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臨近傍晚, 夕陽滿天的時候,京都南城門越發熱鬧。
往日這個時候進出城的人多,出城的人急着回城, 進城的人忙着出城返家。
若是到夕陽落盡時, 天色越發暗淡, 路上不好行走有一定的危險。
而今日人是格外的多,一輛輛馬車拉着滿滿的東西, 還有不少人跟随。
紛紛出城停在城門外的牆根處。
一口口大鍋支起來,柴火燒的“噼啪”響, 一副生火做飯的架勢。
距離城門幾百米外,幾千難民流連官道兩旁, 看到這副場景各個伸頭張望。
“這是幹什麽?”
“好像是在生火做飯。”
“好多車和人, 還拉了很多糧食。”
還有人不解:“好像是大戶有錢的人家,怎麽都跑到城牆根上做飯呀?”
“他們這是鬧的哪出呀?”
也有聰明人, 想的多一些, “是不是像平安侯一樣來救濟我們這些難民?”
“那我們是不是有救了, 都是來給我們施粥讓我們填飽肚子。”
這些難民心裏猜測,漸漸向城門口走去,想要看看是不是救濟他們的人。
Advertisement
其實他們更期待的是官府,這樣他們就不是吃幾口飯, 而是能徹底解決他們困難的人。
難民們一邊說着,一邊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 這段時間的煎熬讓他們抑制不住再次生出期盼。
徐久坐在緩坡竹棚前,看不到城門口鬧出的動靜, 但是看着等在他這裏的難民竟然走了。
目露疑惑站起身往遠處看看, 還不等看清楚情況, 就見常安一臉欣喜的跑過來。
“小侯爺。”
常安咋咋呼呼地道:“城門外來了很多世家大族, 還有很多官員府邸的人。”
“嗯?”徐久眼睛一亮,“是出來救濟難民的?”
“嗯嗯。”常安點頭,笑的見牙不見眼,“這一下我們能省很多糧食了。”
他們早上剛施了一頓粥,這些人就跟着出來擺開陣勢,令常安很是不屑。
常安撇嘴:“這是別人不動,他們就當縮頭烏龜,現在坐不住了。”
“能少救濟一日就能省不少糧食。”徐久道:“在他們眼裏,可能最好誰都別出頭,視這些難民根本不存在。”
他看看不遠處,自己泉城那些同鄉,正在那裏和面、扒玉米皮,準備晚上那頓飯食。
想的往夫子的安排,派一些青壯出去砍柴,身體好一些的婦人和小孩挖野菜。
沒有把所有負擔壓在自己身上,徐久心裏高興,同時也更加願意幫助他們。
“我想收柴火。”徐久側頭,對一旁的陸清川道:“讓他們多少掙錢銀錢,以後回鄉手裏有幾個餘錢。”
“随你。”陸清川不在意地說:“反正都用柴,你買誰的都是買。”
他百無聊賴,今日陪了徐久一天,都在緩坡這裏看難民。
陸清川想脫身,但是被徐久看的緊,幾乎是寸步不離。
他已經沒了脾氣。
“好。”徐久一笑,對陸清川眨眨眼,“我們去說吧,告訴王夫子一聲就行。”
“我不去。”陸清川把頭扭向一邊,“你去吧,我在這兒等你。”
“說好了,我們一起回府。”徐久道:“你可不能不管我,自己悄悄走了。”
“啧。”陸清川煩的蹙眉,不耐煩地道:“少啰嗦,快點去。”
救濟難民,也不用一天都在這兒,偏偏徐久見了那些泉城同鄉。
說什麽也不肯走,非要呆到晚上才行,陸清川都快氣炸了。
徐久抿着嘴唇,不讓自己笑出來,看着陸清川煩躁的模樣。
還安撫的拍拍他肩膀,輕聲細語地道:“你別煩,我把人安排好就回去。”
他一副哄小孩兒的模樣,讨好的眼神透着小心翼翼,讓陸清川心軟又無奈。
“不用去了。”陸清川努努嘴,“王夫子來了。”
徐久一回頭,就見王夫子一臉喜色,大步向他走過來。
“小侯爺。”王夫子現在已經改口,笑道:“難民都走了,我們也走了。”
“城裏其他貴人出來救濟,我們不能再呆在小侯爺這裏,去那邊讨口吃食。”
看到徐久把玉米提前掰下來,王夫子就心疼的不得了,現在有人施粥救濟。
他準備帶着幾個村子離開,給徐久減輕一點壓力,算是一點回報吧。
“在哪都是一樣。”徐久明白他的意思,但還是出口挽留道:“在我這裏,你們還能自在一點。”
他說:“你們就是離開,也會有難民來我這裏,你們又何必如此呢。”
根據前一世的情況,這些世家大族可不傻,他們都是給碗稀粥。
讓這些難民餓不死就行。
有厚道的一些人,也是粥熬的粘稠一些,像他這樣給發饅頭的人很少。
“省點是點。”王夫子道:“哪怕是一口,也希望能給小侯爺省下。”
“雖然我們去城門口讨口吃的,但還會留在這裏,晚上也準備住在這兒。”
他已經和鄉親們商量好了,幫着徐久做事,順便再照顧一下擺在這裏的一攤子。
讓徐久不用總呆在這裏。
“小侯爺可以回府。”王夫子道:“這裏雜亂,您留下幾個主事的人,其他的我們幫着做,一定不讓小侯爺操心。”
“住是要住在這裏。”徐久也想和他說這事,“不過你們要搭窩棚,還要搭的結實一些。”
他指指緩坡上,“就搭在坡上,哪怕是下雨了也不會有積水,一定要把住的地方安置好。”
過幾天這裏就會下幾天大雨,接着是陰雨天,小雨連綿十餘日。
徐久擔心他們,但是這些話無法說出口,只能借着關心要求他們。
也是希望通過他們,帶動其他難民給自己找個安身之處,別躺在空地頂着星空露天而眠。
省得到雨天打個措手不及。
“好好好。”王夫子連連點頭答應,感激徐久的好意,笑道:“有小侯爺照拂,我們這些人一定能度過這次災難。”
但他想要去別的地方蹭吃的心不死,對徐久拱手道:“先帶鄉親們去城門口看看,稍後再回來。”
他怕徐久再攔,轉身就要走,還是被徐久喊住:“王夫子等等。”
他上前一步道:“那裏若是沒有幾分飽,回來再吃一些。”
徐久指指鍋竈那裏,“面已經和好了,還有扒好皮的玉米,随時可以吃用。”
“另外還有一事。”徐久笑笑,“想要收一些柴火,王夫子可以讓人去多砍回來一些,三文錢一擔。”
他怕忘夫子多想,又道:“其他難民砍的柴火也收,你們不用推辭,盡管來換銀錢。”
“小侯爺。”王夫子眼睛紅了,擦擦眼角讓自己冷靜,對徐久深施一禮道:“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徐久看他有些踉跄的背影,微微嘆息道:“徐家幾代之前,就是泥腿子出身,所以才一直不忘那時的艱難,發達了也立志在災年多多幫助難民。”
他心裏難受,看着陸清川眼巴眼望地道:“再想想辦法,多鼓動一下附近的村民讓他們動手收麥子,沒幾日了!”
他已經不奢求,把田裏種的能吃的東西全收回來,只要能把麥子收了就行。
免得也像這些難民一樣,衣食不濟艱難求生,各個對未來充滿擔憂。
“好吧。”陸清川心裏嘆息:“我來想辦法,你別總在我面前賣可憐。”
“沒有。”徐久搖頭,拉住陸清川道:“我是真的難受。在夢裏看見很多人挨餓,進城裏乞讨還被驅逐。”
“你要是有辦法,就幫幫他們。”徐久眨眨眼,淚汪汪地道:“哪怕只收回來一點也好啊。”
“真煩人。”陸清川蹙眉,一臉嫌棄的看着徐久,“自從認識你,我就沒安生過,黏人又嬌氣。”
他嘴上這麽說,卻是沒耽擱,“你現在上車回府,我進宮辦你交代的事。”
“找皇上?”徐久頓時笑了,眼裏還帶着淚花道:“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有辦法。”
他抱着陸清川胳膊,低頭在上面蹭蹭道:“你真是太好了!”
陸清川眉毛一挑,雙眸裏煞氣橫生,冷冷地道:“我才沒工夫找什麽皇上,這事本就應該他去做,卻是裝糊塗一言不發。”
他說完就拉着徐久走,“我送你回府,讓劉管家帶幾個人留在這裏,有那些泉城同鄉幫忙,完全可以應付。”
……
城門口,兩側泾渭分明,宛然是兩派人馬。
左側一面大旗,上面寫着“武勳世家”的旗幟,代表着武官這一派。
右面又豎起一杆旗幟,上面書寫“清流世家”的字樣,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
這是文武百官商量好的,各自一派彙合在一起,共同出錢糧救濟難民。
這些人好像商量的比較仔細,就連架起的大鍋數量都相同,都是十口大鍋。
糙米粥,巴掌大的玉米餅,就是分發給難民的食物。
“這麽多難民?”一個管事模樣的人,看到鋪天蓋地而來的難民,吓了一跳道:“這誰供的起呀!”
這些人一日得吃多少糧食,在災年糧食那可是比銀子還是硬通貨,不是他的管事的心疼。
“嗨。”旁邊一個仆役打扮的人,讨好的一笑道:“管事管他多少人,按照大人們交代的辦不就成了。”
他伸出手比劃一下,一副谄媚的模樣,“早晚兩頓,一頓熬二十鍋糙米粥,每人再發一個玉米餅子,這就齊活了。”
夠不夠吃,不用管,誰還能管飽咋地。
“哼。”管事蹙眉,神情頗為不悅,“一幫泥腿子窮酸貨,看到吃的比乞兒還要貪。”
“去。”他大手一揮,“告訴下面的人,看仔細一點別讓人多領了,吃完就讓他們滾蛋。”
“是。”仆役利落的轉身,看着蜂擁而來的難民挑眉一臉嫌棄,“呸!老子還要伺候這些東西,真是晦氣。”
難民們來到城門口,看到大鍋裏煮着粥,旁邊放着一藍藍的玉米餅。
眼裏閃過一絲失望。
這是施粥救濟,并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還要在異鄉流浪無處安身。
“哐哐哐。”
管事敲着鑼,大聲道:“各位大人心善,不忍看你們挨餓無處讨食,特地派人施粥救濟。”
“你們眼睛睜大點,好好看清楚是誰救濟你們,要記一輩子的恩德,永生永世不能忘。”
他說完幾句,擡手掩唇咳嗽幾聲,一臉的嫌棄不耐煩。
要不是大人們囑咐,讓他善待一些,管事都想讓這些難民。
現在就跪下叩頭感謝這天大的救命恩情。
“好了。”管事把鑼放下,交給身邊的仆役道:“讓他們排隊,老老實實的領粥,拿到了就趕緊滾別在這兒圍着。”
他還有些不放心,又囑咐道:“千萬別讓人領重了,每人只能領一份,小孩兒給一碗粥或是一個玉米餅,不用給太多。”
“是。”仆役應道:“您放心,絕不會讓人多領,若是發現貪心之人,下次就一點東西也不發給他們。”
他們在這兒說話,聲音不低,周圍的難民聽的清清楚楚。
看着他們一臉兇煞模樣,各個不覺後退離他們遠一些,還有聰明的轉身就走。
不一會兒的功夫,難民們就走了七七八八,一個個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眼看着就要走遠。
“嗯?”管事蹙眉,“怎麽走了?這是有吃的不要。”
仆役:“一個個面黃肌瘦,眼看着就要餓死的模樣,不上來争搶反而不領吃食,這是怎麽回事?”
“你去問問。”管事臉色不好,“把他們都叫回來,要走也把粥領了。”
若是沒人過來領粥,豈不是讓大人們沒臉,他更是辦事不利。
皇上可是還等着看呢。
不管怎麽樣,一定要讓這些難民吃上幾口,大家才好交差。
“回來回來。”仆役叫住難民,黑着臉呵斥道:“好心救濟你們,你們還不領情怎麽地,這是要造反嗎?”
“啊?”難民們吓的一哆嗦,急忙道:“沒有沒有,我們怎麽敢造反,冤枉啊!”
“那就老實的回去。”仆役惡狠狠地道:“把粥領了再走,別一個個不識擡舉。”
難民們吓的面無人色,不敢上前也不敢再走,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他們不知道為什麽救濟人,還要用這樣的态度對他們,難民們害怕茫然不知所措。
他們剛才離開,也是因為仆役他們态度不好,還有徐久這些散發着善意的人救濟。
所以他們才想離開,去緩坡那裏,不吃這兒的那口粥。
“還站着幹什麽?”仆役看他們不動,呵斥道:“快點去領,沒看到天快黑了,誰還在這兒徹夜伺候你們。”
“這就去,這就去。”王夫子帶人趕過來,弄清楚怎麽回事,笑道:“大人別惱,草民們馬上去領粥,一定不耽誤大人們的事。”
他率領幾個村的村民,率先去領食物,心裏暗道:這樣的人不吃,還要去吃小侯爺的嘛。
王夫子還不忘招呼其他難民,“鄉親們,大人們心善救濟我們這些難民,可要好好吃不能辜負這份善意。”
“呃。”難民們看着王夫子一個勁兒招呼,傻愣愣的跟着去領粥,有人帶頭他們也不怕了。
等到領粥的時候,王夫子他們看着半稀不幹的粥水,還有那黑黃的巴掌大的玉米餅。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些食物與徐久的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誰是真心救濟難民的人。
一眼就能看出來。
“吃吧。”王夫子道:“吃一口就能省一口。”
“嗯嗯。”泉城那些人齊齊點頭,“都吃,也勸着點其他鄉親們吃。”
一時之間,泉城的這些人一掃頹廢,各個眉開眼笑的勸解那些不熟悉的難民們。
恐怕他們嫌棄,再回到徐久那裏,給這兒省下糧食。
“都來吃,好久沒吃到糧食了!”他們感嘆:“天天野菜、野果和草根,餓的肚子咕咕叫,現在可算是有一口吃的了。”
“就是在家裏,能就是吃這些,大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是呀是呀。”有人帶動說話,那些害怕的難民也漸漸放開了,“能吃到這些不錯了,都是這些大人們善心義舉,才能讓我們吃上幾口飯食。”
這下子,難民們都留在城門口領吃的,都忘了徐久那裏。
只是随着人越來越多,城門口這裏派發的粥沒了,根本不管那些沒有吃到的人。
直接收拾東西走人了。
剩下沒領到食物的難民,一個個呆愣在那裏,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就是擺個樣子。”王夫子嘆息:“根本不是真心救濟呀!”
他心疼,又要回去吃小侯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