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火災

5   火災

◎王娘子,得罪了。◎

街上的游客們也對那幾位救火的男子很是好奇。

"我認得其中兩位豪傑! 一位叫劉锜,父親是節度使劉仲武,乃西軍的首領之一,與種師道将軍齊名!"

"原來是最饒勇善戰的西軍,怪不得身手非凡。"

"還有那位穿藏青衣的公子,名叫馬擴,來京參加武舉。"

"嚯,真厲害! 聽說武舉不但騎、射等諸般武藝要好,還要考兵法謀略。"

"我們都曉得文舉,這回不知哪些才子能夠金榜題名?"

"屆時東華門唱名,榜下捉婿,可有熱鬧看了!"

孫若熙歡喜擡手:"我也認得一位! 那位白衣儒士,來京殿試……" 她正要說認得王昂,被王楚嫣和趙淺真抓着捂住嘴,"噓,別鬧。"

周邊翹首企盼的姑娘們紛紛扭頭看來,眼冒星光。

王楚嫣她們悄悄地縮到禦廊邊上。

所幸人聲鼎沸,衆者興致盎然地繼續議論。

"如今重文輕武,當文官最穩妥,光宗耀祖,升官加爵。"

"确實武官不易! 神宗朝時第一位武狀元,死于西夏之戰。"

"你們剛才說參加武舉的馬擴,馬公子的父親可是馬政?"

Advertisement

"就是馬政! 武義大夫、登州的兵馬钤轄,聽說那人文武雙全,有其父必有其子!"

"登州?"

禦廊一位說書人倏爾高聲道,"諸位知不知道,登州那兒,不久前,發生了一件十分蹊跷之事?!"

上元佳節,常駐瓦舍勾欄裏的名角兒也會來街獻藝,譬如這位尹常賣,精于"五代史",對國事也頗為靈通。

王楚嫣她們就站在尹先生旁邊,好奇看去。

"我給你們說一說罷。"

尹先生身材瘦削,然精神氣足,一頭華發如山巅雪般耀目,像似歷經變遷的世外高人,頓時吸引了衆者的注意力。

他手舉扇子,潇灑一搖,抑揚頓挫地開講。

"去年,有兩只載了二百多人的遼國大船,為躲避遼金戰亂,逃亡高麗,誰知,海上忽起風暴,他們被大風意外吹到了我們的駝矶島! 這事兒,就是登州守臣負責。"

"如今遼金戰亂,打得天翻地覆,不可開交,諸位可知前因後果?"

他停頓片刻,惹得衆人迫切時,繼續娓娓訴道。

"話說,契丹人建遼兩百年來,在耶律隆緒與蕭太後時國力鼎盛,蕭太後蕭燕燕,那可是位絕色大美人,身世傳奇,且不岔開了說,總之那時,遼國勢不可擋! 也正是那會兒,景徳年間,遼軍犯宋,咱們的真宗皇帝用宰相冦準之策,出馬親征,議澶淵之盟,終于換來遼宋之間的百年和平!"

"然而盛極必衰,如今遼國的天祚帝沉迷酒色,疏斥忠良,逐漸大權旁落,外強中幹,于是有一蕞爾小邦,女真族,崛起于黑山白水間,乘機起兵反遼!"

"就在三年前的正月,女真族的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不久後,帶兵直搗黃龍府! 天祚帝大驚,率幾十萬大軍親征,卻被女真人以少勝多,打得那叫一個落花流水啊!"

尹常賣聲情并茂,且空手耍了幾個舞槍弄棍的招式,花樣精彩。

掌聲雷動,然而聞者也頗為震驚,發出質疑。

"尹先生,當真如此?我們都知遼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就是,怎會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女真人給打敗?"

"我們會不會幫遼國?"

"幫啥?咱們與夏國還在打仗呢,亂糟糟的。"

……

王楚嫣聽着這些事兒,不免感慨,卻也覺得離京城的安逸生活很遙遠。

倏爾,她瞥見身邊人神情低落:"淺真?"

趙淺真轉身:"我們走罷。"

王楚嫣拉了孫若熙跟上前:"是想你哥哥了?"

趙姑娘有位同胞兄長,趙卿成,曾在太醫局就讀,年少有為,三四年前卻自願做駐泊醫官,去到邊疆。

趙淺真颌首:"希望邊境沒有更多的戰事。"

王楚嫣知道她思兄心切:"你哥今年會回京麽?趙伯伯肯定也十分想念他。"

孫若熙回神唏噓:"三年多了欸! 我也好想趙哥哥,他走時那會兒我還未及笄。"

趙淺真幽嘆。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王楚嫣挽住趙淺真的手臂:"節日開開心心的,煩惱往後再說。總之,我們姐妹不會分開的。"

"就是。" 孫若熙也将半個身子倚向趙淺真,"姐姐讓我靠一靠,妹妹小腳累得慌。"

趙淺真被她們逗笑了,揚眉道:"一口一聲姐姐,敢情這下換作我寵你們喽?"

"嗯。" 王楚嫣俏皮地眨了眨眼,笑顏粲然,"寵的話,先寵嘴寵胃。"

別看她身材婀娜,卻是只小饞貓。

姐妹們又投入于歡慶的氛圍中,一路買美味,水晶鲙、旋炒栗子、金橘龍眼,一邊穿過燦若飛星的火樹銀花,來到彩燈最輝煌的宣德門樓。

.

這座皇宮南門前,立着臨時搭建的小山似的燈棚,其上懸彩,金書大牌"政和與民同樂"。

當下政和八年,天子乃徽宗趙佶,"政和"是其第四個年號,取自尚書,意指"庶政惟和,萬國鹹寧",如今确實是太平盛世。

偌大的雙龍燈蜿蜒于門樓兩旁,還有跨騎獅子、白象的文殊與普賢菩薩燈,他們搖晃的手指竟能噴出水柱。另一處叫做"棘盆"的地方,用棘刺圍繞,內設長竿,高數十丈,懸着用紙糊的百戲人物,亦是錦緞彩繪,風動若飛仙。

如此盛景,猶似仙境。

底下人驚嘆瞻仰,除了觀燈,皆想親眼目睹聖顏。

因為每逢元宵,大宋天子會按習俗,登宣德門觀燈,與民同慶。

徽宗的禦座就在城樓中央,四周黃簾垂落,禁軍禦龍直的侍衛們手執黃蓋掌扇,列隊守在簾外,嫔妃宮女們的嬉笑聲從樓裏傳出。

"過會兒就能見到官家了!" 孫若熙興高采烈地踮足仰望,"我早前遠遠地望見過一次,都說官家長眉細目,面如冠玉,文士般清俊儒雅,卻也不失帝皇的威嚴。"

趙淺真颌首:"我爹也這麽說,官家是位大才子,好百藝,最喜書畫,精茶道。"

王楚嫣指向高聳的宮門:"若熙,或許某個元宵,你就與那些皇親貴戚坐一起了。"

孫若熙看着西朵樓高懸的大燈球,若有所思地道:"你們信命麽?"

孫姑娘出生時,她爹找了虹橋邊上的裘道士算命,那人神神叨叨說她天生富貴命,能嫁皇親國戚,所以自小裹腳,公主似的被慣養長大。父母想通過采選或請托,尋機将她送入皇宮,無奈每到關鍵時刻,孫姑娘就出幺蛾子,許是心有糾結。

信不信命?

王楚嫣揚了揚清隽的黛眉:"如果是好命,我信。以前有人看我生辰八字,說什麽克夫不易子,所以啊,如果不好的話……"

趙淺真接道:"不好的命,就讓它滾蛋!"

"就是。"

"爽快!"

三人暢笑。

彼時洪亮的鐘聲響起,萬盞燈籠緩緩升空,天上人間愈加華彩無邊璨若星河,城樓中央的黃簾逐漸拉開——

"萬歲——!"

衆人熱烈高呼,她們也随之歆然呼道。

"大宋永世昌盛!"

"萬歲,萬歲,萬歲——"

聲音蔓延八方,排山倒海,如雷貫耳。

忽而。

"欸?怎麽回事?"

"那條燈龍……?"

彼時城樓右邊的巨龍光華異常,燈龍之骨以草縛成,龍身用青幕遮籠,裏面密置了數萬盞燈燭,只要一個錯落……

"好像出事了,快走!"

趙淺真最先警惕,牽着兩位妹妹往後退去。

城樓上的禁軍已經疾速圍住禦座。

真的又有火事!

但與之前蓮花燈碗、火楊梅的小災很不同的是,宮門前的巨龍高達數十丈! 周邊人群也察覺到危機,開始作鳥獸散。

可是王楚嫣沒走多遠,倏地停下彎腰。

"唔,我崴了腳,好疼。"

"我們扶你走!"

趙淺真摟住王楚嫣,孫若熙在旁摻扶,但她小腳走了一夜,也疼得緊。

她們險些被驚慌奔逃的人群給沖散!

王楚嫣眼見形勢急迫,忍痛掙脫:"你們先走! 我去禦廊那處躲躲。"

"不成! 得盡量遠離宮門!" 趙淺真拉住她,蹲身道,"我背你!"

正當王楚嫣猶豫時,王昂從旁經過,遇見這一幕。

"王娘子,得罪了。"

他果斷展開雙臂,身子一俯,将她橫抱在懷。

王楚嫣驚愕擡頭,那人的目光恰好落在她的眸間。

猶似一汪清泉拂過她錯亂惶恐的心。

從不久前的狂馬到現下火災,每逢有難,這人就會奇跡般出現,将她帶離危境……

"都別愣着,随我到景靈宮!" 王昂在前帶路。

"大家快些!" 花玖緊随在後。

趙淺真背起孫若熙。

稍許,城樓那邊湧來更多的逃亡者。

王楚嫣略微颠簸在那人堅實的臂膀中,透過他的肩頭,望向不遠處的皇宮。

飛龍正在變成火龍顫顫巍巍地支離破碎,連帶着燈山星火彙燃,兩旁的文殊和普賢菩薩亦在緩緩傾倒……

方才還是錦繡繁華,頃刻間卻……?

她只覺驚懼,難以置信。

彼時禦街上幾衆人馬馳過,攜着各類救災用具,大小桶、水袋水囊、灑子、雲梯、火叉之類,京城多處設有望火樓,在節慶期間更加嚴守,潛火軍正在聞訊趕來。

逃至景靈宮附近時,已有不少人在此避難。

王昂将王楚嫣輕輕放下:"王娘子,方才情急,恕我冒昧。" 他猶豫了下,問道,"腳很疼麽?"

當然疼的,不過王楚嫣搖搖頭:"還好,不打緊。" 她一邊道謝,一邊焦灼張望,"淺真她們怎麽還沒來?"

"她們與花玖停在不遠處,不久會到,你先待在這兒,我去州橋尋你們的馬車。" 王昂低頭時,發現自己的白裳有一點紅,是女子的梅花花钿。

他取下花钿,放到王楚嫣柔軟的手心時,指尖微顫。

旋即,他轉身走回禦街,對驚恐的人群喊道:"各位不要慌,潛火軍已經來了!"

王楚嫣見他離開,忍痛跛足上前:"王公子,你的身子才恢複…… 別走……"

她蒼白的面容上,清眸閃爍,微啓的紅唇猶似雪裏梅花,憂慮時模樣楚楚憐人。

王昂側身看了看她,眉間的郁色更為凝重,那雙極具神韻的鳳目浮起淺淡的水霧,纖密的睫毛如蝶翼扇動了下。

"王娘子不必擔心。"

可怎能叫她不擔心。

然而王楚嫣攔不住,眼睜睜地看着他消失在星火之中。

【作者有話說】

* 劉锜與父親劉仲武,馬擴與父親馬政,種師道皆是真實歷史人物,後文再述。

* 武舉源自唐,武狀元一稱呼源于宋,歷史可考據的第一位武狀元源自神宗朝,叫薛奕。

* 尹常賣,精于"五代史",源自東京夢華錄。

* 躲避戰難的遼船被吹到大宋是真實歷史,于政和七年(1117年)七月,當時的登州知州是王師中。

* 遼金戰争等皆屬實。

* 登州,今蓬萊。

* 黃龍府,今在吉林省長春市。

* 宋朝的駐屯軍與邊防軍有太醫局指派的駐泊醫官,北宋末年還設立地方軍"醫藥院",收容戰事傷者。

* 元宵燈山,燈龍,菩薩燈,棘盆等,參見東京夢華錄。

* 宋朝的"望火樓"繪于清明上河圖。消防隊在宋朝叫"潛火軍" "火隅",列入軍隊編制,據說是世界最早的專業公共消防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