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這裏是山秀村
第39章 這裏是山秀村
厘哥兒提着魚回了村裏, 村裏路過的都在瞧他手上那兩條魚,瞧着很是新鮮,肚皮的鱗片都是黃的, 定是秋天的野生魚。
沒走幾步就有人湊了上來問, “厘哥兒,這魚買的好, 是長出了魚油的,哪兒買的?咱村裏是有人起塘了?”
村裏是有人養魚的, 但瞧着品相定是沒這兩條魚好的,而且也沒聽說今日有人起塘賣魚。
若是有人開塘賣魚,那定是要通知附近村子的,村裏人好提着籃子去買魚吃。
厘哥兒提着魚口的草繩,笑着大聲說道:“是我溪哥兒家在河邊撒網撈的呢, 我碰巧路過,見這魚肥實的很, 就買了兩尾。”
“喲, 從河裏撈的?葉家還有這手藝?”自入秋以後魚便要往泥裏鑽了, 這時候的魚既肥實卻也是最難撈。
厘哥兒點頭:“溪哥兒的相公是會一點子捕魚的手藝, 想來是今天趕巧了,撒了一網子下去,撈了一網子的魚起來, 我買的時候是剛從河裏拖上來的, 現下葉家人還在那兒呢。”
一聽這話, 旁邊的村裏婦人小哥兒都圍了過來,張嘴問道:“那葉家可願意賣?還有多的魚麽, 嬸子家也想買幾條回去,這魚燒來吃鮮的很。”
厘哥兒回道:“村裏這般多的人, 要是人人都想買怕是不夠的,說多也多,但也就二三十尾,你們若是想買還是早點回家拿盆去,倘若能趕上,價錢還便宜呢,才五文一斤,不比鎮上買的好?”
一聽才五文一斤,在場的嬸嬸小哥兒都坐不住了,他們平日想吃個魚都要等開塘或是去鎮上買,價錢都在六七文左右,今兒這正宗的秋稻魚,肥實的很,才五文,想撿便宜的嬸嬸哥嬷是不會放過的,顧不上跟厘哥兒說話了,人一下子就散了。
一時間便都回家拿盆去了,別趕着去晚了,買不到秋稻魚了!
葉溪這邊單獨留了幾尾起來,計劃道:“我留上這幾尾,提回家裏去腌上,僅夠着冬天炒莴筍葉子解解饞就是了,阿娘你們也帶幾條回去,等冬天上了凍,河面結冰,想吃魚就難了。”
劉秀鳳推拒道:“你和哥婿多腌些就夠了,我們啊,家裏還有腌肉吃,哪還需要多腌上這幾條魚。”她舍不得拿回去,想多留些給葉溪。
葉溪笑道:“阿爹和大哥愛吃魚,你不多腌些,怕是冬天他們要饞這口了,要是等到小寒以後再買魚那可就得十文一斤了,你何時銀錢這般多了,要這樣大手筆的花銷出去?”
林将山也走了過來,從裏面挑了幾尾最大的,“阿娘,你便收下罷,我會捕魚,後面再撒網就是,總之是餓不到我和溪哥兒的。”
Advertisement
劉秀鳳聽了林将山的話兒,便只好樂呵呵的收了,她也算是個有福氣的,哥婿可孝順她了咧。
葉溪又單獨撿了兩尾起來,“待會兒晌午我就回去做魚吃去,今兒能吃上今年最後一頓秋稻魚咧,用剁椒紅燒來吃,魚肉鮮嫩,汁水拌着魚肉來泡着稻米飯,可真是香。”
旁邊的葉山一聽,高興道:“我聽着就饞了,溪哥兒做魚的手藝那是一絕,你自嫁人後,我沒少饞這一口咧,今晚我出酒!”
葉阿爹拍了他的後腦勺一下,“我床底下的那壺酒定是被你平日裏偷摸着喝完的,我就說怎麽越喝越少,到了後面兒連個底都沒有了。”
葉溪和林将山聽了後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家大哥習性好,就愛平日裏小喝一口,也不貪杯。
葉山摸着後腦勺也不遮掩,坦然道:“那酒是弟夫求娶溪哥兒時送來的,是鎮上鋪子裏賣的好酒,跟咱村裏酒坊裏釀出的燒刀子不一樣,那酒喝的綿密柔長,可好了!”
劉秀鳳嗔他:“哥婿拿來的酒難道會不好?你倒是個識貨的!”
林将山笑道:“大哥若是喜歡,下回我去鎮上賣了柴火,再給你買一壇子就是。”
葉山也不是個扭捏的人,大方笑道:“如此我便謝過弟夫了,不枉我從小疼溪哥兒一場,如今也是能喝上他相公的好酒了!”
葉溪打趣道:“大哥即将成親,就當是我和相公送你的新婚賀禮了,我可盼着我那位好嫂嫂嫁過來跟我串門子做伴兒呢!”
葉山臉紅了紅,難得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是,她是個好的。”
一家子站在河岸邊上說笑了會兒,便看到村裏的趙大嬸嬸端着木盆匆匆朝這裏走來了,她身體臃腫,體态有些中年發福,走快了身體來回晃動搖擺,瞧着有幾分泥俑的憨态。
趙大嬸嬸唯恐自己來晚了,隔着十來米就喊道:“葉山他娘,可還有魚?”
劉秀鳳嗐的笑了聲,朝她揮手喊道:“有着哩,趙大嬸你可慢點,莫急。”
她這才松了口氣,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喘着氣兒來了。
“我這不是聽厘哥兒說了麽,說你家哥婿在河這邊撈了一網子的秋稻魚,有多的賣,我這不就是急着來買兩條回去麽。”
劉秀鳳笑着讓她來挑兩條,“剛撈起來的,新鮮着呢,多的我也不收,就五文一斤,橫豎我家這幾口人是吃不完的。”
趙大嬸嬸笑眯了眼睛,連忙蹲下身去選,邊挑邊道:“不瞞你說,我家那口子就愛這口魚,老是念叨着讓我去鎮上趕集的時候買兩條回來,這不秋收田裏忙,我十天半月沒去鎮上了,想着路過的貨郎或是附近的魚塘開塘買上一兩條,結果一等等了一個來月了,還是你們今日捕魚,我才跟着有這口福咧。”
葉山笑道:“我家弟夫有這手藝,這撈起來的是正宗土生的秋稻魚咧,你瞧瞧這魚肚,肥實的很,裏面保管還能掏出魚蛋來,吃着鮮嫩的很。”
趙大嬸嬸挑了兩條最肥實的,翻了翻它的魚肚,瞧着鼓鼓囊囊的,放到籃子裏遞給葉阿爹過稱,“是咧,還是你家哥婿有本事,村裏人多久沒人捕到這魚了,就是村裏的捕魚老郎這幾天也是去隔壁的江裏撒網,那兒的魚啊口感哪有咱河裏吃泥鳅田螺和稻子長大的魚好。”
葉阿爹過了稱,“九斤三兩。”
葉溪在旁邊道:“鄉鄰世交的,摸了零頭,收九斤就行。”
他這般會做事,讓趙大嬸嬸高興的合不攏嘴,忙掏了錢袋子,數了幾十個銅板出來,樂道:“要我說啊,還是你家會做事,溪哥兒這般人情通達,難免十裏八村都誇他呢,今兒找個郎君也是個能幹體恤的,日後好日子多着呢!”
劉秀鳳聽的高興,收了銅板又跟趙大嬸嬸唠了幾句。
眼瞅着又有人提着籃子來買魚了,趙大嬸嬸便提着自家籃子走了,免得耽擱了別人賣魚。
走了幾步,就有好些村裏人碰見了趙大嬸嬸,探着腦袋來瞅她籃子裏的魚,“喲,葉家買的?”
“可不是咧,新鮮的很,瞧瞧這魚肚,肥!”趙大嬸嬸是買到魚了心裏不慌了,慢悠悠的翻着魚的肚皮展現給其他人看。
其他人見了心裏更慌了,“是好,這魚的鱗片都是黃的,沒吃稻子可長不出這色,咱們啊也得趕緊去買兩條回去,今年結凍前最後一次吃魚了,我家可饞的慌了,這多久沒做葷腥了。”
“可不是,豬肉從十二文漲價到了十四文,我可沒舍得買,家裏兩個孩子成日鬧着肚裏沒油水兒,今兒這魚賣的便宜,買上兩尾回去給家裏解解饞!”
趙大嬸嬸得意道:“五文錢一斤,有什麽吃不得的,就是家裏不富裕的也是能買上兩斤回去的,葉家他還給我少了三兩的魚錢,這不是撿便宜是什麽。”
聽了她的話,那些人再也站不住了,顧不上閑唠了,匆匆的趕着去了。
人多了一下就圍了上來,葉山和林将山幫着買魚的撿魚挑魚,葉阿爹在旁邊過稱,劉秀鳳招呼人,收銀錢,一家子配合的不紊不亂。
銅板在錢袋子裏砸的叮叮作響,買魚的兩三文錢的零頭都給村民抹了,讓他們也高興的很,直誇葉家人做事厚道。
農家人都是手指縫裏摳錢出來花銷,家裏的積蓄都是一文一文攢下的,多省一文,家裏便能為下一頓的肉菜存下一文。
不出一會兒,一網子的魚就被買了個幹淨,後面還有好些人提着籃子趕着來買魚。
葉溪上前招呼道:“各位叔叔嬸嬸,今兒這魚是賣沒了,回吧,下回要是還有,我這給你們留着咧。”
聽到的人,紛紛懊悔自己比旁人來晚了,只能提着籃子悻悻而歸,買到魚的是眉飛色舞的回家去做飯了,想着今天能給家裏的崽子漢子們開一頓葷,心裏就高興,山村山裏人,無非就是圖一口吃食,吃的好了,日子也過的有勁兒。
瞅着天兒不早了,葉阿爹和葉山要幫着林将山收漁網,葉溪便提了草叢裏提前留着的幾條魚,“我先回家去燒魚了,待會兒你們回來,咱們就能在院兒裏開飯了。”
劉秀鳳揣好了錢袋子,高興道:“阿娘跟你一塊兒回去,待會兒幫你數數裏面的銅板子,瞅着是有點分量的。”
葉溪哎了一聲,兩人一塊兒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