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從今以後,你就是我景氏……

第49章 第 49 章 從今以後,你就是我景氏……

是夜, 我和薳東楊一夜未眠等着消息。

第二日,景雲便被士兵從集市上帶走了,薳東楊派了馬車前去接應, 等到日落時分, 景雲終于被送到外國使臣專用的驿館中。

第三日, 聽聞陳宋邊境的民變皆被平息,陳侯派出王軍,将駐守邊境的宋兵盡皆趕走, 至此, 陳宋邦交正式破裂。

我和薳東楊一邊照顧景雲,一邊聽着紛至沓來的消息彙報,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 此次陳國之行總算是圓滿結束。

就是景雲有些慘,他全身上下都是傷,身上沒一塊好肉, 雖然被大夫從閻王殿裏搶了回來,但身體也廢了。

此後別說重返朝堂, 就連日常的生活也成問題。

薳東楊和他單獨聊了很久,也不知他說了什麽, 當我再次見到景雲時, 終于在他萬念俱灰的眼睛裏看到一點生機。

人活着,總是需要一點希望的, 不知薳東楊給了他什麽希望,讓這樣一個傲然于世的君子願意被困在殘破不堪的軀體裏繼續茍活着。

從我來到這個世界,我好像就一點點被他們給帶偏了,時不時就會思考生死的問題,就連原先最感興趣的寶藏也覺得無趣了許多。

哎, 老子是楚天和,不是屈雲笙!我暗暗提醒自己~

等待景雲康複期間還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奚和出嫁。

我原本以為她會是薳東楊新的一頁,沒想到這頁還沒開始便結束了。

奚和出嫁陣仗很大,堪比世家貴女,娶她的人正是那位富可敵國的魯國鹽商,還以正妻之禮求聘,我真心實意為奚和感到開心。

聽聞那位魯國鹽商極愛音樂,也通樂理,我想他是真心實意愛慕奚和的,比起薳東楊這位常年在刀尖上舔血的說客,那位鹽商才是奚和最好的歸宿。

我原本以為薳東楊會去和奚和道別,結果他沒有,他聽了後沒說什麽,依然端着藥去照顧景雲,只是神情上的落寞騙不了老子。我原本以為我是天生孤鸾命,這輩子注定情路坎坷,沒想到薳東楊也好不到哪裏去,頓時感覺我那些破事也還好,光棍者陣營從來不是只有老子一個人。

Advertisement

第二件事便是我們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晉公子姬重。

先素主動來驿館找到我們,并引領我們去驿館後的小樹林裏見到了晉公子姬重。

出乎我意料的是,姬重并不是一位年輕公子,他一半頭發都白了,看上去有四五十歲大,滿面風霜,一臉落寞,穿着一件舊長袍,好像被漿洗了太多次,所以有些掉色了。

他身邊跟着老老少少十幾個人,有老到滿頭白發,走路都顫顫巍巍的狐言大夫,也有和先素差不多一般大,長相俊朗,卻一臉老成嚴肅的先易,他便是先素的哥哥。

他們一個個看上去都跟逃難的饑民似的,臉色有些差,像是營養不良,衣服也破破爛爛,除了姬重的衣服還算完整,其他人都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沒一件好的。

先素解釋說,為了能幫大家逃離陳國,她賺的錢都拿去打點關系了,所以沒有多少餘錢給大家添置新衣,而且狐言大夫也堅決不肯脫下舊袍,他讓大家都穿着這些破衣爛衫,以便時刻謹記一路所受的屈辱。

我慢慢從震驚變成了敬佩。

薳東楊對待晉公子姬重也十分尊重,禮節很到位,言談舉止間都沒把對方當作他之前所說的“喪家之犬”,反而竭力邀請對方前往楚國做客,并承諾一定會重禮相待。

和寧儀一樣,姬重和他的随從似乎對楚國也有幾分抵觸情緒,他雖然來見薳東楊了,卻沒有表示一定會去楚國,他們的下一站是蔡國,就是那個和楚國相接壤,如今依附楚國的蔡國。

姬重想要楚國的庇護,卻不想讓天下人知道他為了活命竟然尋求蠻夷之邦的庇護,因此蔡國是最好的選擇。

中原、南蠻,哪怕落魄如姬重,也把這條線劃得泾渭分明。

我約莫有些理解為什麽楚人身上的信念感那麽重了。

告別姬重之後,我和薳東楊終于踏上了回楚的道路,因為要顧及景雲的身體,所以我們回去的速度減慢了許多,等我們回到郢都時,楚王早已按捺不住,親自帶着群臣來到郢都城外為我們接風洗塵。

老子一見到這個陣仗頓時傻眼了。

上次攻打百濮凱旋而歸時,楚王可沒有親自到城外迎接我們,更可況還率領群臣。

我和薳東楊立馬跪下,薳東楊說道:“禀告大王,微臣此次出使陳國,幸不辱命,已經帶回景雲大夫,也攻破了陳宋聯盟。”

這厮果然是會邀功的~

我立馬跟進道:“這一切都仰賴大王之威德,方能庇護我二人順利完成使命。”

薳東楊偷摸瞅了老子一眼,眼神很微妙,似乎在說“你小子是越來越會了”。

楚王大笑數聲,對衆人道:“有如此人才,我大楚何愁不興!”

衆人齊聲道:“天方授楚,未可與争!”

楚王大喜,扶起我和薳東楊:“你們此次出使陳國,當記大功,獎賞一事,明日再議。本王今日前來除了是迎接你二人回楚,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說罷,他望向馬車,雙眼有些濕紅。

薳東楊趕緊解釋道:“景雲大夫受傷較重,難以坐立,不能出來跪拜大王,還請大王恕罪。”

“無妨,本王前去見他。”說罷,楚王往馬車方向走,跟在他後面的,是楚國景氏子弟。

我之前跟景氏沒有太多接觸,但光是從他們的衣着裝扮看,這個氏族相比于其他氏族,似乎更有君子之風。

楚國尚武,因此楚國的貴族或多或少都更注重武藝和練兵,但景氏的人卻不同,他們衣着雅致,腰間紛紛佩戴玉珏做裝飾,個個看上去風雅端方,好似從書齋裏泡出來的一般。當他們從我面前走過時,我仿佛聞到了書香,聽到了琴音,看見了靜谧的群山……

楚王打開馬車門,裏面的景雲早已淚流滿面,他想坐卻坐不起來,楚王和景氏子弟看見他的慘狀,一臉悲傷。

“大王,我……”景雲掙紮着想起身,楚王伸手阻止他,兩位景氏的人上馬車将景雲微微扶起,讓他能看見楚王。

“景雲,本王想念你這麽多年,你終于回來了。”

景雲聽了,淚如雨下,他抹了又抹,就是擦不幹淨,一直哽咽着。

“景雲,從今日起,本王正式任命你為楚國上大夫,官居右徒之位,你不再是什麽狗屁陳國的大夫,而是我楚國的上大夫。”說罷,楚王看向旁邊一位景氏的老者,“我同你叔父商議過了,你原本就是景氏家主的第一人選,如今你叔父老了,你也終于回來了,景氏這份重擔,也該重新扛起來了。”

老者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塊家主令,走到景雲面前,鄭重地放在他手中。

“好孩子,叔父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了,這原本就是你的,叔父幫你拿了這麽多年,真的累了,現在物歸原主,從今以後,你就是我景氏家主,我景氏,得靠你撐着。”

景雲看着手裏的家主令,想要推脫,老者卻不給他拒絕的機會,立馬伏身拜道:“恭迎家主歸來!”

其他景氏人也跟着跪拜:“恭迎家主歸來!”

景雲的眼中似有千言萬語,他看了看家主令,又看了看跪拜的景氏族人,沉默了好一會兒,又看了看薳東楊。

薳東楊笑着點點頭,好像在鼓勵他,景雲也終于下定決心,将家主令攥在手裏。

“我景雲在此立誓,只此殘生,必當竭力效楚,撐起景氏,定不負大王所托。”

群臣齊賀道:“恭喜大王,恭喜右徒大人!”

楚王大笑道:“今日如此大喜之日,若不是景大夫有傷,本王一定和你徹夜痛飲。景雲你先回去養傷,待傷好之後,本王一定在你的家主繼任慶典上與你好好飲上幾杯,看看你是否還和當年一樣,千杯不醉。”

景雲終于笑了,回道:“是,微臣遵命。”

就在那邊一片和睦之時,我們這邊卻冒出一點小雜音。

有個薳氏的官員不知何時挪到了我和薳東楊身後,對他低聲道:“這景雲可真幸運啊,出去幾年,回來還能當景氏家主,我可真替表弟你不值,論本事,你可絲毫不遜于他,可惜啊可惜……”

我用餘光瞟了一眼薳東楊,他一言不發,臉上的神情幾乎沒有半點改變,那人說完便走了,我本想說點什麽,但轉念一想這是薳氏自己家的事,我這個外人好像也不便多嘴,便也跟着沉默了。

雖然我對薳氏不算特別熟悉,但也聽秋荑提起過,他們薳氏從先祖起就幫助各代楚王游走諸侯國,能言善辯心眼多是他們的家傳絕學,摻和進這群人精的世界可不是什麽好事。

在人群中,我還注意到了站在最後面的公子玦,他換上了朝服,想必是得到了某個小官職,他的目光似乎一直都在我身上,不管我看多少回,都能看見他正好在看我,這讓老子情不自禁又緊張起來。

不過可喜的是,他的精氣神看上去好了一些,應該是想通了,我曾說過屈氏會是他的依靠,那時是為了救他一命,如今看來,這份諾言不得不兌現了。

同類推薦