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章
22 第 22 章
于朵對愛情七竅通了六竅。
她有些鬧不明白, 為什麽親兄妹之間為了利益都要勾心鬥角。
夫妻之間卻可以成為一體,那麽不計得失。
不單是指她二姐和假離婚的姐夫。
還有高老師和師丈。
單是她二姐,于朵會覺得她腦子有些不清楚。
自己的錢, 幹嘛要拿去供男人讀書備考?
她只勸這一次。如果二姐不聽, 她以後不會再提了。
但師丈遭難,臨去勞改前趕着和高老師離婚, 劃清界限。
這分明就是為了保全她。
如果不是高老師沒按他說的把從前的書信都燒了,反而是藏起來睹信思人, 結果被小将們翻找出來。
高老師原本可以避開那種大動蕩的。
機械廠內部相對來說,真的比外頭要安穩不少的。
除了下鄉這種一點折扣不能打的事,其他的都盡量敷衍過去了。
也沒有太耽誤生産。
難不成, 愛情的等級真的要高于親情?
于朵很難想象, 如此務實的自己将來也可能陷入這樣的愛情裏。
她之前是很堅定的這麽認為的。
因為高老師骨子裏是浪漫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一些天真的。
她私下還念叨‘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可是,她二姐,一回城就火力全開從大哥那裏讨到了500賠償款的二姐。
給了她很多啓發的二姐!
居然也一門心思的要對一個男人好。
愛情的殺傷力這麽大的?
等她們收拾好了, 于承果然叫了于朵, “朵朵, 你過來一下。”
雖然之前鬧得撕破臉了, 但畢竟還處在同一個屋檐下,也還是血脈相連的兄妹。
所以, 于朵和二姐對了下眼神,還是答應了一聲就麻利的過去了。
她到哥嫂的大房間裏搬了個凳子坐下,“大哥、嫂子——”
這屋裏是燒了小爐子的,就用的做飯後快燃盡的那塊蜂窩煤夾出來。
爐子下方用鐵條做了個蜂窩煤形狀的镂空立方體, 這樣就只需要放一塊就夠了。
這是于承去找鐵工廠的熟人幫着做的。
這樣比較節省蜂窩煤嘛。
然後做飯的竈臺那邊, 再放一塊新的進去備着。
這樣到睡前, 燙腳的水也就悶燙了。
其實也多花不了多少錢。
而且這屋裏放着爐子就要暖和不少。
上頭也還能燒一壺水、或者架上鐵條架烤紅薯什麽的。
一家幾口圍坐成一圈,也還算暖和。
這會兒邱新梅是拿着兒女的小衣服在上方烘幹。
下班後趁着出太陽,她讓他們兄妹洗了個澡。也算是幹幹淨淨迎接1979年的到來。
這時節不出太陽,怎麽晾曬衣服都有些潮。
貼身衣服滴幹了水汽烘一烘比較好。
于承看于朵兩眼,“坐過來些。”
那三母子就往外退了退,給于朵讓出些爐子邊的位置來。
侄兒、侄兒看看于朵,喊了聲‘小姑——’。
他們對于小姑這回不和他們‘一國’,還是有些不理解。
這幾天看小姑跟着大姑,過得還不如跟他們一起的時候呢。
于朵笑着伸手摸摸他們的腦袋。
以後是不是于承和邱新梅的房子和錢也準備留給于鵬,娜娜什麽都沒有?
外頭的世道早都變了,于家還是一代代延續着這樣的教育。
于承确實好奇這姐妹倆打算怎麽跟他鬥下去。
哼,這種情況下,答應賠給于淩的錢,他肯定就不會給了。
就看于淩花錢那個摳搜勁兒,就知道她兜裏沒幾個錢了。
就這樣還敢吹牛要給小妹墊着生活費,鼓動小妹和她一起鬧。
于承沒吭聲,邱新梅看看于朵,“朵啊,這幾天跟着你二姐,過得怎麽樣啊?”
言下有些微微的嘲諷。
跟着誰日子好過都不知道麽。那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的,能靠譜?
還人人都說她這小姑子聰明呢。
于朵大大方方地道:“嫂子,一個屋檐下,這不都看得見的麽。”
不管怎樣,能拿到一筆錢她覺得還是值得的。
二姐的付出可比她多,都準備去蹲羅主任了。
邱新梅嗔怪道:“你跟着她鬧什麽啊?我們還能真的不管你麽。你大哥也答應了明年工作沒落實好,就讓你去讀高中了。”
“可是就怕臨時又出什麽狀況。”
哼,不是她鐵了心要鬧,讀高中的事可說不好。
如果大哥事先和她講一聲,說如果工作沒落實,會送她去讀高中。
她能不感激涕零麽?
怎麽可能還會情緒失控,鬧了一場?
于承道:“我看你們挺穩得起,還真是準備聯手對付我啊。怎麽商量的?”
于朵伸手烤火,然後把二姐計劃仔細說了,把羅主任的房間號也報了。
于承的臉色越聽越難看,哼了一聲道:“她倒是不要臉也不要皮的了。”
能幹出天天跑到羅主任門口去蹲守的事兒,可不是臉皮都不要了麽。
別說,這一招于承還真怕。
于淩不要臉皮了,他還得要。他還要在機械廠長期工作的呢。
羅主任被蹲煩了,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那她準備幾時去啊?”
“嗯,過了元旦,2號就去。那啥,大哥、嫂子,我先回屋了。”
于朵可不想留下承受于承兩口子的怒氣,說清楚了就撤。
廚房裏,于淩正在灌鹽水瓶。
現燒的開水灌進去。灌好了塞被窩裏,明早醒來還能是溫熱的。
她看看于朵,“說了?”
“說了。”于朵事先打了招呼,就不怕二姐說她洩露計劃了。
大屋裏,邱新梅氣得臉都有些變形了。
“攪家精,當初就不該讓她進門的!”
于淩沒回來的時候,家裏什麽都有于朵做,至少也能搭把手。
現在那些活兒都到自己身上了。
而且于淩一回來,他們先是折了500,這一次搞不好又要折錢。
不,多半又要折錢。
都要鬧到羅主任家門前了,于承能不當回事麽?
就說她們怎麽這幾天什麽動靜都沒有呢。
她一時氣得衣服也不想烘了,把還沒幹的遞給那兩兄妹,“自己拿着烤。這麽大人了,也該學着做些事。你們小姑九歲的時候都能給我伺候月子了。”
然後手頭幹了的一件起身扔到床上,坐到床邊兀自氣呼呼的。
于承道:“你讓小鵬個男孩子做這些做什麽?去,拿個罩子來。”
于鵬把手裏的小衣服遞給妹妹,然後起身去廚房拿了個竹編的罩子放到爐子上。
還沒幹的小衣服就搭在上頭烤,可以把手空出來。
邱新梅之前是圖一邊烤衣服,順帶把手也烤了。
但這會兒大家都把手烤得熱乎乎的了。這樣比較省事!
于承過去站在床邊對邱新梅道:“明天不是去你父母家麽,問問他們這半年攢了多少錢了。于淩都要放這樣的大招了,肯定不能任由她去啊。真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縣官不如現管,羅主任就是他的現管。
邱新梅苦着臉道:“就我爸一個人上班,哪攢得下錢啊?”
“那400說好了是借的。當時你爸說得那麽誠懇,我是信得過他才答應的。他們不攢錢,難道是不打算還啊?一個月攢五塊,這也該攢了四十塊了。反正欠着債,我是不能安心過日子的。肯定會盡快攢錢還上。”
他那個小舅子,自己掙不到錢,還想吃好的、用好的。
這種人就是欠收拾!
邱新梅的臉色有些難看,也有些讪讪的。
這半年多他們沒催,父母那邊也就提都沒提這茬。
是,多少攢一點還上一部分,也表現一下還錢的誠意啊。
自從借了這筆錢,她在家裏真的舌頭都短了三寸。
而且,要不是這筆錢鬧了出來,兩個小姑子也不至于鬧騰得這麽厲害。
如今都鬧到要影響于承工作的程度了。
而且因為有借錢給她娘家這回事,這大院裏的人隐隐也是站在兩個小姑子那邊的。
搞得他們很被動。
“我、我明天回去就問。”
也是因為他們明天要回去,所以于淩才敢在家裏招待知青夥伴們。
不然家裏那麽多人,怎麽坐得下?
她把時間安排在下午兩點,除了不挨着飯點,也是因為那會兒是一天氣溫最高的時候,不用烤火。
這會兒于淩正伸長耳朵聽着大屋的動靜。
聽着那兩口子提到要回去找邱新梅她爸還錢,于淩就笑了。
“咱們的計劃湊效了!他們明天要回去找邱老漢還錢。”
于朵扯扯嘴角,“邱家,怕是拿不出錢來啊。”
邱家就一個人工作,三個人花用。
邱勇又是個虛榮心強的。
他家有多的結餘才怪了。當然,每月花光倒是也不太可能。那樣太沒有算計了。
邱老伯上了幾十年的班,按說怎麽都應該攢得幾百塊。
但四月份發生那件事,他拿了一百多出來就沒錢了。
如果不是故意要坑她哥嫂拿錢,那就是真只有這麽多。
但于承那麽精,如果不是知道岳家真的沒錢了,而事情又關涉到小舅子會不會留案底,肯定不會借的。
所以,于朵不看好他們明天回邱家去拿錢。
邱老伯就是攢,肯定也沒攢得有多少。頂多幾十塊!
還得防着沒藏好,被邱勇偷出去用了。
于淩道:“那我不管,他橫不能拿我倆的錢去邱家充大方。他要是明晚不拿錢給我,我2號一定去找羅主任。就上班之前、下班之後去他家門口蹲着。”
于朵道:“那我鬧鈴借你用,別睡過頭了。”
她2號開始也要去高老師那裏了。
早上買了菜再去,中午回來做飯。然後下午也去一趟,回來做晚飯。
給二姐做好後勤工作。
就是不知道二姐會拿多少生活費給她安排。
不過,應該明晚大哥怎麽都會拿一些錢把她們安撫住。嗯,主要是安撫二姐。
有了錢,她就自己去買些雞蛋回來。
不管是煮來吃、炒來吃,還是做湯,雞蛋都是好東西啊。
嗯,她還是別嫌二姐摳搜了。
她沒有其他進賬,不是也不敢用那六塊多錢麽。
晚上洗了腳上床,開水也不敢倒多了,就只能是洗一洗。
于朵用腳試試鹽水瓶。
二姐還找了兩張舊枕巾包着,這樣不會燙到腳。
“還有兩個多小時就是1979年了啊,需要新的一年有嶄新的氣象。”
于淩道:“興許會有吧。雖然回來暫時找不到工作,但鄧公總是讓我們都回城了。他開會說的那些,興許是能兌現的。”
她認認真真的看了妹妹借回來的報紙。
現在也只有指望十一屆三中全會說的那些都是會兌現的。
至于于朵,她是實實在在的在高老師那裏體會了一回東方不亮西方亮。或者可以說有心栽花花未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所以姐妹倆這會兒心頭都還是對未來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