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說到明年春天,小舅母就想到……
第60章 第六十章 說到明年春天,小舅母就想到……
說是要給小舅舅小舅母買糖葫蘆, 謝瑄和卻也沒真就只買這麽兩根。
他大致掃了一眼剩下的數量,估摸了府中人數,索性直接包圓。
賣糖葫蘆的小販喜不自勝, 卻也還是謹慎的說了一句:“小公子,糖葫蘆一日可不能吃得太多, 怕倒了牙, 也怕反而敗了胃口。”
謝瑄和謝過他的好意, 解釋一句:“不獨我吃,買回去叫家裏人都甜甜嘴。”
小販面上豔羨一閃而逝:“小公子待家裏人可真好。”
趙武在旁不住點頭。
謝瑄和耳垂微紅, 叫趙武去扛紮着糖葫蘆的垛子。
“等下午時, 你到蘇宅門房就能領回去。”
等他應了, 謝瑄和兩人才往回走。
謝瑄和原是打算再逛逛的, 奈何趙武扛着這麽多糖葫蘆,實在太顯眼了些。別說是本就眼饞的小孩了,就連大人都總是驚訝的看過來。
主仆倆也不好總做這等叫人豔羨的事,只得趕緊回府。
回去後, 謝瑄和自然先往正院去。
小舅母看見這麽多糖葫蘆, 先愣了片刻,轉而又笑起來:“這是哪兒來這麽多糖葫蘆啊”
謝瑄和道:“小舅母不是說少吃一兩個無妨?我看這味道挺好, 買來叫您甜甜嘴。剩下的咱們吃不下, 就分給府裏伺候的,您看如何?”
“都依你, ”小舅母趕緊叫人取了一串下來,撥兩個到小碟子裏。
Advertisement
“是這個味道, 我可想了許久,可算是吃上了,”小舅母用得高興, 道,“還是瑄和會疼人。”
見她用完兩粒還想再吃,原本默不作聲的嬷嬷上前阻止:“夫人,不可貪多。”
小舅母知道輕重,只得戀戀不舍的停下:“為着這孩子,我這一年少用多少好東西,等他出來,可得好好孝敬我才成。”
“小舅母別急,等弟弟妹妹出生,冬天還沒過完呢,到時候我再遇着好的,也買回來與你。到那時候,你可就能吃一整串了。”
謝瑄和想了想又道:“等冬裏過去,轉到春日,咱們還能上山采蕨菜、挖竹筍。”
“去年我來時,沒有新鮮的好春筍,明年保管叫您嘗嘗我的秘制腌筍。我大哥可好這一口呢!”
“那我就且等着了,”小舅母聽他說着,也忍不住暢想起來,叫人把糖葫蘆都發下去,只給蘇琛留了剩下那大半串。
畢竟她這個雙身子的都沒能吃整串,他這個做丈夫的不能感同身受,這上頭陪一陪總沒妨礙吧。
對此,謝瑄和只當是沒看見,小舅舅小舅母夫妻感情好呢!
遲些到家知道這事的蘇琛怎麽想?那還能怎麽想,自己媳婦,當然得寵着啊。
說到明年春天,小舅母就想到二月的縣試和四月的府試。
“到時候我也出了月子,正好陪你一道考試去,叫你小舅舅自個兒在樂平縣呆着。”
“那小舅舅看我時,可不得哀怨極了,”謝瑄和笑起來,“小舅母還是在府裏陪小舅舅吧,免得他總想着給我加功課。”
小舅母眉眼帶笑,說:“他都多大了,你才幾歲,自然是把他先撂到一邊去。”
“那還有個更小的呢,”謝瑄和勸她,“表弟表妹那會兒才多大,您舍得帶出門?二月裏常有倒春寒呢。”
“若是不帶,您舍得離開這麽些時候?”
到底是盼了幾年才得的第一個孩子,小舅母有些遲疑。
謝瑄和趁熱打鐵:“那邊縣裏還有我本家親戚在呢,他們難道不能照應我?”
“正巧今日有個堂侄在樂平縣,叫我遇着。這會兒他正有事,說要下午來拜訪。”
聽見這,小舅母有些急了:“你這孩子,怎麽也學着你小舅舅,說話不先往點子上說。”
“有親戚在縣中,咱們理應好好招待才是。”
說着,小舅母就一串吩咐下去,又讓人到衙門去給蘇琛送口信,請他下午不忙時早些回來。畢竟她如今不好見外客。
小舅母三兩下直接安排完了,謝瑄和趕忙解釋:“說來這是個巧宗,卻也有幾分尴尬之處。”
他就将早先發生的事都一一說了。
小舅母聽完,也忍不住笑起來,但笑過後也說:“既是如此,等你去那邊時,就請這位多提點着你些。”
“京中的節禮都還沒到呢,到時候也瞧瞧送東西來的人。若有熟悉你家老宅的,就叫他先留一留。”
“我就說是有什麽事給忘了,”謝瑄和敲敲腦袋,“那我可盼着能來個熟人。”
“姐姐向來妥帖,必不叫你擔心的,”小舅母對蘇夫人很信服,這會兒自是幫着說話。
謝瑄和也信自家母親,正點頭呢,就聽說門口有京中來的節禮送到。
“就說這背後不能說人,”小舅母臉上有些燒,“既是已經到了,瑄和你稍坐一會兒,叫嬷嬷把管事的領進來回話。”
謝瑄和在屋裏坐得不久,就見嬷嬷回轉,而緊跟在她身後的兩人中,有那麽一個,叫他一見,就眼睛亮起來。
“吳應成!”
吳應成同蘇家的蘇管事一同先向小舅母行禮,才到謝瑄和身邊:“請公子安。”
“這冰天雪地的,怎麽叫你出來了,”謝瑄和心裏高興,卻也發現了他面上的疲憊,一時有些擔心。
吳應成見着他也很歡喜:“好些時候沒見着公子,老奴放心不下,正巧夫人犯愁叫誰來,我就特意去求了夫人,領這樁差使。”
“這可不就巧了,”小舅母一拍手道,“早先還擔心瑄和往那邊去,不認識親戚,如今吳應成在,就不必擔心這個。”
“如今天冷,吳應成你年紀大了,為免路上不舒坦,便多留些時日,等春暖花開,再帶着瑄和考過童試的消息上京也不急。”
縣試與府試合稱童試,按小舅母這麽說,是叫吳應成待到四月裏再回了。
對此,吳應成半點沒推拒,直接應下道:“我們夫人也這麽說呢。擔心趙武一個,來不及照應,還累得舅夫人坐月子都不安生。”
“瑄和一向懂事,能勞累我什麽,”小舅母雖這麽說,卻也覺得吳應成的到來,是解了燃眉之急,當下收了禮單,就命人帶他到謝瑄和院裏安置。
“瑄和今兒出門,遇着個堂侄兒,說是下午要來拜訪,你先去歇歇,到時候,說不得還要你幫着瑄和待客。”
這一句話出口,吳應成果斷致歉出去,先趕着歇息,才有精神做事。
“說曹操曹操到,這個可真就是你再熟悉不過的,”小舅母看向謝瑄和,“如今可是不擔心了?”
謝瑄和自然點頭:“吳應成處處妥帖,我再沒什麽好憂心的。”
等他二人說完,蘇管事才開始禀報外祖父外祖母的囑托,無外乎是關心他們幾個年輕人自個兒在外頭,照應不及。
又叮囑蘇琛好好教導謝瑄和,以及關懷有孕的小舅母,叫她提前備下穩婆雲雲。
說完這些,蘇管事又重新捧上信箋,這是小舅母娘家寫給她的了。
小舅母看家信,謝瑄和就不好再留着,直接起身告辭:“我也回去瞧瞧。”
別過小舅母,謝瑄和獨自回到院中。
早一步跟着吳應成回來的趙武上前禀報:“吳管事已歇下了,說是遲些起來,再過來伺候。”
“這個不急,”謝瑄和說,“你讓小廚房溫着雞湯,看他什麽時候起來,先給他端一碗雞湯面去。那個暖和又好克化。”
趙武趕緊應下,又帶着幾分小心看着他。
謝瑄和略一思量,就知道趙武是擔心吳應成一來,他就得靠後排了。
雖說謝瑄和的确更倚重吳應成,可這些日子下來,趙武辦事即便不算聰敏,卻聽話勤勉,總得安安他的心。
“這段時日,吳應成在樂平縣,你跟在他身後,記得多學着點眉眼高低。”
“他如今年紀大了,不會在我身邊久留,等他回得京城去,你要是還沒長進,我到時候,可要罰你的。”
趙武趕緊拍胸脯保證:“公子放心,我一定好生向吳管事請教,認認真真跟他學。”
謝瑄和點頭,也指點他:“雖是跟着他學做事,功夫上頭也不能落下。”
吳應成一家子确實好用,在辦事上的天賦,是趙武拍馬也不能及的。
但趙武也有吳家人比不上的好處,那就是他在功夫上的能耐,是吳家人勝不過的。
所以趙武日後多往照應他安危這方面發展發展,也不至于總拿自己的短處去同別人的長處争。
謝瑄和走過一圈,還不怎麽困,卻也不想讀書,索性去院中折了兩枝蠟梅回來插瓶。
他早先買了兩個細頸陶瓶,上頭沒什麽花紋,顏色樸實天然,配許多木質花都好用,自帶野趣。
他放一枝在書房,挪一枝到卧房。
不必焚香,只消得碳火一激,滿室都是濃郁的暖香。
到此時,他才取出京中送來的家信翻看。
看信紙和筆跡墨色,不像是一日寫成,所以信中添了許多瑣碎小事。字裏行間,也藏着許多對他的惦念。
看着看着,謝瑄和的心情一時低落幾分,回到書房,擺出筆墨,一頁一頁的寫回信。
等讀到最後,發現提及大哥和祖母的,不過寥寥數語,便另取一張新紙來寫給大哥與祖母,不至于失禮。
等都寫完晾幹,收攏到一處,他才發現信紙有厚厚一疊,索性尋了個匣子來裝,又把先前寫的也一并放進去,只等蘇管事回京時幫着帶走。
這麽一通忙活,也到晌午該用飯時。
吳應成掐着他用完後的點過來伺候。
謝瑄和知道勸他現在繼續去休息,他也不會聽,便當着他與趙武的面吩咐:“有什麽要到外頭辦的事,你盡管叫趙武做去。”
“日常的事,你也多指點他幾句。”
吳應成忙點頭應下:“公子放心。”
他心裏有數,謝瑄和也沒再多說,正好有人來回,說是有姓謝的中年人在外求見。
謝瑄和見身上衣裳沒有不妥之處,放心的請人進來。
“走,同堂侄說說話去。”
這回有吳應成在身邊,他可有底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