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水榭設宴

12   水榭設宴

◎“姐姐莫不是也要嫁進皇宮裏去?”◎

出雲軒。

鄂以筠換了一身茈藐色月季刺繡蘭草冬季襯衣,外罩山岚色花羅對襟棉褂,頸間圍一兔毛圍脖,領口第二顆盤扣上,挂着冬至時太後賞的蓮葉佩,不似方才那般鮮豔,可于人群中,也一樣奪目。

“五太太、六太太和大少奶奶來了。”平蝶從外頭進來傳話。

鄂以筠點了點頭,從語芙手裏接過了湯婆子,一面披了披風往外走:“古琅榭那邊可都備下了?去怡真堂西廂房把馨兒接過來。”

“請兩位叔母和嫂嫂安。”

等鄂以筠走到出雲軒外,三人正巧走到門口的扇形影壁處,忙行了禮。

鄉君站在中間,一身瓊琚色翻毛披風,內搭月白色蜀錦芍藥氅衣,看着雖素淨,但架子頭上的鎏金鑲寶石鳳蝶步搖和嵌寶石白玉扁方卻将她愛新覺羅的出身展現得淋漓盡致。

六夫人喜塔臘氏,一身天水碧繡合歡花對襟翻毛長袍,梳包頭盤發,頭戴寶藍點翠珠釵,發髻雖不時興,可就是這樣有些複古的發髻,讓她多了幾分韻味。

兩人的側後方站着馬佳氏,一身墨灰色山水紋樣的旗裝,外套晴山藍翻毛披風,梳小兩把頭,簪了一支赤金花簪和一朵淺橘紅絹花,鮮豔明媚。

三人雖有輩分之差,但細究起來倒也差不多年紀,比起以筠來,也都只長十歲左右,故此今日生辰小宴,她只請了這兩位年齡稍近的長輩。

“今兒你是壽星,咱們可受不起你這禮。”鄉君一面笑一面說道。

六夫人打量了一會兒以筠,說道:“二姑娘今兒打扮得真好看,這幾年是越發出挑了。”

“叔母和嫂嫂也都別在這兒站着了,如今賓客們也快來了,就去古琅榭那邊坐着吧,我已叫人生了炭火了。”以筠勾唇帶着三人往出雲軒北邊的水榭方向走,一面聽了六夫人的話笑道,“多謝叔母誇獎呢!”

從出雲軒出來,便是一條南北方向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裏頭養着家養的魚、蝦,河上跨一木橋,橋邊豎一木牌,上書月鶴橋三字。

Advertisement

小河至出雲軒間樹木叢生,草木葳蕤,百花遍地,幾人沿着石板路過去,不消過橋。

出雲軒的東北方向就是今日宴會所在的古琅榭,三面臨水,一面靠着一小叢樹,雕梁畫柱。因着是冬日裏,鄂以筠讓人掩了周身镂空的雕花核桃木門,又生了炭火,亦不至于太過寒冷。

古琅榭的對面,假山林立,假山間又種了不少的竹林,和出雲軒周圍的一樣,都是當年鄂以筠滿月取名後,鄂爾泰命人在知春園裏種下的,以襯“筠”字。

假山分隔了兩處院落,北邊是芳嶼亭,今日在這裏有歌舞助興;南邊是朝晖閣,小小的閣樓,尚無人居住,等伯府三姑娘鄂以馨再大一些便移居此處。

“你今兒把這兒裝點得倒真好看。”馬佳氏一路走一路誇贊。

知春園比起別處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這後院,平日裏只是花草繁盛,可今日因着宴客的緣故,還挂了好些各色的燈籠,即使白日裏不點燈,這會兒看着這各樣的花燈,也是頗為賞心悅目。

鄂以筠抿唇輕笑,被誇贊過後的欣喜才勉強壓了下去,謙遜道:“我不過提了一嘴罷了,這些花燈還是拖了大哥哥和二哥哥找人買來的。”

古琅榭裏下來了個嬷嬷,一身淺棕旗裝,梳着府裏嬷嬷一樣的盤辮,見了四人忙行了禮。

“崔嬷嬷起來吧。”以筠擡了手。

崔嬷嬷是知春園管事陳子方的妻子,是從小在伯府裏伺候的,後來便被分配到了三夫人身邊,也成了心腹,今日因着鄂以筠頭次舉行宴會,才被指派過來的。

“信勇公府的言思姑娘還有彤姑娘都已經到了。”崔嬷嬷在一旁說道。

言思是舅舅哈寧阿的女兒,比以筠小幾個月,彤姑娘是姑姑鄂淑與索尼堂侄孫肇敏所生的長女,叫靜彤,姓赫舍裏,今年十五,已經與按察使國梁之子哈達那拉氏特克慎定了親的。

說話間,幾人已經走進了古琅榭,因為知道還有三位宮裏的要來,衆人落座時也紛紛讓出來上首的位置。鄂以筠看着坐在最末端的表妹和表姐先上去與二人說了會兒話,才轉身去吩咐崔嬷嬷:“和戲班的人說一聲,先彈會兒琴,一會兒公主來了再上歌舞,廚房那邊也是這樣。”

靜彤看了眼有模有樣的鄂以筠,回身朝坐在一旁的馬佳氏笑道:“我還真真兒第一次見筠姑娘這般正經的模樣呢。”

赫舍裏一門出過後妃,故此靜彤的一颦一笑都是大家閨秀的典範,是三夫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禮儀最是過關。

馬佳氏嘗了一口桌案上點心,方才說道:“确實難得。”

劉嬷嬷去西廂房接了鄂以馨姍姍來遲,一見了言思便忙往她身邊鑽。鄂以筠見了并不多說,只囑咐着劉嬷嬷好生照顧,一邊又去了一旁親自檢查了今日宴席所用之物。

才囑咐完,就聽崔嬷嬷報:“公主到了。”

與鄂以筠這般和兩位公主認識多年的情分不同,這裏的幾人,其實都不曾見過,故此今日見了通傳,紛紛起身行了禮:“請固倫公主、和碩公主安。”

鄂以筠是見慣了的,又是壽星,只行了個扶鬓禮便罷。

和敬與和婉二人都是架子頭,似是有心不讓人太顧及身份,并未多花心思打扮,見了衆人,也不擺公主架子。和敬在丫鬟的帶領下坐在了頭一張桌案旁,一邊說道:“大家都不必拘禮,今兒既是筠妹妹生辰,大家只以壽星為主就行,不必太拘束。”

下人們已經撤去了餐前的茶點,上了正宴的酒水和鍋子。

“古琅榭在水邊,本想沿着水擺一桌流水席,但我一想,這天兒冷,雖說生了炭火,但到底是在外頭的,不如就一人一口鍋子,大家吃得盡興,也暖了身子。”鄂以筠坐在上頭示意布菜的侍女們倒了酒,邊說道。

和婉說道:“圍爐飲酒再配一口鍋子涮羊肉吃,這是最惬意的了。”

“今日生辰,還得多謝幾位叔母和姐姐們賞臉來了,這一杯酒便先敬大家。”鄂以筠端了酒盞看向衆人,說完便一飲而盡。

每人面前的桌案上都擺着銅鍋,銅鍋咕咕冒着熱氣,精巧的琺琅環花碟子裏放着羊肉片、魚片、茼蒿、竹筍、肉丸、香蕈、蘑菇、火腿……

五夫人嘗了口蝦,說道:“這魚蝦都是知春園的河裏養的,最是鮮美,可不能錯過了。”

以筠招呼了侍女拿來了戲本,遞給了和敬,笑着說道:“公主素愛聽戲,多點幾出吧,我是不知道什麽戲好的。”

“你若還不知道什麽戲好,便沒人知道了,這戲本子上都是好戲呢。”和敬一邊看一邊笑道。

“筠姑娘的眼睛最是毒辣,能入她眼的那必然是上好的。”六夫人說道。

不遠處的靜彤聽了,忙補充道:“所以啊,今兒這壽禮,我可是挑了好大的勁兒,也不知道該給她送什麽,生怕不能入了她的眼。”

“不拘送什麽就行了,情深意重原不在物什上。”鄂以筠嘗了口肉,誰會不愛火鍋啊!

穿越過來那麽久,大家閨秀掌上明珠的日子挺好過,美食寶庫,就是這樣的宴會,客套話說起來麻煩。

“既如此,那送筠姑娘一樁好婚事便罷了。”和婉冷不丁地說道。

一時間,以筠臉一紅,轉瞬又笑了出來,咽下嘴裏的東西,正打算開口,衆人都已反應過來。

只聽書儀說道:“那婉姐姐要送她哪一樁?”

“姐姐莫不是也要嫁進皇宮裏去?”言思驟然提起皇宮,讓衆人皆是一愣,轉而想起宮裏那位來,又紛紛避而不談。

鄂以筠趕忙說道:“婉姐姐可別取笑我,我還沒及笄呢,倒是書儀姐姐比我大些,不如先給她找?”

書儀還未來得及說什麽,粘着言思坐着的以馨學舌道:“進皇宮去。”

場面一時間有些混亂,衆人都紛紛掩着尴尬。

馬佳氏機警,忙招呼了以馨到自己身邊來:“你這小鬼頭,懂什麽呀!”

“書儀的婚事那可輪不到我說的。”和婉說道。

鄂以筠不願再提這些,舉了酒杯看向和敬:“三姐也不攔着她,這兒還有沒出嫁的呢!張口閉口婚事的,姐姐也不羞?還不如喝酒呢!”

和敬忍俊不禁:“行!她不知羞,罰她酒!”

午宴過後,衆人在古琅榭邊上随意地聊着天,便當消食。

馬佳氏叫人帶了女兒鄂湘過來,和敬與和婉初次見她,又是為人妻為人母的人,這會兒倒也高興。

又有孕中身子不适,但還是有心過來的二嫂完顏氏挺着已然顯懷的肚子來送了賀禮。

衆人一直到未正初刻方才散了,和敬與和婉各自回府,書儀今日因怡親王福晉入宮給太後請安,又特地進了宮。至于言思和靜彤二人,仍留在府中,去給老太太和三夫人請安。

賓客散盡,鄂以筠方才回了出雲軒歪了一會兒。

小憩片刻醒來,就聽門外有人說話,忙喚了人進來,問道:“怎麽了?”

“三少爺身邊的興瑞過來,說三少爺要帶姑娘出府逛逛,叫問問姑娘何時有空。另外,方才門上有人來傳話,說是程晉和雲啓來了,擡了好些東西,看樣子是宮裏給姑娘的生辰賀禮到了。”語芙不緊不慢地說着。

鄂以筠原不在意,每年生辰,鄂瀾都會帶她出府玩會兒,只是在聽到雲啓的時候,瞬時清醒。

雲啓是永琪随行的小厮,今日跟着程晉過來,想來是這賀禮裏頭有什麽有來頭的東西。

“洗漱一下,也不必更衣了,直接去正院。再着人去睿思院和三哥說一聲,叫他一會兒在外頭等我。”

【作者有話說】

猜猜蛙哥送什麽禮物吧

本小陰人也想吃火鍋

元旦快樂哦!!身體健康萬事勝意耶耶!一起發大財!

本來這章應該在明天的!但是既然今天很巧就是臘月初十!那我們就一起來慶祝一下筠寶的生日耶耶耶!!!

改了個書名別不認識耶耶封面也許會換也許不會換,但筠寶還是長這樣!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慶祝我們筠寶的生日!

評論發個小紅包!耶耶慶祝元旦!

換了新文案,下一更周二晚九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