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顧淮聲被他們盯着, 沒法,把糖葫蘆拿出來遞到了姜淨春面前。
他道:“下值路上順手買的,你嘗嘗看。”
他知道姜淨春平日裏頭喜歡吃甜食,所以在風吹起了車簾的時候, 他想着給她買一串糖葫蘆回家。
姜淨春看到顧淮聲拿着的東西, 又看了看顧淮聲,眼中露出了幾分古怪。
他這是幹嘛啊?
顧淮聲拿着糖葫蘆看着實在是有些違和, 衆人此刻都有些心照不宣, 等着姜淨春的反應。
姜淨春看着沒什麽情緒變化,錯愕一瞬後就很快反應了過來。
她接過了糖葫蘆,遞給了一旁目光炯炯的顧淮朗。
打從看到糖葫蘆的時候, 他那眼睛就開始冒了光。
姜淨春自然不會去跟顧淮朗搶,她是大人自可以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 可顧淮朗只是個小孩,他看到糖葫蘆就直愣愣地盯着瞧, 絲毫不加掩飾。
顧淮朗看了眼姜淨春遞給他的糖葫蘆,沒有動作, 卻又去瞥了瞥一旁的顧淮聲的眼色,他自然是知道這糖葫蘆是哥哥買回來給嫂嫂吃的, 他也不大敢要......
他搖搖頭, 對姜淨春道:“嫂嫂,我是男孩子, 我不喜歡吃這些甜甜的東西,你吃吧。”
姜淨春聽了之後, 笑了笑, 仍将糖葫蘆塞到了他的手中。
“男孩子有什麽吃不得了,況說了, 你也還是小孩子啊。”
顧淮朗聽到這話,卻還在眨巴個眼觑着顧淮聲的眼色。
Advertisement
顧淮聲見此,也只能對顧淮朗道:“你嫂嫂給你吃,你吃就是了,看我做些什麽。”
弄得他多小氣一樣......連個糖葫蘆都藏着掖着。
顧淮朗也沒再繼續說下去了,終于接過了姜淨春手上的糖葫蘆,他打開了外頭的糖衣,将糖葫蘆遞到了姜淨春的嘴邊,他道:“嫂嫂,你先吃。”
姜淨春自也沒客氣,對顧淮朗第一個能想到她的事情頗為受用。
她道:“多謝小朗,第一個還能想到嫂嫂啊。”
顧淮朗聽了這話也笑,心滿意足吃下了糖葫蘆。
沒多久,這處的牌局也就打完了,姜淨春也終如願以償贏下了一局,散了牌面之後,丫鬟就去端了晚膳回來,顧淮朗也被人領回了滄濯院去。
顧淮聲和姜淨春兩人并肩往明間去。
再過兩日就到了秋獵,顧淮聲對姜淨春道:“到時候一大早就要出發,估摸一大早上都要走些流程,明個兒早些睡,秋獵恐怕會有些累。”
上回秋獵還是在兩年前,姜淨春也依稀記得流程,回憶了一番後,想起那日,确實是挺累的。
皇帝領着百官們前往皇家圍場,以期聯絡增進君臣情誼,皇權貴胄們聚在一起,說句話都要過幾番腦子。之前那場秋獵,她被姜南盯了好幾天,一直提心吊膽,生怕出些什麽差錯。
聽到顧淮聲的提醒姜淨春也沒多說些什麽。
“嗯”了一聲,算是作罷。
顧淮聲又道:“表妹,你可要跟緊我。”
在這樣的情境之下,顧淮聲這話說得堪稱突然。
姜淨春不明白他想幹什麽,蹙眉看他,顧淮聲垂着眸,順着姜淨春上一次說的話說下去了,他道:“畢竟我和王順挺不對付的,你不去拔他的胡子他說不定也會去尋你不痛快的。你得跟着我,你在別的地方我怕別人要欺負你。”
*
兩日翻眼就過,很快就到了秋獵的日子。
十月底,寒風已經有些淩冽。
這日一大早,顧家一大家的人都起了身。
這一日姜淨春是沒想去睡懶覺,只是今日起得實在太早,她一大早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顧淮聲拉了起來,花雲把她今日要穿得衣服拿了過來放在一邊。
顧淮聲也沒喊醒她,任她半睡半醒,扯着她的手就開始給她套上衣服。
好在她也沒怎麽反抗,雖然人是醒不過來,但尚也老實,沒有被人強行從床上拉了起來的不耐煩,顧淮聲力氣大,擺弄着沒兩下就給她套好了。
女子衣服繁複,但他放在手上看了下也知道該怎麽穿,花雲在一旁盯着也出不了什麽錯。
衣服穿好後,姜淨春也終于清醒了一些過來。
起身坐到了桌邊讓花雲梳妝。
等到梳妝完畢,一行人出了門,去門口那處和顧夫人、顧侯爺會合,一起去往午門那處。
現下天色還早,天才将亮,但午門處已經站了許多官員,攜帶着各自的家眷。朱紅的宮牆将天地繞成了四方,黃色琉璃瓦片在清晨光線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青石紅牆,莊嚴肅穆。
姜家的人就在一旁,他們早些時候就到了,見到顧家人來了也去碰了個面。
老夫人年紀大了,自然是不大方便再出來去秋獵,今日便也沒跟着來,姜家二房的人今日也跟着一起,姜顧兩家湊在了一起,也沒再分開,站去了一處。
姜淨春聽着他們寒暄,站在旁邊也沒說些什麽。
這時,從前就和姜淨春不大對付的姜淨芳湊了過來,她見姜淨春一人站在旁邊也不吭聲,就想要來尋她的刺撓。
“姜淨春,你說我現在是要叫你什麽好呢?叫你堂姐?還是尊您一聲小侯爺夫人呢?”
從前姜淨春追着顧淮聲跑的時候她還覺着他在癡心妄想,誰知道竟還真就叫她成了,表哥這麽好追的嗎?若知道這樣,當初她也去試試看了。
說不定現下她也能成小侯爺夫人。
聽見姜淨芳這酸裏酸氣的話,姜淨春忍不住怼她道: “你犯什麽毛病,愛叫什麽就叫什麽啊。”
怎麽淨來煩人,從前嫁人前在姜家的時候她就煩人,怎麽現下嫁了人還到跟前來煩。
姜淨芳卻不依不饒,她在旁邊小聲譏諷她,一旁的人也顧着自己寒暄,沒人注意到她們這處的情形。
她道:“你真厲害,從前的時候也不見表哥對你怎麽樣,你最後是用了什麽手段?姜淨慧回來了後你就想着嫁人了,是不是覺着她搶了你位子,心裏頭不舒坦吧。”
她把話題引到了姜淨慧身上去,聽着語氣,是想拉着她一起說起姜淨慧的壞話。
其實……相比于姜淨春,姜淨芳還是更讨厭這個後來的姜淨慧一些。
先不說她一回來,姜淨芳從從前的姜二小姐成了姜三小姐,整整小了一個名分,再說,這姜淨慧表裏不一的,可比姜淨春聰明太多......
姜淨芳不喜歡大房的人,姜淨慧回來之後,她還故意去挑釁了一回。
姜淨芳想起上回的事情就打寒顫。
那日她去尋姜淨慧,故意在她面前說了些挑撥離間的話,她說李婉寧對姜淨春如何如何好,還說姜淨慧回來了也沒用,從前他們對姜淨春那樣,她就算是回來了,他們最疼愛的也是姜淨春。
姜淨芳現在無比後悔那日對姜淨慧說了那樣的話。
姜淨慧一開始聽了她的那些話之後,沒什麽反應,甚至還笑,只那笑就已經讓姜淨芳莫名覺着毛骨悚然。後來,姜淨慧找機會把她騙去後園那處,她支開了所有人,把她推到了水裏面......
她并不會水,在裏面被淹得浮浮沉沉,差點就要喪了命,就在她要沉入湖底的時候,姜淨慧才開始喊救命。
姜淨芳被人救上來的時候氣息微薄,差那麽一口氣就要去了命。
她向別人指認姜淨慧,可惡狠狠推她落水的人這個時候卻哭得梨花帶雨......
後來她在房中養病,姜淨慧還來看了她兩回,每來一回,她就被她吓得吃不下飯一回。
這人實在是有些太可怕了,可偏偏她又太能僞裝了,她說的話所有人都不相信。
自那以後,姜淨芳就再也沒敢招惹她了。
甚至避之不及。
她怕姜淨慧,但不怕姜淨春。
現下扯着姜淨春說這些,也只是想從她口中聽到她說姜淨慧的壞話,她想,總不能讓她一個人讨厭她。
姜淨慧回來了,姜淨春應該很難受吧?難受到馬上就給自己嫁了出去。
姜淨春聽到她說這些話卻覺莫名其妙,她覺得姜淨芳有些煩,可剛想開口說話,一旁的顧淮聲就伸出手來不動聲色将她牽到了身邊。
他那邊還在和姜潤初不知道說些什麽,順手就将她牽了過去,口中話也沒斷,只是視線冷冷往姜淨芳那邊掃了一眼。
很冷很淡的眼神,姜淨芳看得莫名有些害怕,她将他的動作盡收眼底,雖他沒開口,但她也猜出了他的言下之意。
好冷......姜淨芳叫這一眼看得渾身發寒。
一個兩個的,都有些不大好惹,有了這麽一遭,姜淨芳也沒敢再去招惹姜淨春了,縮着脖子回去了她母親身邊。
群臣百官都到的差不多了,後來約莫等到辰時的時候,午門大開,帝後終于現身。
人群說話的聲音瞬間褪去,登時鴉雀無聲。
王順也跟着太和帝他們一起從裏頭出來。
從前的時候帝王年紀不大,王順就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照拂,後來這一跟就是二十年的時間,直到現在,任何重大場所,王順都自然而然跟着皇帝出來。
奸人之雄,倚勢挾權。
跟在帝後的身邊,一同沾了皇帝* 的神光。
偏偏太和帝自己又不在意。
群臣見到皇帝出來,高呼行禮。
最後在太和帝的一聲,“衆愛卿平身”下,直起了身。
太和帝身着一身明黃龍袍,頭戴金冠。現在的皇帝同十幾年的少年皇帝相比,看着已經成長太多了,通身威儀,一舉一動皆是帝王之氣。
群臣碰面,這行皇太後也跟着出來了,現下王順又跟去了她的身邊。
若說皇帝和王順關系能夠好成這般,和這皇太後也脫不開關系。
先帝托孤于皇帝于王順,就連皇太後和王順的關系也甚好,兩人一同教養着太和帝,在他少年時,王順也時常也會出入皇太後的宮闱之中,同皇太後一同商議內閣大事。
在許多事情上面,包括教育皇帝的方面,皇太後都聽從王順安排。
因此也有不少人揣測兩人之間是否有些什麽不為人知的事情。
想當年王順還是新科狀元的時候,甚有“松風水月”美稱。
皇太後還是皇後之時,聽聞他們兩人之間就有一樁舊談。
但這些往事,知道的人不多,再去提起的人也少之又少,事到如今,除了一些老人,也并不知他們之間的舊事。
只知如今,王順和皇太後關系頗好。
皇太後年過半百,但保養得當,她顯得遠比她本身的歲數年輕,頭上只有些許銀絲,甚至皮膚都沒多少褶皺,依稀能見得年輕時候的容貌。
本朝重孝道,太和帝對皇太後頗為敬重,先是當着群臣的面送着皇太後先上了鳳輿,而後才和皇後一同上了銮駕。
皇帝和臣子在這處會面,啓程後就各自散開,往自家的馬車去,群臣準備出發前往皇家圍場,禦林軍和禁衛軍的人護送在一旁。
錦衣衛鎮撫使蕭倫此刻跟在王順的身邊。
他向他彙報了一樁曠日長久的事,他道:“大人,當年果真有人見到了公子被人溺死。”
王順聽到了這話眼皮跳動了一下。
他們周遭沒有旁人,只有兩人說着話。
當年王玉在江南遇害,溺死在水中,他在水中泡了整整一個晚上,第二日才被人打撈上來。因着泡了一晚上的水,他的身軀腫脹得不像話,幾乎都叫人辨認不出模樣。
王順本還想着今年王玉及冠禮趕不上,等他回來之後再給他補上,可他怎麽就死在了及冠禮的前一日呢?王順連夜趕往江南,領回了他的屍身。
夫哀莫大于心死,白發人送黑發人之痛尤甚。
他們說王玉是失足落水而死。
可他不信。
他想要去查,可那麽大個江南,那麽多的人,他一下子又哪裏查得過來,再加之操持着王玉的喪事,一時間也沒來得及再去管。
等回過頭來再想去尋的時候,卻更是難。
他的兒子一定是被人害死的。
他的目光自然而然投到了同在南方的姜南身上。
他聽聞,王玉死前,姜南和他來往頗多,而他落水那日,正是姜南邀他出門的日子。
是姜南。
除了他也不會有別人了。
當初他們二人都在争那塊地,姜南這人為了複興門楣,野心勃勃,不擇手段。
他一定是用了什麽髒手段害死了王玉。
可他這麽些年一直都找不到線索。
他是勢大,但也遠沒到那般手眼通天的程度。
他也就是個比較厲害的官罷了。
官是官,搶了再多的皇權,那也就是個官。
江南太大太遠了,找了這麽久,才終于找到了些東西,也不枉他扶持蕭倫了。
當初他扶持蕭倫,也是為了用錦衣衛的力去查當年的事更方便些。
王順問他,“公子到底是怎麽死的。”
蕭倫附到他的耳邊小聲說了當年發生的事。
王順聽了瞳孔忍不住震顫。
天光透亮,可他聽得眼前一黑又一黑。
他就知道王玉不會是自己溺死的,他小時候不小心掉進過水裏一回,自此以後就怕水怕得厲害,平日裏頭恨不得離水遠遠的。
這好好的,怎麽會掉到水裏面去呢。
可饒是知道當年的事情是有陰謀,可聽到了蕭倫的話他還是忍不住心梗。
他說......王玉是被一群人活活溺死的。
當年有人半夜起身出門解手,就将好撞見了那一幕。多年後再回想起此事,那人也仍舊冷得直打哆嗦。
那是一個月黑風高夜,黑沉沉的夜晚無邊無際,就連一點星光都不曾有。
王玉在河邊,被一群百姓圍在中間。
他們說他是京城來的狗官。
他們說他是來搶他們田地的惡鬼。
他們說他不得好死。
王玉一人在黑夜出門赴姜南的約,卻被那群人半路攔截。
他們用世上極盡難聽的話罵他。
他們說他該死。
王玉那刻有些害怕恐懼。
直到那天王玉才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有多黑暗。
他從來都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場景。
他們那些人看着他,恨不得把他身上的肉撕下來,王玉和他們解釋了些什麽,可他們根本不聽,畢竟說斷人財路猶如要人性命,他這次來也确實是想要改稻為桑的......
他是想要來要走他們吃飯的活計,自然是沒人給他好臉色。
他來江南的那一天,很多人都看過他這個“狗官”的臉。
他們都認得他。
所以他在黑夜出門,他被他們抓到,他們是想要他的命的。
王玉是不想死的。
岑音還在京城等他。
王玉想要娶岑音回家的,可是他怕他爹不同意,想着來江南辦好了事情,再帶岑音見父親。
女兒也還在等他。
他的小女兒才一歲,不可以沒有爹的。
他都還沒有聽她喊過爹。
他和那些人解釋,他說自己不會傷害他們的,他說就算是稻田改成桑田,他也一定不會兼并他們的田,他還會給他們從別的省調來糧食,不會讓他們沒飯吃的。
這确實是王玉心中所想,只是那個時候的他根本不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他一廂情願的解釋落在那些稻民耳中自然成了空口白牙的狡辯。
那些人說他在撒謊!稻田改成了桑田之後,就不會再有人去管他們的死活了!他們說,他在哄騙他們!京城來的狗官,就沒有一個人會在乎他們的命!
夜深人靜,他被淹死在偏僻地界的河水中,誰又能知道是他們下的手。
他們想着,殺了他就好了,不會再有人搶走他們的田了。
王玉看着那些人狠毒的眼神,真的有些怕了,他真的有些不能死。
他答應了阿音的,他要回家,他要帶她回家見父親的。
王玉最後沒有尊嚴地朝他們下跪,從前最是金枝玉葉的人......此刻朝着他們下跪磕頭。
他說,放過他吧,他的娘子還在等他歸家,他的女兒才一歲。
她們如果沒了他,一定會撐不過去,她們一定會死掉的。
王玉終究年輕天真,他以為他的眼淚,他的懇求能讓他們動容。
可是那些人說,他有妻子兒女,那他們呢?
他們難道沒有嗎。
王玉再如何懇求都沒有用。
所以最後他被他們那群人,活活按在水中溺死了。
王玉死了。
那些殺了他的人把他丢到水中之後就溜之大吉,裝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河水冰冷,沖打着王玉的屍體,他悄無聲息地死在了那個夜晚。
他太想活了,可他用盡所有力氣和手段還是死了。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可怕了……
或許是那個男人死前的苦苦哀求在夜晚太過凄厲,以至于那個目擊者過了這麽些年都忘不掉。
他把這事咽在肚子裏面十幾年,他沒那麽傻去供出那些百姓,他屁股又不歪,何必要站在狗官那頭。
只是沒想到過去這麽多年,還是有人找到他了。
王順聽了蕭倫的話後,久久不能反應過來,就連氣都差點要跟着順不上了。
王福趕緊給他嘴裏喂了顆藥進去,這回一顆不夠,要兩顆才行。
過了好一會,王順才喘回來了氣。
他神思久久回籠不來,直到好一會才出口問道:“娘子女兒……?”
他想到了方才蕭倫口中說的,王玉死前說,還有娘子和女兒在等他。
可他為什麽一點都不知道,他的阿玉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妻兒?
他眉心緊緊擰着,呼吸也有些急促起來了。
所以說……阿玉還有孩子在世上?
他怎麽也想不到素日乖順的兒子,竟然還瞞着自己有了妻女。
皇太後那邊注意到了這處的動靜,還遣人來把王順喚過來問了一遭。
一行人已經開始在前往圍場的路上,皇太後掀開布簾,看向外頭的王順,問道:“這是怎麽了?方才見你臉色那般難看,還用了這麽些藥下去。”
王順已經恢複了往日的情緒,只是面色還有些許難看。
他道:“想起了些舊事罷了……”
皇太後聽到這話,眼皮微微跳動。
“可是又想着瓊璋了?”
他素日裏頭不顯山露水,能引起王順情緒這般波動的,除了王玉也再沒別人了。
對于王玉,皇太後也是自小就疼惜的。
王玉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就去了,他早早沒了娘,長大了些的時候經常跟在王順的身邊入宮,或許是因為王順的緣故,皇太後疼惜王玉,比自家的皇兒都要親一些。
王順當初罵王玉的時候,她都還要為他說話。
她是一直将他當作半個孩子看待的。
王玉要去江南的時候,皇太後就不大同意,那個時候的江南就是虎狼之地,饒是讓個身經百戰的人去處理那樣的事情都是有些吃力的,可王順父子根本就不聽她的話。
一個比一個倔。
王順想着兒子就是要磨練才能成長,否則成日窩在庇護之下,如何才能長大?
這一下果然還是太急了些。
皇太後嘆了口氣道:“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瓊璋也不想看到你這樣,放下吧。”
王玉那樣善良的孩子,想也不忍心看到父親這般。
放下?
還怎麽放下。
他伶仃至今,不就是為了給兒子報仇嗎。
他放不下了。
尤其是在聽到了方才蕭倫帶來的情報之時,他更放不下。
他好像從蕭倫的話中,看到了王玉絕望死去的過程。
他知道他是被別人害死的,可從來沒有想過會是這樣。
而且,他的娘子女兒這事,他竟然一直都不知曉。
是了……
他對王玉一直都很兇很嚴苛,他肯定會不樂意告訴他這些。
他也沒想到他竟能瞞這麽久,是他這個做父親的對他關心不夠,以至于這樣他都不知道。
王順又吩咐蕭倫去查這事了。
皇太後見他這樣也沒再說下去。
兩人無話,王順落在自己的情緒中,心跳得也有些厲害。
瓊璋還有孩子在......他好像還有個孫女。
那她們母女,還活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