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章

23   第 23 章

這會兒于承和邱新梅也還在說話。

“于承, 你說的把于淩嫁出去那個打算,什麽時候能實施啊?”

她真是不想看到于淩成天在家裏晃來晃去,跟個讨債鬼似的。

于承道:“現在說這個肯定不成的。”

他今天找于朵, 除了打聽她們姐妹倆有什麽計劃, 其實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但因為于淩的計劃殺傷力太強,他就把那一茬事給忘了。

這會兒聽到邱新梅的話才想了起來。

午後, 羅主任讓他帶人去後勤部門領全車間的勞保,領下來了再按人頭發放。

這活兒以前輪不到他的。

羅主任通常是安排自己看重的人去。

搞得之前常被羅主任使喚的那個組長還多看了自己幾眼。

于承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他什麽時候這麽受羅主任看重了?

都能對外代表他們這個車間了。

然後去了後勤部門,都沒用他們排隊和動手。

辛主任已經吩咐人把他們車間的東西裝好了,回頭他們推着小車把東西推回去就好。

而且, 辛主任還喊他到辦公室坐下喝茶。

這才知道, 原來辛主任兩口子看上于朵了。想讓她和自家二兒子處對象。

“我家二小子十八了。今年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 他媽把他安插在自己廠裏的廠辦上班。一米八的個子、生得斯文、白淨。就是有點貪玩。我看你們家于朵不錯,穩穩重重的,也很能幹。她這樣的跟我家老二正是互補啊。而且我家那口子去初中問了問, 她的學習成績還蠻好的呢。”

學習成績好, 那就代表智商不低。

以後生的孩子也會漂亮、聰明。

那天辛主任看見于朵刷标語, 就覺得她長得漂亮, 而且有那麽高。

就是家世太普通了一點。

又找王科長問了問,得知這小姑娘這幾年的謀劃, 還挺欣賞。

聽說在家裏裏外外一把手,很會過日子。

這不是正好配他家不太會過日子的二小子麽。

當然,真正促成他們下定決心的于朵照顧高老師的事。

雖然說前幾年這種行為顯得有些不會趨利避害。

但如今華國和漂亮國都要建交了,懂外語、有海外關系的人明顯又要開始吃香了。

那于朵這個行為就算是燒冷竈燒成功了啊。

而且這也說明這孩子雖然有城府, 卻不是一味算計的。她骨子裏還有很善良的一面。

前幾年誰能想到高老師這樣的情況還能翻身啊?

這種的人相處起來心頭還踏實些。

高老師的男人可不是一般人啊。這當口再去燒他家的竈臺已經晚了!

畢竟如今态勢已經比較明确, 有海外關系不但不是短板, 今後還會成為優勢。

辛主任處在這個位子,交往的人也都是很有見識的。

他們很敏銳的預判到了這一點。

所以,如果可以借于朵做橋和高老師的男人搭上關系可是很不錯的。

誰讓自家沒有年齡合适的閨女,只有個二兒子還沒對象。

這麽捋了一下,把他和于朵送作堆挺好的。

至于說于朵只是初中畢業,這個不是事兒。

真的處上了,只要她想讀書,辛家繼續供她讀高中、考大學都行。

如今十八歲就到法定婚齡,結了婚是可以繼續讀書的,不影響。

至于她謀求的那個臨時工,那就更不是事兒了。

想去的話,三月份他都能給她安排成正式職工。

當然,前提是跟他家老二确定了戀愛關系。

而且,給于朵安排,他這個後勤部主任其實不用擔什麽不好的名聲。

于朵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挺足,而且她宣傳方面有特長也是廠裏很多人都知道的。

就是王科長說的,為科裏梯隊式的培養後繼的人手*7.7.z.l嘛。

于承當時好一陣沒說話,然後才道:“辛主任,這事兒對我來說挺突然的。我妹妹年紀還小,我們之前還沒有往這個方向想過。”

他家是女方,要矜持些才行。

而且,辛主任家條件這麽好,他也要打聽一下他家老二什麽情況。

幹嘛急着找他們家于朵啊?

他雖然是打過用妹妹攀高枝的主意,但還只停留在想的階段。

也還沒找到什麽門路。

可現在後勤部主任這樣的實權領導主動提出,他還是不敢貿然答應。

雖然于朵這回跟家裏鬧,于承很不高興。但如果辛家小子有什麽不妥當,也不能推她入火坑。

畢竟是親妹子,他從那麽大點看顧到如今的。

真讓她嫁得不好,他也過意不去。

就算是要聯姻,也得品行各方面挑個過得去的。

當然,如果沒什麽不妥當,只是貪玩的小毛病而已,他很贊成。

辛主任的老婆可是肉聯廠的副廠長,那種家庭出生的孩子貪玩算什麽事兒啊?

于承擔心的就是那麽好的家庭條件,主動找于朵,別不是有什麽其他不好的地方吧。

他回頭設法去找在肉聯廠工作的熟人打聽一下。

辛主任點頭,“當然可以。按說我不該這麽急。但想想好姑娘難得,萬一我這一猶豫,被誰搶先一步就壞了。這才直接就跟你開口了。另外你告訴于朵,就算她不答應,我肯定也不會在工作上壞她的事兒的。不存在這種情況!”

只不過,沒什麽關系,他也不會額外幫忙就是了。

如今那麽多知青回城,工作多金貴啊。尤其還是正式工!

宣傳科正式工入職就是30塊一個月的,還有各種福利。

而且做得突出的,同樣漲工資也快。

有他看顧,于朵自身也出色,就算宣傳科只有15%的名額工資調級,也少不了她的。

同事關系肯定也好處。

而且除了要趕着辦板報那些天,黃師傅平日其實挺清閑的。

喝喝茶、看看報紙也就是一天了。

所以今天下班回來,于承看到于朵,才會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不過他現在暫時不打算和于朵說了。

之前是忘了,但現在想想還沒打聽過辛家那小子什麽情況。

再說了,他們不是還在鬥氣麽。

第二天于朵的鬧鈴調後了半個小時。

今天不上班、不上學,公共廁所的早高峰将會推遲到來。

她也趁機多睡半個小時。

于承一家四口吃過早飯就去岳家一起過元旦了。

臨走于承對于朵道:“我去讨些債回來湊一湊,讓你二姐不要急。”

“哦,好的。”

“你也不要急!”

于朵道:“我急了我也豁不出去啊。”

于承看看她,“但你可以幫你二姐完善計劃,甚至還可能給她出其他的鬼點子。”

于朵擺手,“沒有,這個辦法是二姐自己想的。”

她的訴求很簡單,就是确保能上高中。

要讨自己那份錢,也是為了确保能上高中。

這回口頭答應,她是不會依的。

只要能上高中,她一定拼盡全力去讀書。争取一次性的考上大學!

考上大學,可就是鯉魚躍龍門了。

高老師那裏雖然說看起來挺有錢途,但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你二姐今天要在家招待一起下鄉的知青,別弄得亂糟糟的就行。”

“好,我會轉告她的。”

于承這才騎上自行車,帶着那三母子一起出發。

二八大杠嘛,前頭杠子上綁了一個軟的座椅。有點像自行車的車座那種。

于鵬坐那上頭。

後面娜娜站着,邱新梅坐後面。這樣娜娜不會摔。

然後車龍頭上還挂着走老丈人的禮物。

這就是時下回娘家最時興的款式了。

于淩打開窗戶,“他幾個意思?不願意和我對話,都找你傳話啊?”

于朵道:“沒看到你,正好看到我吧。”

“哼!”

後院的吳大媽走出來,左右看看問于朵,“你哥嫂走了?”

于朵點頭,“回老丈人家了。”

吳大媽道:“我這慢了一步啊。你們三兄妹這幾天都挺消停的,這是協商好了?”

她本來想着過不了兩天可能又要找自己去辦公道。

沒想到一個星期都安安靜靜的。

就是嘛,清官難斷家務事,能過就湊合一起過。

于朵道:“嗯,協調好了。我哥說會湊錢給我們。”

這話一出,不但吳大媽,就連後一步出來的楊大媽、周大媽都驚了。

她們都萬沒料到會是這個發展。

以為于淩和于朵都沒有收入,最後肯定得妥協的。

畢竟這幾天于淩給于朵吃的什麽,大家也都看在眼底的。

菜市場就在那裏呢,一個大院怎麽都有人看到她買什麽。

還有去地窖拿東西,也能看到于淩把于朵份例內的白菜、土豆也都拿來吃了。

什麽醋溜白菜、炒土豆絲。這弄出來就是一大盤了。

怎麽最後竟然是于承妥協了?

于淩站在窗戶裏,“我說要去找他的車間主任。如果對方不理我,我就在對方家門口或者他去吃飯的飯館門口等着。我就守在他的自行車旁。”

車間主任沒有配小車,但自行車肯定是有的。

之前說去停車場蹲小車,那會兒還沒确定蹲守的就是羅主任這個現管。

這個人選是于朵幫着敲定的。

衆大媽恍然,原來是用的這樣近乎無賴的招數啊。

嗯,無賴是對羅主任無賴。打着職工家屬反應問題的旗號去對人家圍追堵截。

但羅主任能管着于承,這個招數就很有效了。

周大媽感慨地道:“于淩啊,你從前可是一個很腼腆的小姑娘啊。”

腼腆?于朵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二姐。

二姐身上有一根頭發絲兒跟腼腆沾邊麽?

于淩道:“再腼腆的人去下鄉十年,也腼腆不起來的。”

衆人點頭,是這個理啊。

于朵也覺得确實如此。這麽看來,二姐當年和她如今的脾性其實是不太像的。

可能,有點憨吧。

是命運突然改變她才會成了這副模樣。之前她哪想過會下鄉,而且是她下鄉,還一去就是十年。

于朵道:“二姐,我們去買東西吧。”

她覺得還是該對二姐好點,二姐的重色輕妹她不計較了。

于淩對幾位大媽道:“各位大媽,下午我有幾個一起下鄉的知青夥伴來玩。可能會比較吵嚷,也或者會占用庭院裏的一塊地。”

楊大媽道:“沒事、沒事。大院裏有誰家請客,少了桌子、板凳甚至碗筷都是各家湊的。你要缺什麽,也盡管過來拿。”

周大媽點頭,“對啊,沒事的。”

于朵和姐姐一起出去買瓜子。

她道:“二姐,其實瓜子也不便宜。而且如果有人遠道而來,沒吃午飯呢?”

“我還打算去國營飯店買幾個大饅頭。錢和糧票我都帶上了。”

于朵道:“不如我們來圍爐煮茶吧。饅頭片、土豆、紅薯都可以烤,再煮一壺粗茶。瓜子也可以少買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