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桃花仙聊贈你桃花一枝,可……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桃花仙聊贈你桃花一枝,可……
在正式定親前, 先出的是國子監春試結果。
謝瑄和才拿下解元,不管是文試還是射禦都名列前茅,這樂上頭, 各位師長揣摩着上意,也就沒有過多苛責于他。
是以謝瑄和成功拿下上等的成績, 而今年的上等, 也不過寥寥兩人罷了。
除他以外, 另一人是長公主之子宋翊。
既是得了上等,自然有皇帝召見的好機會, 不過數日後, 兩人就一同跟着祭酒進宮。
“這方向, 不太對啊, ”宋翊常在宮中行走,是三人中對宮闱最熟悉的,直接問領路的太監,“往常不都是在禦書房或是宣室殿面見陛下, 怎麽今日卻往後頭去。”
“再走幾步, 可就要到禦林苑的地界了。”
禦林苑是宮中單獨圈出來的一片林子,靠外圍門口附近按時令種着花木, 尋常宮人女眷皆可賞玩, 越往裏走,林子越密, 裏頭還散養了不少動物。
那太監一板一眼答:“回宋世子,這是陛下的吩咐。”
得了這句, 宋翊不好再問,只給謝瑄和聳了聳肩。
祭酒看在眼中,卻直到見到皇帝才開口:“拜見陛下。”
謝瑄和大略掃了一眼周邊環境, 就跟着行禮。
“這兩位就是今年國子監得上等的學子?”在皇帝開口前,一個嬌媚的女聲先點出了謝瑄和幾人,“瞧着年紀都不算大,真是少年英才。”
有女眷?
謝瑄和聽得這聲,只盯着地毯上的花紋看。
這花樣瞧着,像是淩國常用的。
“可惜傾國子監之力,也只得兩人,”皇帝話裏有些遺憾,“這還有個從宮中出去湊數的。”
這話說的就是宋翊了,他從前在宮中跟着皇子讀書,後頭年長皇子入朝,各有想法,長公主就求着皇帝把他弄進了國子監去。
祭酒趕緊告罪:“是臣等失職。”
“這也不怪祭酒,”還是那女聲開口,“陛下的新策才行了幾年,不少人都要将從前未曾接觸過的東西從頭學起,到底還需要時日。”
“等再過得幾年,得上等的學子漸多,怕是陛下的宣室殿都要站不下了。”
皇帝大笑起來,“朕可盼着那一刻。若真能如愛妃所言,朕一定給你一樣極豐厚的賞賜,如何?”
“那臣妾就先謝過陛下隆恩,”女聲又道,“不過光靠着國子監,到底還是慢些,循序漸進不知多少年才能成。”
“陛下若想要早日一嘗所願,不如叫所有書院都按着新策教導學生。”
“想來舉全國之力,定能挑出更多合适的人。”
這可不是什麽好主意,謝瑄和抿了抿嘴唇。
皇帝沒有答應,只說:“世間到底全才是少數,能挑出幾人,已是幸事。”
說完,皇帝叫人按舊例賞賜謝瑄和兩人,又叫他們回去了。
等走在出宮的路上,宋翊才小聲同他說:“那位就是淩妃。”
謝瑄和眼中閃過幾分意外,試探性道:“皇上可真寵淩妃。”
雖然祭酒不在他們這輛馬車上,宋翊也将聲音放的更輕了些:“早些年還好,近幾年,皇上越發寵幸淩妃。”
“甚至不少大臣進宮議事,皇上都未請她回避。”
“聽說皇上有意晉封淩妃為貴妃,被皇後娘娘以無子為由阻了,但宮中六局已開始趕制一應物什。”
“你進宮雖少,卻也記得別開罪了這位。”
“多謝宋兄,”謝瑄和猶豫片刻,到底沒多說,只想着等回府後,再同爹說上一說。
憑他家和淩國結下的仇怨,恐怕他站在那,就礙着淩妃的眼了,又何談開不開罪。
待到休沐日,謝瑄和早早回了家中,等父親回府,就迫不及待同他提起此事。
“你是說,你進宮那日,皇上是攜淩妃見的你們?”
壽平侯閉上眼,思索片刻道:“這事我知道了,你好生讀書,不必多想。”
謝瑄和微微蹙眉:“爹,好好讀書這事,我心裏有數,但不多想,我可做不到。”
“您這樣子,擺明了是心裏存着事。”
“怎麽,我現在長大、懂事了,反倒不能得你信任,聽一聽你的心裏話了?”
“瑄和說得是,”蘇夫人也道,“咱們一家人,若是都不能知道,你還要向誰說去?”
壽平侯沒料想他們這麽敏銳,考慮片刻才道:“我只是想着,咱們家與軍師的聯系還是少了些,又好幾年不曾見面,是不是要趁着瑄和還未入朝,叫他出去游學一番,長長見識。”
這長見識是小事,和邊境的人加強感情才是正事。
蘇夫人微微蹙眉:“可如今皇上重用你,就是為着你當初痛快交了兵權。若叫瑄和往邊境去,恐怕……”
“我知道,”壽平侯看向兒子,“你分析與我聽聽?”
謝瑄和想了想道:“從前皇上春秋鼎盛,爹不願我往邊境去,是怕叫皇上忌憚,也怕皇上認為他舍不得兵權,不能叫府上安穩。”
“如今許我去邊境,是為了和耀哥、徐伯父增進情感,也是為了未雨綢缪。”
“左右我學業上還算不錯,也該出去長長見識,真是個再合适不過的借口。”
壽平侯點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淩妃越得皇上寵愛,我就越得警惕起來才是。”
“否則我這心裏,總不能安穩。”
蘇夫人明白他的顧慮:“雖說這些年淩妃只在深宮中,可她說話能直達天聽。”
“有些東西,一次兩次,皇上或許還能信你,可淩妃要是抓住機會,提的多了,皇上未必不會生疑,進而給府中帶來禍患。”
“正是這個道理,”壽平侯嘆道。
“那我就往外走一走,”謝瑄和道,“各處風土人情,我都可見識見識。”
“爹早先不是還說,我自幼年回京後,身上傲氣越發重了,常有目無下塵之感,叫外人難以親近。”
“如今借着這個機會,我也正好打磨打磨性子。”
“你這性子,哪裏還用打磨。做侯門公子,若真沒半點傲氣,反要叫人看輕了去,這話不必聽你爹的。”
蘇夫人瞥了壽平侯一眼,才繼續說:“那趁着你還在京中,先把你同燕苒的親事定下。”
“到時候,你外出游歷,我也好在京中走禮,”
“等你考完會試、殿試,正好再添一樁新婚之喜。”
說到方燕苒,謝瑄和不自覺清了清嗓子:“娘,我想自己同方姐姐說這事。”
蘇夫人一口應下:“我知道了,正好旬陽侯夫人才說想去寺裏拜佛,我同她下帖子去。”
謝瑄和得了母親準話,見父母還有事要說,就說先去瞧瞧大将軍去。
等他出門,壽平侯才問:“就看中這個了?”
蘇夫人笑起來:“你瞧,你兒子待人家多上心,還沒等辦好游學的事呢,就想着先說一聲了。我不看中這個,還要再尋誰去?”
蘇夫人動作很快,趕着謝瑄和下次休沐的時日,便邀請了旬陽侯夫人去進香。
跟來的小年輕們還沒到禮佛的年紀,便自去賞玩寺中花木。
正好這處寺廟在山上,還有“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美景。
方燕苒同他有些日子沒見,卻并不顯生疏,引着他直奔花木最盛處去。
“聽說那裏頭有一處亭子,既能賞花,又能看山巒疊翠,雲霧繞膝。今兒不是菩薩生日,來廟裏的人不多,說不得能叫咱們獨享。”
“果然還得方姐姐你會尋,”謝瑄和跟在她身邊,撥開橫生的桃枝,注意着不叫勾了她的衣裳頭發,“我陪着娘來過幾次,都不曾聽過有這麽一處。”
“你自來是個怕麻煩的,若沒人相邀,恐怕待在客院,捧上一冊書,就能過一日。期待你尋個新鮮地界,那可難了去。”
方燕苒對謝瑄和的了解,讓跟在後頭的吳用才臉上不自覺露出驚訝之色,還偷偷多看了方燕苒幾眼。
他是吳應成的孫兒,前兩年自邊境歸來後,就與趙武一起跟在謝瑄和身邊服侍。
對方燕苒的話,謝瑄和毫不客氣的領受下:“方姐姐說得是。”
“但過些日子,我便不能如這樣待在屋舍中了。”
“為什麽?”方燕苒看向他。
謝瑄和同她解釋:“先生說我寫文章時,對時弊看得不夠透徹。若之後考試遇上這一類的題目,恐怕要吃虧。”
“我爹聽了,有心叫我暫從國子監休業,出去游學一兩年。”
“說是多走走看看,最好能将我朝江河走遍,日後再寫文章時,才不會叫先生覺得空洞無物。”
“你要游學!”方燕苒驚訝之中,又帶了深深地羨慕,“可惜我不能同去。”
“等日後……”謝瑄和說得這幾個字,又止住,耳垂微微發燙,卻認真的看着方燕苒,“如有機會,我們再一同去看。”
方燕苒下意識将鬓發順到耳後,露出自己晶亮的眼:“你這麽說,我可就要信了。”
“你若是騙我,我可要同你鬧的。”
謝瑄和伸手拂開頂上花枝:“我何時騙過你?”
方燕苒愣了片刻,突然提起一句完全不相幹的話:“這天水碧的衣裳,很适合你。”
謝瑄和抓住彈回來的花枝,一時竟不知道要怎麽回她。
方燕苒停下腳步,俏皮的眨眨眼:“人都說桃花仙該是貌美女子,可我卻覺得,你這一身衣裳,走在這林中,才是桃花仙人。”
“方姐姐,”謝瑄和半是無奈,半是好笑,“你又胡說。”
不等她開口,謝瑄和瞥了一眼手中花枝,指尖使了力氣直接折斷,遞到她面前。
“桃花仙聊贈你桃花一枝,可願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