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這裏是山秀村
第28章 這裏是山秀村
到鎮子的時候, 天剛好亮透,商鋪兩側的街邊已經擺起了各式小攤,賣蒸糕的, 賣包子饅頭的, 還有替人寫字畫的。
要數生意好的還是那家羊雜湯鋪子,十文錢一碗熱騰騰的羊雜湯配上一文錢一個的雜糧餅子, 既有葷腥又能飽腹。
好的位置已經被賣菜的人家占了,林将山挑起柴火打算去後街尋個位置, 叮囑葉溪道:“你只管尋你要的買就是了,不要操心銀錢,若是買的多了,便到城門兒口那裏等我,我挑着回就是了。”
葉溪點了點頭, 兩人便分開了。
街上熙熙攘攘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葉溪捏緊了錢袋子四處問價, 扒手們最愛挑集市上摸人錢袋子的, 饒是那種七八旬的賣菜老漢也是被摸過錢的。
今兒上街來就是為了家裏的牲畜, 鎮上有專門的市集管理,朝廷要收攤位費的,賣菜的每個要交兩文, 做吃食的則是三文, 至于售賣髒亂的牲畜, 要到東市的牌坊去,攤位費要交六文。
葉溪一路穿過人群, 去了東市的牌坊,這裏全是售賣雞鴨鵝家禽的, 往裏走些還有賣牛,賣騾子等大畜的。
葉溪朝裏面看了幾眼,心裏想着自己和林将山何時能攢夠買牛買騾子的錢,若是家裏有了牛和騾子,那才是将日子過出來了。
賣雞苗鴨苗的攤販有好幾家,價格都是一樣的,雞苗八文錢一只,鴨苗十文錢一只,鵝就更貴些,要十三文一只,都是半個月的苗,已經好活了。
葉溪念着家裏剛開始養,雞舍都還沒有修,不宜養太多,只夠着他兩日常吃些雞蛋,過年宰肉過冬就是了。
“我要十只鴨苗,十五只雞苗,可能少些?”葉溪跟攤主議價道。
攤主是個四旬的中年漢子,他聞聲一看,是個俊俏的小哥兒,眉眼如畫,好看着咧,瞧他發髻已經挽到了後腦鬓了起來,便知這是個已經成婚了的小哥兒。
“小夫郎,不是我擡價不願意賣,是行情就這價,縱然是鎮上的大戶老爺們來我這裏采買,買上成百只也是不得少的,你瞧瞧,我這苗長得壯實,好養活着咧,若是你帶回家去一月內有病死的,你盡管來找我就是,有幾只賠幾只。”
葉溪想了想,又去問了旁邊幾家的價,這攤主果然沒欺他,鎮上都是這個價,他又轉了回來。
“那勞煩你給我挑選些壯實的,家裏指着這些雞崽子下蛋吃呢。”
Advertisement
攤主熱情的哎了一聲,從竹筐子裏用手撿了幾只灰色雛毛的小雞崽,毛絨絨的長着黃色小嘴,“你瞧瞧,有生氣着咧,保管長的快。”
葉溪滿意的點了點頭,“是好,要是養好了,下批還到你這兒來買。”
攤主聽了也高興,問葉溪道:“要幾只公幾只母?”
葉溪思肘着,家裏兩個人吃蛋七八只雞便能應付過來,過冬要殺幾只炖鍋子還要來賣幾只貼補家用。
“八只母雞苗,七只公雞苗,鴨子麽,五只母的就行。”
他心中有規計,對家裏的籌劃料理得當,攤主聽了誇贊道:“夫郎是剛成婚不久吧,這便支起家來了,瞧你是個能料理全家事的,這般賢良能幹,少見。”
葉溪笑了下:“小家小業的,若不精打細算使勁攢錢立起來,怕是日子難過。”
攤主将挑好的雞苗鴨苗放進葉溪的背簍裏,又在底部墊了一層谷草,“有你這樣的夫郎,這日子定是能過好的,慢走,下回兒還來我這兒,我保管給你留些壯實的。”
葉溪從錢袋子裏數了兩塊兒小碎銀出來,又另數了幾十枚銅板給他,笑道:“行,下回可給我抹個零頭便宜些才好!”
買好了雞苗鴨苗出來,家裏還要兩頭小豬崽子,葉溪去轉了一圈兒都沒有瞧上中意的不是太瘦弱些了,就是價錢貴了些,晃晃蕩蕩了大半天也沒買成。
眼見日頭都上來了,葉溪只能先去鋪子裏買家用。
家裏的鹽巴,醬油都不多了,另外豬油也見了底,得備起來,鹽巴稍貴些要十五文半斤,葉溪買了兩斤想着盡夠吃一段時間了,醬油打了一罐子的,便宜些,花了二十文。
至于豬油,葉溪問了油鋪子的價格,要四十文一斤,又去豬肉攤上問了豬板油的價格,二十五文一斤。
算了算,雖然豬板油熬出來有損耗,要縮不少水,但熬出來的油渣也是能炒菜做葷腥的,買鋪子裏現成的實在是不劃算的。
葉溪便掏了八十文買了一草繩的豬板油,回去熬來存着怕是能吃到過完冬,冬天天冷潮濕,不吃油葷是挨不過來的。
想着家裏是沒肉的,又問了豬肉的價格,十二文一斤,葉溪念着剛剛才買了八十文的豬板油,現在若是再買上兩斤肉,怕是一錠碎銀就出去了。
豬肉販見葉溪在自己攤兒上花了這般的錢,便爽快道:“夫郎若是舍不得割上些肉,那你瞧瞧這些下水,要我說這也算是葷腥,就是難打理了些,只要你舍得花時間打理,又有一手好廚藝,那這下水做出來可比肉還香咧。”
葉溪在家的時候就經常處理下水,家裏人多,買上兩斤肉通常是不夠吃的,又不能經常割肉開葷,劉秀鳳就愛買些下水回來,葉溪做好了,家裏人也是能美美吃上一頓的。
“那這豬肝怎麽賣?”葉溪瞧上了案板上的那塊兒豬肝,血淋淋紅彤彤的,瞧着新鮮。
肉販提起草繩給葉溪細看:“今兒剛宰的豬剖出來的,一塊兒有兩斤左右,念你買了我這麽大塊兒豬板油,便不多收你,給十文錢就行。”
這個價錢算得上實惠了,以往劉秀鳳買回來的下水都要六七文一斤,這般新鮮的豬肝有時候要八文左右。
葉溪點頭笑道:“行的,那麻煩你給我包起來。”
等他買完了這些物什便去城門兒前的牆根邊上等林将山。
過了一會兒,林将山手裏拿着扁擔就過來了。
“你的柴可好賣?”葉溪問道。
林将山點了點頭,回自家夫郎的話道:“我的柴曬的幹燥,耐燒,鎮上有幾家是認我的,今日我一挑來就圍過來買了。”
說完,他從衣裳的裏襯掏出了兩串銅板,“這兩捆柴是楊麻樹砍的,價錢比旁的高些,一捆賣了五十文,這是兩捆的錢,加起來一百文,想着家裏需要零用,便沒有換成碎銀子。”
葉溪高興的接過兩串銅板,細細的放進錢袋子裏,“今兒我在集市上花了大把的銀子出去,錢包都癟了一圈兒,可算是見到回頭錢了,将錢袋子裝鼓了些。”
林将山見他這幅小財迷的樣,又掏了十文錢出來,笑道:“這是我替雇主家送柴火的腳力錢,這位婦人家住在西門,家裏壯力不在,便付了我十文錢替她挑回家去,若不是這樣,我大約能早半個時辰來尋你,替你提些東西。”
葉溪将十文錢放進袋子裏,“我一個人也是能提過來的,還是掙這十文錢劃算些。”
林将山取下葉溪背上的背簍,往裏看了眼裏面叽叽喳喳的雞苗鴨苗,“還有什麽需要買的麽?”
葉溪搖了搖頭,指着腳邊用荷葉包起來的豬板油還有油紙包着的鹽巴等,“家裏的東西我都備全了,今兒花銷挺多了,有些不急着用的後面再買就是。”
林将山自然是聽夫郎的,彎腰将所有東西都提到了手裏,不讓夫郎費一點力氣。
葉溪樂的輕松,走在自家相公的邊兒上,掰着手指頭給他算今日的花銷。
“雞苗鴨苗花銷大了些,但後面養大了便回本了,能撿蛋吃還能殺來吃肉,多的便拿到這鎮上來賣,怕是一只能賣個三四十文。”
“豬崽子我是沒看上的,瞧着不好養活,回頭去村裏問問誰家有新下的豬崽,說不定還能比這鎮上的便宜上些。”
“今兒我沒割肉,只買了塊兒豬肝子回去,做出來也是好吃的。”
“鹽巴比前些日子漲了兩文,說是內河府那邊兒泛了水,耽誤了采鹽,咱們這兒邊就漲價了,但還好漲的不多,我便先買了些應付一段時日,回去用來腌鹹菜也是夠使的。”
林将山靜靜的聽着夫郎的嘀咕,嘴角一直帶着淺淺的笑,“那夫郎買了多少鹽巴?”
葉溪道:“兩斤,就這樣還比上次多費了八文錢。”
林将山挑眉問他:“兩斤可夠?”會不會太少了些,現在他們可是有兩個人了。
葉溪看他:“那夫君以前都是買多少的?”
林将山老實回道:“我之前都是一次來買上個五六斤。”
葉溪微微張大唇,不解道:“你之前可是只有一個人,買這麽多鹽巴作何使?”要知道他們葉家四口人,半年也不過三四斤鹽。
林将山抿起嘴角道:“不知為什麽鹽巴用的快,沒多久時間鹽巴罐子便見了底,每回來鎮上都得打上些。”
又看了看自家夫郎,“鹽鋪的老板還曾問過我,是不是做酒館生意的,問我為何跟酒樓采買的人一樣拿這般多的鹽。”
葉溪扶着額頭覺得頭疼,自家相公不知道在鹽巴上面白白花銷了多少銀錢,怪不得他做的閹雞鹹魚那般齁鹹,全是鹽巴當不要錢的使。
他警告道:“你以後離家裏的鹽罐子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