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這裏是山秀村56
第56章 這裏是山秀村56
過了幾日到了大雪, 秀山村算是真正進入了冬季,白日裏人跡都少了些。
葉溪坐在堂屋裏繡帕子,上回布莊的掌櫃可是問了他好幾回了, 可繡有帕子, 說富戶小姐們上門了幾次就是想尋葉溪繡的帕子,說花樣子好看, 索性現在已經入了冬,不适宜再出門了, 便窩在家裏繡繡帕子,林将山在院兒裏燒炭,身上穿着葉溪做的新棉衣,裏面塞了足足的棉花,一點也不感到冷。
這段時間他上山砍柴回來燒制成的炭已經堆了十幾擔了, 都囤在地窖裏,便是過到明年四月開春去也是足夠使的。
都已經到了巳時, 臨近正午時分了, 天還是霧蒙蒙的, 瞧不見太陽, 也不見下雪,看着讓人心裏不得勁兒。
葉溪對着院子道:“相公,今兒可真是大雪?”
林将山守着土窯, 嗯了一聲:“竈房挂着的黃歷寫着呢, 今兒确是大雪。”
黃歷是由朝廷每年開春就頒布的, 由欽天使觀察日月星辰,判定四季二十八節氣, 莊戶人家們便由着每年的黃歷播種開墾,因此家家戶戶都要備着一本。
“奇了怪了, 小雪不下雪便罷了,今兒大雪呢,怎麽這般霧蒙蒙的,只刮冷風不見下雪。”
林将山早就猜想到了今年天氣異常,才囤了這般多的柴火木炭,前些個兒葉溪也回娘家去說了,讓大哥和阿爹多備些,今日大雪這般異象,想來今年冬天怕是真不好過的。
“說不定都堆到後面兒幾天下了,怕是冬至前就會下大雪。”
葉溪繡了一張帕子,用嘴咬斷了絲線,從炕上起身:“天氣不好,但人也得吃飯才行呢,相公,你待會兒去院兒外的竹林子裏砍根竹子回來,要粗些的,我待會兒塞了飯進去,順手扔到土窯子裏去,燒熟了便能吃了,倒是也省了事兒。”
林将山聽了,便帶了柴刀去砍竹子了。
葉溪便去了地窖,看了看囤起來的紅薯土豆,還有幾袋子的稻米,點着油燈四處仔細瞧了瞧,沒見着老鼠洞,便放心的蓋了地窖的木板出來了。
進了竈房淘好了米,林将山便拖着一根竹子回來了,跟碗口一般粗大,适合做竹筒飯吃。
林将山按照自家夫郎的吩咐,取了中間幾節,洗淨了遞給葉溪。
Advertisement
葉溪洗淨了米,切了塊兒臘肉,與生米攪拌在一起,又在裏面擱了些菜油,放了切碎的胡蘿蔔塊兒,又加了些秋日裏曬幹的奶香菌,最後倒了些醬油,便用竹葉封了竹筒口。
拿出去讓林将山放進土窯裏用火燒就是了。
等待燒窯的時候,林将山便用柴刀将剩下的竹子篾成細條,打算上面編些稻草,做個草蓋子。
“若真是天冷了,下了大雪,便用草蓋子去蓋住你的菜園子,免得叫雪都凍傷了,這樣咱冬天也有菜吃。”
葉溪沒想到他竟比自己還想的周全,笑道:“你是個心細的,連這都想好了,家裏的豬圈雞舍還要加蓋麽?”
林将山回道:“得加蓋,冬天天冷,若是透了風,家禽也是怕凍的,咱倉裏的稻草不多,得去你娘家問問,有沒有多餘的勻我們些,把雞舍和豬圈都圍起來裹上一圈稻草禦寒才是。”
葉溪想着今年夏收時,家裏的稻米收成好,稻草是有多餘的,“行,待會兒用了飯,回我家一趟。”
他也有幾日沒瞧見阿爹阿娘了。
土窯裏的炭燒制好了,便将窯門推開,先掏了裏面焖制的竹筒出來。
炭攤曬在院兒裏降溫,葉溪和林将山洗了手去用飯,竹筒裏包着的米飯,鹹香松軟,粒粒分明,每一顆米都泛着油光,臘肉的香味與竹筒的香味混合在一起。
葉溪和林将山一人拿了一個竹筒,坐在檐下用筷子挑着飯,吃的格外的香。
兩人用了飯,便将炭收了起來,葉溪又去母羊那兒擠了一水囊的羊奶,待會兒帶下山去。
料理好了家裏後,林将山和葉溪便出門回葉家去了。
到葉家的時候,只有劉秀鳳和李然在堂屋裏,正在腌肉呢,堆了一大盆。
“家裏宰豬了?”葉溪提着水囊進門笑道。
劉秀鳳往肉條上抹着鹽巴,瞧見自己小哥兒回來了,高興道:“昨兒個宰了一頭,重着咧,可有個兩百多斤,光是下水都出了一盆,還想着待會兒讓你大哥去喚你們回來喝刨湯呢!”
葉溪帶着林将山進了屋子,坐下後高興道:“那我兩今日便是有口福了,可是要全部都腌成臘肉?”
李然攪動着香料道:“不是你教我的,讓我冬季了去鎮上賣臘肉灌腸麽,我瞧着今日已到大雪了,宰了豬現在腌上,冬至前拖到鎮子上賣去。”
葉溪:“嫂嫂果真是身體力行,這便已經動上了。”
劉秀鳳是個心好的婆婆,兒媳若是想做便讓她去做就是,自己也能搭把手,橫豎這個家都是一股心,想要将日子過出來,便笑道:“你這嫂嫂是個能幹的,跟你大哥合計着要多攢些銀子買個泥巴塘呢,說上次賣魚就瞧見了咱村沒個魚塘,村裏人想吃個魚都不方便,便合計着能不能攢些錢來自己弄個。”
葉溪倒是沒想到自家嫂嫂和大哥有這般好遠見的,贊同道:“是個好主意,我竟沒想到咧,若是魚不好賣,還能退了水重新還成地拿來種莊稼咧。”
李然揉搓着豬肉,笑道:“你大哥看着憨傻,心裏還是拿有主意的,為了多籌些錢可不就得多想點賺錢的法子麽,去鎮上試一試,賺幾文是幾文。”
葉溪剛剛一進來就問到了這腌制香料的味道,覺得實在是香,辛辣中發着八角的甜香和豆蔻的豆香,跟旁家的都不一樣。
“嫂嫂這香料調的好,腌出來的肉肯定是最好吃的,到時候可得讓我嘗嘗才是!”
李然不是個小氣的,爽快道:“待會兒你便提上一塊兒回家去,難道一塊兒肉嫂嫂都不給你吃麽!”
葉溪和林将山笑了起來。
葉溪又問自家大哥和阿爹去了哪兒,劉秀鳳道:“家裏的豬是你嫂嫂動手宰的,借了別家的砍刀和捆繩,你阿爹和大哥還去了,估摸着現在又拿了柴刀砍柴去了。”
葉家人最大的好習慣就是聽人勸,劉秀鳳經常挂在嘴邊道:聽人勸,吃飽飯,總不會吃虧的。
于是上次葉溪将林将山要他們多囤柴火的話帶到後,葉阿爹跟葉山便也開始囤起柴火來了。
林将山聽了便不坐了,起身去幫葉山和葉阿爹。
哥婿這般勤勞體恤,劉秀鳳是看在眼裏,實打實的滿意。
漢子們都走了,屋裏就剩葉溪,還有李然,劉秀鳳三人。
葉溪也撸起袖子去幫着腌肉抹料,過了會兒子,外面傳來了鞭炮的聲音,回蕩在山谷裏,整個山秀村都聽的清清楚楚。
葉溪問道:“今兒有人家辦事兒?”
劉秀鳳沒好口氣的說道:“林家的,他家幺哥兒今兒大喜。”
葉溪哦了一聲,他是沒閑心去記林肴何時成親的,沒想着居然就是今天。
“他們跟我們家是對頭,請了村子裏大多的人,唯獨落了我們家,又想到你成親那會兒子他家阿娘是來上了十文錢的禮的,林阿娘腆不要臉的叩了我家的門,說要我們還禮錢,氣的我拿了掃把就趕她出去,她這個爛破皮竟還敢提這事兒,當初幺哥兒扯了你蓋頭,我們沒找他們算賬就不錯了,還想讓我們白白送他們十文錢的禮去!我當即就罵了她一個狗血淋頭!”
李然想起就好笑:“你是不知道,這林家前天找人給他家小哥兒壓新房,請了好多嬸嬸哥嬷,大家都不願意去,說壓新房是給人添福的,這幺哥兒名聲壞成那般了,還添什麽福,有什麽福可以添,逼的林家沒法了,便對村裏的人說,若是去了,每人給一刀肉呢,村裏的嬸嬸哥嬷們念着這塊兒肉的份上,這才去了。”
葉溪笑了笑:“這林家倒是大方,每人一塊兒肉,半頭豬都去了。”
劉秀鳳才不稀罕他家這塊肉呢,“你說他家若真是給了,這也好說,可這林家向來就是個潑皮的,等這些嬸嬸哥嬷們壓完新房後,嘿,竟反悔了,原來是林阿爹心疼銀錢了,于是便改了口,說這每人的一塊兒肉明日做成席面兒給大家吃,白白騙了人,這下是又把村裏人得罪了一遭。”
葉溪也是沒想到,這林家真是做事越來越不厚道了,想當初和他家結仇不就是眼紅自家開墾出來的那塊兒巴掌大的地麽,後來又是東家占些便宜,西家侵些田埂,跟他家相鄰的田,都被侵了幾尺的,找上門去,林家就說自己家挖的是田埂,旁人管不着,跟那村裏無賴的劉麻子一家倒是越發的像了,眼下自家小哥兒大婚,又把人得罪了一遭。
李然道:“今兒他家辦席面兒,聽了隔壁雲嬸嬸說,席面兒都沒坐滿呢,她去吃席去了,待會兒吃完了席,怕是要回來找我們唠會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