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元宵

4   元宵

◎這回定是動心了罷?◎

此後,王楚嫣為一大一小親自煎藥,合香起先會着急,說這種事兒就交給家丁或者她來做,思量後,小丫頭捂嘴偷笑:"香兒明白了,姑娘是心裏有了王公子?"

王楚嫣也不辯解,只怪一句:"小孩子懂什麽。"

合香年僅十三,是前些年王員外從外地買來,雖是女使,王楚嫣将她當妹妹善待。合香亦是真誠回饋,頗懂姑娘的心,每次送藥回來,就王公子長,王公子短,今日他氣色如何,穿了什麽衣裳,簪白玉還是戴儒巾,正在看書還是寫字,都會一一詳報。

王楚嫣每每不厭其煩地聆聽,舒心笑時,清眸流盼,顏若桃花。

三日後,清晨路經庭院,她如往常那般擡起頭。

竟然,閣樓軒窗開啓了!

那日淡金色曦光初照,屋檐下的懸魚游晃于惠風流雲間,王昂一身白襕清清朗朗,手捧書卷,臨窗而坐,勝似章臺春色。

驀然,他垂眸看來。

王楚嫣從怔望之中回神,盈羞低首,唇角牽出莞爾的笑意,踏着蓮步從窗下快速移開。

她心如擂鼓,一刻不停地走去街頭。

彼時正有賣花者提着馬頭竹籃,挑春賣花,清奇的歌聲飄來——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鬓斜簪,教郎比并看,郎道,花兒千嬌百媚各自美,最美是良人。"

喬家賣花小妹從她身旁經過,轉眸揚唇道:"今日王姐姐有甚喜事,笑得這麽美?與這紅山茶花般明豔,姐姐買些做簪花吧!"

王楚嫣道謝買了一捧,擇一朵綴往小盤髻。

Advertisement

眼見王公子的精神日益見好,她歡喜得猶如自己起死回生。

半晌後,心緒緩和,王楚嫣走回前庭。

徐管事迎上來:"王娘子,昨晚花燈都運到了。"

"好,請徐管事吩咐下去,邸店外的燈樓按照畫紙搭建,要在三日內完成,沿街店面用繪有山水花卉的絹燈點綴。店裏面,就按往年那樣,懸挂小紅紗燈,搭配羅帛绡燈,前庭入處用最好的五色琉璃燈。有勞徐管事了。"

王楚嫣聲色溫柔,有條不紊地吩咐道。

因為喜悅,她姝麗的笑顏越發令人賞心悅目。

忙得焦頭爛額的徐管事頓覺心事一輕,展顏道:"王娘子放心罷,我即刻安排,今年咱們的蘑菇燈樓新穎別致,又會是東水街坊數一數二的!" 徐管事在客棧二三十年,看着王楚嫣出生長大,深覺她不僅有才情,處事也細致妥當,為人明理,有時比王員外更像主君。

元宵将至,每年早在冬至後,開封府就着手準備上元燈會,城裏的官宦及諸商家也會別出心裁地用各式花燈,競相張挂于自家樓前。

近些年來,王楚嫣負責邸店的彩燈,甚至親手繪制燈樓式樣,用合理的花費将店面裝飾得闊氣華美,且不失雅致,讓財迷老爹甚為滿意。

"王娘子。"

花玖也來到前庭,瞧見漂亮的花燈,雙眸明亮:"對哦,四天後就是元宵了! 此番我們提早來京,也為觀賞天下最美的燈會。"

"到時還有百戲,以及吃不盡的美食。" 王楚嫣莞爾一笑,"阿玖今日精神不錯嘛。"

花玖文雅揖禮:"我已痊愈,多謝王娘子,也請替我謝謝趙娘子。"

"趙娘子從醫十年,厲害着呢,她還菩薩心腸,常在民間救人之急。"

王楚嫣暗笑,思及不久前,這位小人兒神色驚惶地聲稱男女大防,不讓趙淺真碰觸,幸好王公子在旁勸說,才讓他放下戒備。趙淺真針灸紮了花玖後頸三穴,只半柱香的功夫,當場人就不咳了。

花玖摸摸頭,含羞道:"嗯,是位非同尋常的女醫。而且阿玖沒想到,朝廷還允許禦醫在民間設醫館,像趙太丞這樣的,京城的藥鋪也是數不勝數。" 花玖露出羨慕的神情,"民間常說,天下有九福,其中錢福、病福、眼福都是京城人的特享,真幸運! 我也要趁機飽飽眼福!"

"阿玖去哪裏?" 王楚嫣見他往外走,問道。

"公子讓我到城南的國子監送封信。"

"那坐客棧的馬車去罷?"

"不必了,我自個兒去,事後我還想到禦街看排演,不知宣德門前的彩燈山棚有沒有搭成?還有傳聞中的巨龍燈與菩薩燈。" 花玖流露少年人的天真活潑,滿心歡喜地離去。

元宵是舉國歡慶的大節,自從太平興國,太宗将"上元三夕"該為"上元五夕",京城的燈會就從正月十四開始,至十八收燈,五夜城礫不禁。

.

正月十六。

汴京被無數華燈點綴,百裏錦繡,霏霧融融,都民仕女傾城而出。

今夜王楚嫣盛裝打扮,頭戴翠冠,綴撚金雪柳,額間紅梅花钿,身穿粉色錦襖,下搭印金百褶裙,蓮步款款地穿行在月色花光之中。

孫若熙敏銳察覺到她的異樣:"阿嫣,我看你癡癡笑着,目光游移,是在尋找王公子麽?"

"竟瞎說,我在觀燈呢。"

王楚嫣被猜中心事,泛羞的臉頰在闌珊燈火照映之下美如一朵醉芙蓉。

傍晚時分,王公子帶着花玖也到禦街賞燈。今夜整座京城寶騎香車,羅绮如雲,每當有素色身影經過,王楚嫣總會不由自主地打量一下,然而,想要在人山人海之中與那位巧遇,機率甚微。

"嘴硬,你可瞞不住我!" 孫若熙眸光狡黠地笑着,跳到她面前晃了晃,"那日,王公子開門時,我瞥見你忸怩得很,臉也紅得像似煮熟了的蝦! 平常你淡定大方,這回定是動心了罷?"

孫姑娘最喜紅色,今日穿着燈籠紋織繡錦襖,渾身火紅像一只行走的燈籠。她嘟嘴嚷嚷道:"你若不趕緊,我就搶了啊!"

"見色忘義的小丫頭。" 王楚嫣伸手掐她臉。

趙淺真揚唇淺笑,火上澆油:"王公子确實清逸非凡,咱們的阿嫣常能見到他,難免春心蕩漾。"

"好呀,淺真你不幫我,還與這只小八卦一同說笑我!" 王楚嫣羞紅了臉。

"我們哪敢笑話你?是巴不得你早些嫁出去呢!" 孫若熙一雙眼睛滴溜溜地左顧右盼,街頭衆多才子佳人,攜手低語。她幽嘆道,"瞧瞧這路上,人家春情蕩飏,雅會幽歡,何時能輪到我們?"

"聽語氣酸溜溜的,孫姑娘思情了?" 趙淺真曉得孫姑娘的花花腸子,故意刺激她,"哪天你若嫁入皇宮,就只能獨守一人,且要費勁心思去争寵。"

"哼,我喜歡的人,只能喜歡我一人!"

"那就不能嫁皇親國戚了。"

"我們三人你最大,趙姑娘還是操心自己罷。"

"我麽,越老越不急。"

正當兩位鬥嘴時,王楚嫣見到邊上的元宵攤子,賣家在一把青傘上面放置竹架子,架子綴有梅紅縷金的小燈籠,敲鼓拍擊時,各色元宵團子就在傘架子上面轉圈"打旋羅",看着便能勾起饞蟲。

王楚嫣買了一盒炸元宵,撚兩只塞入姐妹們的口裏。

"吃罷,別碎嘴了。咱們去看今年有甚新奇的歌舞百戲。"

姐妹們笑鬧着,随如潮的人群走往宣德門。

禦街長達十餘裏,從州橋至宣德門這段最為寬敞。大街兩旁,藝人們表演着各類奇術異能、譬如倒吃冷淘、吞鐵劍、吐五色水、猴呈百戲、魚跳刀門、皆是奇巧百端,還有雜戲、傀儡戲、擊丸蹴踘、踏索上竿,十足令人眼花缭亂。

彼時,一群騎者在街中央緩緩經過。

"快看,帶頭那幾位公子好俊俏!" 孫若熙最是眼尖。

他們窄袖勁裝,英姿飒爽,帶着簡潔卻強有力的潇灑,有別于京城盛極的華美奢靡,因而分外顯眼,引得路人争相瞧看。

上元佳節,姑娘們皆頭戴玉梅、蛾兒、雪柳、黃金縷等彩飾,也有頂着燈球、燈碗的,更有甚者,在頭上插一株哧哧燃燒的火楊梅。

人群推攘之際,啊啊啊—— 忽爾一聲尖叫。

有位婦人頭上的蓮花燈碗被撞翻,星火濺在她的羅裙上,近處幾位姑娘的衣裳也被火苗竄及,頓時游人亂作一團。

"諸位別慌! 越亂火勢越大!"

路經的騎者裏,帶頭那位藏青衣公子從馬背上輕盈躍起。

"子充,接着。" 旁邊黑衣騎者漂亮甩手,向他抛去披風,自己也勒馬縱身。

落地後,兩位一番行雲流水般的旋動,衆人還沒瞧清楚,近處四竄的火苗已被撲滅。

須臾,人群中卻傳來更為尖銳的驚叫聲。

"糟了! 那兒也起火了!"

就是那位高髻插火楊梅的女子,因為受到沖撞,燃燒在鐵枝上的炭丸不慎掉落,令她青絲冒煙,衣裙燃火,她捂頭亂竄,慌亂中還撞翻了一條大鯉魚燈!

"拉住那位姑娘!" 黑衣騎士喝道。

彼時另一道身影已經環住楊梅女子,并用大氅罩蓋滅火。在此人與騎士們的救助下,很快風波平定。

衆者嘩然鼓掌,"好身手!"

王楚嫣定睛看去,那位身姿挺拔的白衣公子……

"那不是王公子麽?!" 孫若熙驚道。

确實是王昂。

火楊梅女子偎在他懷裏,王昂屢次推開她,姑娘又手捂額頭看似發暈地靠了去。

王楚嫣拿出一顆炸元宵,重重地嚼咬幾口。

稍許,王昂終于将那姑娘推給其他人,快速轉身,與騎士們客套互禮。

"哎喲,王公子居然笑了! 見到我們時冷冰冰的,呃?他怎麽還上了藏青衣公子的馬?" 孫若熙兩眼發直,目送他們長揚離去。

王楚嫣猛地咽下圓子,喃喃詫異:"王公子真的一同去了啊…… 那些人是?"

【作者有話說】

* 賣花擔上,是李清照在新婚時所作詩詞,文裏改編成歌。

* 宋人說天下有"九福",口福、花福、藥福、鞍馬福、衣裳福、錢福、眼福、病福、屏帷福,其中京城占了後四福(陶谷《清異錄》)

* 太平興國是宋太宗趙光義的一個年號。

* 元宵節參考東京夢華錄。

* 玉梅、蛾兒、雪柳、黃金縷皆是上元節女子戴的飾物。

* 火楊梅,用熟棗搗炭丸為彈,固定在鐵枝上點火。還有蓮花牡丹燈碗,頂在頭上。真是引人矚目不要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