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章
24 第 24 章
于淩大為心動。這樣雖然簡陋一點, 确實也是圍爐煮茶了。
怎麽說都比幹巴巴的嗑瓜子多一些意境。
而且,其實不用多花錢。
不過,“那土豆和紅薯都是你的。”
于朵在冬天來臨前, 囤了300斤白菜并土豆、紅薯若幹斤。
單開火之後就都稱了五分之一出來。
就是于淩說的, 她用勞動抵了夥食費。這些自然該有她一份。
囤的大白菜到最後葉子會壞掉不少,剩下最多的還是菜心。
不然也不需要囤300斤這麽多了。
每一年, 老北京人都是按這個量囤的才夠。
所以前些天于淩把葉子揪下來做醋溜白菜,于朵是很贊同的。總比白放壞了強。
像土豆、紅薯這樣圓圓帶皮的、沒葉子的, 才是最能儲放的。
不過當下的天氣,這些東西就有錢都沒處買去了。
市面上早沒了,各家各戶該囤的也都已經囤好。
于朵跟着大媽們一起行動, 自然不過錯過了時節。
于朵道:“沒所謂的, 要不你照舊記賬就是。”
她倒不是很在意你的、我的。
一來以前也沒跟家裏人這麽清楚分過你的、我的;
二來有高老師給的助手工作, 她總歸還是比二姐有底氣些。
二姐下鄉十年怪不容易的,自家人應該對她好些。
省得她只把滿腔感情寄托在那個假離婚的所謂姐夫身上。
這一點于朵是昨晚想通的。
應該不是愛情的等級天然就比親情要高。只是二姐從前被家人傷着了。
于淩想了想點頭,“行, 小妹, 那我承你的情了。”
以前在鄉下, 物資極度匮乏。每個知青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
現在回了城, 多少還是要強一些的。再弄得太簡陋了也不好。
而且小妹說得不錯,她約的下午兩點雖然不挨着飯點。
但像鐘言家住得遠, 他又沒有自行車。
如果搭不到便車,靠走的以他的腳程也要走兩個小時。
那多半是沒吃午飯,或者是只墊了個底。
其他人也差不多的情況。
北京城還是挺大的,走到都要不少時間呢。
她也是考慮到這一點, 才準備去買大饅頭的。
按照小妹說的到時候可以烤饅頭片, 也可以蒸熱來吃。
然後紅薯和土豆也是可以填飽肚子的。
就這麽辦!
姐妹倆便準備先去國營飯店買饅頭。一個饅頭五分錢, 外加一兩糧票。
于淩準備買六個大饅頭,得花三毛錢并六兩糧票。
這種饅頭很大,一兩面粉是用足了的。
如果今天吃不完,她和于朵可以明天熱一熱當早飯。
于淩的戶口遷回來了,這個月自然也就有糧票了。
只不過如今各項供應算到人頭上,真的是不多。
譬如肥皂,一個人一個月只有八分之一塊的供應。
供銷社是量好了,然後售貨員用繃直的毛線切割。
于朵以前管五個人的日子,比于淩現在管兩個人的更好統籌規劃些。
畢竟東西要多些。
還有油和米,每個人的份額也不多。緊巴巴的,都要掐算着使用。
所以當一個有個勞保的工人才那麽讓人羨慕啊。
今天是元旦,國營飯店的生意比較好,還排上了隊。
于淩對于朵道:“我在這兒排着,你去供銷社買瓜子。”
于朵點頭,“好。”
于淩在寒風中排了好一陣,終于排到了。
國營飯店的售貨員用幾張原色的大紙把饅頭包好,然後扯了一根細麻繩打結,這樣可以直接拎着走。
要放到籃子裏也方便。
于淩接過來,放到挎着的竹編籃子裏。
等她走到供銷社,買瓜子的于朵也排到前邊了。
供銷社賣的東西多,比國營飯店還擠呢。
于淩走過去挨着她。
後頭有人道:“唉,那個誰,不要插隊啊。”
于淩回頭,“我不單買東西,就挨着我妹看看。”
排到了,她的目光在糖果上掃了一眼,問了價格果斷放棄。
售貨員一臉不耐煩地道:“買不起還問什麽問?”
這年頭的售貨員就是這麽拽的。
等瓜子也買好,兩人又去買了一方豆腐,就打道回府了。
今天好歹是過節,于淩拿了一個雞蛋準備做白菜蛋花湯。
然後再做一個紅燒豆腐,兩個人足夠吃了。
而這會兒于承一家四口也到了邱新梅娘家。
邱老娘看他們帶了年節禮很是高興的迎出來,“你們來就來嘛,還帶什麽禮物?”
于承道:“我們四張嘴呢,肯定不能空手啊。”
這要是真沒帶禮物,丈母娘就不是這副笑容可掬的樣子了。
邱老娘又推辭了兩句才接過東西,“怎麽沒把于朵一起帶過來啊?”
于承腹诽:還沒死心呢?
就他小舅子那樣只能拖後腿的,也配打于朵的主意!
他們家于朵,肯定是要高嫁的。
嘴上只道:“于淩回來了,她們姐倆可以互相作伴。”
邱勇本來也迎出來了,看于朵沒來有點失望。
不過有禮物也行。
他上前從老娘手裏接過來,“姐夫、姐姐,裏邊坐。這外頭冷!”
又問于鵬和娜娜,“想不想舅舅?”
于鵬笑了笑,不說話。還真不太想!
他在家聽出來了。
小姑和爸爸鬧,起因就是舅舅花了于家400塊,還耽誤了小姑上高中。
進去之後,于承陪着邱老爹說話。邱勇帶着外甥、外甥女在外頭玩耍。
邱新梅就跟着她老娘進屋。然後小聲把于淩回來之後發生的事說了。
尤其是于淩的各種鬧騰。
最後道:“連朵朵也跟着她學壞了。”
邱老娘撇嘴,“女兒是要給家裏奉獻的啊。不然養來做什麽?本來就是賠錢貨。就她還敢鬧騰,我要是你就直接把她攆出去!都出嫁了的女兒,不得到哥嫂同意,憑啥回娘家住?”
邱新梅一滞,感覺賠錢貨三字十分的刺耳。
邱老娘察覺到失言,“我不是說你,你又不像于淩那個德行。”
“哪攆得出去?她完全就是一副回來讨債的樣子。媽,你們借我們的錢這也八個月了。攢了多少預備還,這一次就先還一部分。于淩都要去找于承的車間主任了,不給她一點安撫着不行。這都要耽誤于承的工作了。”
邱老娘的臉垮了下來,“合着你也是回來讨債的啊?”
邱新梅道:“不是,這不一樣。我們得的東西都是爸媽給的,她硬要分一份而已。這沒道理!但欠錢還債是天經地義的啊。”
邱老娘道:“你不是已經扣了四十塊了麽,那就是我們還的錢。”
還要扣幾年才能扣完呢。
邱新梅整個人愣住,過了一會兒才道:“媽,那一個月五塊錢是說我有餘力的時候給你們的。我出嫁這八年,每月五塊。外加逢年過節和你們二老、小勇過生日,這八年給了有600多。我現在沒有餘力,給不了這個錢了。你怎麽能把這就算做你們還我們的錢呢?”
昨晚于承随口一算,算出她給了娘家600多。
她也是大吃一驚。
這是好大一筆錢了!
她從小到大其實也沒花娘家多少錢,她小時候在家過得比于淩、于朵還不如呢。
當然,這也是正常的。
哪戶人家不都是主要把錢花在男丁身上?只是她兄弟特別的不争氣罷了。
邱老娘翻個白眼道:“怎麽不能這麽算啊?本來你該給的,現在不給了。我們是不是少了五塊錢的進賬?”
邱新梅被梗得不行,“媽,你就不為我考慮、考慮?你們不還錢,我怎麽跟于承交代?我還兩個孩子呢,我日子不過了?”
激動之下,她的聲音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着實沒想到她媽是這麽算的。
“你們是雙職工,兩個人呢掙錢。不要忘了,那份工作還是我幫你謀劃到的。你每個月分我五塊錢不應該麽?”
邱老娘比她還理直氣壯。
于承在堂屋聽到,臉一下子就變了顏色。
他把岳父盯着,“爸,這是媽一個人的意思還是你們二老的意思?”
如果不是老丈人靠譜,也信誓旦旦說了要還,他才不會借錢。
這會兒自然是要找老丈人讨債了。
邱老爹的臉漲得通紅,“不、不是我的意思。于承,我攢了50塊,這就拿給你。”
他起身進屋拿自己攢的錢。他可沒有借錢不還的想法。
而且因為兒子惹的禍,都把人家于朵讀高中的事耽誤了。
這可事關人家姑娘的前程。
怎麽可能不趕緊把錢還給女兒、女婿?
他這六個月一直在努力攢錢。
12月的工資還沒領到,這是之前五個月的。
邱老娘沒能攔得住他,只能大聲喊道:“老頭子,這家裏的日子你就不管了?小勇也該說對象了,不用攢彩禮錢麽?”
娶不到于朵,彩禮錢是不可能省下的。
那自己兒子這條件,彩禮不多給點能行麽?
邱新梅看她爸沒這麽不靠譜,總算松口氣。不還錢她在于家真的不好立足的。
下回于淩再指着她的鼻子罵她顧娘家,她話都答不起啊。
就是于承也會非常生氣,逼着她回娘家讨債。
400塊可不是小數目了。
邱老爹道:“錢是小勇花掉的、是我借的。欠債當然該還錢!于承,你拿着。這錢不還,我要沒臉見人了。”
沒把兒子教好也就罷了,還要當老賴。
他真的要沒臉見親朋的。
邱老娘道:“那得把小梅扣下沒給的40也算上,我們還了90了。”
于承沒吭聲,邱新梅讪讪的。
邱老爹道:“你不要胡攪蠻纏了。女兒有餘力,給了是她孝順。沒有餘力給不了,那也沒啥。她還有兩個孩子要養呢。大過節的,于承他們還拎了年節禮回來。你趕緊買菜去!”
邱老娘道:“你還給他們,也用不到咱外孫身上的。于承要拿回去給他兩個妹妹。”
邱老爹看看女兒、女婿。
邱新梅道:“于淩找我們要500塊錢,說那個工作算我們買她的。于朵要去上高中的錢。”
至于公婆留下的錢,她是堅決不同意分的。
邱老爹道:“于朵要上高中的錢,這錢該給她。可你那個工作,不是老于家給的聘禮麽?”
邱新梅說不出口,一時面紅耳赤的。
邱老娘道:“就是聘禮沒錯啊!當年說得清清楚楚的。”
邱老爹想了想,“那你剛說的什麽你替她謀劃的,是你上門讨要的?”
老婆子上門獅子大開口要工作做聘禮,倒也說得過去。
但為什麽親家就肯給了?
他一直以為那是老于家講究,為了兒子考慮。
現在好像不是這麽一回事啊。
邱老娘躲不過他的目光,只好道:“當年他們倆還沒結婚就有了小鵬。我就上老于家去說,如果不把工作給我們小梅,我就去派出所告于承QJ。”
大男人占了便宜,難道不該負責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