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 章
20 第 20 章
這個挺貴的, 高老師現在可買不起。而且現在新華書店都沒得賣。
這麽看了一周,熟悉的感覺回來了不少。
她計劃農歷年前把第一稿的三千字交上去,把千字價格定下來。
這樣農歷年後就可以正式動工了。
這三千字可得多用心, 反複斟酌才行。
最好是能接下整本長篇小說的翻譯工作, 這樣收入比較持久。
那個編輯朋友說,如今太缺這方面的人才了。
如果翻譯得好, 還可以不間斷的接到活兒。
于朵點頭,“老師, 我當然願意了。謝謝你——”
看于朵高興極了,高老師笑,“你跟我說什麽謝謝啊?行, 那這事兒就定下來了。你2號起就來我這裏。我計劃先上午、下午各一個小時, 循序漸進。畢竟多年沒正經做過事了。以後做順了可以增加時間。還有, 你過來除了謄抄稿件,也跟着我學外語。”
今年過年是1月27號,在那之前一周交初稿就行。還算是有比較充裕的時間。
“好的、好的。”于朵點頭如搗蒜。
這就是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不影響你在家的事兒吧?”
于朵道:“不影響的, 我能安排得過來。”
就是之前負責家務, 她一天抽出兩三個小時來也不算難。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嘛, 擠一擠就有了。
這可是能掙錢、還能學習的好機會啊!
要是自己把英語學好了,那今後不也有機會端上這個飯碗麽。
只要對外開放的國策不變, 精通外語的人應該都是吃香的。
高老師這是給了她一個天大的機會!
之前三年沒好處,于朵也願意抽時間給高老師幹活兒。
反正她在家也是要幹許多活兒的,哥嫂還都認為是她應該做的。
但高老師不同,她是真真切切的感激于朵。
但今天和從前都不一樣, 于朵今天幹活可太有激情了。
她像個小陀螺一樣在高老師家裏轉動着, 恨不得把能幹的活兒都幹了。以此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這叫什麽, 東邊不亮西邊亮啊!
雖然這樣的工作不比正式工作穩定,逢年過節也沒有福利。
但她現在還挑什麽啊?輪得到她挑剔麽?
她把到處擦得窗明幾淨不說,連鍋底灰都刷掉了。
該洗的也全部洗了,以至于庭院裏的晾衣杆上都晾滿了。再增加就要不堪重負了。
高老師道:“行了,歇歇吧,趕緊進來喝點水。晚上你就在我這兒吃飯吧。”
收着晾曬的小件的于朵搖頭,“我姐做了,我不回去吃有些浪費。”
今天下午出太陽,有一些小件的已經沒濕氣了。
她這會兒正逐一收進去,騰一些位置出來挂大件的。
晚一點再把大件的也收進去,一并在室內通風的地方挂着。
就省得高老師再麻煩一趟往裏收東西。
高老師笑道:“我現在不一樣了。只要稿件過關,就不再是入不敷出的藥罐子了。你不用替我省!”
她以前是真沒錢留于朵吃什麽,就是她自己也是随便對付的。
于朵還是道:“真不用了,老師。我沒說不回去吃晚飯,回去晚了我姐要擔心的。”
總歸這時候老師的翻譯稿費還沒拿到,依然是窮困潦倒的。
希望她能順利過高,定個高價!
她這算是不是跟着雞犬升天了啊?
哈,能有收入,讓她當雞犬也行啊。
高老師道:“就你那個下鄉去了的姐姐麽?”
“對,她托知青回城政策的福,前些天回北京來了。不過,這一批回城的知青找工作都成了老大難。”
高老師道:“是啊,當初就是因為城裏沒工作可以提供給他們,才讓他們去農村插隊的。一次性回來這麽多,要安排下去也難啊。”
于朵道:“是啊,現在真的僧多粥少。我原本以為宣傳科臨時工的工作已經比較穩當了的,現在也不敢這麽講了。”
以此行回來太多知青了,都說至少初中學歷的。這都是競争對手來着。
還好,高老師提供了自己這麽一個機會。
只要有活兒就能有收入,還能多勞多得!
不過,一切還是建立在倚靠高老師英語水平的基礎上。
如果她是自己有這個本事就好了。
而且,高老師年事已高,她肯定不能太高強度的幹活。
也幹不了幾年了。
所以,她得抓緊機會學英語。
于朵現在并不知道英語是怎麽回事。但精通英語可以賺大錢啊!
所以,她一定會拼盡全力去學的。
對她來說,翻譯一千字三五塊錢,那絕對是大錢了。
這種做乘法的計件活計,她能一天幹到幹不動為止。
就怕沒那麽多活兒給她幹。
有錢多好啊,有錢就可以自立門戶、不受約束。
高老師道:“我就是擔心你着急,這才叫你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的。”
她暫時還不敢太張揚,而且她本來也不是張揚的性子。
所以托人帶話就沒說是什麽事兒。
在聯合公報發布前,她還在猶豫要不要拉于朵一起。
還是擔心有風險嘛。
在不太确定的情況下,她打算自己做。掙了錢她可以以其他方式回報于朵,有風險她就自己承擔了。
但如今已經可以确定建交和對外開放是确鑿無疑的了,她才讓于朵跟她一起幹,同時跟着她學外語。
于朵道:“嗯,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我前幾天都情緒失控,跟我哥争起來了。”
沒着落的感覺太惶恐了。
不能自己掙錢自己花,那就只能依附于大哥了。
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別人身上,她心頭真的不踏實。
高老師道:*7.7.z.l“以後對外開放、對內改革,應該機會會越來越多吧。至于像你二姐那樣的知青,恐怕短期內不好找到傳統意義上認為的工作。”
她現在做的應該也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工作了。
于朵道:“我還沒怎麽跟她溝通過這個話題。這幾天我都在廠子裏忙板報的事。”
而且,她自身都難保的情況下,也騰不出太多心思關心還有500可以拿的二姐。
就這次如果鬧不下來,雖然她有去向哥嫂認錯低頭的退路,但其實真的不想走的。
但二姐還能拿到她之前鬧下來的500。
所以,她太感激高老師了。這個助手的工作簡直是及時雨啊!
高老師想了想道:“其實不管哪個時代,都有人脫穎而出。就之前十年,咱們吓得跟鹌鹑一樣。不也有人在黑市賺得不少麽。”
于朵點頭,這倒是真的。
黑市那些倒爺蠻厲害的,不知道哪弄來那麽多貨。
買進、賣出賺個差價就把日子過得很滋潤了。
當然,抓到了是要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的,弄不好直接判刑。利潤高、風險也大。
“我姐的目光應該還盯着有單位的正經工作吧。讓她去幹黑市,她恐怕不敢。”
于朵想了想又道:“我也不敢。前些年我爸就叮囑千萬不能去黑市買東西,被抓到了要影響家裏的正式工人。至于賣,那就更不敢想了。也沒那個門路。”
也是因此,知道有些東西黑市能高價買到,她也沒敢去過。
要是害得家裏的正式工人受影響,那罪過可就大了。
于朵出身工人家庭,工人階級最光榮,是國家的主人。
而且工人比起農民是受優待的,有供應糧可以吃。
一個正式工的鐵飯碗,那是能保障終身的。而且可以再傳給下一代,子子孫孫接着受保障。
從高老師家走回幸福裏的路上,于朵腳步都輕快了好多。
高老師看着她的背影笑,這孩子今天真的是把家裏能幹的活都找出來幹了。
也不知道有沒有累到!
知道她激動、感激,她也沒有多加阻攔。
反正以後她常來,就不會有這麽活兒了。
于朵剛回到家,于淩看到她就道:“你幹什麽去了三個半小時啊?”
邱新梅剛陰陽怪氣的說小妹肯定又幹白工去了。
于淩懶得聽,就沒有問她。
正打算出來問問楊大媽知不知道情況呢。
于朵撓頭,“我忘了看時間。二姐,你吃了麽?”
“沒有。人家說你都不在,她們先做。竈臺這才剛空出來!好在是中午的冷飯,熱一熱就能吃。”
一天吃兩頓食堂有些浪費,晚飯邱新梅也是回來做的。
這會兒他們一家四口已經在堂屋裏吃上了。
如今下班回家沒現成吃了,她自然是覺得比以前累了許多。
以前雖然上班八個小時得站着,但回來于朵就做好飯了啊。
然後于承又不肯幫忙,都是她一個人忙活。
所以邱新梅這幾天都有些不爽。
姐妹倆就在廚房一起動手熱飯菜。
于淩道:“哎,你上哪做白工去了啊?”
“哦,給我們音樂老師洗洗涮涮。她腿腳不方便。”
于淩道:“你還真是心好啊。”
“就是幹點活嘛。”
而且,今天還有個大大的驚喜。
不過,于朵沒說出來。
一來是老師還沒有最後過稿,雖然她看起來比較有把握。
二來二姐正為找不到工作的事煩惱呢。就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二姐覺得她在顯擺。
“二姐,你們那麽多知青一起回來。有沒有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做什麽呢?三個臭皮匠不是還頂一個諸葛亮麽?”
于淩道:“我還正想跟你說呢。明天也就是下午兩三點吧,我要在家招待幾個一起回北京的知青。你明天幫我買點瓜子回來,再多燒點開水。”
于朵點頭,“好的。不過,為什麽是那個時間來啊?不挨中飯也不挨晚飯的。”
于淩道:“就是為了避開飯點啊,我哪有錢請客啊?大家回到家裏大多情形不大好,哪會不懂事的上門蹭飯?”
知青點分了糧食都是各吃各的,哪怕是二兩米也有借有還。
沒人能窮大方啊!
于朵道:“哦哦,這麽算得清清楚楚的也有好處。”
像二姐這樣什麽都算得清清楚楚的,一開始她不怎麽适應。但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至少二姐沒口口聲聲說養了她。
她們這十年本來就接觸不多,要說姐妹情深真說不上。
而且,有了給高老師當助手的工作,她也有底氣了。不怕還不上二姐墊的生活費。
二姐這麽會過日子,三個月的生活費應該也就20元左右。
1月27號過年,高老師說如無意外這之前就能過稿、定價。
然後過完年正月初五她就打算開始翻譯。
讓于朵可以晚三天,初八再去。
只要高老師那裏過稿、定價了,她就能過一個好年。
堂屋的桌子沒空出來,她們姐妹就在廚房吃的。
于淩道:“小妹,大哥看了你兩回了。不知道又在打什麽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