這天下,三年兩旱,兩年一澇,竟沒有一年不受災的。
王朝末年的标志之一,就是大災頻出,資源不足,矛盾激化,最後重新分配。
總不能坐以待斃。
她說:“我會和葉參将談條件,讓她帶着你們打,并且,讓她不能安排你們去當送死的沖鋒隊。”
吳傭大喜,摩拳擦掌:“明月!我來帶軍。”
“你放心,我定帶着姐妹們殺那些叛軍個片甲不留!”
吳老大陰沉着臉,瞥了大女兒一眼,張了張嘴,似乎想出言阻止,最後又閉上了。
軍功難得。
栗從火中取,亂世出豪傑。
這個時候不冒頭,吳家一輩子就只能做個鄉間地頭的土財主了。
反正吳家女兒多,她孫女都好幾個了,也不在乎吳傭一個。
等程明月已經和吳傭商量好帶哪些人,準備多少東西,多少匹馬。吳老大說:“既然守嘉谷縣就是守臨江城,那我們也別藏着掖着了,打仗那麽多人馬,一千石都幹什麽的,先運過去再說。此外,咱們再籌些錢,送別的縣再多買點糧食回來。”
“我吳家莊可以捐二百兩白銀。”
葉雲峥像是得到了什麽鼓勵一樣,說:“我也可以捐。”
“織室賺了不少錢,我可以捐六十兩。”
程明月:“這是剛開始,先出糧出人。募捐是打到後面的事。”
等這些被臨時召集來的走了,葉雲峥白着臉走到程明月面前:“明月,對不起。”
程明月哂笑:“你有什麽對不起我,我讓你跟我一起,本就是怕你多想。”
藏着掖着最容易出誤會,況且借糧食的事,到時候成車的糧食從縣衙運出去,還要征集運送的民婦,根本瞞不住旁人。
葉雲峥低着頭:“本來是義舉,将來真打勝了,明月說不定能史書留名的。可是因為我,便是義舉也沾了私心。”
一個出身白丁的農戶婦人,因種田能力出衆被當地知縣器重,代理縣官時遇到平叛大軍糧草緊缺,毅然決然的以身擔保借出糧食,幫助大軍打下叛匪。
就是黃将軍敗了,程明月也是義舉。
但因他的關系,程明月就有了以權謀私,偏幫自己老丈母的嫌疑,是贏是輸都有點洗不清。
程明月笑着說:“我本就不看重這些。”
名聲,身後名,這些東西,對于從異世界穿越過來的程明月來說,都太空了。
她握緊葉雲峥的手:“對我來說,當下更重要,我身邊的人更重要。”
葉玖帶着一千石糧食和吳傭率領的三百人小隊出發,這次有了吳傭帶路,葉玖他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比計劃的提前了兩天到達嘉谷城下。
葉玖等人趕到時,黃将軍等人剛帶人殺光一批支援的賊匪,士兵們腹內饑餓,強撐着打了勝仗,臉上也沒有什麽喜色。
吳傭來到,拜見黃将軍,率人将最前頭的兩輛糧車打開,竟然是滿滿的黑面餅子,直接拿起來就能吃。
黃将軍樂了,伸手拿了一個,吩咐副将把餅子拿下去分掉。
吳傭道:“我們出發前,程娘子說大軍裏的夥房能力有限,幹糧做成能入口得花很長時間,等最後一個小兵吃到嘴裏,不知道得等多久。就讓城裏的老少爺們一起,做了這些餅子。”
黃将軍咬了一口,有餡:“還有鹹肉。”
吳傭:“補充鹽分,好恢複體力嘛。”
士兵們見到餅子,也像過節似的開心。等大家吃飽喝足,黃将軍重整軍心,率軍重新攻城,打了一天一夜。
終于在圍城将近一月之久後,攻下嘉谷縣。
滿軍歡騰。
黃将軍占了嘉谷縣的當天,一封密信偷偷送進了軍營,她盯着信看了半天,最後一拍大腿:“爺爺的,老娘棄筆從戎就她爹的為了遠離這些破事兒!”
黃将軍是個儒将,一般不說髒話,可見是逼急了。
她箕踞而坐,抽出一張白紙,刷刷刷寫下幾個大字,甩給送信的信使:“回去告訴你主子,我不管別的,老娘就是要把清平郡的匪平了,誰給老娘糧食老娘就聽誰的。”
“只要糧食夠,打仗的事,讓她不要操心。”
程明月夫郎和當初來借糧的那個參将的關系還是被人知道了,臨江城裏的人提起程娘子也不像以前那樣全是誇了,倒是葉雲峥這三個字在臨江縣被傳的越來越廣,頗有傳奇色彩。
有說他是黃将軍派出來勾引程娘子出糧的,是美人計。也有說他是狐貍變得,曾是黃将軍打仗救下的狐仙,為了報恩才給程娘子做夫郎,換糧食幫黃将軍度過難關。
葉玖走的時候,把夫兒都托付給大兒子了,因這些傳言,葉雲峥不得不哄他們去橋頭村住,不然葉父聽了,難免憂心。
傳什麽的都有,越傳越離譜,一開始還說是一千石糧食,後來又有說是兩千石糧食,最後變成把臨江縣庫房開了讓黃将軍取。當然,也有傳是吸程明月精血之類的怪異小傳。
吳修這麽淡定的人,有次去購置菜品時聽了別人的議論,都氣的回來找程明月:“你就這樣任別人傳下去,什麽都不做嗎?”
他過來找程明月的時候,程明月對着一張紙苦思冥想。
吳修噼裏啪啦把收羅到的故事全說了。
程明月揉了揉太陽穴,覺得這位幹哥哥着急的時候,還是有兩分吳家人的暴脾氣在裏頭的。
等吳修說完,程明月把手中的紙遞給吳修:“你看看這個。”
吳修愣住,上面是裴天绫的字跡。
程明月好整以暇,雙手交叉看着吳修,苦笑道:“我現在是真的要把臨江縣庫房開了任黃将軍取了,讓別人說兩句算得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